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拂尘者,亦拂命运

作者:谈笑风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歌明白了,自己无意中走进的,是阴阳家的势力范围。


    他淡淡地回答:“我来自道家天宗。我的师父,是晓梦。”


    听到“晓梦”这个名字,那空灵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波动。


    “晓梦……那个勘破‘坐忘’心经,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家奇才么。原来如此。难怪你的气息,似在尘世之中,又似在尘世之外。”


    那声音的语气一转,带上了一丝居高临下的“指点”意味。


    “但你的道,走错了。‘天人合一’,是‘人’去顺应‘天’,是‘我’融入‘道’。而你,却试图用你那渺小的‘心’,去定义整个天地。这是何等的狂妄与无知。”


    随着话音,周围的雾气开始剧烈地翻涌起来。


    无数扭曲的、由阴影和光线构成的符咒在雾中若隐若现。一股庞大的、令人心悸的精神力量,如同潮水般向王歌涌来。


    这不是物理攻击,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神魂的咒术——阴阳家秘术,借由“幻音宝盒”的声音产生干预。


    它要将王歌拉入一个由它所创造的、预设了结局的幻境之中,让他亲眼见证,在绝对的“命运”面前,他那所谓的“心”,是何等的不堪一击。


    王歌感觉到,周围的景物在迅速扭曲、消散。


    脚下不再是坚实的土地,而是无尽的虚空。


    他的面前,出现了无数种可能的未来:


    他看到,他的“心学”被世人视为异端,被天下所有门派追杀,最终力竭而亡。


    他看到,他被罗网捕获,囚于深牢,一身修为被废,在无尽的黑暗中了此残生。


    他看到,他试图挑战帝国的权威,却被千军万马碾碎,连同他的“理”一起,化为尘埃。……


    无数个悲惨的、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如同走马灯一般在眼前上演。


    它们都在告诉王歌同一个“道理”:个人的意志,在时代的洪流与命运的安排面前,毫无意义。


    王歌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的脸上,没有恐惧,没有愤怒,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他只是,在心中,轻轻地说了一句:


    “镜花水月。”


    这四个字,是对眼前这一切的定义。是王歌心中的“理”。


    既然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那它便是虚妄,是假象,是不存在的“身外之物”。


    “哗啦——”


    一声清脆的、仿佛琉璃破碎的声音响起。


    他眼前所有关于未来的幻象,如同被巨石击中的镜面,瞬间布满了裂痕,然后轰然碎裂,化作了亿万片光蝶,消散无踪。


    王歌依然站在那条山谷的小径上。周围的雾气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怎么可能!”


    那空灵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无法掩饰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幻音宝盒制造的乃是‘真实’的命运推演,你怎么可能勘破!”


    王歌抬起头,看着那片翻涌的雾气,平静地回答:


    “因为,你们所谓的‘命运’,也是‘身外之物’。”


    “你们观星辰,卜未来,穷尽天地之变,却唯独忘了去看一看自己的‘心’。你们的道,是向外求索,所以,你们永远会被外物所困。”


    “而我的道,只向内求。”


    他伸出手,握住了腰间秋骊的剑柄。


    “现在,轮到你来见证一下我的‘理’了。”


    王歌缓缓拔剑。


    没有惊天的剑气,也没有炫目的光华。随着秋骊剑一寸寸地出鞘,一股纯粹的、绝对的“心之意志”,开始笼罩整个山谷。


    那空灵的声音尖叫起来:“你要做什么!这里是东皇阁下庇护的禁地!”


    王歌没有理会它。


    他只是,将手中的秋骊剑,对着身前的空无一人的浓雾,轻轻地、平直地,向前一刺。


    这一刺,刺的不是实体,而是“理”。


    他心中的“理”是:“心外无物,此地,本无迷雾。”


    嗡——!


    整个山谷,剧烈地颤动了一下。


    下一刻,那终年不散、连阳光都无法穿透的浓雾,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抹去一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消散、褪去!


    数息之间,阳光洒落,谷中恢复了它本来的面貌。


    青翠的树木,湿润的岩石,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再无一丝一毫的神秘与诡异。


    而在王歌面前不远处的一棵古树下,一个身穿紫色长袍、面带金色面具的身影,正踉跄地后退一步,扶住树干,面具下的双眼,充满了惊骇与不可思议。


    他收剑入鞘,看也未看对方一眼,转身,继续顺着那条已经不再被迷雾笼罩的小径,向前走去。


    “站住!”


    那紫袍人厉声喝道,“你究竟是谁!”


    王歌没有回头,只是留下了一句平淡的话语。


    “一个路过的,拂去尘埃的人。”


    他的身影,消失在山谷的另一头。


    只留下那名阴阳家的高手,呆呆地看着这片被他引以为傲的“禁制”被一剑破除、恢复了朗朗乾坤的山谷,久久无法言语。


    ......


    王歌走出了那片重见天日的山谷,身后,是那个依旧处于巨大震惊中的阴阳家高手。


    他呆立良久,才终于回过神来。


    他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感受着那再无丝毫阵法痕迹的空气,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比秋骊剑的剑意更加冰冷。


    他明白,刚才发生的事情,已经超出了“术”的范畴,这是一扬“道”的碾压。他引以为傲的、窥探命运轨迹的阴阳家大道,在一个十二岁的少年面前,被轻而易举地定义为了“虚妄”。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化作一道紫色流光,向着阴阳家总坛的方向疾驰而去。他必须将这个消息,立刻禀报给至高无上的东皇阁下。


    一个名为王歌的道家少年,一种名为“心学”的可怕道理,一个足以动摇阴阳家根基的、前所未有的“变数”,已经出现了。


    而王歌,对此毫不在意。只是继续着自身要走的旅程。


    他走过田野,看到农夫在烈日下耕作。他们的“理”,是春种秋收,是与土地的约定。


    他走过集市,看到商贩在高声叫卖。他们的“理”,是等价交换,是与财富的周旋。


    他走过学堂,听到孩童在朗朗读书。他们的“理”,是传承文字,是与智慧的相遇。


    众生百态,皆有其理。这些“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名为“尘世”的、复杂而又和谐的整体。


    而帝国的“理”与百家的“理”,则是试图在这张大布上,绣上属于自己的、覆盖一切的图案。


    王歌一路向东,风餐露宿。腰间的秋骊剑,从未再次出鞘。


    因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不再需要用剑来解决。


    他的心,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终于,在百日之后,王歌的眼前出现了一片无垠的蔚蓝。


    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咸咸的、带着海腥味的风。远处,一座宏伟的、依山傍海的巨大城池,出现在海天之间。


    桑海城。到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