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风雪同途

作者:云墨染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 第5章风雪同途


    腊月二十三,小年。


    红星生产队的大礼堂张灯结彩,红色横幅上"欢度春节"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村民们拖家带口涌入礼堂,长条板凳很快坐得满满当当。沈佳婷躲在后台幕布后偷看,心跳如擂鼓。


    "紧张了?"高欣月凑过来,手里拿着两朵大红花,"别怕,咱们练了那么久,准能一鸣惊人!"


    沈佳婷深吸一口气,点点头。一个月前,队里决定组织春节联欢会,要求每个小组出节目。在大家的推举下,她成了知青节目的编导。


    这本不是什么难事,前世的她可是公司年会的常驻策划。但问题是——如何在七十年代的农村,编排一个既不出格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节目?


    "佳婷,还有十分钟就轮到我们了!"杨小兰慌慌张张跑过来,"肖队长刚问我节目内容,我说要保密,他好像不太高兴..."


    沈佳婷探头望去,果然看见肖晨逸坐在前排干部席上,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正侧头和队长李爱国说着什么。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他突然转头看向后台,两人视线在空中交汇,沈佳婷急忙缩回脑袋。


    "同志们,准备好了吗?"她拍拍手,召集所有参演知青,"记住队形变化,表情要自然,动作要整齐。咱们要让红星生产队记住这个不一样的春节!"


    报幕员的声音传来:"下面请欣赏知青点带来的歌舞表演《丰收颂》!"


    音乐响起,是沈佳婷用口琴和二胡重新编排的《南泥湾》,节奏比原版欢快许多。幕布拉开,八名女知青身着统一的白衬衫蓝裤子,手持稻穗,以整齐的队形亮相。


    "花篮的花儿香啊~听我来唱一唱~"


    歌声响起,沈佳婷站在中心位领唱。随着音乐变化,队形开始变换,加入了沈佳婷从现代广场舞中简化而来的动作。虽然没有华丽的服装和灯光,但新颖的编排和青春洋溢的表演,立刻赢得了满堂彩。


    当表演进行到**部分,男知青们突然从两侧冲上舞台,手持农具做劳作状,与女知青们互动起舞。这是沈佳婷精心设计的"劳动舞蹈",将锄地、挑担等日常动作艺术化,既符合时代特色,又不失新意。


    台下掌声雷动,孩子们兴奋地尖叫。沈佳婷余光扫过前排,看见肖晨逸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体演员摆出丰收的造型,礼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多次谢幕后,他们才得以退场。


    "太成功了!"回到后台,高欣月激动地抱住沈佳婷,"你看村民们的反应,简直疯了!"


    其他知青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夸赞。沈佳婷笑着应付,心里却惦记着肖晨逸的反应。那个一向冷静自持的人,刚才似乎也被打动了。


    联欢会结束后,队里准备了简单的茶话会。沈佳婷正和高欣月分享一块花生糖,肖晨逸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


    "沈佳婷同志,"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嘴角微微上扬,"能借一步说话吗?"


    高欣月促狭地眨眨眼,识相地溜走了。沈佳婷跟着肖晨逸走到礼堂外的老槐树下,冬日的阳光透过枯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你的表演...很特别。"肖晨逸开门见山,"那些舞蹈动作,我从未见过。"


    沈佳婷心头一跳:"就是自己瞎编的,觉得这样更能表现劳动人民的..."


    "不必解释。"肖晨逸打断她,"我很欣赏。艺术本该不断创新。"


    沈佳婷松了口气,看来这个理由被接受了。


    "其实我找你是为另一件事。"肖晨逸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县里下个月要举办农业技术交流会,每个生产队派代表参加。我想请你一起去。"


    沈佳婷惊讶地接过通知:"我?为什么?"


    "因为你在植保方面的见解很独到。"肖晨逸看着她,"上次治猪瘟的方法,还有棉田虫害的处理,都显示出你不一般的知识储备。这次交流会需要这样的人才。"


    沈佳婷仔细阅读通知,发现这次交流会主要是推广农业新技术,与会者需要准备发言材料。她前世确实接触过不少现代农业知识,但这会不会太冒险?


    似乎看出她的顾虑,肖晨逸补充道:"不用担心,我会是主要发言人,你只需在专业领域补充。比如...棉花病虫害防治。"


    他特别强调了最后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沈佳婷突然明白了——这是在给她一个光明正大分享"超前"知识的机会,而且有他这个"挡箭牌"。


    "好,我去。"沈佳婷点头,"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明天上午,大队部见。"肖晨逸说完,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对了,今晚的表演...你站在台上的样子,很耀眼。"


    这句突如其来的赞美让沈佳婷愣在原地,等她回过神,肖晨逸已经走远了,只有他站过的地方,积雪微微凹陷。


    接下来的两周,沈佳婷和肖晨逸几乎每天都泡在大队部准备交流材料。他们翻阅各种农业书籍,讨论技术细节,常常一忙就到深夜。


    让沈佳婷惊讶的是,肖晨逸的农业知识相当扎实,尤其是植物生理学方面,完全不像一个被迫下乡的干部子弟。有几次,她甚至发现他在阅读外文期刊,流利的程度令人咋舌。


    "你懂俄语?"某天晚上,沈佳婷忍不住问。她看到肖晨逸正在翻阅一本俄文杂志,上面有关于棉花育种的最新研究。


    肖晨逸头也不抬:"嗯,家里要求的。我父亲认为,一个合格的...农业工作者,应该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沈佳婷总觉得他话里有话,但没再追问。两人继续埋头工作,配合越来越默契。沈佳婷提出创新观点,肖晨逸则负责用严谨的理论和数据将其"合理化",确保不会太过超前。


    交流会前一天,他们终于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肖晨逸仔细地将材料装进文件袋,突然问道:"你相信吗,总有一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科学技术会让亩产翻几番?"


    "当然。"沈佳婷不假思索,"精准农业、基因工程、智能灌溉...这些都是未来的方向。"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些在七十年代还属于科幻范畴。果然,肖晨逸猛地抬头,目光如电:"这些词你从哪听来的?"


    沈佳婷急中生智:"国外杂志上看到的,我...我叔叔在图书馆工作,有时会带些过期期刊回来。"


    肖晨逸盯着她看了许久,最终只是轻轻点头:"你的阅读面很广。不过这些话,明天千万不要说。"


    "我明白。"沈佳婷松了口气。


    第二天清晨,沈佳婷穿上最体面的蓝布外套,头发仔细编成辫子。高欣月甚至贡献了一枚珍贵的红发卡,说是"提升气势"。


    肖晨逸和队里的拖拉机已经在打谷场等候。他今天格外精神,中山装笔挺,头发一丝不苟,看到沈佳婷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上车吧,路不好走,抓紧扶手。"他帮她爬上拖拉机后斗,那里已经铺了一层稻草防震。


    去县城的路上,寒风凛冽。沈佳婷缩在角落里,努力保持平衡。一个急转弯时,她险些滑倒,肖晨逸眼疾手快地拉住她的胳膊。


    "坐这儿。"他挪出驾驶舱旁边的位置,那里风小一些。


    两个小时的颠簸后,县城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比起农村,这里的建筑高大许多,街上行人匆匆,偶尔有自行车驶过,一派繁忙景象。


    交流会在县礼堂举行,各生产队的代表陆续到达。沈佳婷跟着肖晨逸签到入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她注意到前排坐着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在翻阅会议材料。


    "那是县农业局的领导,"肖晨逸低声介绍,"中间那个戴眼镜的是王建国,技术科科长,留苏回来的专家,脾气不太好,别招惹他。"


    沈佳婷点点头,暗自记下。会议开始后,先是领导讲话,然后是各生产队代表发言。肖晨逸上台时,全场安静下来。他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红星生产队的农业生产情况,特别提到了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创新。


    "下面,请允许我的同事沈佳婷同志补充一些具体技术细节。"肖晨逸向台下示意。


    沈佳婷深吸一口气走上台。起初她有些紧张,但看到肖晨逸鼓励的眼神后,很快镇定下来。她重点讲解了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方法,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现代植保理念,但用当时的理论做了包装。


    "...所以,我们认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依赖农药。"沈佳婷总结道。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但她也注意到,那个叫王建国的技术科长正阴沉着脸,在本子上写着什么。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主持人宣布。


    王建国第一个举手:"我想请问这位...沈佳婷同志,你说''预防为主'',具体指什么?据我所知,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还是化学防治。"


    沈佳婷不慌不忙:"预防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保护天敌等多方面措施。比如我们在红星生产队就尝试了间作大蒜驱避害虫的方法,效果很好。"


    "间作大蒜?"王建国冷笑,"这种土办法也配叫科学防治?"


    会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沈佳婷正想反驳,肖晨逸站了起来。


    "王科长,科学不分高低。苏联的米丘林学派也强调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沈佳婷同志的方法可能不够''高大上'',但确实提高了我们的棉花产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吗?"


    他语气平和,却字字有力。王建国一时语塞,悻悻地坐下。其他代表则对沈佳婷的方法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提问。原定半小时的问答延长到了一小时,最后主持人不得不强行结束。


    "红星生产队的经验很有参考价值,"县农业局局长总结道,"希望其他队也能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会议结束后,不少代表围上来请教。沈佳婷和肖晨逸耐心解答,直到人群散去。


    "表现得很好。"收拾材料时,肖晨逸低声说,"不过得罪了王建国,以后可能会有些麻烦。"


    沈佳婷点点头:"谢谢你帮我解围。"


    "我只是说了实话。"肖晨逸看了看窗外,"天色不早了,我们得赶紧回去,听说今晚有雪。"


    他们匆匆吃了点干粮就踏上归途。拖拉机刚出县城不久,天空果然飘起了雪花,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很快就变成了鹅毛大雪。


    "不好!"肖晨逸提高声音压过引擎声,"这雪比预报的大多了,我们得加快速度!"


    拖拉机在积雪的路上艰难前行,能见度越来越低。沈佳婷蜷缩在座位上,冻得牙齿打颤。突然,车子一个颠簸,停了下来。


    "怎么了?"沈佳婷问。


    肖晨逸跳下车检查:"链条断了,走不了了。"


    他们被困在了半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暴风雪却愈演愈烈。


    "我记得这附近有个废弃的矿洞,"肖晨逸大声说,"我们先去那里避一避!"


    他抓起文件包,拉着沈佳婷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路边山坡走去。风雪中几乎看不清路,沈佳婷几次差点滑倒,全靠肖晨逸牢牢抓着她的手臂。


    不知走了多久,一个黑黝黝的洞口终于出现在眼前。两人跌跌撞撞地冲进去,总算暂时脱离了风雪。


    "呼——"沈佳婷长出一口气,拍打身上的积雪,"这鬼天气!"


    肖晨逸从文件包里摸出手电筒,幸好还有电。借着微弱的光线,他们看清了这个矿洞——不大,但足够避风,角落里还有些干草,可能是之前猎人留下的。


    "今晚恐怕回不去了,"肖晨逸检查完洞口情况后说,"只能等天亮雪小些再想办法。"


    沈佳婷点点头,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她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冷得直发抖。


    "你得把湿衣服脱下来,否则会失温。"肖晨逸说着,脱下自己的外套铺在干草上,"先坐这儿。"


    然后他开始在洞里四处搜寻,居然找来了几根干树枝和一些枯草。


    "运气不错,"他掏出打火机,"可以生个小火堆。"


    火苗蹿起后,洞里顿时暖和了许多。肖晨逸背对沈佳婷站着:"你把衣服烤干吧,我不看。"


    沈佳婷犹豫了一下,但寒冷最终战胜了羞怯。她迅速脱下湿漉漉的外衣和毛衣,只留贴身衣物,将衣服挂在火堆旁烘烤。


    "你...你也湿透了,"沈佳婷小声说,"不烤烤吗?"


    肖晨逸沉默片刻,也脱下了自己的毛衣和衬衫。火光映照下,沈佳婷第一次看清他的身材——精瘦但肌肉分明,肩背线条流畅,只是...有几道狰狞的伤疤横贯后背。


    "你的背..."沈佳婷脱口而出。


    "小时候的意外。"肖晨逸简短回答,显然不想多谈。


    两人沉默地烤着火,衣服上的水汽在火光中蒸腾。沈佳婷偷偷打量着肖晨逸的侧脸——火光中,他的轮廓如雕塑般分明,长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紧抿的嘴唇显示出内敛的性格。


    "今天你在会上的表现,"肖晨逸突然开口,"真的很出色。那些见解...不像是一个刚下乡的女知青能有的。"


    沈佳婷心头一紧:"我...我喜欢看书..."


    "我知道。"肖晨逸转头看她,目光深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我不会追问。只是想说...你很特别。"


    特别。这个词让沈佳婷心头一暖。在这个陌生的时空里,终于有人看到了真实的她,哪怕只是冰山一角。


    衣服烤得差不多了,两人重新穿戴整齐。外面的风雪依然肆虐,但洞里因为火堆而温暖如春。


    "睡一会儿吧,"肖晨逸把剩下的干草铺开,"我守着火。"


    沈佳婷确实累坏了,躺下不久就昏昏欲睡。朦胧中,她感觉肖晨逸轻轻为她盖上了他的外套,那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松木香。


    半夜,沈佳婷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惊醒。她睁开眼,发现火堆已经很小了,而肖晨逸正蜷缩在洞口附近,浑身发抖。


    "肖晨逸?"沈佳婷爬过去,一摸他的额头,烫得吓人,"你发烧了!"


    肖晨逸脸色苍白,嘴唇发青,显然已经病得不轻。沈佳婷慌了神——在这荒郊野外,没有药,没有医生,一场高烧足以要命。


    她咬咬牙,做出了决定。假装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瓶子,其实是迅速从空间取出的灵泉水。


    "喝点水。"她扶起肖晨逸,将灵泉水喂给他。


    肖晨逸迷迷糊糊地喝了几口,突然睁大眼睛:"这水...不一样..."


    "是药,"沈佳婷撒谎道,"我随身带的退烧药。"


    肖晨逸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上了眼。沈佳婷又喂他喝了些灵泉水,然后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他身上,紧紧抱住他,试图用自己的体温帮他取暖。


    "坚持住...天快亮了..."她在肖晨逸耳边轻声说,不知是在安慰他还是安慰自己。


    肖晨逸在她怀里微微点头,呼吸渐渐平稳。沈佳婷就这样抱着他,望着洞外纷飞的大雪,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她不能失去这个人。


    不知过了多久,沈佳婷也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天已微亮,雪小了,而自己正枕在肖晨逸的肩膀上。他早就醒了,正低头看着她,眼神温柔而复杂。


    "早。"沈佳婷慌忙坐起来,脸颊发烫。


    "早。"肖晨逸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气色好了很多,"谢谢你...昨晚的照顾。"


    沈佳婷注意到他已经把外套重新盖回了她身上,而他自己只穿着单薄的毛衣。


    "你的烧退了?"她试探着问。


    "嗯,多亏你的''药''。"肖晨逸意味深长地说,"效果...很特别。"


    沈佳婷不知如何接话,只好转移话题:"雪停了,我们该回去了。"


    走出矿洞,世界一片银装素裹。拖拉机还停在原地,链条确实断了。肖晨逸检查后决定步行回村找救援。


    回村的路上,两人并肩而行,谁也没提昨晚的亲密。但有什么东西,已经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悄然改变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