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3章 乡试初跃

作者: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武昌府的秋意渐浓,暑热却依然顽固地盘踞在街头巷尾。随着乡试报名的尘埃落定,城中数千名应试秀才让其热闹起来。


    贡院附近,客栈、民宅的房价早已水涨船高,一房难求,价格更是令人咋舌。秦思齐拒绝了秦茂山想就近为他租个清净房间的提议。


    秦思齐委婉道:“茂山叔,大伯,不必破费。院虽远些,但我住了这些年,早已习惯。床铺舒适,饮食也由母亲精心打理,最是稳妥。考试期间,心神消耗巨大,能回到熟悉的环境安睡,比什么都重要。省下的银钱,留给族人更有意义。”


    秦思齐的考虑入情入理,秦茂山和秦大安虽心疼他考试日需早起奔波,却也深知熟悉环境对心绪安宁的重要性,只得作罢。但秦茂才在武昌经营酒楼多年,深谙人情世故却有了主意。


    他亲自出面,带着精心准备的糕点和米酒,一一拜访了小院周边几户邻居。态度谦和,言辞恳切:


    “诸位高邻,在下秦茂才,是巷尾秦思齐秀才的族叔。家中侄儿八月将赴乡试,正是紧要关头,需静心备考。考试那几日(他特意点明具体日期),尤其是夜间,恳请诸位高邻稍稍体谅,说话、做事时尽量放低声响,莫要惊扰了他歇息。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权当是秦家一点心意,给诸位添麻烦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秦家秀才在左邻右舍眼中本就知书达理,其母刘氏也温和良善。如今族叔又如此客气周到地登门送礼请求,邻居们自然满口答应:


    “秦掌柜客气了!思齐秀才要考举人老爷,这是大事!我们晓得的!”


    “放心放心!那几日我们走路都踮着脚!”


    “我家那皮小子,我把他拴屋里,保管不吵!”


    邻里间的温情与善意,为秦思齐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静音墙。


    秦茂山和秦大安此刻也展现细致入微的关怀,将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为秦思齐保驾护航的重任之中。为了确保路线正确,让当胥吏的儿子秦思文,秦思武叫着一起。


    每日天刚蒙蒙亮,秦茂山便与秦大安等人结伴出门,目标直指戒备森严的贡院。他们并非去看热闹,而是仔细勘探着地形。计划如何最快,最方便送秦思齐达到考场。


    从小院到贡院,步行需多久?车马需多久?哪条路最近?贡院开门、搜检、封门的具体时辰是何时?需提前多久出发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不能仓促误点,又不必让秦思齐在贡院外枯等太久,消耗精力。


    他们甚至连续几日蹲守在贡院附近不同时段,观察人流车流的变化规律,心中默默规划着考试当日最稳妥、最高效的行程路线图。


    秦思文指着自已手绘的简陋地图,信心满满:“思齐,我们看好了,初八那日,寅时三刻(凌晨4点)起床,洗漱进食,卯时初(5点)准时出发。走这条巷子,穿过后街,避开早市最拥挤的太平街,直接插到贡院东侧小门。这条路虽窄些,但清净,路程也最短,你只管养精蓄锐!”


    最重要的考篮,除了之前准备的烧饼、馓子、锅盔和糕点。和一些咸鱼、酱肉。还有干货核桃、花生和蜂蜜。还有雄黄粉,驱虫燃香。


    防暑药材: 薄荷、藿香、佩兰等干制药材,研磨成细末,装入小布袋。暑热难当时,可含服少许,或冲泡饮用,清心祛暑。以及油布防雨。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乡试首场,八月初九。


    寅时三刻(凌晨4点),小院灯火已亮。


    刘氏早已起身,厨房里飘出米粥和蒸点心的香气。秦思齐用冰冷的井水净面,彻底驱散最后一丝睡意。换上秀才常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院门外,秦茂山、秦大安、秦茂才等人,用过简单的早餐。


    卯时初,队伍准时出发。天色仍是浓重的墨蓝,只有东方天际泛着一丝鱼肚白。街道空旷寂静,只有他们一行人急促而坚定的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回荡。


    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他们穿小巷,避大道,果然一路顺畅。越靠近贡院,车马也越来越多,灯笼火把的光芒渐渐汇聚成一片光的海洋,衙役维护秩序的呼喝声已能听见。


    贡院那高大巍峨、象征着无数读书人梦想与煎熬的龙门已清晰可见。门前广场上,黑压压挤满了应试的秀才和送考的亲友仆从,人头攒动。搜检的棚子前排起了长龙,衙役们神色冷峻,扫视着每一个人。


    ”秦茂山在人群外围停下脚步:“思齐,就送到这里了!”


    秦大安将考篮递到秦思齐手中,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好孩子!去吧!”


    秦茂才也低声道:“记住我们交代的,遇事莫慌,按部就班!”


    秦思齐接过考篮,对几位长辈行礼,后转身,提着沉重的考篮,汇入了那通往龙门的长龙之中。


    搜检的过程严格而漫长。衙役们仔细核验身份文书(廪生保结、准考证),检查考篮中的每一件物品。食物被掰开揉碎检查是否有夹带;毛笔被拆开笔斗;墨锭被刮开查看;砚台被敲击听声;就连那包雄黄粉和驱虫香也被反复查验。


    秦思齐的考篮准备充分,虽费了些时间,但顺利通过。他被分到了地字某号。


    穿过二门,眼前豁然开朗,却又瞬间让人感到窒息。巨大的贡院内部,如同一个由无数低矮考舍组成的迷宫。一排排灰暗、逼仄的号舍(单间)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的霉味,秦思齐很快找到了自已的号舍。三面砖墙,一面敞开,仅容一人转身。里面只有一块当做书案兼座位的号板,一个充当凳子的矮墩,墙角有一个用于方便的便桶。屋顶是简陋的瓦片,抬头可见缝隙透下的天光。号板布满污渍和前人刻画的痕迹,空气中灰尘弥漫。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布置这未来几天几夜的战场。


    首要任务是解决水源。贡院内有专门的水缸和打水处。秦思齐提着考篮里备好的小水桶,快步走向打水处。那里已排起了小队。他耐心等待,打满一桶清水,小心翼翼提回号舍。


    放下水桶,他立刻打开装有雄黄粉的油纸包。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他先仔细地在号舍门口、墙角、尤其是号板下方这些阴暗潮湿、蛇虫易藏匿的地方撒上厚厚一层。


    接着,他抬头看向屋顶的椽子和瓦片缝隙——那里更是隐患所在。他踮起脚尖,努力将雄黄粉向那些缝隙处抛洒。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朝一处较宽的屋檐缝隙扬撒雄黄粉时,异变陡生!


    一条约莫两尺长、通体暗褐、带着环状花纹的蛇,似乎被雄黄粉的强烈气味刺激,猛地从那缝隙中窜了出来!蛇身扭曲,蛇信吞吐,带着一股阴冷的腥风,几乎是擦着秦思齐的头顶滑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