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流言

作者:南无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一天,临安城同以往的日日夜夜并无差别,但又似乎在暗处酝酿着无数波澜。


    自那一日闻风楼有一秀才猝死其中,一夜之间,便徒生了无数流言蜚语。闲人懒汉大多拿着不知从何处听来的小道消息同狐朋狗友夸夸其谈,即便是再正经不过的书生学子,也因秀才的身份,难免在闲谈之余用着眼神和似是而非的几句话指代那个曾经很是出风头的倒霉鬼。


    大约临安城里唯二很不高兴的,只有终于查清了这个秀才师承的官府和作为案发地的闻风楼了。


    今日,闻风楼前依旧门可罗雀,账房坐在柜台后对着账本,两三个伙计坐在门口无所事事地闲聊、打发时间,偶尔站起来招呼几个进来的客人,更多的伙计或是在后厨又或是在二楼悄无声息地做着自己的活计。


    但今日难得的是,鲜少能在大堂见到人影的东家,也坐在靠近柜台的一张桌上,随意翻着一册闲书。


    “好难得能在一楼看见老板,今天的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邻近一桌的客人是常客,见过几次季清云,这次又见,便笑呵呵冲她打招呼。


    “今天人少,下来坐着也清净。”季清云虽与他不相熟,也放下书,作为生意人,面上自然带了三分笑,“这几天的事打搅了不少人的胃口,实在不好意思。”


    “做生意的,哪能一路顺畅呢,难免要碰到几个不好招待的客人。我们是粗人,也不信这些有的没的。”那人摆摆手,笑着不以为意,随口应和了几句,很快又被同桌友人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季清云如她所说,乐得清静,又拾起书继续津津有味看下去,丝毫不管别人的喧哗。


    大堂虽有人声,却不多,一个中午人来人走,始终只有几桌,无非各自闲话,也无人注意。直到午后,吃过饭,得了空,或是午休,客人才稍多起来,又有人接连向季清云打着招呼,一幅刻意的惊奇模样。


    在一片人声里,她眉梢略动,终是受不了这接连不断的应付,预备借身体不适回卧房。


    “自去年入冬以来,京城又是一番好大的动静。驸马爷谋反,梁相遭贬,三品的京官都能被当街刺杀,一连生出不知多少事来,听说就连西边也不算太平。”


    然而靠墙的桌子边,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骤然提起了声,冲对面的友人叹息道,神色尚留几分激动,全然是一派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


    “这下子也不知朝堂上下要换了多少人下去,又有多少人趁此时节扶摇直上,那等京城的世家豪族也得在这关头夹紧尾巴。就连……”另一人说了一半,却停住,倏然转头望了眼四周动静,发觉都是各自说话的茶客,才暗笑自己的多心,却也不由自主压低了声,“就连骁卫,如今连统领都被换了,那季凌他也算是失势,倒了大霉,灰溜溜离开骁卫。”


    虽相隔好几桌茶客,依然将话听得极清楚的季清云起身的动作蓦然停下,她愣了下,似乎不曾想到还能听见自己的那份流言。因而手指依旧拈着书,却是遥遥看向那一桌的方向。一直注意她的小伙计也愣了下,不自觉往那处多留了神。


    “鹰犬妖邪,阿谀奉承,本就是难以长久。这厮不男不女,平素作恶多端,横行京城内外,现在终是得了报应,也算一件快事。”


    “只是说起骁卫,毕竟还没倒,等这一个上去的新头领安生几日,就怕将来再是一个季凌。”


    “但到底是个女人家,指不准比季凌那厮还要心狠手毒。我听说自那日她在朝会上出现,便惹下许多的非议。这女人啊,大宣开国以来,堂而皇之走上朝堂的能有几个女人,哪个不是于国有功。可笑可笑,如今竟连鹰犬头子都能这般嚣张了。”


    他们的这一番议论似乎终于纾解了心中的烦闷,又各自唾弃了几句鹰犬,便又重提起朝堂、天下这一类老生常谈的事来。


    “东家?”闻风楼的伙计都是知晓季清云由来的,他脸色一阵变化,顺势从柜台上换了一把茶壶,走到季清云的旁边,给她的杯盏里重新添满温水,轻声询问道,余光则瞥向墙边的那一桌。


    “无事。”季清云不过是初时有几分意外,世人但凡提起她的流言,无非便是那几句走狗、妖人、作恶多端的老生常谈,因此并不放在心上,“闲人闲话,不必在意。”


    若是每一个这样骂季凌的人都要被骁卫盯上,那大约自**年前起,骁卫唯一的工作就只剩在街头巷尾、权贵后宅里抓人了。而骁卫,多半也是丝毫不在意恶犬爪牙的恶名的。


    至于这一番朝堂之事,无一字算是秘闻,最多只能唬弄几下消息不灵通的普通人,不然,即便稍有关注天下动静,都能知晓。


    只是堂而皇之聊起这些,终究不算是聪明人。


    伙计垂头称是,提着茶壶不动声色走离季清云身边,路过柜台时,对着账房摇了下头。


    就在季清云耐心已尽,以为别无波折时,门口再度走进几人,那伙计遥遥看见客人来,脚步一顿,便折了方向,朝门口走去,未近便笑着招呼:“客人请进,是……哎,是您二位啊。”


    他像是看见了什么令人惊诧的身影,不由愣了愣。


    打头进来的二人,赫然是和那日死的秀才一桌喝茶的客人。他们的面孔不见半分嫌恶,反而露出谄媚的笑来,对着身后的人不约而同做出请的手势。


    论理来讲,经过那一遭意外,他们该离这个是非之地避之不及,又怎么会兴冲冲凑上来。


    原先要走的季清云待看清接下来走进的一人时,思索了片刻,依旧稳坐原位。


    “陆公子,您里面请。”伙计更热切几分的声音传来。


    一个身着青碧底云纹绸袍、面容年轻白皙的男子走进茶楼,身姿修长,风度翩翩,虽无侍从前呼后拥,但无论是同行的两个学子还是门口迎客的伙计都不敢大意。


    只因此人名陆昭,为临安通判陆盛与夫人的独子。他的父亲陆盛虽只是临安知府的副手,但凭借京城陆氏之名,加之平素政绩斐然,在临安很有一番名望。也因此,身为独子的陆昭,不能说人人知晓,可在繁华的西河岸两边的茶楼酒肆,自然是认识这一位的。


    季清云常年在京城活动,还没见过这一位陆公子,但也早早在汇集的临安要事中认识了陆昭及陆盛。


    要说她最熟悉的陆家人,还是要论在京城为官的陆家长房老爷陆弈,而同陆弈一母同胞的的二房陆盛这一家,已经在地方做官很多年了。


    “劳烦二位贤弟讲一讲,王兄到底是怎么出的事。”


    陆昭虽出身不凡,但平素与人为善,爱好交游,众人尽知。这次他来闻风楼,非是请客文会,而是为了曾死于此地的王汇,是他月初新结识的友人,师从宋渊、眼界广阔,是难得的佳友,他二人一见如故,可惜还没来得及深交,便再没机会了。


    思及此处,陆昭的脸色变得郁郁,沉默地跟着两个学子来到昨日那王汇倒下的楼梯口,看着他们二人一通手舞足蹈,再现了一番当日情形,于是神色更加悲怆,喃喃着恨天不公,要收去青年俊才,天下失一才子之类的话。


    季清云看了他们的比划许久,倏尔一声低笑,忍不住拿袖掩口,对着为防万一走来的账房失笑摇头,轻声道,“陆家的孩子,竟然还有这么天真善良的。”


    “东家觉得好笑?”账房微微眯起眼看向陆昭,也跟着她笑了一声,“这位陆小公子,交友广阔,善心极多,遇见事都要插上一手。”


    可话锋一转,他又道:“但善心多也就多吧,和花天酒地、贪赃枉法的那一等人比起来,也算好事。”


    季清云默不作声,面上流露出的情绪也只是片刻,很快便如往常一般平静无波。


    正如账房所言,比起在京城里胡作非为,有这个尚书舅舅、那个公主表姐百般宠溺的世家权贵的后辈来讲,这么朴素无华的世家少爷,已是难得,即便是善心时时大发,于公于私,于官员于百姓,都不是坏事。


    只是对比为官精明、手段强硬的陆通判、对比京城长房老爷的几个嫡子庶子之争、更不用说作为家主的老狐狸陆弈,便显得陆昭为人愈加不可思议。


    也不知该说是京城的水土格外“养人”,还是陆盛夫妇教子有方。


    “有事再喊我,如果柳意回来让她上来就行了。”眼看陆昭一脸无所得的失望回头,这出戏也唱尽了,季清云掸了掸衣袖,起身对着账房吩咐,便向小楼梯走去。


    却不想,她同突然转身的陆昭对上,陆昭愣怔了下,接着就正对着季清云快步走来,“姑娘就是闻风楼的季老板?”


    季清云脚步一停,转瞬便含笑应道:“正是在下,陆公子有何指教?”


    “没有没有,只是今天上门,叨扰了季老板,实在不好”陆昭点头道,眼中尚留着对这个女老板的几分惊叹。


    “客来客往,开门做生意,谁来都是客。实在称不上打扰。”季清云不着痕迹地打量了几下陆昭,又瞥眼账房,抬手按了按额角,丝毫不掩脸上的疲惫,声音又轻了几分,“若是并无要事,陆公子尽管随意,只是恕我不便奉陪。”


    陆昭脸上霎时浮出不好意思,他干笑两声,退后让出路来:“是我大意,既然季老板不舒服,便先去歇息,不必劳烦了。”


    季清云朝他扯出几分笑,也不多客套,同陆昭告别后走上楼梯。


    陆昭则环视了四周光景,便同带来的两个学子一齐坐在就近的桌边,一连点了数样茶点,账房连连应是,催着伙计去后厨准备点心。


    她上了三楼,又关上门,将一楼传来的零星声音锁在门外,留屋内一片静谧。直到坐定在妆台前,季清云浮于脸上的疲惫终于褪去,与之同时,周身的温和疏离也渐渐凝成冷冽,在别无他人的卧室内,显得异样孤寂。


    在去岁这个时节,季清云还凭着季凌之名活跃在朝堂内外,身负一声骂名,以及那一句“不男不女”的妖人。虽说她曾用过无数名字——男人的、女人的、有名有姓的贵人的、默默无名的仆从的,但对她而言,季凌这个名字终究是用的最久的那一个。


    也是她的母亲在未生产时便定下的名字。说是无论男女,总是可以用的。


    干霄凌云,栋梁之用。


    季清云最终闭上了眼。


    那个怀着爱意和期盼留下这个名字的母亲,倘若在黄泉下有知,是否会为女儿如今选择的道路感到痛苦。毕竟骁卫同栋梁的差距,可比那陆弈和陆昭的差距还要大得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