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0章 残魂血泪

作者:用钱打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深儿!”


    周贵妃的尖叫与黑影扑向幼帝的身影几乎重叠。那黑影并非实体,而是一团翻涌着怨毒与悲愤的浓稠秽气,其核心隐约可见一张扭曲的儒生面孔——正是方孝孺!


    “方师!”徐晚秋在血泊中发出最后的嘶鸣,带着一种扭曲的满足,随即气绝。她的血仿佛引信,彻底点燃了那道残魂的疯狂。


    黑影无视一切阻碍,直扑摇篮中的朱见深,秽气如毒蛇般噬向孩子眉心血痕未消的脆弱之处。玄黄幼龙咆哮着挡在幼帝身前,却被黑影蕴含的滔天怨念狠狠撞开,龙躯上的玉光瞬间黯淡,发出痛苦的呜咽。


    “五雷缚邪!”张清衍强撑着重伤之躯,甩出仅存的三张紫符。雷光锁链缠向黑影,却在触及的瞬间被秽气污染、崩解。黑影中那张儒生面孔发出无声的厉啸,震得地宫碎石簌簌落下。


    “没用的!这是方卿三百年的血泪与怨气!是朱棣造的孽,是这吃人王朝欠下的债!”朱镜静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颤抖与痛楚。她认出了那气息,那是南京城破之日,方孝孺被寸磔于市时冲天而起的悲愤,被深渊悄然收集、温养,此刻成了最致命的武器。


    眼看秽气即将吞噬幼帝——


    “嗡!”


    幼帝朱见深拇指上的玉扳指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青光!这光芒不再柔和,而是带着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仪,隐隐与建文帝玉俑残留的气息呼应。青光形成一道薄而坚韧的屏障,硬生生抵住了黑影的冲击。


    “呃啊——!”黑影中的方孝孺面孔发出痛苦的尖啸,似乎对这光芒极其忌惮。


    “马皇后...信物...”朱镜静瞬间明悟。当年方孝孺虽刚直,却深得马皇后敬重。这枚“永寿”扳指蕴含的马皇后遗泽,是这饱含朱明皇室罪孽的怨魂唯一忌惮之物!


    然而屏障在怨念的疯狂冲击下剧烈波动,摇摇欲坠。周贵妃不顾一切地扑到幼帝身前,用身体作为最后的盾牌,玉扳指的光芒因她的守护意志而强盛了几分,却依旧无法持久。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方卿...”


    一声沉重、悲凉、仿佛穿透三百年时空的叹息,在地宫中幽幽响起。


    是那尊属于建文帝朱允炆的玉俑!


    它低垂的头颅缓缓抬起,悲恸的面容上,玄黄光芒前所未有的明亮。那双由玉石雕琢的眼睛,竟仿佛有了神采,穿越秽气黑雾,牢牢锁定了黑影核心那张扭曲的儒生面孔。


    “朕...负你...负天下...”


    玉俑的声音不再是机械的嗡鸣,而是带着清晰的、饱含无尽悔恨与痛楚的意念,直接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脑海,更如同重锤般砸在那道残魂之上!


    扑向幼帝的黑影猛地一滞!


    那张扭曲的方孝孺面孔上,疯狂怨毒的神情出现了一丝裂痕,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与茫然。秽气翻滚的速度明显减缓。


    “陛...下?”一个沙哑、破碎、仿佛锈蚀铁片摩擦的声音,艰难地从秽气核心传出。是方孝孺残魂的声音!它竟还保留着一丝清明!


    “是朕...”朱允炆玉俑的意念带着沉重的哀伤,“金川门开...朕无能...累及卿等...万死难赎...”


    随着这跨越三百年的君臣对话,玉俑周身玄黄光芒大盛,柔和却坚定地笼罩向那道黑影。光芒所及之处,翻腾的秽气如同冰雪消融,那张扭曲的面孔渐渐变得清晰、平和,显露出方孝孺生前清癯儒雅的模样,只是眼中血泪长流。


    “陛下...无恙?”方孝孺的残魂看着朱允炆的玉俑,声音颤抖,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悲喜。


    “一缕残念...困守于此...只为赎罪...”朱允炆玉俑的意念充满疲惫,“方卿...放下吧...这非稚子之过...”


    “放下?”方孝孺残魂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朱祁钰的玉俑、周贵妃怀中的幼帝、重伤的张清衍、以及徐晚秋的尸体。他的视线最终落在朱镜静身上,带着一丝询问。


    朱镜静含泪点头:“方先生,三百年了。成祖一脉亦遭反噬,深渊窥伺,华夏倾危在即。这孩子...是大明最后的希望,亦是朱明偿还血债的契机。”她指向空中那九道龙气,尤其那道黯淡无光、位置空缺的,“九帝镇渊,缺一不可。若大阵崩毁,深渊现世,当年先生守护的华夏文明,将万劫不复!”


    方孝孺的残魂沉默了。血泪依旧流淌,但翻涌的怨气与秽质却在朱允炆玉俑的玄黄光芒和玉扳指的青光双重净化下,飞速消散。他那由纯粹怨念构成的身影变得透明、纯净,散发出一种历经劫难后的悲悯与浩然之气。


    他看向幼帝朱见深。孩子那双赤金龙瞳清澈无邪,正懵懂地望着他,小手无意识地抓着母亲衣襟,拇指上的玉扳指青辉流转。


    “马皇后...信物...”方孝孺残魂低声呢喃,眼中血泪渐止。他缓缓抬起变得透明的手,指尖凝聚起最后一点残存的、饱含文华正气的精粹光芒——那是他毕生所学、一身傲骨的精华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陛下...臣...明白了。”他转向朱允炆玉俑,深深一揖,如同当年在奉天殿上。“此身怨念,源于不甘,源于...对陛下与社稷的执念。今见陛下残念犹存,护佑社稷...臣...心愿已了。”


    他的目光最后投向幼帝,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声长叹:“稚子何辜...望汝...莫负苍生。”话音未落,他指尖那点凝聚了儒家浩然正气的精粹光芒,化作一道清流,无声无息地注入朱见深眉心的血痕之中。


    血痕瞬间被浩然之气充满,由赤红转为温润的金色,最终彻底隐没。朱见深舒服地咂了咂嘴,赤金龙瞳中的光芒更加纯粹内敛。


    方孝孺的残魂对着朱允炆玉俑最后行了一礼,身影彻底消散在玄黄光芒之中,只余一声悠长的叹息在地宫回荡。


    “方卿...走好...”朱允炆玉俑的意念充满了哀思与释然,周身光芒也随之缓缓收敛,恢复成之前的沉寂状态,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唯有地宫中残留的浩然正气,证明着那跨越三百年的君臣对话与牺牲。


    危机似乎解除了。


    然而——


    “咔啦——轰隆!”


    更大的异变陡生!


    整个孝陵地宫,不,是整个紫金山都开始剧烈震动!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猛烈!巨大的石块从穹顶不断坠落,地面裂开深不见底的缝隙,浑浊的地下水喷涌而出。


    “地宫要塌了!”张清衍捂着伤口大喊,“九帝龙气失衡!大阵根基不稳了!”


    众人惊恐地抬头。只见空中那九道帝王龙气疯狂地扭动、闪烁。其中八道虽然璀璨,却如同无根浮萍,光芒明灭不定。而那道始终黯淡、象征着第九位镇守者空缺的位置,此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漆黑的空间旋涡,疯狂吞噬着周围的一切能量,包括其他八道龙气逸散的力量!正是这个旋涡的吸扯,引发了剧烈的地质变动!


    玉泽大阵的光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淡下去。朱祁钰的玉俑首当其冲,刚刚愈合的裂痕边缘,竟又隐隐浮现一丝极淡的、令人不安的灰黑气息!虽然极其微弱,却让朱镜静和周贵妃同时心头一寒。


    “走!快离开这里!”朱镜静当机立断,一把抱起幼帝。周贵妃紧随其后,玄黄幼龙挣扎着飞起,环绕在她们周围。


    “张道长!”朱镜静看向重伤的张清衍。


    “贫道断后!快走!”张清衍咬牙,将最后几张符箓拍在几处关键的地裂处,试图延缓崩塌,“去寻第九位!否则大阵必崩,深渊将出!”


    周贵妃在奔逃中回头,最后一眼瞥见那巨大的玉盘中央。在翻腾的尘土和坠落巨石间,玉盘表面竟浮现出一幅模糊的星图——九颗星辰的位置,其中八颗明亮,一颗黯淡。而在那黯淡星辰的位置,隐隐约约浮现出一个虚影轮廓,那轮廓...竟与奉天殿的龙椅有几分相似!


    “景泰...”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周贵妃脑脑海,但她来不及细想,一块巨石轰然砸在她刚才站立的位置。


    三人一龙在崩塌的地宫中险象环生地穿梭。朱镜静凭借着对地宫构造的熟悉,指引着方向。玄黄幼龙不断喷吐微弱的玉光,击碎挡路的落石。


    终于,在一条甬道彻底被巨石封死前,他们冲出了地宫裂缝,回到了黎明前的孝陵神道之上。


    身后,是山崩地裂般的巨响,整个宝顶区域在烟尘中塌陷下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深坑。孝陵,这座承载着大明国运的宏伟帝陵,部分区域已然陆沉!


    劫后余生的三人瘫坐在冰冷的石阶上,喘息着,心有余悸。幼帝在朱镜静怀中安然入睡,眉心金色印记温润。


    朱镜静望着那烟尘弥漫的深坑,脸色凝重如铁:“第九位镇守者...是空缺的景泰帝位格!他的帝魂...或者承载他帝魂之物...必须尽快归位!否则...”


    她的话没说完,但周贵妃和张清衍都明白那未尽的恐怖。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浴血的锦衣卫连滚带爬地冲上神道,看到周贵妃,如同见到救星般扑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


    “娘娘!大事不好!瓦剌大军...瓦剌大军绕过紫荆关,前锋已至居庸关外!京师...京师震动!”


    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刚刚逃出生天的三人心头。


    北疆烽火再起,京师危在旦夕!


    而孝陵之下,深渊的裂口正在扩大...


    第九位镇守者,景泰帝朱祁钰的帝魂,又在何方?


    喜欢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