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清晨,清源大学图书馆的穹顶阅览室浸润在一片静谧的微光里。巨大的拱形玻璃窗过滤掉初秋的燥热,只留下柔和的光线,均匀地洒在深色的橡木长桌和层层叠叠的书脊上。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墨水和地板蜡混合的沉静气味。这里是知识的圣殿,也成了叶疏白偶尔用来“校准”自己校园伪装节奏的地方。
他坐在阅览室深处一个靠窗的角落,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哥特式建筑结构图解》。晨曦透过彩绘玻璃,在他摊开的书页上投下变幻的光斑。他并未专注阅读,目光看似落在复杂的拱肋结构图上,实则像无形的雷达,平静地扫视着这片宁静的空间。在这里,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叶疏白”这个身份应有的状态:专注、安静、带着一点书卷气的疏离。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吸引了他无意间掠过的视线。
在靠近古籍区的一排高耸书架旁,伫立着一个女生。她穿着一条质感很好的米白色亚麻长裙,剪裁简约,勾勒出纤细却挺拔的身形。长发是自然的黑色,柔顺地披在肩后,只在鬓边用一个极细的银色发夹别住几缕碎发。侧脸线条清丽,鼻梁秀挺,薄唇微抿,整个人像一株晨雾中的青竹,带着一种不染尘埃的清冷气质。
叶疏白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零点几秒。这张脸,他同样有印象。校园论坛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曾有人偷拍过她专注练舞的照片,配文是“芭蕾系高岭之花”。名字似乎叫苏蔓。情报备注:追求者众,但鲜少与人亲近,气质独特。
此刻,苏蔓并未在看书。她手里捧着一本诗集,但目光却频频投向图书馆入口的方向,脚尖无意识地轻轻点着光洁的地板,像在打着某种无声的节拍。那份刻意维持的清冷姿态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等待和期盼,如同水底的暗纹,被叶疏□□准地捕捉到了。
她在等谁?
叶疏白心中划过这个念头,随即被一种近乎本能的预判覆盖。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回书页上,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图书馆的宁静,仿佛被这份无声的等待注入了一丝微妙的张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阳光的角度在缓缓移动。苏蔓等待的姿态从最初的期盼,渐渐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她合上诗集,走到窗边,望着楼下林荫道上稀疏的人影,侧影显得更加单薄和疏离。
大约二十分钟后,图书馆厚重的大门被轻轻推开。江霁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薄针织衫,身形修长,步履从容,带着一种清晨独有的清爽气息。他似乎刚从琴房出来,身上还残留着一丝未散尽的、属于音乐的沉静气场。他的目光在阅览室内扫视,很快便定格在窗边苏蔓清冷的背影上。
苏蔓几乎在同时感应到了他的到来,迅速转过身。看到江霁的瞬间,她清冷的眼眸里似乎亮了一下,如同冰层下骤然闪过的微光。她快步迎了上去,步伐带着芭蕾舞者特有的轻盈,却在距离江霁还有两步远的地方,恰到好处地停了下来。
“你来了。”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如同耳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但依旧维持着那份清冷感。
“嗯,刚练完。”江霁点了点头,声音温和,脸上也带着礼貌性的浅笑。他的目光落在苏蔓手中的诗集上,“在看什么?”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苏蔓将诗集微微举起,封面是深沉的蓝。
“很沉重的诗。”江霁的回应很自然,显然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适合在图书馆这样的地方读。”
两人并肩走向阅览区深处一张靠窗的空桌。叶疏白的位置,恰好能清晰地观察到他们的侧面。
落座后,苏蔓似乎想说什么,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诗集的硬质封面,薄唇微启。然而,江霁的目光却在她开口前,被窗外飞过的一群白鸽吸引了过去。他微微侧头,看着鸽群掠过图书馆古老的尖顶,消失在澄澈的蓝天里,眼神专注,唇角甚至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欣赏的弧度。
苏蔓的话停在唇边。她顺着江霁的目光看了一眼窗外,随即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白皙的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那丝刚刚亮起的光芒,仿佛被窗外的晴空吸走了,只余下更深的清冷。她沉默地翻开诗集,指尖停留在某一页,却许久没有翻动。
气氛陷入一种微妙的凝滞。
江霁似乎并未察觉这份凝滞。他收回目光,看向苏蔓,依旧是那副温和有礼的样子:“找我有事?” 他主动打破了沉默,语气是询问,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引导——将话题限定在“事”的范畴。
苏蔓抬起眼,清冷的眸光与江霁温和却疏离的目光对视了一瞬。她轻轻吸了一口气,声音依旧很轻:“下周市剧院有‘天鹅湖’的演出,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巡演。我…多了一张票。” 她的话语简洁,带着一种属于她的矜持,但递出那张印制精美的票时,指尖带着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
江霁的目光落在票上,脸上维持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和一丝恰到好处的遗憾。“基洛夫?顶级水准。”他赞了一句,随即露出一个带着歉意的微笑,“不过,真不巧。下周三开始,我要封闭排练一个很重要的新作品,教授盯得很紧,恐怕抽不出时间了。” 理由充分,无懈可击,拒绝得温和而坚定。他甚至没有去接那张票。
苏蔓的手指在半空中停顿了一秒,然后极其自然地将票收回,放回诗集中夹好。她的动作依旧优雅,仿佛只是放回一张书签,但指尖的力度似乎微微加重了。“没关系。”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学业要紧。”
“嗯。”江霁应了一声,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似乎那里有更吸引他的风景。阳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温和,却也像一层无形的屏障。
接下来的几分钟,对话变得极其简短。苏蔓问了几个关于音乐学院新课程的问题,江霁简短回答,态度礼貌但缺乏深入交流的意愿。更多的时候,是沉默。苏蔓低头看着诗集,江霁则望着窗外出神,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那是他在思考音符时的小习惯,在此刻显得与眼前的场景格格不入。
五分钟后,江霁看了看腕表——一个款式简约却价值不菲的机械表。“抱歉,我得去赶下一堂课了。”他站起身,动作干脆利落。
“好。”苏蔓也合上诗集,跟着站起来。
“谢谢你的邀请。”江霁再次露出那个温和的、公式化的笑容。
“不客气。”苏蔓的声音清冷依旧。
没有多余的道别。江霁转身,步履从容地离开了阅览室,背影很快消失在层层书架之间。苏蔓站在原地,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许久没有动弹。阳光透过高窗落在她身上,那身米白色的长裙和清冷的气质,在此刻显得格外孤寂。她低头,看着诗集里夹着的那张芭蕾舞票,指尖轻轻拂过票面,最终只是将书紧紧抱在胸前,转身走向了另一个方向,背影挺直,却带着一种被无形拒绝后的萧瑟。
叶疏白收回了目光。指尖在书页上无意识地划过一道直线,如同在无形的档案册上写下新的记录。
【档案编号:QF-004】
时间:周五晨,清源大学图书馆古籍阅览区。
对象:苏蔓(芭蕾舞系,情报备注:气质清冷,追求者众,“高岭之花”)。
互动:
对象行为:明显等待目标(时长约20分钟);主动邀约(芭蕾舞演出票);尝试开启话题。
目标行为:准时出现但注意力易分散(窗外白鸽);礼貌性寒暄(诗集话题);明确拒绝邀约(理由:封闭排练);主导话题方向(限定于“事”);缺乏深入交流意愿(多次沉默,目光游离);主动终止会面(理由:上课)。
对象反应:初始期盼→等待焦躁→邀约被拒后掩饰失落→最终呈现被拒绝后的清冷疏离。
评估:目标社交礼仪无懈可击,拒绝方式温和但极其明确。对气质清冷型对象同样缺乏实质兴趣和情感投入。互动全程保持清晰的心理和物理距离。对象情绪波动明显,目标全程情绪稳定,无波澜。进一步印证目标情感模式:高度可控,浮于表面,难以触及核心。
叶疏白合上面前厚重的建筑图册。苏蔓的清冷孤寂并未在他心中激起丝毫涟漪,如同看了一幕编排精美的哑剧。江霁的表现,精准得像一架调校完美的钢琴,每一个音符(动作、表情、语言)都恰到好处,却唯独缺少了能打动人心的灵魂共鸣。
情场浪子?
叶疏白心底那丝源于云端俯视的漠然与轻嘲,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江霁的情感世界,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社交表演。他游刃有余地穿行在不同的追求者之间,用无可挑剔的礼貌和温和,维持着一种优雅的距离感。他的热情似乎只倾注于冰冷的琴键,而非鲜活的人心。这种浮于表面的情感游戏,在叶疏白洞察一切的审视下,显得苍白而缺乏深度,甚至……有些乏味。
他拿起自己的东西,起身离开座位。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在他脚下投下斑驳的光影。图书馆的宁静依旧,仿佛刚才那场带着清冷疏离意味的短暂接触,只是这浩瀚书海中的一粒微尘,未曾留下任何痕迹。叶疏白的步伐平稳,走向建筑系馆的方向。江霁的情感档案,又添上了疏离的一笔。这份观察,如同整理一份枯燥的数据报告,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却依旧无法触及他内心深处,那被三号琴房激烈琴声所点燃的、隐秘的探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