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初秋的风裹挟着桂花香掠过Y大校园,金黄的银杏叶在枝头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新一届学子的到来。清晨七点半,张琳抱着厚重的《新闻传播学概论》教材,白色帆布鞋踏过满地细碎的光影,匆匆穿过栽种着百年银杏的林荫道。露水未干的树叶偶尔滴落水珠,在她深蓝色牛仔书包上晕开深色痕迹,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她的笔记本上,在铅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阶梯教室102早已坐满了人,后排零星坐着几个补觉的学生,前排的同学捧着录音笔抢占最佳位置。白发教授正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述着新闻的真实性与舆论引导,手中的激光笔随着话语在空中划出红色轨迹,粉笔灰簌簌落在木质讲台上,混着窗外飘来的桂花香。张琳翻开崭新的笔记本,钢笔尖悬在纸面片刻,最终落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句话下方,用力写下批注时,笔芯在纸面留下微微凹陷的痕迹。她的目光不经意扫过前排女生手机屏幕,锁屏壁纸竟是三个月前她们在教育局机房冒险时拍下的服务器照片——尽管经过模糊处理,仍让她心跳漏了半拍。
与此同时,艺术学院B栋三楼画室里,伍丼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画布。调色盘上钴蓝与钛白颜料相互交融,画笔在她骨节分明的手中灵活地舞动,勾勒出模特脖颈处细腻的阴影。晨光透过画室整面落地窗倾泻而入,为她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细碎的刘海垂落在睫毛上方。当她专注描绘模特耳后的碎发时,手腕上的红绳手链突然滑落,那是她们在黑网吧通宵编写程序时,张琳用数据线临时编成的幸运符。
周围同学的低语和偶尔挪动画架的声响,都仿佛与她隔了一层透明的屏障。直到隔壁画室传来尖锐的调色刀刮擦声,伍丼才惊觉自己的手指因长时间握笔而微微发麻。她甩了甩手腕,目光不经意扫过邻座男生的平板电脑——屏幕上赫然显示着某论坛关于"教育局机房入侵事件"的匿名讨论帖,最新回复时间正是昨夜凌晨三点。
课间休息时,张琳在走廊撞见抱着画具的伍丼。两人默契地走向无人的消防通道,阳光从安全出口的绿色指示牌边缘斜切而入,在她们交叠的影子上投下诡异的光晕。"你看这个。"伍丼从画筒里抽出一张素描纸,上面用炭笔快速勾勒出图书馆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分布,"昨天帮教授整理资料时,发现档案室的门禁系统正在升级。"张琳的指甲无意识掐进掌心,想起今早新闻课上教授展示的舆论监控案例,突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像极了教育局机房里不断跳动的警报代码。
当上课铃再次响起,两个女孩匆匆奔向不同教学楼。张琳踩着上课前最后一秒冲进教室,却在整理书包时发现一张陌生的便签纸:"篡改命运的蝴蝶,准备好承受风暴了吗?"字迹与三个月前网吧里那个神秘声音的主人如出一辙。而此时的伍丼,正站在画室中央,望着窗外被风吹得剧烈摇晃的银杏树,画笔在画布上留下一道突兀的墨痕——那棵树的影子,不知何时竟扭曲成了教育局机房铁门的形状。
两组画面在时光中交替流转,看似平静而美好的校园生活,却在不经意间泛起涟漪。这天下午,张琳为了完成教授布置的课题作业,来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图书馆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翻书的沙沙声和空调的轻微嗡鸣。她踮着脚尖,在书架间穿梭,目光扫过一排排整齐的书籍。当她伸手取下一本关于城市工业发展的期刊时,一本泛黄的旧报纸从书页间滑落。
张琳弯腰捡起报纸,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一篇报道上——2023年热电厂"设备升级成功"。她的手指突然紧紧攥住报纸边缘,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在她的记忆里,2023年热电厂因设备老化引发了严重的爆炸事故,导致数百人伤亡,整个城市都陷入了恐慌与混乱。而眼前这篇报道中的数据、时间,甚至事故细节,都与她记忆中的事实完全不符。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逐字逐句地阅读报道内容。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被报道角落的一个签名吸引。那是个模糊的手写签名,字迹潦草却带着独特的笔锋。张琳下意识地翻开自己的草稿本,看着上面做笔记时写下的名字,心脏猛地一沉。报道上的签名与她草稿纸上的字迹,无论是笔画的走势还是连笔的习惯,都惊人地相似。
图书馆的灯光突然闪烁了几下,张琳打了个寒颤,只觉得背后发凉。她迅速将报纸塞回书中,匆匆离开书架。然而,那篇报道和诡异的签名却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回到宿舍后,她立刻给伍丼发消息,约她在操场见面。
傍晚的操场热闹非凡,跑步的学生、散步的情侣、嬉笑打闹的社团成员,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但张琳和伍丼却无心欣赏这一切。她们坐在操场边缘的看台上,看着天边渐渐西沉的夕阳,张琳将白天在图书馆的发现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伍丼。
伍丼的脸色变得苍白,她低头沉思片刻,说道:"会不会是我们的记忆出了问题?或者......"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那次在教育局机房篡改志愿的行为,是否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现实发生了扭曲?
夜色渐浓,操场上的人渐渐散去。张琳和伍丼却依旧坐在原地,沉默不语。头顶的星空闪烁,晚风轻轻拂过她们的发丝,带来一丝凉意。远处教学楼的灯光零星亮起,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寂。她们突然意识到,当初以为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却没想到,这只"蝴蝶"的翅膀,或许已经在时空的长河中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回到宿舍后,张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打开手机,搜索关于2023年热电厂的新闻,却发现所有的报道都与图书馆里看到的内容一致,根本找不到任何关于爆炸事故的痕迹。而伍丼也在画室里坐立不安,她停下手中的画笔,打开电脑,试图从网络的角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却一无所获。
第二天,张琳再次来到图书馆,想要重新查看那篇报道。然而,当她找到那本期刊时,里面的报纸却不翼而飞。她询问图书管理员,得到的答复是那本期刊从未夹过报纸。张琳站在书架前,只觉得一阵恍惚,仿佛一切都是她的幻觉。但草稿纸上的字迹,却又在无声地提醒她,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琳和伍丼的生活表面上依旧按部就班。张琳继续在新闻系的课堂上记笔记,伍丼在画室里专注画画。但她们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起来,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讨论那些不合理的现象。她们开始暗中调查,从学校的档案室到城市的图书馆,试图寻找更多与记忆不符的线索。
随着调查的深入,她们发现类似的异常越来越多。一些曾经熟悉的历史事件、人物生平,在如今的资料记载中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似乎都与她们篡改志愿的时间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每解开一个疑惑,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校园里的生活依旧平静,同学们都在为各自的学业和未来忙碌着。但张琳和伍丼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恐惧。她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回到原来的现实,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遇到怎样的诡异事件。那片看似宁静的校园,在她们眼中,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迷宫,而她们,正在迷宫中寻找出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