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秋的颜料箱被打翻,钴蓝色泼在木地板上,像突然漫进来的潮水。
"贺、贺老师!"门口扎马尾的小姑娘涨红了脸,手机屏幕亮着#白与绯闻女友#的词条,后面跟着一个深红色的"爆"。
贺秋的画笔悬在半空。她眯起眼睛,看到小姑娘身后挤着的记者们——有人举着印有她油画《咸涩呼吸》的杂志,有人拿着她大学时期和白与的毕业合照。
"能谈谈您和白与的关系吗?"
"网传你们正在交往是真的吗?"
"您知道白与新歌《储物间外的十七分钟》写的是您吗?"
门被猛地关上。贺秋靠在门板上,听见外面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她低头看自己沾满颜料的围裙——右口袋还装着白与上周硬塞给她的薄荷糖,包装纸上画着丑兮兮的向日葵。
手机疯狂震动。白与的来电显示跳出来,背景照片是他戴着渔夫帽在码头比耶的蠢样子。
"贺老师,"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笑意,"你现在比我火了。"
贺秋走到窗前,唰地拉开窗帘。码头边停着几辆旅游大巴,举着"白与同款海鲜炒饭"旗子的游客正对着她的船屋拍照。更离谱的是,有人支起了画架,正在临摹她挂在窗边的速写。
"你又在采访里胡说八道什么了?"
"天地良心,"白与的笑声通过电波传来,"我就说了句''她画得比我唱得好'',谁知道他们能扒出你高中给我画的速写本..."
贺秋打开社交媒体,发现自己的画作突然被疯狂转发。最新热帖是她大学时期的一幅习作——《穿白衬衫的收网少年》,评论区炸出了当年美术系的同学:「原来她画的一直是白与!」
更让她震惊的是私信列表:
[白与全球后援会]:姐姐画得太好了!我们哥哥不配!
[艺术评论人李XX]:能否专访您关于渔民题材的创作理念?
[彩萍村旅游办]:贺老师!能授权您的画做文创吗?
"吓到了?"白与的声音突然正经起来,"记得你大三那年,说永远没人懂你的画。"
贺秋的指尖划过屏幕上那些评论。有人把她速写本角落的小太阳做成了表情包,有人分析她油画里隐藏的潮汐规律,甚至有人成立了"贺秋调色盘研究会"。
窗外突然传来整齐的喊声:"贺老师!您要的颜料到了!"
十几个穿着"Seasonal"巡演周边T恤的粉丝,正抬着塞满画材的箱子往她门口堆。最前面的女孩举起手幅,上面画着Q版的白与举着"求交往"的牌子,被Q版贺秋用画笔打头的画面。
"你策划的?"贺秋挑眉。
"冤枉,"白与的呼吸声突然靠近,"他们自己组织的——你资助的那个山区美术班,孩子们听说你画材被台风泡了..."
贺秋突然想起两年前那个暴雨夜,她匿名寄出的那箱颜料。当时画廊刚毁约,她以为自己再也不会拿起画笔。
门铃响起。快递员递来一个贴着贝壳贴纸的包裹,拆开是白与巡演后台的监控截图——他在她每一幅展出过的画前都拍了打卡照,甚至包括那幅被恶评的《腐烂的鲸鱼骨》。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
「全世界最棒的画家,能不能给我个转正机会?」
夕阳西沉时,贺秋更新了停更三年的社交账号。新发布的照片里,她站在鱼摊前,画板上是白与蹲在塑料凳上签名的侧影,画角标注着「研究对象:某过气顶流(未通过试用期)」。配文只有五个字:
「还在观察中。」
五分钟后,#白与试用期#冲上热搜第一。而排在第二的词条是:#贺秋 真正的艺术家#。
白与在评论区秒回:「报告领导,试用期能缩短吗?我海鲜炒饭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