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内河舰队说是舰队,实际上只有一艘主力舰鲸鱼号。
即便是加上陆续下水的七艘五十吨级飞剪船,也不过只有八艘船能出海。
荆州和洞庭水军的那些老旧船只都划给了刘仁轨的河防军,在长江流域跑跑还行,出海就有些扯淡了。
在吸纳了荆州水军的部分人员和船只后,又得到了老头子的默许组建海军。
李宽便觉得内河舰队这个称呼有些不合时宜了。
他想改名的,但老头子拒绝了。
理由是海军这个称呼会引来麻烦。
李宽想了想,觉得老头子说的有道理。
如今的大唐主流还是陆权思维,皇帝没搞定陆上的麻烦之前就去追逐海上利益,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
偷偷摸摸做事就好,没必要自找麻烦。
不过海军就是海军,内河舰队就是内河舰队,不能混为一谈。
好在一开始李宽便把内河舰队分为了两部分,给了它们明确的定位。
一部分是刘仁轨统领的河防军,一部分是罗漾统领的海防军。
看名字就知道它们的任务是什么。
河防军接收了两支水军的遗产,抖的很。
仅是百料以上的船只就有五十多艘,兵力达到了两千四百余。
海防军只有八艘船、五百多人,看起来更像是不受待见的那个。
岳州深入内陆,可是没有海呢!
刘仁轨在都督府军事会议上还调侃过罗漾,说他的海防军无海可防。
这倒不是刘仁轨故意贬损罗漾和海防军。
主要是海防军自成立起,只出过一次长江口进行海上训练,其他时候都在长江和洞庭湖里打转,根本看不出这支迷你舰队存在的意义。
直到七月底,鲸鱼号上配齐了武备,并在洞庭湖的深水区搞了第一次实弹训练,刘仁轨才明白,他统领的河防军才是受冷落的那一个。
湖面上炸起的道道水柱,瞬间被炸成碎片的靶船,飞剪船全力跑起来时的风驰电掣等,都给了他很大的震撼。
他向李宽提出,给河防军也装备火炮。
李宽同意了,拨付了三门备用炮和配套炮手给河防军做实弹训练。
没过几天,刘仁轨就把这三门炮和炮手给送了回来。
不是他不想要火炮,而是河防军的战船根本不适合安装火炮。
初唐时期的传统硬帆船的结构根本就没有安装火炮的位置!
装在船首,有上翘的连接龙骨船首构件挡着射界,拆掉构件又会影响船首的强度,无法承受火炮连续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
装在船尾,船尾的转向机构也会挡住射界,转向机构要是拆了,船也就废了。
装在船舱上部,可以,但因为桅杆和船帆的阻挡,两舷只能装两门炮且射界极其狭小,想要攻击敌人就必须把船身完全横过来。
河防军战船的活动区域可是内河河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空间让他们蛇皮走位?
与其为了一两门炮的火力去制定难度极大的战术,还不如用弩箭攻击敌人呢!
这也是李宽为什么要造新船的原因之一。
原有的那些船实在是没有改造升级的空间啊!
刘仁轨眼馋鲸鱼号的火力,说什么也要李宽不能偏心。
他连续找了李宽好几趟,中心思想就是要新船,能安装火炮的新船。
李宽倒是不差给河防军造新船的财力和技术,可问题是岳州的造船产能连满足海船的建造都费劲,哪里有空给河防军造内河舰船?
那些老船又不是不能用,对付一些水匪强盗,保证航道的安全,足够了。
不过刘仁轨老程附体,不停的纠缠,搞得李宽烦不胜烦。
经过慎重考虑,李宽决定给刘仁轨拨付一批黑火药手榴弹。
这东西在护卫队已经淘汰了,库存还有不少,放着也是浪费。
给河防军,要是遇到跳帮战的时候,先甩一轮手榴弹,炸不死敌人也能吓死敌人。
刘仁轨并不满意,屁股上挨了一脚,只得悻悻离开。
有火器用就比没有强。
罗漾的海防军武备除了四十七毫米炮,还装备了不少两百毫米口径的没良心炮,让舰队当臼炮用。
李宽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海防军装备枪械。
但是考虑到保密和产能问题,他暂时放弃了这样的想法,随后也给他们送去了一批手榴弹,还有一批专门为适应海上潮湿环境制造的刀弓盾牌等冷兵器。
装备齐全了,李宽便命令他们跟秦良的船队一起出发。
出发前,李宽交代罗漾,“出了海,先到广州都督府,我已经给越国公去信,让他派出船只兵力,随海防军前往林邑平乱。”
“我家老头子已经给了授权,在林邑等地设立补给港口,你们到了林邑,联络王府在当地的商行,招募不少于一千人,组建林邑港保卫队。”
“干掉阮林的势力之后,王府的人自然会接手林邑港和保卫队,你们继续与秦良他们去南洋,全程都有王府的技术人员跟着,你的任务除了锻炼舰队的航海技术,还要保护技术人员对南洋地区海况、岛屿的勘探行动。”
“你们这是第一次远航,尽可能的在近海行动,不要深入大海,你们什么都不懂,冒然深入海洋就是送死,明白吗?”
罗漾把他的交代记下来,“殿下的交代臣记住了。”
“只是秦良他们是要去找什么岛屿的,他们若是要深入大洋,臣等要不要跟随?”
李宽道,“不用担心,南洋的岛屿众多,鬼知道他们要找的岛屿在哪里。”
“只是近海的那些岛屿就够他们忙活一两年了,明年三月季风起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返航的。”
罗漾只是担心舰队能不能尽快适应海上的环境,对平乱、建立林邑港保卫队和护送技术人员之类的任务倒是不怎么担忧。
按照殿下的要求,只在近海航行,舰队的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不过同行的秦良就要考虑很多了。
比如怎么安置界碑更显眼更牢固?
怎么把南洋海岛上的土王抓回来?
怎么给船队补给?
怎么记录沿途的情况、怎么瞒过皇帝派来的人等等。
唯独没有考虑该如何找到香料群岛。
秦良只知道香料群岛在南洋,其他的一无所知。
南洋那么大,让他怎么找?
他只希望楚王没有骗他,船上那几十块沉重的界碑真的能救他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