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相逢

作者:缠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簇赤焰划破视线,细看才知那原是枪头的红缨,枪尖的冷傲霜色被隐去,化为早春枝头的梨花,瓣瓣漾开,荡人心神。张扬,狂傲,令人心驰神往。赏之,竟忘了归路。可惜,不瞬,那花瓣又镀上了一层霜雪之色,寒风逼袭而来。


    门前的雪地尚未扫净,风笙情将梨花枪往上一插,满心期待地看着风遇情,问道:


    “阿姐,我的枪法进步如何?”


    风遇情看着阿弟,欣慰地点点头。这几年他的武功确实精进了不少,虽尚带些少年心气,但若潜心练习,也能独当一面了。


    “时辰到了,快走。”听到外面的打更声,风遇情连忙携起风笙情跃上屋檐。


    来到玉祥门外时,已是午时。一个犯人模样的人跪在门外,面如死灰。


    “时辰到,行刑!”


    “且慢!”


    一个人从城楼上一跃而下,喝住刽子手,他戴着一张花旦面具,摇动手中折扇,看不出五官和模样,但那阵桂花香……


    是宣华?


    “在下想请问,这位郎君犯了何等重罪,要将他斩首示众?”只听宣华故意扬起声音,走到准备行刑的刽子手边,贴近问道。


    “此人罪行深重,不仅对侯爷爱妾袁氏痛下杀手,手段还极其残忍,其罪当诛!昨日官府已张贴公文昭示此事,请问这位郎君对此有何异议?”州牧在监斩台上大声回应着宣华,围观之人一听更是议论纷纷。


    州牧身旁坐着一位年轻贵气的男子,此人衣着打扮并不华丽,却有一阵不怒自威的气场,不必多说,这便是州牧口中的侯爷。


    “是吗?可我却能证明,此人并非杀害袁氏的凶手,若州牧不相信,请给小人三日时间,三日之内,我必携真凶归案!”宣华说着,作揖道。


    “空口无凭,让侯爷如何信得过你一个无名小卒?”


    宣华甩出一支玄铁楠木签子,只见上面用鎏金刻着一个草书“令”字,字迹甚是张扬。


    “扶摇令?他怎么会有扶摇令?”风笙情皱眉正纳闷,往腰间一摸,恍然大悟,“宣华!”


    “既然郎君有仪象门出面担保,那本侯便宽限此人三日,想必仪象门定不会徇私包庇,能给本侯一个交代。”那丰庆侯接过扶摇令看了看,原本有些愠怒的脸色变得温和下来,他将扶摇令交还给宣华,示意刽子手停止行刑。


    望着押犯离去的官兵,宣华刚松了一口气,后面便被人一撞。


    “喂,你知不知道偷东西是要罚的啊?”风笙情的脸气得像背后枪上的红缨一样通红,他上前一步,大声呵斥道。


    周围的人显然都被风笙情这声呵斥吓了一跳,宣华也没料到他这么大反应,连忙解释道:


    “你这么大声作甚?而且我可没有偷!我只是暂借一下而已。我借你扶摇令救了一条人命,行善积德,何乐而不为?”


    “无端端拿去了还不算偷?”风笙情越说越生气,眼前这张花旦脸分明就是无理取闹!


    “你不知‘倘不问,即为偷’么?而且我可是有问过的。”宣华取下面具,不紧不慢地扇着风,望向风遇情道,“女郎,你说是否?”


    风遇情嘴角漾开一丝笑意,点点头算是认可。


    “确有此事。”风遇情说着,话锋一转,拿出一张纸条,“这是我今日在你房中镇纸下面看见的。”


    “那我们怎么办?即使拖得一时,又如何三日之内救得那人出来?”风笙情一时语塞,只得转移话题。


    风遇情沉思几秒,像是想到些什么,和宣华讲了几句话,道:


    “或许,有一个人可以帮到我们。”


    一股浓浓的**迎面而上,风笙情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园中的花枝被惊动,整座沉睡的院子才刚醒过来,雪扑簌簌地掉落。


    “谁呀?”


    一个女子从门外走了进来,她身着月牙白的服饰,头上的步摇犹如春色出墙,和她手中的团扇配合着,甚是动人。见到院中的人,她睁大眼睛,慢慢走到几个人面前,行了个礼,柔声道:


    “原来是风女郎。不知女郎光临寒舍,有何指教呢?”


    “这位是云梦观观主的义女皇甫女郎。她是雍州官府的仵作,我想,能帮我们的人,非女郎莫属。”风遇情照例还礼,介绍道。


    “风女郎抬举了。小女皇甫子衿,不知风女郎这次光临,有何指教呢?”皇甫子衿笑吟吟地摇着团扇,看向另外二人。


    听完宣华的讲述,皇甫子衿陷入了沉思。


    “根据郎君所说,那袁氏死于她自己房中,而且不仅身上有伤痕,口中也有异物存在……请问袁氏的脸色可有发青发紫?亦或是她腹中可有其他异物?”皇甫子衿询问着,不时拿起笔记录些什么。


    ——


    “那袁氏平日恃宠而骄,出门那满头珠翠,恨不得变成花蝴蝶,这城里谁不知道啊?”


    “这小子确实与袁氏有过争执,十日前左右吧,就在万安门那边,听说是因为几副玉镯子,后来,还差点闹到了侯爷府上呢。”


    “袁氏平日在我们铺里挑选首饰时确实颇为挑剔,别说不是上好的她看不起,就算是上好的翡翠珍宝,她也得挑三拣四好一会,难伺候得很!”


    禾香馆。


    几碟小菜摆在桌上,店小二刚刚打来一壶酒便被风笙情抢了去,半日下来,一点线索也没有,那袁氏的坏话倒是听了不少。话说这人与他非亲非故,若非因为宣华……


    “诶?怎么不见宣华?”想到这里,风笙情才反应过来,问阿姐道。


    “是风小郎君找我吗?”话音未落,宣华便坐到他对面,问道,“话说,各位都有些什么线索?”


    “我去官府看过公文,也找过那位仵作,目前看来,袁氏身上伤痕虽不少,但唯一致命的只有一处,便是太阳穴这处。”皇甫子衿指着一张人物构造图,道。


    “我倒是听说这袁氏恃宠而骄,张扬跋扈,几日前确实也与那犯人有争执,要是这修郎君一时冲动起来,倒也不奇怪啊!”


    风笙情说着,正要继续夹菜,谁知被宣华一下子夹住手,宣华瞪着他,面有不快:


    “你可不许这么说阿珩!阿珩怎会像某些人一样,有勇无谋?”


    风笙情不服气,正想反击,却听风遇情开口道:


    “我今日倒是听得一个消息,这袁氏其实是金陵人,是丰庆侯此前在外拜会朋友时纳回的。她在雍州并无亲信,只有一个远房表弟。”


    “你们可否稍安勿躁,听风女郎把话说完呢!”皇甫子衿见宣华和风笙情还是互不相让,出声劝和道。


    风遇情摆摆手,道:


    “袁氏死于闺房之中,且据皇甫女郎调查,门窗并无破损,想必凶手必是袁氏熟悉之人。修郎君与袁氏相识不过半月,怎可能因为一次纠纷,私入侯府妾室房中兴风作浪?”


    “如此么?”风笙情听完阿姐的话,觉得似乎也并非没有道理,但一看宣华那表情,又转脸改口道,“那我们不如去找袁氏的表弟问问,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之人?”


    “我也正有此意。”宣华接口道。


    “阿姐,我先下去结账。”


    风笙情结完账,拿起靠在一边的梨花枪便要去官府找线索,没想到一转头看见了宣华。


    “你阿姐说她与皇甫女郎有些事需要查,让我们去找那位袁氏的表弟问个清楚。”


    袁氏的表弟住在万安门外,那房屋虽不豪华,却也干净利落。


    “两位郎君不知有何贵干?是否也是因为此前我表姐一事?之前的事情我都已经和官府说明,你们为何还来还找我呢?”袁氏表弟看起来也是个端正之人,他坐在书桌边,似是正在为什么事情烦恼,“我最近很忙,看来也是无法招待二人了。”


    “郎君请问如何称呼呢?”宣华碰了碰准备开口的风笙情,礼貌问道。


    “小人姓袁,单名一个豁字。”袁豁说完便走了出去,桌边放着一杯凉掉的茶,只见门后有些包袱细软,但屏风边却乱糟糟的,几乎连站立的位置都没有。


    “袁郎君是准备出远门?”宣华问道。


    “是啊,表姐已死,我留在雍州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早日回金陵,以免家人担心。”袁豁一边说一边在屋里踱来踱去,不知在找些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