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群芳争鸣

作者:锦鲤满分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司礼阁的东暖阁内,五位皇女的正夫、侧夫齐聚一堂。窗外秋阳正好,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却掩不住那股无形的、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息。


    太女正夫裴行简端坐上首,一袭靛蓝锦袍,面容肃穆。他面前摊开着《礼记》,指尖不时轻叩书页,发出轻微的声响。作为裴氏嫡子,他身上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矜贵与疏离,目光扫过阶下秀男时,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审视。


    大皇女正夫郑骁坐在左侧首位,一身墨绿劲装,腰间悬着佩剑。他是将门之后,眉宇间自带一股英气,讲授的是骑射之道,言语简洁有力,不时引来几个尚武的秀男崇拜的目光。


    五皇女侧夫柳眠风与六皇女侧夫云栖梧并肩而坐。前者一袭月白长衫,正娓娓讲述诗词歌赋,声音如清泉淙淙;后者则手持玉箫,偶尔吹奏一曲,箫声呜咽,如泣如诉。


    而周砚安,独自坐在右侧的紫檀案后。他今日着了件雨过天青色素缎长袍,腰间只悬一枚白玉佩,通身上下清雅至极。案上摊开的不是经史子集,而是一册《水经注》——这是赵霖霓最常翻阅的书。他讲授的是"天家内务规制",声音不疾不徐,如春风化雨。


    "诸位公子,"周砚安目光扫过阶下考试后如今还剩下的50位秀男,温声道,"天家不同于寻常门第,一言一行皆关乎国体。作为亲王内君,首要之务是..."


    他的声音忽然微微一顿。在众多或专注或走神的面孔中,他捕捉到了一道格外专注的目光——连岫。礼部尚书之子连岫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身姿如新竹般挺拔。不同于其他秀男或好奇或讨好的神情,连岫眼中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尤其是在周砚安提及"荣亲王"三字时,那清澈的眸子里会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亮光。


    周砚安垂下眼睫,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了然。同为男子,他太熟悉这种眼神了——那是看向心上人时,藏也藏不住的光彩。


    课歇时分,秀男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周砚安注意到,连岫婉拒了同屋几人去听柳眠风讲诗的邀请,独自站在廊下,手中捧着那本《水经注》的抄本,看得入神。


    "连公子对水利感兴趣?"周砚安走到他身旁,声音温和。


    连岫微微一怔,随即恭敬行礼:"周大人。学生...只是觉得荣亲王殿下既然重视河工,必有其深意。"


    聪明。周砚安在心中暗赞。不直接表露对赵霖霓的关注,而是借河工之事迂回试探。他唇角微扬:"殿下常说,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导。连公子若有兴趣,改日可来王府藏书阁一观。殿下收集了不少水利专著。"


    连岫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夜空中突然被点亮的星子:"学生...学生荣幸之至!"


    就在两人交谈间,司礼阁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队荣亲王府的侍卫簇拥着一辆玄色马车疾驰而来,车帘掀起,露出一张陌生的男子面孔——剑眉星目,轮廓如刀削般硬朗,下巴上一道浅浅的疤痕更添几分野性。他身着粗布短打,背负一柄古朴长剑,与这金碧辉煌的宫城格格不入。


    原来是奇融入宫与兵部探讨兵术。


    周砚安面色不变,唯有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是奇融子——赵霖霓在终南山的师兄,江湖人称"剑胆琴心",不仅武功高强,更精通兵法韬略。他早听赵霖霓提过此人,却不想来得如此之快。


    马车疾驰而过,扬起一片尘土。周砚安收回目光,正对上连岫若有所思的眼神。两人相视一笑,各怀心思。


    ----------


    荣亲王府,华灯初上。


    奇融子大马金刀地坐在花厅主位,毫不客气地接过范逸递上的茶盏,一饮而尽。"好茶!"他抹了抹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小霓儿...啊不,监国殿下何时回府?"


    范逸嘴角抽了抽,强忍着没去纠正这大不敬的称呼:"殿下尚在宫中处理政务,已命人备好客房,请奇融大人稍作休息。"


    "休息啥?"奇融子大手一挥,"我大老远从终南山赶来,可不是为了睡觉的!小霓儿信里说西戎猖獗,要我帮着出主意,地图呢?军报呢?"


    周砚安适时上前,递上一卷图册:"大人舟车劳顿,不如先用晚膳..."


    "你就是周砚安?"奇融子突然凑近,几乎贴到他脸上,灼热的目光上下打量,"小霓儿信里提过你。嗯...模样不错,就是太文弱了些。"说着还捏了捏周砚安的肩膀,疼得他暗自咬牙。


    正当气氛尴尬之际,府门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殿下回府——!"


    赵霖霓一身玄色蟒袍,风尘仆仆地踏入花厅。奇融子眼睛一亮,一个箭步冲上前,竟是要给她一个熊抱!周砚安和范逸同时变色,却见赵霖霓轻巧地侧身避过,顺势在奇融子肩上拍了一掌:"师兄,别来无恙。"


    "哈哈哈!"奇融子不以为忤,反而大笑,"小霓儿身手还是这么俊!听说你现在是大周监国了?啧啧,当年在山上掏鸟窝的小丫头,如今这般威风!"


    赵霖霓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暖意:"师兄风采依旧。此番请你下山..."


    "知道知道!"奇融子大手一挥,"不就是西戎那群蛮子吗?老子早看他们不顺眼了!来来来,把地图铺开,让我看看那群兔崽子躲哪儿呢!"


    赵霖霓点点头,转向周砚安:"备些酒菜送到书房。今夜我与师兄有要事相商,任何人不得打扰。"


    "是。"周砚安垂首应下,目光在奇融子搭在赵霖霓肩上的手上停留了一瞬,又平静地移开。


    ----------


    子夜时分,荣亲王府的书房依然灯火通明。


    透过窗纸,可见两个身影时而伏案低语,时而站在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比划。奇融子豪放的笑声偶尔传出,夹杂着赵霖霓几声简短的回应。


    周砚安端着新沏的茶站在廊下,身后跟着抱着点心的范逸。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停下脚步。


    范逸对三皇女在山上的事情不太了解。转头看向周侧夫。“殿下和奇融大人的感情……”


    "师兄妹情深。"周砚安平静解释,声音没有一丝波澜,"殿下七岁上山,十三岁回宫,那六年里,奇融大人是她在终南山最亲近的玩伴兼护卫。"


    范逸点点头,但是心里却不这么想。


    "茶要凉了。"周砚安轻声提醒,抬手轻叩房门。


    房内的谈笑声戛然而止。片刻后,赵霖霓的声音传来:"进来。"


    周砚安推门而入,只见书房内一片狼藉。巨大的西疆地图铺满了整个地面,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红黑两色的记号。奇融子盘腿坐在地图中央,手中拿着几枚铜钱正在排兵布阵;赵霖霓则半跪在一旁,发髻微散,几缕青丝垂落额前,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这是周砚安许久未见的、充满生气的赵霖霓。


    "殿下,夜深了,用些茶点吧。"周砚安轻声说道,将茶盏放在唯一还算整洁的案几上。


    赵霖霓这才抬头,恍然惊觉时辰已晚:"这么晚了?砚安,你怎么还不休息?"


    "下官担心殿下..."周砚安话未说完,奇融子突然跳起来,一把抓过他手中的茶壶,直接对嘴灌了一大口。


    "哈!痛快!"奇融子抹了抹嘴,冲周砚安咧嘴一笑,"周侧夫是吧?多谢你的茶。不过我和小霓儿还得再熬会儿,你先去睡吧!"


    如此亲昵的称呼,让周砚安指尖微微一颤。但他面上依旧温润如玉:"奇融大人远道而来,车马劳顿,还是..."


    "师兄。"赵霖霓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砚安不是外人。他在我身边四五年了,朝中事务十分熟悉。"


    奇融子挑眉,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突然哈哈大笑:"懂了懂了!那我就不客气了——周兄弟,来来来,帮我看看这个阵法!"


    周砚安怔了怔,看向赵霖霓。后者微微颔首,眼中是他熟悉的信任。


    这一夜,荣亲王府的书房灯火通明直至东方既白。三人时而争论,时而大笑,在地图上勾勒出一条条进军路线,一个个埋伏点。周砚安的沉稳缜密,奇融子的天马行空,赵霖霓的果断决绝,竟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破敌之策。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时,奇融子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痛快!小霓儿,你这侧夫不错,比山上那个总缠着你的小师弟强多了!"


    赵霖霓笑而不语,只是揉了揉酸痛的脖颈。周砚安适时上前,为她披上一件外袍,动作熟稔得仿佛做过千百遍。


    "殿下,该上朝了。"他轻声提醒。


    赵霖霓点点头,看向窗外渐亮的天色,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西戎...该付出代价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