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周景恒

作者:涔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自从周景恒从江大转到家附近的大学之后,就选了计算机专业。


    ……


    周景恒走进星瀚科技的研发中心时,电子屏上的实时代码流正滚得飞快。他的工牌在胸前晃了晃,上面的“算法工程师”几个字还带着新塑封的光泽。


    靠窗的工位已经收拾妥当,电脑旁摆着他从家里带来的绿植——一盆多肉,叶片圆滚滚的,像他写代码时总爱用的圆润括号。隔壁工位的同事探过头,推过来一杯咖啡:“新同事?我叫林薇,负责前端交互。”


    “周景恒。”他接过咖啡,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刚好是他习惯的60度。


    林薇指了指他桌角的机械键盘:“樱桃轴的?手感不错啊,我用的茶轴,总被组长说敲得太响。”


    周景恒笑了笑,开机时屏幕亮起,弹出公司的内部通讯软件。置顶的是部门群,99 的消息里夹杂着各种表情包和代码片段,最新一条是组长发的:“下午三点评审会,周景恒准备下自我介绍。”


    他点开文档,刚敲下“负责算法优化”几个字,走廊里传来一阵喧哗。有人推着服务器机箱经过,轮子碾过地砖的声音很响,林薇皱了皱眉:“硬件组又搬设备了,每次都跟打仗似的。”


    周景恒没抬头,注意力全在屏幕上——一个复杂的递归函数总在边界条件报错,他换了种迭代写法,代码瞬间清爽了不少。


    中午去食堂,排队时听见前面的人在聊新项目:“听说这次要做智能推荐系统,难度不小。”


    “怕什么,我们组有周景恒呢,他上学时就把协同过滤算法玩出花了。”


    周景恒端着餐盘找了个角落坐下,面前的宫保鸡丁里花生很多,是他喜欢的配比。阳光透过食堂的落地窗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方格状的光斑,像他写代码时总爱用的缩进格式。


    下午评审会开始前,他调试了下投影,PPT的第一页只有一行字:“用简单的代码,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是他大学时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话,现在依旧觉得没错。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同事们陆续走进来,没人注意到走廊尽头,有个抱着文件的身影一闪而过——那是另一部门的人,正赶着去交报告,文件夹上的标签写着“数据中台”,和周景恒此刻要讲的内容,恰好隔着三个办公区的距离。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周景恒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点开了PPT,屏幕上的代码像活过来似的,在他的讲述里慢慢铺展开,像一条崭新的路,正等着他一步一步走下去。


    评审会进行到一半,周景恒正在演示优化后的推荐算法模型,投影幕上的准确率曲线陡然上扬,在92%的位置稳住了。


    “这里用了注意力机制?”后排有人举手,是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手里转着支马克笔,“我试过类似方案,收敛速度总上不去。”


    周景恒调出代码片段:“在损失函数里加了个动态惩罚项,你看这里——”他指着屏幕上的红色批注,“当特征偏差超过阈值,会自动触发权重调整。”


    男生猛地站起来,马克笔“啪”地掉在桌上:“这个思路绝了!我叫张弛,数据挖掘组的,能留个联系方式吗?回头想跟你细聊。”


    周景恒刚报出分机号,组长就在旁边笑:“张弛可是我们这儿的‘bug杀手’,上次那个卡了三个月的死锁,他半夜三点给解决了。”


    散会后,林薇凑过来:“可以啊,第一天就收获迷弟了。”她递过来块巧克力,“刚张弛塞给我的,让转交给你,说‘大神的思路比巧克力还甜’。”


    周景恒捏着巧克力,包装纸上的可可豆图案让他想起大学实验室——那时候为了赶项目,抽屉里总堆满这种高能量零食,凌晨四点的机房里,键盘声和撕开包装的“刺啦”声此起彼伏。


    下午在工位写代码,忽然收到条内部消息,是运维组发来的:“服务器负载过高,你的算法模型暂时调小批量吧。”


    他刚改完参数,就听见隔壁传来林薇的抱怨:“这交互原型怎么总出问题,明明在本地好好的……”


    周景恒探过头,看见她屏幕上的按钮动画总在最后一帧卡顿。“试试用requestAnimationFrame代替setTimeout,”他指着代码,“刷新频率更匹配浏览器渲染机制。”


    林薇改了几行代码,预览时动画果然流畅了,她拍了下周景恒的胳膊:“你真是行走的API手册!晚上我请你喝奶茶,必须加双份珍珠的那种。”


    夕阳西下时,研发中心的灯次第亮起。周景恒保存代码时,发现桌面多了个共享文件夹,是组长拉的,命名为“周景恒快速上手包”,里面躺着各部门的接口文档、常用工具包,甚至还有份“星瀚生存指南”——标注着哪个角落的咖啡机最好用,哪个会议室的投影最清晰。


    他点开指南最后一页,是行手写体的批注:“代码会有bug,但咖啡永远滚烫。”


    窗外的城市渐渐亮起灯火,周景恒看着屏幕上运行成功的提示,忽然觉得这里的节奏很舒服——像他写的代码,有严谨的逻辑,也有灵活的空间,更有藏在细节里的温度。他拿起桌上的多肉,往土里浇了点水,叶片上的水珠在灯光下闪了闪,像个刚解开的bug,透着股清爽的亮。


    周景恒第二天到公司时,发现工位上多了个小物件——一个陶瓷键盘模型,键帽上刻着迷你的字母,是林薇放的。“昨天看你对机械键盘感兴趣,这个是我旅游时买的,当个摆件。”


    他把陶瓷键盘摆在多肉旁边,刚坐下就收到张弛的消息:“早上测了你的惩罚项思路,收敛速度提了15%!中午食堂约饭?我请你吃糖醋排骨。”


    食堂的糖醋排骨确实做得地道,酸甜汁裹着肋排,咬下去能听见脆骨的轻响。张弛边啃边说:“你知道吗?咱们部门的服务器机房藏着个秘密——有台十年前的老机器,还在跑着初代推荐系统,组长说那是星瀚的‘代码图腾’。”


    周景恒挑眉:“能进去看看吗?”


    “得申请权限,”张弛塞给他块排骨,“等我搞定新项目,带你去瞻仰下。那机器的操作系统还是XP呢,据说开机音乐是《蓝色多瑙河》。”


    下午调试模型时,周景恒发现实时数据里有串异常波动。他顺着日志往前查,追到数据库底层,发现是条冗余索引拖慢了查询速度。删除索引的瞬间,整个系统的响应快了半秒,办公区传来几声低低的欢呼——正在用系统的同事们明显感觉到了变化。


    组长走过来拍他的肩:“可以啊,入职第二天就给大家‘提速’了。晚上有个线上技术分享会,你来讲讲那个惩罚项?”


    分享会定在七点,周景恒对着镜头调试麦克风时,发现在线列表里有近两百人。他点开PPT,第一页还是那句“用简单的代码,解决复杂的问题”,只是这次在旁边加了个小注:“比如删掉多余的索引。”


    讲完答疑时,有个匿名提问弹出来:“递归和迭代,你更偏爱哪种?”


    周景恒想了想:“看场景。就像走路,递归是绕着圈找捷径,迭代是直着走踩稳每步,最终都能到终点。”


    屏幕上跳出一串“666”的弹幕,林薇在部门群里发了个“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的表情包,后面跟着张弛的“ 10086”。


    结束时已近九点,研发中心只剩零星几个工位亮着灯。周景恒关电脑时,看见窗外的写字楼群像片发光的积木,每扇亮着的窗后,都该有个和他一样,对着代码屏凝神的人。


    他拿起陶瓷键盘模型,指尖划过迷你键帽,忽然觉得这份工作像块刚初始化的画布——代码是笔,同事是并肩的画者,而那些尚未遇见的挑战,正藏在某个未命名的函数里,等着被他一一解锁。


    走出公司大门,晚风带着点凉意,他紧了紧外套,脚步轻快地走向地铁站。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说不定能给那个老服务器的XP系统,写个适配的小程序呢。


    周三的晨会开得格外长,组长在白板上画着智能推荐系统的架构图,红笔圈出的“冷启动问题”像块绊脚石,让整个部门都犯了难。


    “新用户没有历史数据,推荐准确率掉了30%。”林薇戳着屏幕上的用户画像,“试了好几种特征工程,效果都一般。”


    周景恒盯着白板上的数据流,忽然想起昨天在机房看到的老服务器——那台XP系统的机器里,存着公司最早的用户行为日志,虽然格式杂乱,却记录着最原始的交互模式。


    “或许可以试试迁移学习。”他伸手拿过马克笔,在“冷启动”旁边画了个箭头,“把老数据的特征分布迁移过来,给新用户做个‘虚拟画像’。”


    组长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可行!周景恒,你牵头搞这个子模块?”


    他刚点头,张弛就举着笔记本跑过来:“我刚爬了些公开的用户行为数据,格式跟咱老日志差不多,或许能当训练集!”


    两人凑在电脑前调参数时,林薇端来两杯热可可,杯口的棉花糖冒着热气:“刚问了行政,老服务器的访问权限申请下来了,明天就能拷数据。”


    周景恒抿了口热可可,甜香混着代码的逻辑在脑子里转,忽然觉得团队协作像搭积木——你递块板,我拧颗钉,不知不觉就搭出了雏形。


    下午收到硬件组送来的新显卡,沉甸甸的,包装上还贴着张便利贴:“测试过了,跑深度学习模型稳得很,记得给风扇清灰。”


    他拆显卡时,指尖蹭到里面的防静电袋,想起大学时组装电脑,室友总说“你装硬件比写代码还仔细”。现在看着显卡稳稳卡进主板插槽,屏幕亮起的瞬间,竟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傍晚调试模型时,系统突然弹出条提示:“检测到相似解决方案,来自三年前的内部库。”周景恒点开一看,是段用Python写的迁移学习代码,注释简洁利落,最后一行写着:“数据会过时,思路不会。”


    没有署名,只有个修改日期:2022.07.15。


    他对着那段代码看了半晌,忽然在自己的脚本里加了句注释:“借鉴了三年前的思路,谢谢不知名的前辈。”


    窗外的晚霞把云层染成橘色,周景恒保存代码时,发现张弛发来条消息:“老服务器的《蓝色多瑙河》开机音乐真好听,明天录给你听。”


    他笑着回了个“好”,转头看见林薇正对着屏幕傻笑,屏幕上是她刚改好的交互界面——按钮点击时会弹出个小动画,是行滚动的代码:“你看,连界面都在说‘加油’呢。”


    研发中心的灯又次第亮了起来,键盘敲击声混着远处咖啡机的嗡鸣,像首没谱的歌。周景恒知道,解决冷启动问题或许还要熬几个通宵,但此刻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光标,心里却踏实得很。


    毕竟,好的代码从不是孤军奋战,就像这偌大的研发中心,每个亮着的窗口,都在为同一个目标,敲出属于自己的那串音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