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1章 狡兔三窟,埋后手,留后路

作者:楼顶望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宽很满意老头子放权给他,让他可以合理合法的把手直接伸到岭南沿海和安南去。


    岳州都督府固然是块宝地,但老头子动不动就敲打他,这让他很没有安全感。


    守着岳州一地,哪有狡兔三窟来的安逸?


    李宽相信,只要后路留的够多,熬走老头子的问题应该不大,那时就再也没人能威胁到他了。


    至于说他对第二批游学团成员的素质是否满意……这个时代识字会算数的都是珍稀品种,他有的挑吗?


    来了他就教,只要教的学生够多,大浪淘沙之后,总能出一批堪用的人才嘛!


    这些人的出身虽然不高,但多多少少都是地方上的人物,教了他们,李宽也算是桃李满天下,让科学一脉真正的开枝散叶了,总不会亏到。


    李宽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


    他伺候月子的时候也没闲着,在废墟空间里除了当垃圾佬就是谋划自己的后路和后手。


    岳州都督府最近很是平静,可能是因为皇帝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搞掉了吉州吧,也可能是漠南和室韦都护府动了起来,跟高句丽爆发了一些冲突,吸引了朝堂的注意力,世家人已经有两个月没来岳州都督府周边搞事情了。


    当然,世家人更可能是怕再给皇帝和李宽继续在江南扩张势力的借口,暂时选择了蛰伏。


    总之这种平静让岳州都督府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收拾吉州的烂摊子。


    都督府的人业务很熟练,很快把吉州的人口、土地、财政、司法、管理和军政等事务理顺了。


    各县官吏雇员到位,李宽架设好传达室系统后就没再关注吉州的事情了。


    相里青九月底十月初也要生了,他还准备继续伺候月子呢!


    不过他不上心吉州的事务,不代表其他人不上心。


    魏征在朗州、永州、衡州、虔州、饶州和宣州监察了一圈,又回到了吉州。


    在吉州又走访了两天,确定吉州的秩序已经完全恢复,他才来岳州匆匆与李宽见了一面,当天便乘船去了江北。


    老魏这次回来找李宽,主要是办两件事。


    一是准备把孔颖达带回去。


    他们一起来的,最好一起回去。


    不过孔颖达说他对科学一脉的了解还不够,至少还需要在岳州滞留半年。


    他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允许,明年三月前回长安即可。


    第二件事就是扭扭捏捏的向李宽道歉。


    在江南道的几个州府走访下来,他算是能理解李宽那些看似极端的做法了。


    老魏的监察之旅虽然没有遇到马周那种被人追杀几百里的情况,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一路上他遭遇的土匪强盗有十几波,尤其是永州和虔州,地方州县的治理基本上处于失效状态。


    治安情况比较好的宣州、抚州等地表面上看着政通人和,细一打听,这些地方的官府与世家豪族蛇鼠一窝,根本就没把朝廷法度当回事,反而是把各县的土地、矿产、山林等资源瓜分了。


    说他们大胆妄为、贪赃枉法、横行无忌都算客气的。


    很多地方官员和豪绅根本不拿他魏玄成当回事。


    火龙烧仓之类的事情他们能当着老魏的面做,事后还能把事儿平了,你敢信?


    要不是几州还能收上来税,整体局势也比较稳定,老魏都想直接请李孝恭出兵把他们给灭了!


    江南道地方势力之强,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魏征把自己带入到李宽的视角去看待江南道的情况,发现李宽要不把四州的地方势力清理掉,即便朝廷能够顺利的调整在江南道的官僚系统,也会很快被地方势力腐蚀掉,根本无法彻底完成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老魏难得主动认错,李宽没跟他计较。


    不过老魏临走前,李宽还是提醒他,把自己在江南道的所见所闻整理出来给皇帝就行,不要把江南道的情况带到朝堂上去。


    在朝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完全掌握江南道之前,放到朝堂上去讨论江南道的事情不仅会让皇帝难堪,还会转移朝廷的注意力。


    大唐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消除北方和西域的威胁,恢复江北的生产。


    江南道的情况再糟糕,也不会比外敌的威胁更要命,朝廷精力有限,力量有限,不能顾此失彼。


    老魏有没有听进去他的警告,李宽不知道。


    反正老魏离开时,整个人仿佛在一瞬间老了好几岁。


    另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是给荆州都督府、扬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和并州都督府专门培养的收发员结业了。


    李宽抽时间亲自对这批共十名学员进行了结业考核。


    老头子一直想要四大都督府与长安建立起快速联络渠道,好方便他随时掌握各地的情况。


    李孝恭也催了好几次。


    李宽也想早日组建起一个可以随时了解各方信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只是苦于可靠的人手不足,只能一直拖着。


    第一批游学团里的皇族子弟经过李宽的挑选,再加上王府培养的十二名收发员,李宽终于有了十一组可用又可靠的收发员。


    他们通过考核之后,李宽立刻让商行护送他们和设备前往四大都督府、越国公府、丰城等地,建立收发室。


    王府的通讯技术人员则分别前往遂州、绥州、邙山、定州、琼州和韶州建立中继站,保障无线电通讯的顺畅。


    八月初六,荆州收发室建立。


    八月初十,扬州收发室建立。


    八月二十,扬州、荆州、岳州和长安的无线电通讯便可以通畅进行。


    其他的收发室距离太远,交通不便,预计要到十月之后,才能实现与长安和岳州的稳定联络。


    不过这已经让李世民十分开心了。


    虽然北方的情报传递还是要靠红翎信使和不怎么靠谱的夜枭传信,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北方的情报,但是能随时掌握江南的情况,他已经很满意了。


    八月底,岳州造船厂又有三艘飞剪船下水。


    此时的季风风向开始改变,完成了整编的内河舰队和秦良也该出发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