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深宫巧施回春手,御前终得护身符

作者:未拆的晚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臣女叩谢陛下圣恩!”云旎对着谢帝福身,声音平静无波。殿内金漆托盘上堆满了谢帝龙心大悦赏赐的珍宝:流光溢彩的贡缎、玉璧、金元宝、百年老参、还有好几匣子价值连城的南海珍珠,看得一旁的宫女内侍眼花缭乱,艳羡不已。


    “这宋家丫头解决了母后的沉疴,是大功一件啊!”林贵妃显然对云旎满意至极,她拉起云旎的手,又道,“只是……陛下,母后这眩晕虽解了,如今也需要宋丫头看顾在侧,陛下您看……”


    “贵妃此言在理,宋丫头,不如就这样吧!你留在万寿宫,先仔细看顾太后些时日,也教教这宫里伺候的人,平日里应该注意些什么,包括吃食上,还有用药,如何?”


    “陛下,贵妃娘娘所言极是,此症确实需要特殊看护,能为太后娘娘效劳,是臣女的福气,臣女定当尽心竭力。”云旎恭敬应下。


    “好!就这么定了!”谢帝拍板,转头看向一直候在旁边的宋毅,“宋爱卿,放心将你女儿留在宫中几日,宫里有最好的太医协同,安全无虞。今日这些赏赐,你且带回去。待太后凤体康健,宋丫头回府时,朕另有重谢!”


    宋毅连忙拱手:“臣代小女叩谢陛下、太后娘娘天恩!能伺候太后娘娘,是宋家祖上积德,更是小女前世修来的福分!臣这便告退。”他虽担忧女儿,但眼前这阵势,以及谢帝亲自开口留人,实在没有拒绝的余地。他深深看了女儿一眼,带着那一长串托着赏赐的内侍,浩浩荡荡离了万寿宫。


    永昌伯府,荣华堂


    当皇宫内侍抬着数十个沉甸甸、盖着明黄绸缎的箱子鱼贯而入,将偌大的荣华堂正厅几乎塞满时,整个伯府都震动了。


    “怎……怎么回事?这……些都是宫里的赏赐??”宋老夫人围着那些箱子又看看又看看,激动得语无伦次,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写着狂喜。她伸手想触碰一口箱子里面那耀眼夺目的南海珍珠,被顾蓉轻轻拦住。


    “母亲小心,当心磕碰了御赐之物。”顾蓉脸上忧色未消,她的目光急切地在进出的内侍和箱子间穿梭,“老爷,霓儿呢?怎么没见她回来?”


    宋毅在众人惊羡的目光中走到上首坐下,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难掩一份荣耀感:“陛下亲口留霓儿在万寿宫小住几日,为的是稳固太后娘娘的病情,防止沉疴复发。放心,陛下发了话的,这些,便是陛下今日赏给霓儿的。”


    “留在万寿宫?!”宋老夫人声音陡然拔高,那狂喜几乎要冲破屋顶,她一拍大腿,“哎呀,我就说霓丫头看着就是个有福气的!这可是天大的脸面啊!留宿宫中,贴身伺候太后娘娘!我们宋家祖坟真是冒了青烟了!”她忍不住再次看向那些流光溢彩的赏赐,仿佛已经看到宋家因宋云霓而飞黄腾达的景象。


    柳姨娘脸上维持着得体的温婉笑容,附和着:“是啊,大姑娘真是福星高照,为宋家争光了。” 然而她垂下的眼帘深处,却翻滚着浓郁的阴霾和焦虑。这个冒牌货!一次比一次闹出的动静大!先是渊王,现在又是太后!再这样下去,她的雪儿还有何立足之地?满京城只会知道永昌伯府有个神医嫡长女宋云霓!不行,必须想办法,绝不能让这个假千金真成了气候!


    宋云雪站在柳姨娘身后,手里的锦帕早已被纤纤玉指拧成了麻花,那精心修剪的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看着满屋子的御赐珍宝,听着祖母和父亲对那个贱人的夸赞,她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凭什么?!一个低贱的野种,凭什么拥有这一切?她才是宋家金尊玉贵养大的嫡女(自认)!她死死咬住下唇,才没让那刻毒的诅咒脱口而出:最好!最好那个贱人在宫里出点岔子,惹怒太后!最好永远别回来了!她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怨毒和幸灾乐祸交织的复杂光芒。


    接下来的几日,万寿宫确实一派祥和。


    云旎每日为太后诊脉,根据恢复情况调整着温和的汤药,指导宫女进行轻柔的头部按摩和舒经活络的动作,又精心绘制了几幅简便易行的“平衡康复操”图谱,让宫女太监们跟着练习,方便日后引导太后。太后眩晕尽去,头痛日益缓解,精神头越来越好。


    这日早膳后,天气晴好,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进来,暖意融融。太后的兴致很高,特地让云旎陪她在偏殿的小花厅一同用些精致的点心。


    “来,霓丫头,坐这儿,陪哀家说说话。”太后慈祥地招呼云旎坐在身旁的绣墩上,又吩咐大宫女春嬷嬷,“把哀家喜欢的那几样甜软点心,还有那碗乳酪羹,给宋姑娘多盛些。”


    云旎依言坐下,有些拘谨,但举止依旧落落大方。她倾身去接春嬷嬷递来的白玉小碗时,耳后垂落了几缕碎发。


    就是这微微一偏头,太后那双因年迈有些浑浊、此刻却异常专注的眼睛,定格在了云旎耳后靠近发髻线的位置。那里,一枚不甚起眼、形状如同细小云朵般的浅褐色胎记,若隐若现。


    太后笑着将那枚小小的胎记看得更真切了些道:“嗯!不错不错!就是这胎记!”她看向身旁的春嬷嬷,“阿春,你过来瞧瞧,霓丫头耳后这印记……当年哀家还记得,你从伯府回来后跟哀家絮絮叨叨了好半天,说伯府的姑娘耳朵后有枚桃花胎记,好看极了……”


    “回太后娘娘,”春嬷嬷声音带着恭敬和一丝感叹,“难为娘娘您还记得,当年永昌伯夫人临产前遇到难产,伯爷忧心忡忡,唯恐爱妻有恙,特意入宫求了您的恩典,让奴婢去帮帮忙,奴婢记得清楚,大姑娘生下来时,耳后就带着这么一片小小的桃花印记!一晃眼……竟是十五年过去了!当年襁褓里的那个小猫似的丫头,竟出落得这般水灵,还有了这一身惊人的本事!更难得的是,兜兜转转,竟又为娘娘您治好了这老毛病,可真真是缘分啊!您当年的善意,今朝就得了如此福报!”


    春嬷嬷一番话,将往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太后听得连连点头,眼神愈发慈爱,她拉住云旎的手,轻轻拍着:“是啊……是啊!可不是嘛!哀家记得,宋毅那小子,当时急得在宫门外团团转,抓耳挠腮的,生怕媳妇受一点委屈……”太后面露感慨,望着云旎的目光充满了亲切,“好孩子,哀家也没想到,当年不过是举手之劳,冥冥之中,老天安排这场缘分,咱们祖孙俩,合该有这份亲厚!”


    云旎被这突如其来的“身世验证”和太后的亲昵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她连忙顺着气氛,垂眸作出感动的模样:“臣女……臣女惶恐。能侍奉太后娘娘,是臣女莫大的福分。许是当年春嬷嬷将您的福气带给了臣女,才有了今日为娘娘尽心的机缘。”


    “瞧瞧,这孩子,多会说!”太后开怀,“春儿,去把那对前儿南洋进贡的赤金镶珊瑚点翠鸾凤步摇取来,赏霓丫头!你们年轻姑娘就该戴这鲜艳靓丽的必定好看!” 万寿宫的小花厅里,一时其乐融融。


    又过两日,太后的精神已好了大半。这天上午,林贵妃身边的大宫女青黛亲自来万寿宫请人。


    “贵妃娘娘有命,感念宋大姑娘对太后娘娘和九殿下的恩情,特在昭纯宫设了清茶点心,想见见大姑娘,亲自道个谢。”青黛笑意盈盈,姿态恭谨,显然对能治好太后的云旎也极为尊重。


    林贵妃有请,云旎不敢怠慢,随青黛前往昭纯宫。


    昭纯宫比万寿宫更显精致雅丽,处处透着女主人的审美。


    林贵妃今日穿着一身天水碧的宫装,未施浓粉,气色看着还好,但眉宇间似有一缕常年化不开的忧郁,这是云旎此前未曾留意到的细节。她见到云旎,笑容温婉亲切,招手让她坐到自己下首的锦墩上。


    “好孩子,快坐。无需多礼。”林贵妃声音柔柔的,“渊儿的命是你救回来的,如今母后又承蒙你妙手回春,别拘束,这里都是些寻常点心,你尝尝看,可合口味?”她示意宫女将一碟碟精致的点心往云旎面前推。


    “贵妃娘娘言重了。行医救人,本是臣女本分。”云旎态度谦逊。


    两人正寒暄着,一个宫女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白玉小盅,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放在林贵妃身侧的紫檀小几上:“娘娘,该用药了。”


    盅盖揭开,一股浓郁的药味弥漫开来。


    林贵妃微微蹙了下眉,似乎对这味道有些厌烦,但还是伸手去端。


    “娘娘且慢!”云旎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职业性的警觉。


    林贵妃的动作顿住,一旁的青黛不解地看向云旎:“大姑娘,这是怎么了?娘娘月事不准,此乃太医院开的调理经水的方子。”


    云旎起身,走近几步,目光锐利地扫过那碗褐色的药汤,又仔细端详了一下林贵妃的面色,语气慎重道:“贵妃娘娘恕罪。并非药本身有何不妥。只是……”她斟酌着用词,“臣女观娘娘此刻气色,眼睑无浮肿,唇色正常中偏淡红,此药气味浓烈,主活血化瘀之性极强……似乎,与娘娘目前的情况有些不符。稳妥起见,娘娘可否允臣女替您请一次脉?”她没法直接说怀疑对方有可能怀孕了,只能从药物的不对症切入。


    林贵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被忧虑取代。她的月事的确一直不太规律,有时两三个月才来一次,这次推迟了许久,因着谢临渊之前遇刺中毒迟迟不归,她心神俱伤,更是将这事抛到了脑后,很久也没有让太医来请平安脉,云旎的话让她心头一跳:“不符?宋姑娘的意思是……”


    “臣女只是觉得……这药性过猛了些,或许需调整。请容臣女为娘娘请脉,才好下判断。”云旎坚持道。


    “也罢。青黛,将药先撤下去。”林贵妃朝那个端着药碗的宫女挥挥手,然后对云旎伸出手腕,“那就为本宫瞧瞧。”


    云旎再次凝神静气,三指搭上林贵妃凝脂般的手腕。这次,她屏息凝神,探查得格外仔细,时间也比平日里长了不少。指腹下,除了林贵妃因久未调养而有些虚弱的脉息外,在寸脉和关脉之间,那极其微弱、如同滚珠划过水面般难以捉摸却又异常清晰的滑动感,被她敏锐地捕捉到了!


    滑脉!绝对是滑脉!


    云旎收回手,抬起头,目光直视林贵妃,声音清晰而慎重:“贵妃娘娘,臣女斗胆请问,娘娘最后一次月信,距今已有多少时日了?”


    林贵妃被她严肃的神情看得心中一紧,旁边的青黛更是紧张得捏紧了衣角。林贵妃努力回忆了一下,有些不确定:“自去岁入冬后,便不太准。最近一次……大约是两月有余之前?本宫……因渊儿的事忧心,也未曾仔细记着。”


    青黛急切地补充道:“禀娘娘,大姑娘,具体算来……距娘娘上回……至少六十五日以上了!”


    云旎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娘娘!此非寻常经水不调!若臣女诊断无误,这……这应该是喜脉!”


    “什么?!”林贵妃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瞬间睁大,难以置信地看着云旎,放在膝盖上的手紧紧抓住了衣袍。


    “喜脉?!宋大姑娘!您……您是说真的?!”青黛的反应比林贵妃更快,巨大的惊喜瞬间淹没了她,她的声音因激动而拔高变调。


    “是。”云旎用力点头,语气无比肯定,“从脉象看,是喜脉无疑!滑脉如珠,应指圆滑!只是……因娘娘体虚,加之月份尚小,脉象隐而不显,极难察觉。但臣女再三确认,确为滑脉特征。贵妃娘娘,您有喜了!至少……一月有余了!”她必须点出“月份尚小、隐而不显”这点,为可能存在的古太医诊断差异做铺垫。


    “佛祖保佑!娘娘!娘娘您听见了吗?!”青黛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眼眶都红了,“您听见大姑娘的话了吗?您有喜了!咱们昭纯宫……咱们昭纯宫又要添小主子了!”她一边说,一边喜不自胜地看向林贵妃依旧平坦的小腹。


    林贵妃此刻才像是从巨大的震惊中反应过来,她抬手,不敢置信地、带着一丝近乎虔诚的颤抖,轻轻抚上自己的小腹。狂喜、惊讶、还有一丝深藏已久的期盼终于实现的激动,瞬间冲垮了她眉宇间常年萦绕的忧郁。她红了眼眶,要知道,六年前她小产后就一直再没有动静,太医也说当时伤了母体,不易再有孕,她嗫嚅着嘴唇问道:“真……真的?宋丫头……这……这是真的?”


    “娘娘,滑脉确认无疑。”云旎再次强调,随即立刻正色提醒,“正因为如此,方才那碗活血化瘀、药性峻猛的调理药,是万万不能再用半分了!它极可能伤及龙胎根本!”她转向青黛,“青黛姐姐,请立即派人去太医院,请张院首和妇科圣手前来一同会诊确认!同时请院首大人根据娘娘体虚和小月龄的情况,另开一方温和滋补、固本安胎的方子!”


    “对对对!大姑娘说得是!确认!必须再确认一次!这安胎药万万马虎不得!”青黛一叠声地应着,早已顾不上主仆礼仪,对着林贵妃福了一福,声音兴奋得发颤,“娘娘!奴婢这就去禀告陛下!去请太医!” 话音未落,她已经像只欢快的小鹿般,提起裙角,一阵风似的朝殿外冲去!


    “诶!青黛……!”林贵妃还想拦,却哪里拦得住,只能无奈又喜悦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她低头看着自己的小腹,失而复得的巨大喜悦让她有些眩晕,她再次抬头看向云旎,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感激:“宋丫头……你……你又帮了本宫……帮了渊儿……帮了本宫和陛下一个大忙啊……”


    昭纯宫外刹时便传来了内侍尖细高亢的通禀:“陛下驾到——!”


    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沉稳的脚步声,明黄色的龙袍出现在殿门口,谢帝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和紧张,身后紧跟着气喘吁吁但也一脸凝重的张济民和一位刘太医。


    “爱妃!宋丫头说的是真的?你……当真……?”谢帝几步跨到林贵妃身边,目光急切地落在她的小腹上。


    林贵妃脸上泛起红晕,激动又有些羞赧地点点头:“陛下,宋丫头方才诊出的……是喜脉……”


    “快!两位爱卿,速速再为贵妃请脉!”谢帝立刻下令。


    张济民和刘太医不敢怠慢,立刻上前,轮流极其仔细地为林贵妃诊脉。诊室内鸦雀无声,连呼吸都放轻了。谢帝紧张地盯着两位太医的脸。


    半晌,张济民和刘太医对视一眼,眼中都带着惊讶和一丝钦佩,随即齐齐起身,对着谢帝躬身拜倒,声音响亮而激动:


    “恭喜陛下!贺喜贵妃娘娘!娘娘脉象细滑流利,如珠走盘,确是喜脉无疑啊!”


    “恭喜陛下,贵妃娘娘!只是娘娘体虚,孕脉尚浅,约一月出头,尤需精心调养,切忌操劳伤神!那活血化瘀之药,是绝对不能再用了!”


    “好!好!好!哈哈哈哈!”确认无误,谢帝连日来因太后病倒、朝事繁杂而郁结的心情彻底一扫而空!狂喜如同潮水般淹没了这位帝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最后化作一阵爽朗豪迈的大笑,震得昭纯宫殿宇仿佛都嗡嗡作响。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地射向安静站在一旁云旎。


    “好啊,宋丫头!”谢帝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前所未有的赞许,“你于朕,于这大胤皇家,何止是福星?你救了渊王,救太后于危难,现在又诊出贵妃有孕!一桩桩一件件,皆是泼天大功!说吧!告诉朕,你想要什么赏赐?是加官进爵?封地食邑?还是要黄金万两?只要是朕能给的,统统允你!朕今日,绝不吝啬!”


    天子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昭纯宫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云旎身上。林贵妃含笑看着她,带着鼓励。张院首眼中也流露出期待。


    云旎的心跳在刹那间加速:哇哦!这么好的机会,不趁机敲诈一块免死金牌,岂不是很对不起自己?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的激动和算计,上前一步道:


    “陛下天恩浩荡!臣女救治殿下、太后与贵妃娘娘,实为医者本分,不敢贪图朝廷封爵俸禄!”她顿了顿又道:“只是……臣女……在外流落这么些年,对于这京中着实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臣女有时候性子比较直,就怕……”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吞吞吐吐的?陛下既然开了金口,你想要什么就直说!”林贵妃笑着嗔怪道。


    “臣女是怕日后说错话或者做错什么事,惹得陛下或者其他贵人不开心……如果可以的话……能否赐臣女一块免死金牌!”云旎掷地有声的将心中的顾虑道出。


    “哈哈哈哈哈……”殿内响起谢帝和林贵妃的笑声,“你这丫头……就为了这么个事儿,你就浪费这么好的机会?”


    嗯?浪费吗?难道这个朝代免死金牌很多块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的确很亏啊!哎呀!刚才应该再斟酌一下再开口的!可惜了可惜了!云旎在心里直拍大腿!


    “也、也不是浪费,臣女只是怕死!对!贪生怕死!所以这才求陛下一块免死金牌……”云旎讪笑着道。


    “准了!那就给你一块免死金牌!”谢帝大手一挥,郭公公立马递上一块金光闪闪的金牌来。


    云旎将沉甸甸的金牌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嘿嘿!这样就算以后真的宋云霓回来,我也不用担心被判个欺君之罪了!!奈斯!奈斯!非常奈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