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三问定命

作者:不爱喝奶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翌日清晨,雪霁云疏,天光将整座未央宫映得玉色明净。


    谢行昭一早便到了藏书阁前。


    她身着青衫束发,衣裾素净,靴履干净,立于青砖石阶上如一笔静墨,沉默中藏锋。风卷起雪粉,拂过她的肩头与发丝,她却丝毫未动,只静静注视着那三层高阁的门楣。


    藏书阁矗立于宫城西偏,其前是白石甬道,两侧植着冬青与冷杉,围墙嵌着数十枚秘纹石锁。阁前悬一铜匾“藏真知”,据说为太祖亲题。


    三层阁楼,锁万卷密书,藏前朝史略、兵策机密、礼制旧册。寻常朝臣不得入,女学学子更属破例。


    谢行昭从昨日开始,心便如冰中暗流,表面平静,实则暗涌不休。


    她不知这三问会问何事,更不知自己能否答对。但她知道,若今日踏不出藏书阁之门,她便再无活路。


    她已无路可退。


    “谢姑娘,请。”


    宫人领她入内,她收回思绪,缓步上阶。


    阁内香气微苦,是沉香混着炷灰的气息。铜炉未灭,檀案干净,墙上书柜高至檐顶,皆为编目封卷。


    她在案前坐定,袖下手指不动声色地压住掌心的微颤。紧张是有的,但不能显出来。


    脚步声自楼上传来,节奏沉稳,如玉磬敲击。


    摄政王来了。


    萧景珩今日穿了玄色织云锦袍,领口与袖角绣着暗纹腾龙,腰束白玉犀环,整个人自上阶步下,如一道深沉寒意自天而降。


    未及近身,冷气先至。


    “第一问。”他声音低沉,带着冷静与威压。


    “北疆三郡失守,兵微将寡,敌以十万压境,你为主帅,如何破局?”


    谢行昭心神一震,却并未慌张。


    她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杂念封入脑后,声音冷静开口:“敌将是谁?”


    这一问,使得阁中空气顿生波动。


    摄政王眸光微挑,唇角隐有笑意:“试卷之外,倒会问得。”


    “敌将性格不同,战法亦异。若不知敌将,答再巧也似空言。”她语调不卑不亢,眼神沉静。


    萧景珩似乎满意了她的冷静。


    “敌为塔格之子阿伊扎,性情骄躁,轻进。”


    谢行昭颔首,脑中迅速铺陈兵力、地势、调度逻辑,眸中浮起一抹锐光:


    “设伏于其东侧山谷,引其主军深入。明设粮车于谷外,引其分兵劫粮,再以骑兵封谷口。若其强攻,我可引水淹谷。”


    她语速平缓,字字如锋,“所需者,不过两千精骑与一雨夜。”


    阁中静如死水。只有窗外檐角滴水之声,一点一滴,仿佛也被这局势镇住。


    萧景珩执起案上一卷纸,轻轻折起一角,指腹略过卷缘的细纹。


    “第二问。”


    “你可愿入仕?”


    谢行昭闻言心中微震。


    她知此问不同于第一问的兵策智识,而是心志所在,更是立场之问。


    她望向窗外,远处宫墙如山,那高高在上的权力之地,曾吞噬她全部亲人。


    “摄政王此问,是求实心,还是察忠心?”她声音很轻,语气中却带一丝挑明。


    摄政王挑眉,似笑非笑:“你答我便是。”


    谢行昭沉默一瞬,眼神渐渐沉定:


    “若能正道施政,扶弱济民,入仕又有何惧?”


    “若仕为权谋之奴,执笔为刃,亦非所惧。”


    “惟愿掌权之人,心不死。”


    这一答,近乎直面质问权力之心。摄政王凝视她良久,指尖轻叩案几,像是在咀嚼每个字背后的锋芒。


    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女子,不止是聪慧,更难得的是——不惧权,不惧命。


    “最后一问。”他声音微低。


    “你……姓谢,何人之后?”


    谢行昭浑身一震,脊背顿时绷紧。指尖本能地握紧袖口,掌心那枚玉箴被压得更深。


    她努力压住翻涌的记忆与情绪,缓缓答道:


    “谢姓本出太原,唐末流徙至北地,百年未有官录。”


    “家中三代从军,祖父卒于关口,父亲早亡。”


    “母亲早年失语,亡于疫年。无兄无弟,无族可依。”


    她每说一句,语调就平静一分,像是将自己的过往一寸寸推远。


    萧景珩凝视她的脸,神色莫测。


    “你母姓何?”


    “姚。”


    这一刻,他眼中浮现一抹不可察觉的波动。


    他记得十二年前那场火,记得那位满身血污的女子抱着孩子,不肯松手。


    记得她的名字,叫宋宛宁。


    ——


    窗外雪落更疾。


    他转过身,望向未央的高墙。


    “本王观你三答,虽无官籍、出身微贱,却识兵通理,志不在私。女学设立,本为寻非常之才。”


    “你可为学录之一。”


    谢行昭缓缓起身,拢袖行礼,眸中不见惊喜:


    “谢王恩允。”


    “你可知,自己已是诸人眼中钉?”


    “钉虽细,刺则痛。”她轻声回。


    “我已在针尖上活了十二年,不妨再活下去。”


    ——


    她步出藏书阁,天光朗朗,雪已止。


    不远处,一群女学新生正偷偷朝她张望,窃窃私语。她望了一眼,神色如霜,径直离开。


    刚走出不远,一位灰衣宫人走上前来,恭声道:


    “谢姑娘,太后传您前去回话。”


    谢行昭脚步未停,淡淡问道:“是回话,还是问罪?”


    宫人低头:“太后未言,只说‘那谢女,倒真有些意思’。”


    她闻言轻轻一顿,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太后出手,总不至于只是“说说”。


    她转身,抬头望向那座巍峨的宫门,眼神清冷坚定。


    她不怕太后,也不怕摄政王。


    她怕的,只有一个——


    不够强,不能活。


    ——


    宫墙之上,风声猎猎。


    摄政王负手而立,望着她的身影渐行渐远。


    他神情无波,眼中却藏着深意未宣。


    “姓谢的女儿,还真都不甘寂寞。”


    风中低语,仿若旧梦。


    十二年前,他在火场中看见那个小女孩,抱着母亲遗体不放,浑身是血,仍咬牙不哭。


    当时他记下了那双眼。


    如今,她带着同样的眼神,走进了他的棋局。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局势不再只是他一个人的。


    [求你了][发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三问定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