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入职

作者:涔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颂收到录用通知时,正蹲在公寓的阳台上给绿萝浇水。手机放在旁边的水泥台上,屏幕亮起来时,刚好被阳光照得有些晃眼。他擦干手拿起看,邮件里“恭喜您加入XX设计公司”的字样清晰得很。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转身进了屋。


    阳台上的绿萝还是前租客留下的,他没舍得扔。此刻空荡荡的客厅里,只有他轻手轻脚的脚步声。


    想了想,还是点开了和袁文阳的聊天框。输入“找到工作了,在之前面的那家设计公司”,犹豫了下,又删掉“之前面的那家”,改成“本地的设计公司”,点了发送。


    那边几乎是秒回:“牛逼啊颂哥!我就说你肯定行!啥时候入职?要不要我过去给你温锅?”


    陈颂笑了笑,回:“下周一。不用,你上班忙。”


    “忙啥呀,发小找到工作不得庆祝庆祝?”袁文阳发来个呲牙的表情,“等着我快回到了。”


    快过了10分钟,门口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是袁文阳在拿钥匙。


    好不容易开门进来。


    “饿死了,”他举着面包含糊道,“南方胃不适应北方的晚饭,总觉得没吃饱。”


    陈颂没说话,转身进厨房煮了碗面。袁文阳凑过来,巴巴地看着锅:“加个蛋呗颂哥,我带的腊肠切两片?”


    等面端上桌,袁文阳吸溜得飞快,汤溅了一桌子。陈颂抽了张纸递过去,他忽然抬头笑:“还是你做的面香,比公司楼下的好吃。”


    袁文阳入职那天起得比陈颂还早,六点就把他晃醒:“快帮我看看穿这身行不?会不会太休闲?”


    他穿着件浅蓝色衬衫,领口歪着,头发翘得像个鸡窝。陈颂帮他把领带系好,又把他按在椅子上梳了头发:“挺好。”


    “那就好!”袁文阳抓起公文包就往外冲,“我去买俩包子当早饭,给你带一个?”


    陈颂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无奈地笑了。阳台上的绿萝被风吹得晃了晃,这几天被袁文阳浇了太多水,叶子反倒更精神了。


    晚上陈颂下班回家,一开门就闻到饭菜香。袁文阳系着他那件印着“厨房小白”的围裙,正踮着脚够橱柜上的盘子:“回来啦?快尝尝我做的可乐鸡翅,跟着教程学的!”


    盘子里的鸡翅糊了半边,可乐汁溢得灶台上到处都是。陈颂拿起筷子尝了口,甜得发齁,却还是点了点头:“不错。”


    袁文阳立刻眉开眼笑:“我就说我有天赋!对了,我们领导说我悟性高,让我下周负责个小项目呢!”


    “厉害。”陈颂给他盛了碗饭。


    两人坐在餐桌前吃饭,袁文阳絮絮叨叨说公司的事:哪个同事爱带零食,哪个领导总爱画饼,茶水间的咖啡机煮的咖啡太苦……陈颂听着,偶尔应一声,心里却觉得这空荡荡的公寓,终于有了点烟火气。


    周末袁文阳拉着陈颂去逛超市,推着购物车在零食区流连忘返:“你看这个鱼豆腐,跟我上次给你带的一个牌子!还有这个薯片,青柠味的,你以前爱吃。”


    陈颂跟在后面,把他扔进车里的辣条又放回去:“少吃点这些。”


    “就买点嘛,”袁文阳抱着他的胳膊晃,“我发工资了,请你!”


    结账时袁文阳非要自己付钱,踮着脚把钱包举得老高:“说好我请的!”陈颂看着他额角的汗,没再争。


    走出超市,袁文阳拎着两大袋东西,脚步轻快得像踩在弹簧上:“下周我轮休,带你去吃那家铜锅涮肉呗?我同事说超正宗!”


    “好。”陈颂接过他手里最重的袋子。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袁文阳还在说涮肉要配麻酱还是香油,陈颂听着,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发小在身边,工作有着落,连北方的风,好像都没那么硬了。


    路过小区门口的水果店,袁文阳停下来,指着筐里的橘子:“买点?南方的橘子还没熟,北方的先尝鲜。”


    陈颂看着他认真挑橘子的样子,指尖在口袋里碰了碰手机——屏幕上是早上袁文阳发来的消息:“今天也加油啊颂哥!”


    他弯了弯嘴角,应了声:“好。”


    晚风里飘着橘子的清香,混着袁文阳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踏实得让人心安。有些情谊就是这样,不用刻意维系,却能在每个寻常日子里,透出暖暖的光。


    袁文阳挑橘子的架势像在完成什么重要任务,捏捏这个摸摸那个,嘴里还念叨:“得选带点绿的,酸甜口,全黄的容易过熟。”


    陈颂靠在水果店的玻璃柜上看他,忽然发现这人比高中时高了些,肩膀也宽了点,却还是那副较真的样子。以前在老家集市上买糖葫芦,他也是这样,非要挨个捏一遍,说“软的不脆,硬的太酸”。


    “够了,吃不完。”陈颂伸手从他手里拿过袋子,往里瞅了眼,足有十几个。


    “不多不多,”袁文阳又塞进去两个,“放冰箱能存一周呢,你加班晚了回来吃个当宵夜。”


    付完钱往回走,袁文阳忽然想起什么,拍了下大腿:“差点忘了!我妈寄的腊肠到了,下午取快递时顺便拿了,晚上给你蒸腊肠饭!”


    陈颂“嗯”了一声,指尖碰到袋子里圆滚滚的橘子,温温的。


    回到公寓,袁文阳就扎进厨房忙活。陈颂坐在沙发上翻设计稿,听着厨房里传来淘米声、切菜声,还有袁文阳跟着手机里的歌跑调的哼唱,忽然觉得这公寓的回声都变了——以前总觉得空旷,现在却被这些细碎的声响填得满满当当。


    “颂哥!饭好了!”袁文阳端着两碗饭出来,腊肠切片码在米饭上,油汪汪的,还撒了把葱花。


    陈颂放下平板,刚要伸手去接,袁文阳忽然“哎”了一声,转身跑回厨房,拿了双新筷子出来:“用这个,我刚拆的,干净。”


    他记得陈颂有轻微的洁癖,以前合租时,两人的碗筷总是分得清清楚楚。


    饭吃到一半,袁文阳忽然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到某一页推过来:“你看,我列的北方必吃清单,铜锅涮肉排第一,下周轮休就去。后面还有糖炒栗子、烤红薯,等天冷点再吃。”


    本子上的字迹还是歪歪扭扭,却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重点,铜锅涮肉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糖炒栗子旁边画了个哭脸,备注“怕烫嘴”。


    陈颂看着那页纸,忽然想起高三那年,袁文阳也给过他一个类似的本子,上面列着“高考前必做的事”,第一条是“一起去爬后山看日出”,最后一条是“考去同一个城市”。虽然最后没实现后者,但那本子他现在还收在抽屉里。


    “下周我可能要加班。”陈颂扒了口饭,腊肠的咸香混着米香,比他自己做的好吃。


    “没事,”袁文阳毫不在意,“那就等你不忙的周末,反正我在这儿待着,跑不了。”


    他说“待着”两个字时,语气自然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却让陈颂心里一动。


    夜里陈颂加班改图,袁文阳窝在沙发上看剧,时不时递过来一瓣橘子:“歇会儿,眼睛该累了。”


    陈颂接过橘子,指尖碰到他的指尖,微凉。


    改完图已经快十二点,陈颂起身活动筋骨,看见袁文阳歪在沙发上睡着了,怀里还抱着个抱枕,是他带来的,印着南方特有的木棉花图案。


    陈颂拿了条毯子给他盖上,俯身时发现他眉头皱着,像在做什么不开心的梦。他伸手想抚平那褶皱,指尖刚碰到,袁文阳忽然嘟囔了句梦话:“颂哥,别抢我辣条……”


    陈颂失笑,笑骂了一句,然后收回手。阳台的绿萝在月光下轻轻晃,叶片上还挂着下午浇的水珠,亮闪闪的。


    第二天一早,陈颂被厨房的动静弄醒时,天刚蒙蒙亮。他披衣出去,看见袁文阳正踮着脚够橱柜上的挂面,晨光从纱窗钻进来,在他背上投下细细的光斑。


    “醒了?”袁文阳回头,手里还攥着袋面,“我煮了阳春面,给你卧了俩蛋,快洗漱去。”


    陈颂看着他眼下淡淡的青黑,知道他昨晚定是等自己改完图才睡的。“不用这么早。”


    “得吃早饭啊,”袁文阳把面扔进锅里,“你新公司第一天,可不能饿肚子。”


    面端上桌时,袁文阳忽然从兜里掏出个小铁盒,推到陈颂面前:“这个给你,我奶奶求的平安符,放你办公桌抽屉里,图个吉利。”


    铁盒边角磨得发亮,和他小时候送陈颂的那个一模一样——那年陈颂要去邻市参加竞赛,他也是这样,硬把平安符塞给他,说“保准拿第一”。


    陈颂捏着铁盒,指尖有些发烫。“谢了。”


    “跟我客气啥!”袁文阳吸溜着面,含糊道,“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吃完面出门,袁文阳非要送他到公司楼下。“就到这儿吧。”陈颂在路口停下,“你上班该迟到了。”


    “没事,我公司晚点打卡也行。”袁文阳摆摆手,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翻出个橘子塞给他,“路上吃,提神。”


    陈颂接过来,看着他转身跑向公交站的背影,穿着件亮黄色的外套,像片被风推着跑的叶子。


    走到公司楼下,陈颂摸了摸口袋里的橘子,温温的。他抬头看了眼写字楼,玻璃幕墙上映着初升的太阳,亮得有些晃眼。


    掏出手机,给袁文阳发了条消息:“到了。”


    那边秒回:“加油!晚上等你回来吃火锅!”


    陈颂笑了笑,把手机揣回兜里,快步走进大楼。口袋里的橘子硌着掌心,像个小小的、暖暖的约定。有些情谊就是这样,不用挂在嘴边,却能在每个起身奔赴的清晨,给你往前冲的底气。


    陈颂拉开包看了眼,藏青色衬衫叠得整整齐齐,领带松松垮垮地搭在上面,是他习惯的松紧度。


    下楼时遇到遛弯的老太太,看见他们笑着打招呼:“小陈上班去啊?这是你朋友?”


    “嗯,发小。”陈颂应了声。


    袁文阳立刻接话:“阿姨早!我送他去新公司,今天第一天上班!”


    老太太笑得更慈和了:“好啊好啊,年轻人好好干。”


    走到公交站,袁文阳忽然从兜里掏出个小锦囊塞给他:“我妈求的平安符,放兜里,保你顺顺利利。”


    锦囊是红布缝的,边角有点磨毛,像是被人揣了很久。陈颂捏了捏,硬邦邦的,应了声:“谢了。”


    公交车到站,袁文阳把他推上去,扒着车门喊:“中午记得吃饭!别扛着!下班给我发消息,我来接你!”


    陈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袁文阳站在站台挥手,直到车拐弯看不见了才收回目光。他掏出那个红锦囊,放在掌心转了转,忽然想起高三开学那天,袁文阳也是这样,塞给他块橡皮,说“考试用得上”。


    到公司楼下时,离上班时间还有二十分钟。陈颂站在写字楼前看了眼,玻璃幕墙反射着晨光,亮得有些晃眼。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进去,手机震了震,是袁文阳发来的消息:“加油!我看好你!”


    后面还跟了个举着拳头的表情包,傻得可爱。


    人事部的同事带他熟悉环境时,陈颂的目光总忍不住往设计部的落地窗瞟。从这里能看见远处的街心公园,袁文阳上次来玩时,在那片草坪上追着鸽子跑,笑得像个孩子。


    “陈颂?”主设计师喊了他一声,“过来看看这个方案,客户想在客厅加个茶室,你觉得怎么布局合适?”


    陈颂走过去,看着屏幕上的平面图,忽然想起袁文阳老家的堂屋——靠窗摆着张八仙桌,墙角立着个竹制茶架,阳光透过雕花木窗照进来,落在茶具上泛着暖光。


    “可以试试把茶室设在客厅东侧,”他指着图纸,“靠窗做个地台,摆张矮桌,既不占空间,又能借自然光。”


    主设计师点头:“有点意思,具体尺寸下午出份草图给我。”


    中午去食堂吃饭,陈颂刚坐下,手机就响了,是袁文阳的视频请求。屏幕里他正趴在公司的办公桌上,面前摆着份外卖:“你吃啥呢?食堂伙食咋样?我这麻辣烫太辣了,眼泪都快出来了。”


    “还行,有你爱吃的糖醋里脊。”陈颂把镜头往餐盘上晃了晃。


    “那我明天也来蹭饭!”袁文阳吸溜着面条,“对了,上午没挨骂吧?同事好相处不?”


    “挺好的。”陈颂夹了块里脊放进嘴里,忽然觉得这味道,比上次袁文阳来煮的差了点意思。


    下午改图纸时,陈颂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盯着屏幕看了半天,在茶室角落添了盆绿植——和公寓阳台上那盆绿萝很像。


    下班铃响时,他刚把图纸发出去,手机就跳进来一条消息,是袁文阳的:“我在楼下星巴克门口,穿黄外套那个!”


    陈颂走出写字楼,果然看见袁文阳站在星巴克门口,手里举着两杯咖啡,看见他就挥了挥手。“给你买的美式,不加糖不加奶,跟你人一样苦。”


    “滚。”陈颂接过咖啡,指尖碰到杯壁的凉意,心里却暖烘烘的。


    往地铁站走时,袁文阳絮絮叨叨说他下午的事:“我今天写的推文阅读量破万了!领导说让我下周带新人……对了,晚上吃啥?我买了排骨,给你炖个汤补补。”


    陈颂听着,忽然停下脚步。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袁文阳还在说炖排骨要放什么料,他看着对方被风吹乱的头发,轻声说:“今天谢谢了。”


    袁文阳愣了愣,随即笑得露出小虎牙:“跟我客气啥!发小不就该这样吗?走,回家炖排骨去!”


    晚风里,咖啡的苦味混着袁文阳身上的皂角香,踏实得让人心安。陈颂低头抿了口咖啡,忽然觉得,这北方的城市,因为有了个总在身边叽叽喳喳的发小,连第一天上班的陌生感,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陈颂入职满一个月那天,是被袁文阳煎蛋的焦糊味呛醒的。


    他套着外套走出卧室时,袁文阳正举着锅铲跟锅底的焦蛋对峙,嘴里还念叨:“就差一秒钟,怎么就糊了呢……” 晨光从纱窗钻进来,落在他发梢上,像撒了层金粉。


    “今天不用早起。”陈颂靠在门框上,看了眼墙上的挂历——周六,他难得不用加班。


    “知道!”袁文阳把焦蛋倒进垃圾桶,转身从冰箱里掏出速冻包子,“但今天是你入职满月,得吃点热乎的!我蒸了叉烧包,你以前爱吃的。”


    陈颂走到阳台,给那盆绿萝浇水。这一个月,袁文阳把它养得极好,新抽了好几片嫩叶,顺着窗台往外爬。他想起入职第一天,这盆绿萝还蔫蔫的,叶片上积着层薄灰。


    “发工资了?”袁文阳端着包子走过来,塞给他一个,“我看你昨晚查工资条了。”


    “嗯。”陈颂咬了口包子,甜咸口的,确实是他高中时爱吃的味道。


    “那不得庆祝庆祝?”袁文阳眼睛一亮,“我订了铜锅涮肉的食材,晚上吃火锅!”


    其实不用袁文阳提,陈颂也打算晚上做点好吃的。这一个月,他从最初对着设计图犯怵,到现在能独立完成小户型方案,袁文阳功不可没——每天早上的热乎饭,加班晚归时留的灯,还有改图改到烦躁时,这人总能变戏法似的掏出包青柠味薯片。


    上午陈颂去公司交方案,袁文阳非要跟着,说“去看看大设计师的工作环境”。设计部的同事见了袁文阳,都笑着打趣:“这就是你那个总给你送零食的发小?”


    袁文阳立刻挺胸抬头:“对!我是他的后勤部长!”


    陈颂无奈地把他拉到一边,却看见主设计师盯着他桌上的马克杯笑:“这杯子挺有意思,‘设计狗加油’?”


    那是袁文阳入职第二天送的,说“给你打打气”。陈颂没说话,耳根却有点热。


    从公司出来,袁文阳拉着他往菜市场走,说要买点新鲜的茼蒿和宽粉。路过水果摊,他又停下脚步,指着筐里的冬枣:“买点?北方的冬枣脆甜,比南方的好吃。”


    陈颂看着他挑枣的样子,忽然想起这一个月的日常:早上一起出门,他往写字楼走,袁文阳往公交站跑;晚上他加班晚了,总能在楼下看见那个亮黄色的身影;周末两人要么窝在公寓煮火锅,要么骑车去逛公园,像两只慢吞吞的蜗牛,在这座城市里慢慢爬。


    “想啥呢?”袁文阳把一兜冬枣塞给他,“走了,再晚菜市场就关门了。”


    陈颂“嗯”了一声,跟着他往菜市场走。阳光穿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极了他们交叠的人生——从穿开裆裤的年纪到现在,看似各走各的路,却总在某个路口重逢,然后并肩往下走。


    晚上吃火锅时,袁文阳忽然从兜里掏出个小盒子,推到陈颂面前:“给你的满月礼物。”


    打开一看,是支钢笔,笔帽上刻着个小小的“颂”字。“我挑了好久,说这牌子的钢笔写设计图顺溜。”


    陈颂捏着钢笔,冰凉的金属触感里,好像带着点袁文阳的温度。“谢了。”


    “跟我客气啥!”袁文阳往他碗里夹了片羊肉,“以后拿更多奖,我也好跟人吹,‘那是我发小,厉害吧’!”


    锅里的汤咕嘟冒泡,羊肉卷的香味漫了满屋子。陈颂看着袁文阳被热气熏红的脸,忽然觉得,这一个月的忙碌和陌生,都在这烟火气里慢慢沉淀成了安稳。


    他举起手里的可乐,跟袁文阳的杯子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敬满月。”


    “敬以后!”袁文阳笑得眼睛眯成条缝,“以后每个月都得庆祝!”


    窗外的路灯亮了,暖黄的光落在两人握着杯子的手上。陈颂低头喝了口可乐,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点微甜的涩——原来所谓的归属感,不是住进某个地方,而是身边有个人,能让你觉得,无论走多远,总有个热乎的家在等你回来。


    好样的,设计狗加油[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入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