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雨夜的对白

作者:栀椿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砚的画展定在下月初,《雾港》的修复进度成了画廊上下最挂心的事。沈砚只来过那一次,之后便没了消息,林微言几次想发消息问问进展,点开聊天框又觉得唐突——他们的对话框还停留在那天她发的“谢谢沈先生帮忙”,而他只回了个简洁的“嗯”。


    周五傍晚,梅雨季的又一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林微言整理完最后一批参展作品的资料,发现窗外的雨已经大到能模糊对面的屋顶。陈姐让她早点下班,她却想起储藏室的窗户好像没关严,抱着文件袋折了回去。


    储藏室的玻璃窗果然留了道缝,雨水顺着窗沿淌进来,在地面积了一小滩水。林微言赶紧找抹布擦,刚蹲下身,就听见画廊前门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这个时间,员工都该走光了。她心里咯噔一下,攥着抹布站起身,就看见沈砚推门进来,身上带着一身雨气。


    他显然也没想到这里还有人,脚步顿了顿:“还没走?”


    “我来关窗户。”林微言指了指渗雨的玻璃窗,“你呢?来拿东西?”


    “嗯,取周砚的画。”他脱下被雨打湿的外套,搭在手臂上,径直走向储藏室深处。这次他没穿衬衫,一件黑色T恤勾勒出清瘦却挺拔的身形,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角,少了几分平日的疏离感。


    林微言这才注意到,《雾港》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画修好了?”


    “送去工作室了,今天取回来。”沈砚从铁架上搬下一个密封的画筒,转身时,目光扫过她脚边的水渍,“窗户漏雨?”


    “刚发现,已经擦干净了。”林微言往后退了退,给她腾位置,“修复得怎么样?能赶上参展吗?”


    “没问题。”他的语气很笃定,将画筒放进带来的防水袋里,“下周送展前,我再过来确认一次装裱。”


    林微言点点头,看着他利落的动作,忽然想起阿哲说的“他对周砚的画最上心”。她忍不住问:“你和周砚……大学时关系很好吧?”


    沈砚拉拉链的手顿了顿,没回头:“还行。”


    又是这种惜字如金的回答。林微言抿了抿唇,正想找个话题结束这略显尴尬的沉默,就听见他忽然开口:“他以前总偷我的颜料。”


    林微言愣了愣。


    “那时候画室的矿物颜料贵,他总说我的颜色调得比他好,趁我不在就往自己画里掺。”沈砚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说一件很遥远的事,“有次被我抓包,他居然说‘反正你画建筑图用不上这么多颜色’。”


    他转过身,手里还拎着那个装着画筒的防水袋。灯光落在他脸上,林微言第一次在他眼里看到除了冷淡之外的东西,像是被雨水泡软的回忆,带着点模糊的温度。


    “你以前也画画?”她脱口而出。在她的印象里,建筑师的世界该是由线条和结构组成的,和油画的斑斓似乎沾不上边。


    “画过几年。”他淡淡带过,像是不愿多提,“后来转去学建筑了。”


    林微言还想问什么,窗外突然响起一声惊雷,紧接着,整栋老楼的灯“啪”地灭了。


    突如其来的黑暗让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储藏室里没有窗户,只有门缝透进来一点走廊的微光,空气中的松节油味似乎变得更浓了。


    “别怕。”沈砚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比平时近了些,“应该是跳闸了。”


    林微言这才发现自己攥着抹布的手已经捏得发白,她松开手,指尖有点发麻:“我……我去找电闸箱,好像在走廊尽头。”


    “别动。”他拦住她,“这里黑,你不熟路,容易撞着画架。”


    他的手不经意间碰到了她的胳膊,带着雨水的凉意,却让她莫名安定了些。林微言听见他摸索着打开手机手电筒,一道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堆满画框的角落。


    “你在这等着。”他说,转身往走廊走。光柱随着他的脚步晃动,很快消失在储藏室门口。


    林微言站在原地,能听见他在走廊里走动的声音,还有拉动电闸的“咔哒”声。几秒钟后,灯光重新亮起,储藏室里的一切恢复原样,只是空气中多了些潮湿的尘埃味。


    沈砚走回来,额角的碎发还在滴水:“好了。”


    “谢谢。”林微言看着他湿漉漉的脖颈,突然想起什么,从文件袋里翻出一包纸巾递过去,“擦擦吧。”


    他接过,抽出一张随意擦了擦脸。灯光下,林微言忽然发现他左眉骨下方有颗很小的痣,平时被表情掩盖着,此刻放松下来,倒显得有了点烟火气。


    “雨太大了,不好打车。”沈砚看了眼窗外,“你住哪?我送你。”


    林微言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家离得不远,走路十分钟就到。”


    “走路?”他皱了皱眉,“雨这么大,会淋湿的。”


    “我带了伞。”她指了指墙角的折叠伞,那还是上次他落在画廊的黑伞,她洗干净后一直没机会还给他。


    沈砚的目光落在伞上,没再坚持:“地址。”


    “啊?”


    “我看看路线,确认你说的‘十分钟’是不是真的。”他拿出手机,屏幕亮着地图界面。


    林微言报了小区名字,看着他在地图上标记,忽然觉得这个场景有点奇妙。几天前还在雨巷里冷言冷语的人,此刻正认真核对她回家的路线,像个操心的学长。


    “确实不远。”他收起手机,“走吧,我送你到巷口。”


    两人一起往外走,走廊里的脚步声一前一后,很有默契地避开了堆放的画框。经过前台时,林微言拿起那把黑伞,递给沈砚:“你的伞,上次忘了还。”


    他接过,却没打开,只是捏在手里:“送你了。”


    “啊?不用……”


    “拿着。”他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总比你那把小碎花伞挡雨。”


    林微言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她平时用的那把伞。原来他居然注意过这个。她抱着文件袋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宽阔的背影,心里像被雨丝拂过,有点痒。


    巷口的雨还在下,青石板路被冲刷得发亮。沈砚撑开那把黑伞,递给她:“走吧。”


    “你不一起?”


    “我开车来的,在前面路口。”他指了指巷口外的方向,“到了小区发个消息。”


    林微言接过伞,伞柄上还留着他的温度。她点点头,转身走进雨幕,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见沈砚还站在原地,路灯的光晕落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沈先生!”她喊了一声。


    他抬头看过来。


    “周砚的画……谢谢你。”她大声说,雨声太大,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清。


    沈砚没说话,只是朝她挥了挥手,转身走向巷口外。林微言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雨里,才撑开伞继续往前走。


    黑伞很大,能把她整个人都罩住,隔绝了大部分雨声。伞面还残留着淡淡的雪松味,和雨气混合在一起,有种让人安心的味道。


    走到小区门口时,雨势小了些。林微言拿出手机,给沈砚发了条消息:“已到小区,谢谢伞。”


    这次他回得很快:“不客气。”


    没有多余的字,却让她站在雨里笑了笑。她收起伞,看着水珠顺着伞骨滚落,忽然发现伞柄内侧刻着一个很小的“砚”字,大概是他自己刻的,笔画很深,像藏在木头里的秘密。


    回到家,林微言把伞靠在玄关,看着那个“砚”字发了会儿呆。手机提示音响起,是陈姐发来的消息,说周砚从国外寄了些特产,让她明天带给沈砚。


    她点开和沈砚的对话框,输入“明天方便的话,给你带点东西”,想了想又删掉,改成“周砚托我给你带了特产,你什么时候有空?”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听见窗外的雨又开始变大,敲打在玻璃上,像在写一封没有结尾的信。


    而她不知道的是,巷口的黑色轿车里,沈砚看着手机屏幕上那句带着试探的问话,指尖在方向盘上停顿了几秒,最终回了两个字:“明天下午。”


    雨刷器还在规律地摆动,把车窗上的雨痕一遍遍扫去,却扫不去他眼底那点刚泛起的、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波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