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断肠谋(六)

作者:有木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时已近正午,太阳毒辣辣地悬在头顶,毫不留情地炙烤着长安城的街巷。昨日积下的雨水早已蒸发殆尽,只留下石板缝隙里一点潮湿的痕迹,随即又被蒸腾的热气裹挟着消失无踪。


    徐镜与裴肃一行自宣阳坊而出,马蹄踏在干燥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徐镜微微垂首,凝神思索着案中疑窦。阳光穿透道旁槐树的枝叶,在她身上洒下跳跃的碎金,又在她低垂的眼睫上停留,投下一片鸦青色的阴影。


    周遭市声渐起,道旁食肆酒家早已挂起招徕的幡子,蒸腾的饭食香气混合着热浪扑面而来——胡饼的焦香、汤饼的浓郁、炙肉的油香,勾得人腹中馋虫蠢动。


    裴肃勒马稍缓,回头望去,只见身后跟随的几个衙役正眼巴巴地张望路边的食店,不自觉地放慢动作。其中一个脸上稚气未脱的小衙役,喉头滚动,正悄悄吞咽着口水,眼神直勾勾盯着一个刚掀开蒸笼、白气腾腾的包子铺。


    裴肃唇角微弯,漾开一丝温和的笑意。边上的老衙役察觉上司目光,连忙用手肘捅了捅那小衙役:“周沛!快收收你那点出息,哈喇子都快淌成河了!少尹大人可看着呢!”


    周沛闻言一惊,真以为失态,慌忙抬起袖子作势擦嘴,待发觉被耍,立刻回头对着同僚怒目而视,一张脸涨得通红。转回头对上裴肃含笑的视线,又赶紧抱拳,憨厚地咧了咧嘴。


    裴肃笑着摇了摇头,轻夹马腹靠向徐镜,声音放得极轻,带着商量的口吻:“徐少卿,已过午时,大家奔波一上午了,现下腹内空空。不如我们先行返回京兆府?待用过午饭,也好蓄力再查。”他顿了顿,补充道,  “京兆府公厨的庖丁手艺尚可,少卿若是不弃,也可一同用些。”


    徐镜的思绪被打断,这才惊觉身后众人正讪讪地笑着看她,显然都已是饥肠辘辘。她抿了抿唇,清冷的眸中掠过一丝歉意:“是我疏忽,辛苦诸位。今日上午便到此为止,大家速速回去用饭吧。”


    裴肃再次相邀:“徐少卿不如与我们同去京兆公厨?虽比不得珍馐美馔,但胜在干净实惠。”他见徐镜似有犹豫,又温和地添了一句,“况且,饭后正好可一同梳理今日所得,讨论案情也便宜。”


    见裴肃言辞恳切,其余衙役也纷纷应和,尤其那周沛,一双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满是期待。徐镜不便再推辞,只得颔首应允:“如此,叨扰了。”


    众人一路轻骑返回京兆府衙,衙役们自去公厨,徐镜本想先去拜见京兆府尹杜慎平。作为大理寺协同查案的下官,理应向其汇报今日调查进展。然而,留守的胥吏却告知,杜府尹应邀出门了,此刻尚未归来。徐镜只得作罢。


    裴肃将徐镜引入府衙内一处幽静的偏厅暂歇。厅内陈设简洁,几案光洁,窗明几净。他细心问道:“徐少卿可有忌口?公厨菜品虽简,口味尚可。”


    徐镜端坐于席上,闻言略显不自在地理了理袖口:“劳裴少尹费心,并无忌口,清淡些即可。”


    裴肃点头,正欲吩咐一直侍立门边的随从孙焕去公厨提些饭食,却见门房疾步进来禀报:“裴少尹,那个……您家小姐来了,说是给您送饭来了。”


    裴肃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无奈又宠溺的神色,轻嗔道:“这丫头,总是不打招呼就来。”他转身看向徐镜,面上带着些许歉意,“徐少卿,实在抱歉。舍妹顽皮,不知礼数。若少卿不介意……”他语气温和地邀请,“不如一同尝尝她的手艺?说来惭愧,舍妹的女红针黹不过了了,于庖厨一道颇有天赋,家中上下倒也常夸。”


    徐镜心中了然,既是人家兄妹情深送饭而来,自己倒成了意外之客,岂有挑剔之理。她微微颔首,声音清泠:“裴少尹客气,令妹有心了。”


    裴肃让孙焕奉上清茶,自己则快步迎了出去。


    不过片刻,一道清脆如黄莺出谷的嗓音便由远及近,打破了偏厅的宁静:“……阿兄!我今日做的是五彩索饼①!阿月和吴伯尝了都说好极了!我与你说,那面团揉得可筋道了……”话音未落,一道鹅黄色的身影已像一阵风般轻快的跳进了门槛,鬓边两支俏皮的双螺髻随着她的步子跳动,发髻上簪着一支小小的赤金雀儿簪,翅膀上的金叶随着她的动作簌簌轻颤。少女大约十三四岁的样子,双手背在身后,笑靥如花地回望着身后的兄长。


    “阿英!”裴肃紧跟着踏入,一手提着一个沉甸甸的食盒,语气温润中带着一丝无奈,“方才不是才叮嘱过你?厅内有贵客,不可如此毛躁,要稳重些……”


    少女闻声转过身来,灵动的眸子瞬间捕捉到端坐案旁的徐镜。那目光明显一愣,却又骤然迸发出璀璨的光彩,冲着徐镜绽开一个毫无保留的笑容。


    裴肃放下食盒,招手示意妹妹近前,一边自然地替她扶正因跳跃而微斜的雀儿簪,一边向徐镜介绍道:“徐少卿,这是舍妹,裴英。”他轻轻拍了拍裴英的脑袋,带着兄长的亲昵与一丝告诫,“这位是大理寺徐少卿。阿英,还不快向徐少卿问好。”


    裴英立刻敛了跳脱,规规矩矩地福了一礼,声音清脆:“裴英见过徐少卿!徐少卿好!”她身后跟着的圆脸婢女阿月也连忙跟着行礼。


    徐镜素来对心思纯净、年纪小的孩子多几分耐心,见裴英虽活泼好动却眼神清澈,并无恼意,清冷的脸上也难得地浮现一丝浅淡的笑意,微微颔首回应:“裴小姐好。”


    裴英见徐镜一笑,仿佛被那冰雪初融般的清丽晃了眼,呼吸都轻了一瞬。她立刻凑上前几步,带着少女特有的天真,热切地问:“徐少卿,你看着与我阿兄年纪相仿,我可不可以……叫你姐姐呀?”她仰着小脸,眼神里满是真挚的期待,让人不忍拒绝。


    徐镜看着那双亮晶晶的眼眸,沉默一瞬,终是轻轻点了点头。


    裴英脸上的笑容瞬间放大,她欢喜地拍了下手:“太好啦!徐姐姐!你笑起来真好看,比画上的仙子还好看!比我阿兄也好看多啦!”她毫不客气地“贬低”自家兄长,又献宝似的拽过食盒,“阿兄都没告诉我大理寺的少卿姐姐这么好看!徐姐姐,你快尝尝我的手艺!这是五彩索饼,阿月还帮我把面片揪成了小蝴蝶的形状呢,可费功夫啦!又好看又好吃!”


    婢女阿月在旁抿着嘴笑。


    裴英手脚麻利地打开食盒,端出两碗犹自冒着腾腾热气的索饼。隔着氤氲的白气,只见碗中面片薄如蝉翼,晶莹剔透,五色斑斓,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几点油星,宛如一幅春日蝶舞的画卷。


    徐镜目光微动,由衷赞道:“形色俱佳,裴小姐好巧思,好手艺。”


    “哎呀徐姐姐,叫我阿英就好啦!”裴英毫不在意地摆摆手,一把从自家兄长刚拿出来的筷子中抢过一双干净的,殷勤地塞到徐镜手里,“快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裴肃看着自家妹妹这副喜新厌旧的模样,一时哭笑不得。他有心想瞪裴英一眼,可看着她那雀跃的样子又狠不下心,只得无奈地自己默默换了双筷子,暗自摇头。


    徐镜在裴英那双充满期待的注视下,实在无法推拒。她依言执箸,低头尝了一小口。面片爽滑筋道,汤头清鲜,带着蔬菜汁天然的微甜。她抬眸,对上裴英紧张的眼神,语气是罕见的温和:“嗯,味道很好。”


    “真的?!”裴英的眼睛瞬间弯成了月牙儿,笑得见牙不见眼。


    徐镜注意到裴英只带了两碗索饼,显然是只准备了兄妹二人的份量。她放下筷子,看向裴英,声音清浅却带着不容推却的关怀:“阿英应当还未用饭吧?”不等裴英摇头否认,她便接着道,“我晨间用了些点心,此刻并不甚饿。这碗分量颇足,阿英,我匀你一半可好?”


    “不用……”裴英下意识想拒绝,话未说完,却感到桌案下兄长轻轻踢了踢自己的脚。她反应极快,立刻改口,笑容灿烂,“好啊好啊!谢谢徐姐姐!正好我也馋了呢!”


    裴肃在一旁默不作声,心中了然。以他这半日观察,这位徐少卿性情清冷自持,绝非愿意亏欠他人之人。若阿英执意拒绝,她必会觉得自己委屈了阿英,心中难安,不如顺水推舟。


    三人便在这偏厅之中,围案而坐,分食这一餐。裴英叽叽喳喳,妙语连珠,讲着家中趣事、坊间见闻,银铃般的笑声不断。裴肃在一旁听着,时而无奈摇头,时而忍俊不禁,眼底始终带着兄长特有的温和笑意。就连素来清冷的徐镜,在裴英那毫无心机的热情感染下,唇角也几度微扬,耐心细致地回应着她那些充满好奇的问题,偶尔眸中也会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暖意。


    饭后,婢女阿月手脚利落地收拾好桌案。裴英虽意犹未尽,却也知兄长与徐姐姐还有正事要谈。她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临走前还不忘扒着门框,殷切地对徐镜发出邀请:“徐姐姐!我做鱼的手艺可好了!清蒸的鲜美,红烧的入味!下次你一定要来我家尝尝啊!我家就在光德坊,离府衙很近的!徐姐姐,你一定要来啊!说定了哦!”


    裴肃无奈地将自家妹妹一路送出京兆府大门。见裴英蹦蹦跳跳欲走,又连忙叫住她,从腰间荷包里掏出几块碎银递过去,语气是兄长特有的絮叨:“方才光顾着说话了,定没吃饱。回去路上,去那家新开的胡饼铺子买些你爱吃的芝麻胡饼,或是去东街买些卤货,切莫饿着肚子回去,听到了吗?”


    裴英接过银子,故意学着衙役的样子,抱拳躬身,装模作样地应道:“是!谨遵少尹大人吩咐!晓得啦!晓得啦!”说完,又像只快乐的黄莺儿,转身跑入了熙攘的人流。


    裴肃站在府衙门口,望着妹妹鹅黄色的身影消失在街角,笑着摇了摇头,眉宇间尽是宠溺。待那抹亮色彻底不见,他才收敛几分笑意,转身步履沉稳地回到徐镜所在的偏厅。


    ①索饼是中国古代对面条类面食的特称,最早可追溯至东汉《释名·释饮食》记载。据《齐民要术》所述,其制作需将面团揉搓成筷状后浸水,手工拉至韭叶薄度再煮熟。


    在本文中指面片汤。五彩索饼就是用蔬菜汁染色之后的面片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断肠谋(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