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 进宫求诏

作者:木百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云通河彻底断流,西岗、天塞至玉屏一带,已有农人起义军暴动。


    虽然很快就被谢润带人镇压,但却叫人不得不重视。


    寻常百姓看来是灾情逼得人不得不反抗求一条生路,但是对梁文景、对满朝文武来说,大家心知肚明,这八成是废楚王余孽在背后煽风点火。


    隔天后粮价又翻了一番,虽说官府派人守在粮店门口维护秩序,但依旧避免不了百姓们的恐慌。


    他们提着口袋、背着背篓,一趟又一趟的来返米粮店和家中,就为了能够多囤一些粮食。


    城外也有多处百姓报官,称有人闯入家中强抢粮食。


    一时间人人走在街上都加快了步伐,警惕的盯着四周,生怕突然有人冲出来图谋不轨。


    谢庭彦走在街上,原本热闹的街市冷清了许多,见的最多的就是巡逻的府兵,他慢慢的走着、看着,心里却在想着谢庭清的话。


    他说的对,再这样下去,官府粮仓根本就救不了所有的百姓,府都尚且如此,那其他地方呢?


    娘那里还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平安到达安东。


    他斟酌沉思着,慢慢走到了谢府门前。


    苏婉正抱着云安焦急的在门口张望,见他回来才松了口气迎上来,“郎君回来了?怎的今天如此晚?”


    家中接送谢庭彦上下朝的马车到家有一会儿了,还不见谢庭彦人影,近来街上又乱,苏婉担心的坐不住,赶紧到门口等等看。


    谢庭彦见她眼下青黑,俨然一副疲惫的样子,偏偏云安正在闹觉,除了苏婉谁也不叫抱,她只能抱着圆滚滚的小丫头在门口走来走去,焦急的等待着丈夫回家。


    谢庭彦自觉对不住她,便伸手接过睡得香香的云安,轻声说,“在外头转了转,这才回来晚了,叫你担心了。”


    苏婉活动了一下僵硬酸软的手臂,闻言就笑了,“郎君见外了。”


    夫妻二人携手往府里走,谢庭彦边走边问道,“府里近来可好?”


    “一切都好,我叫下头的管事把铺子关了大半,只留下几个,除了吃食上开销大了些,一切都还如常。”苏婉答道,虽说现下世道不太好,但她身上属实轻松了些,不再看账看到深夜,除了担心些也没别的。


    “粮价疯涨,我欲南下收粮。”谢庭彦一言不发的和苏婉走过小花园,直到快到院子门前,才低声说道。


    苏婉吃了一惊,“南下?你是说二弟的想法?”


    她脑子里百转千回,最后只愣愣的脱口而出道,“你疯了?!”


    她向来温婉,从不会如此说话,可见谢庭彦的话确实把她吓到了。


    “庭清是我弟弟,我又是朝廷命官,于情于理,我都不能叫他替我去冲锋陷阵。”谢庭彦原本也只是一时冲动,但此刻越说越觉得顺畅,他定了定神,“若是他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见爹娘。”


    苏婉却态度坚决的摇了摇头,“那郎君可曾想过,若你......我和云安又怎么办?”


    谢庭彦沉默片刻,“若我当真如此不幸,你当自由恣意,我会给爹娘留书,不拘你为我守寡。”


    苏婉气的像个鼓风箱,胸膛剧烈的起伏着,她想不顾仪态礼节与谢庭彦大吵一架,又实在难迈出那一步,最后只是从他手里抱过云安,丢下了一句随你,才急急离开。


    谢庭彦沉默着去了书房,把藏在抽屉里的那几页纸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后,誊抄在奏疏上。


    书房的灯亮了整夜,苏婉卧房的灯也直到天亮才熄。


    第二日上朝前,谢庭彦便将这份奏疏呈给了圣上,原本以为圣上会在早朝后召他商议此事,到时候他便可以顺势请命。


    可直到散朝,圣上都没有看他一眼,像是从没有过这份奏疏一样。


    谢庭彦满肚子疑惑,但也不敢问,只想着回家再写一份,明日继续送进宫里。


    刚走出宣政殿,就看到高公公一脸笑意的拦住了他的去路。


    “小谢大人,圣上有请,您随咱家去趟銮心殿吧?”


    谢庭彦自然拱手称是。


    梁文景正拿着他的奏疏在看,见他进来,随手叫了茶、赐了座。


    “朕叫你是为了什么,你也知道吧?”梁文景搁下奏疏,呷了口浓茶提神。


    “南下收粮一事,臣义不容辞。”谢庭彦自然明白。


    “这奏疏行云走字瞧着不像你的风格,”梁文景突然说道,“你向来爱用典,行文飘逸精彩,而这篇奏疏更偏向实用简洁。”


    谢庭彦脸色一白,勉强回道,“此文乃是臣的弟弟所做,但他年纪尚幼,许多地方犹有不足,这才交由臣处理。”


    梁文景轻轻点头,却未曾再说什么。


    “近来粮价不断疯涨,府都内情势都变得紧张起来,若是南下,你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吗?”


    谢庭彦颔首,“臣了解。”


    不外乎是路上随时可能遇见的灾民、强盗,收粮时的世家豪绅坐地起价,运粮回来时加倍的生命风险等,稍有不慎便会丧命。


    他早就明白。


    “如此你还愿意去?”梁文景问道,“小祝将军已经秘密前往安东收粮,你本不用冒如此风险。”


    谢庭彦却站起来跪下,神色坦然道,“谢家家训如此。”


    他态度坚决坦荡,梁文景却难得迟疑了,“你先下去吧,此事明日再议。”


    谢庭彦只得先回家去。


    梁文景咳嗽两声,向高公公要了一颗四神护心丹,吃下去后神色才不那么痛苦。


    他摆摆手,没让高公公叫御医,“朕无碍,让朕自己坐一会儿。”


    而此时,谢庭清正在哄着元青容帮他开门,“我保证不会自己消失的,你让我出来看看,我保证!”


    元青容半信半疑,“你说话当真?”


    “当真,”谢庭清就差赌咒发誓,“你自己想,我哪里骗过你是不是?”


    元青容想了一下,不得不承认,确实自从她嫁过来,谢庭清虽说一开始并不喜欢她,但也从未说过一句骗她的话。


    就连逼着他写诗读书这种事,他虽然不情愿的哼哼唧唧,但也没有说谎话骗她。


    谢庭清还在里头装哭扮可怜,“我都四天五天没出过门了!我快憋死了呜呜呜......求求你放我出去看一眼好不好?呜呜呜......”


    也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发出这么多种怪声,哼哼唧唧的贴着门缝卖惨。


    元青容心软了一半,“那...那我也没钥匙,我打不开门的。”


    谢庭清顿时来了劲,“那、那你叫松酒,去小厨房拿斧子把锁劈开。”


    元青容顿时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又想不上来,谢庭清还在里头鬼吼鬼叫,她才犹豫着喊松酒去拿斧子。


    直到门被劈开,谢庭清像只猴子一样从屋里窜出来,元青容才一下子想明白自己刚刚到底觉得哪里不对劲。


    门都劈开了,谢庭清还会安生待在里面吗?


    肯定不会啊!


    她正要拦他,谢庭清已经快步跑到了门口,一溜烟的消失了。


    元青容顿时脚下一软,差点晕倒。


    谢庭清回头看了一眼,依稀看到莺华扶住了元青容,他心里很是抱歉,但也没办法立即回去安抚她。


    还是等他回来了,再跟她好好说对不起吧。


    早晨无意中听到下人闲聊,说大哥在书房独坐一夜,似乎与大嫂吵架了。


    大嫂向来温婉贤淑,大哥也敬重大嫂,二人从不脸红吵架,这次竟然闹得这么厉害,定是大哥做了什么。


    谢庭清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


    大哥要代替自己南下收粮。


    京官非皇命不得擅自出府都,大哥最可能就是今天早朝后向圣上请命,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面见圣上,趁着还没下诏,把大哥留在府都。


    谢庭清铆足了劲往皇宫跑去,还特地避开了大哥下朝回家的那条街。


    因着上次在宫里和二皇子的事,门口的卫兵都还记得他,因此也没有为难他,而是特地去问了一趟高公公。


    高公公也觉得奇怪,但还是如实禀报给梁文景。


    梁文景还在看谢庭彦的那份奏疏,听闻谢庭清求见,顿时笑了,“果然是谢家人,别人都避之不及,偏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来。”


    “叫他进来吧。”


    谢庭清一进大殿,迫不及待的跪下了,“参见圣上!”


    梁文景叫他起来,“你来也是为了南下收粮的事情?”


    谢庭清心想大哥果然来过了,他迫不及待的点了点头,“圣上英明,草民写了份谋书.....”


    梁文景扬扬手,“你说这个?朕已经看过了。”


    谢庭清从袖袋里又掏出一摞纸,比当初给谢庭彦的还要厚上一倍,“草民又添了一些东西,还请圣上过目。”


    梁文景展开一看,先是被这别具一格的字迹震了一下,强忍着看了两行后 ,顿时陷了进去。


    谢庭清就安静的坐着等圣上看完,他对自己有信心,这份谋书是他斟酌了四天一点一点完善出来的,只要圣上肯看,就有七成的可能。


    果然,圣上看了很久,最后放下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他看着谢庭清,很是严肃郑重的问道,“若你去,当真可以按谋书所言 ,不光为大虞百姓换来温饱,还能让云通河重新通流?”


    谢庭清勾起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昂起头信誓旦旦。


    “当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