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五天。北京,半山别墅。
窗外浓绿葱茏,林木寂静,别墅深处却隐隐透着风暴将至的气息。
清晨七点二十三分,阮玉禄拿着牙刷,站在一楼盥洗台前,面对镜子愣了三秒。
他眼角余光扫到盥洗台左侧,那本来属于他牙刷牙杯的位置——现在多了一条白色毛巾,一瓶男士洗面奶,以及……一把金属剃须刀。
全都摆得整整齐齐,像进了酒店行政套房。
他停了几秒,放下牙刷,出门。
穿过客厅时,他的目光顺便扫过原本他专属的沙发边桌——上面多了一套文件架、一台无声空气净化器和一杯冒热气的美式咖啡。
“松明宏。”他站在楼梯下仰头喊,语气平静,“你是不是开始偷偷侵占我地盘了?”
松明宏从书房走出来,西装外套未穿,只穿衬衣,袖口松开,整洁得像日历本封面人物。
“你不喜欢有人用你那边的水池?”他问。
“我问你是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他顿了顿,“只是我早上不想打扰你睡觉。”
“…那你就默默把牙刷搬到我隔壁了?”
“这是共处空间,不是各自租房。”松明宏淡淡,“你说过,我们是‘并肩的合作人’。那么居住资源要重新定义和规划。”
阮玉禄缓缓眯起眼睛,“你这是把‘共享空间’理解成你一个人的资源再配置?”
“我只是优化。”松明宏回答得理直气壮。
……
中午,冲突持续升级。
客厅茶几上放着一份新的“生活协定清单”,是松明宏昨晚打印好、清晨放上桌的。
「共居规则(草案版)」节选内容:
·公共区域每日固定整理,由外包清洁团队维护;
·冰箱空间分区标识,左侧为阮,右侧为松,中层共享饮品;
·衣物洗护由各自负责,不得擅自使用对方品牌;
·访客需提前48小时报备,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晚餐可视情况共进,若需避开社交,可选择分时段进餐。
阮玉禄看完,失笑:“我有个问题。”
“你说。”
“你是不是觉得,把我写进制度里,你就能‘控制’我了?”
松明宏:“我只是确保边界清晰。”
“边界?”他靠进沙发,语气冷下去一点,“你知不知道你这份‘生活管理制度’,写得比你婚前协议还冷血?”
“我不是情绪化的人。”
“所以你不觉得把‘共进晚餐’写进文书,是很病态的吗?”
两人对峙片刻。
松明宏却淡淡地回了一句:“我不擅长表达亲密感,但我擅长建立结构。”
“那你要不要把‘亲吻’也纳入每日行为计划?比如,早晚拥抱30秒?婚姻KPI也做个表?”
松明宏不说话。
阮玉禄站起身,指着清单:“你别误会。我不是不愿意配合,我是讨厌你试图用程序来操控人类情绪——你以为控制了我起居动线,就能掌控我们的关系?”他走得很近,眼神锋利,“可惜你选错人了,松明宏。我不是你能‘管理’的婚姻模型。”
两人沉默数秒,空气仿佛凝固。
就在阮玉禄准备离开客厅时,松明宏忽然开口:“你想吃什么?”
声音低沉、冷静,却与刚才的冷处理截然不同。
阮玉禄一顿,慢慢转身:“…你说什么?”
“午餐。”他看着他,“你早上没怎么吃,今天早点下楼。我们可以一起点。”
这话像是一种妥协,也像是某种罕见的、隐秘的善意。
阮玉禄眯起眼:“你想用一顿饭堵我的嘴?”
“我想试试不在纸上沟通。”
他怔了片刻。
两人之间的关系,总在这冷与热之间摇摆,像一块尚未定形的玻璃,在高温中等待某一锤。
阮玉禄最终点头,“好啊,那我们吃。”
……
午餐是送来的日式便当,两套餐盒摆在桌上,鱼、汤、饭、果物,一样不缺。
两人面对面坐着,一言不发地吃饭。
直到快吃完,阮玉禄忽然说:“你喜欢鱼生?”
“可以接受。”
“我不太能接受。”他低头夹了一片三文鱼,随即放下,“我以前吃过一次,差点过敏。”
松明宏抬眼看他:“你没告诉助理。”
“我以为你查的到。”他笑,“你不是最擅长做功课?”
松明宏想了想:“确实疏忽了。”
这句承认来得意外,阮玉禄反倒一愣。
他没想到,这个在发布会上滴水不漏的男人,在饭桌上却如此坦然地说“确实疏忽”。
松明宏补充:“以后我会调整菜单。”
“…不该道歉一下?”
“对不起。”
阮玉禄没想到自己真的听到他这么说,一时间甚至不知道怎么接话。
他低头喝汤,遮掩住莫名的一点躁意。
饭后,两人一起将桌面清理干净。
走进厨房时,阮玉禄忽然开口:“你是不是不习惯有人跟你共享空间?”
“是。”
“那你为什么要联姻?”
松明宏看着他,语气低缓:“因为你是唯一能让我学着共享的人。”
这一句,像一枚针刺在风口上,不痛,但发热。
他看向他,眼里多了点说不清的复杂。
而那一瞬,厨房的光落在两人之间,他们都没有说话,却在内心深处同时意识到:
这场婚姻,不止是交易,也不止是协议。
他们正在进入一段无法完全操控、也不能彻底后退的关系。
一切规则,都将在“共同生活”中,慢慢失效。
但也正因此——才危险,也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