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筠指尖落下的地方,像按下了某个无形的开关。
鸣鸣头顶蓬松柔软的金色毛发,带着幼犬特有的、阳光晒过稻草垛般的暖烘烘气息,还有一丝雨后泥土的干净味道。那触感,细腻温顺,又充满生命力。叶筠的手指先是僵硬地停留,带着长久的疏离感。但很快,那份温暖顺着指尖蔓延上来,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悄然瓦解着他冰封的壁垒。
他试探性地,轻轻揉了揉。
鸣鸣立刻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哼,像被温柔拉动的小风箱。它非但不躲,反而主动把毛茸茸的脑袋往叶筠掌心里蹭,湿漉漉的鼻尖擦过他的手腕,带来一阵微凉的酥痒。
叶筠的指尖,终于彻底放松下来。他蹲在那里,第一次,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忘记了他惯常的沉默和疏离,只是专注地感受着手掌下那团温暖的生命。
叶父叶母交换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眼神。手续很快办妥。当鸣鸣被抱上宽敞的轿车后座时,它没有像在收容站那样狂躁。它安静地趴在叶筠脚边,那双湿漉漉的眼睛——在午后明亮的车厢里,叶筠才看清,那是一种近乎墨色的黑,像是漫长的黑夜,又像能映出人影的光滑石头——正一眨不眨地看着窗外飞掠的街景。
叶筠也沉默地看着窗外,但脚边传来的细微呼吸声,带着温热的生命气息,像一根轻柔的丝线,将他从无边无际的孤寂里,一点点拉回岸边。
回到那栋巨大空旷的房子,鸣鸣立刻展现出了它被前几任主人视为“灾难”的天性。它像一道金色的闪电,在光洁的大理石地板上兴奋地冲刺打滑,留下一串湿漉漉的小爪印;它好奇地用鼻子拱着客厅角落那盆昂贵的龟背竹;它试图跳上柔软的沙发,可惜腿太短,只扒拉下几根流苏。
保姆张姨惊呼着想去阻止,叶父却摆摆手,脸上甚至带着一丝难得的笑意:“由它去!这不就是我们要的‘生气’吗?”
叶筠站在玄关,看着那道小小的金色身影在厅堂里横冲直撞,留下混乱却鲜活的痕迹。那堵隔绝了欢笑的无形高墙,仿佛被这只莽撞的小狗撞得摇摇欲坠。他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鸣鸣玩累了,蹲在客厅中央,歪着头,用它那双墨石般的眼睛,望向叶筠。那目光清澈、专注,没有讨好,没有畏惧,只有纯粹的“看见”。叶筠心头微微一震。他走过去坐下。鸣鸣立刻凑过来,把脑袋搁在他的膝盖上,喉咙里又发出满足的轻哼。
“鸣鸣。”叶筠低声唤道,声音微哑。
小金毛立刻抬起头,黑亮的眼睛准确地捕捉到他的视线,耳朵竖起,尾巴小幅度地扫着地毯。它知道这是它的名字。叶筠的心,像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漾开了一圈细微却真实的涟漪。他伸出手,再次抚摸那温暖的金色毛发。
日子悄然滑过。叶家给了鸣鸣自由呼吸的空气,他可以做自己,做一只快乐的小狗。但这“快乐”有时也意味着麻烦。它叼着叶父昂贵的拖鞋当玩具啃,在叶母精心打理的波斯地毯上刨坑,对着清晨送报员的自行车轮胎狂吠。家里时不时响起张姨的惊呼和叶母叶母无奈的叹息。
起初,叶父叶母也皱眉。但看着叶筠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儿子脸上偶尔闪过的、因为鸣鸣的滑稽动作而流露的笑意,他们最终选择了理解和包容。叶父常说:“闹腾点好,要的就是这份活气儿。”他们试着和鸣鸣讲道理,告诉他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神奇的是,鸣鸣似乎真的能理解。它好像并非普通的狗。当叶筠认真地看着它的眼睛,说“这个不能咬”或者“安静点”时,那双墨石般的眼眸会流露出思考的神色。它渐渐明白了“家”的意义,明白了在这个空间里,自由也需要一点点边界,快乐也需要一点点克制——这是互相的尊重。
它依然活泼好动,但那份活力不再是无序的破坏,而是带着一种被理解和接纳后的、更明亮的生机。它开始学会在叶父看文件时安静地趴在他脚边,在叶母插花时只是好奇地看着,不再伸出爪子。
叶筠放学回家,玄关处不再只有冰冷。一个金色的影子总会第一时间窜出来,带着几乎要撞翻他的热情扑到腿边,尾巴摇得像螺旋桨,喉咙里发出短促兴奋的“嘤嘤”声,墨石般的眼睛亮得惊人,盛满了纯粹的欢迎和思念。那冰冷的归途,瞬间被这团炽热的金色点亮。
他开始说话。不仅仅是对父母、老师同学,也包括鸣鸣。
“鸣鸣,我回来了。”
“今天数学测验,最后一道题有点难。”
“你看,这是张姨新烤的饼干,不过你不能吃太多。”
“花园里的玫瑰好像又开了一朵……”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语速平缓。鸣鸣总会安静地趴在他脚边,或是把下巴搁在他摊开的书本一角,用那双深邃的眼睛专注地看着他。当叶筠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低落时,鸣鸣会凑得更近,用温热的鼻子轻轻顶顶他的手背。当叶筠解出一道难题眼底掠过微光时,鸣鸣的尾巴会立刻欢快地扫动起来。
鸣鸣是特别的。它似乎能穿透语言,触碰到他心底最细微的情绪波动。那双眼睛,像澄澈的镜子,映照出他所有的情绪——快乐、疲惫,或是那被驱散了许多却并未完全消失的孤独底色。它用眼神、触碰、温热的呼吸和毫无保留的依赖,给了他最熨帖的回应。
他带鸣鸣去那个“大花园”。鸣鸣像被解开了封印,金色的身影在阳光下化成流动的光,追逐落叶,在草地上打滚,嗅着花香。它奔跑时,毛发真的像在发光,蓬松飞扬,充满活力。
叶筠坐在花园角落的长椅上,看着那道自由奔跑的金色光芒,感受着阳光的暖意,听着风声和鸣鸣快活的吠叫。那份盘踞心头的沉重孤寂,被一点点驱散、融化。他的嘴角,开始习惯性地带上一点极淡的、真实的弧度。
他喜欢坐在那里看书,鸣鸣玩累了,就会跑回来,带着一身青草和阳光的气息,挨着他的腿趴下,把脑袋搁在他脚背上。有时,它会抬起头,用那双沉静的眼睛,静静地凝视他。叶筠偶尔抬眼,撞上那仿佛能包容一切的目光,心头总会泛起暖流。他会放下书,伸手摸摸它的头。鸣鸣便满足地闭上眼睛,喉咙里发出舒服的咕噜声。
时间在这个花园里放慢了脚步。叶筠甚至开始尝试在素描本上勾勒鸣鸣的样子——阳光下奔跑的剪影,趴着熟睡的憨态,还有那双难以画传神的、深邃的眼睛。
变化悄然发生。一次,叶筠参加了一个重要的学科竞赛。获奖对他而言并不新鲜,家里抽屉里躺着不少奖状,他拿到时往往没什么感觉,只觉得是完成了一项任务。但这次不同。当他拿到那张一等奖的奖状时,第一个念头是想给鸣鸣看。
回到家,他难得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蹲在鸣鸣面前,展开奖状。“鸣鸣,你看。”
鸣鸣凑过来,好奇地嗅着纸的味道,墨石般的眼睛认真地扫过纸面。忽然,它抬起一只前爪,轻轻按在了奖状的一个地方——正好是“叶筠”两个字的位置。
叶筠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他没指望鸣鸣能看懂什么,但这一刻的巧合让他心里很暖。他指着那两个字,声音柔和:“这是我的名字,叶——筠。”他拿起鸣鸣的小爪子,在旁边的地板上,一笔一划地描画着,“筠,是竹子的意思,竹子有气节,坚韧……”他解释着,像是在分享一个秘密,并不在意对方是否能懂。
鸣鸣安静地听着,眼睛专注地看着叶筠的手指在地板上移动,又看看他的脸。它记住了这两个字,这个名字。记住了这个音节与眼前这个人紧密相连的感觉。在它小小的世界里,它学会并理解的第一个“词”,是这个独一无二的人——叶筠。
叶筠不再是那台精密运转、毫无温度的仪器。他像一棵被春风唤醒的树,枝头冒出嫩芽。他开始在课堂上微微挑起眉毛,回应有趣的问题;会路过篮球场时短暂驻足;会在张姨端上喜欢的菜时低声说“谢谢”。虽然依旧安静,但那份拒人千里的冰冷外壳,已被一只小狗用无条件的爱和陪伴,悄然融化了。鸣鸣带来的,不仅仅是声音和热闹,更是让这个家,让叶筠,真正拥有了呼吸和生气。
希望大家喜欢,感谢[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黑曜石与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