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章 不均

作者: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祠堂内村长和几位喝酒后的族老也是满身酒气。


    秦茂山的醉晕晕的,但思维遗产清晰道:“思齐中了秀才,之后还要在府城入学,也有许多人情往来。得配上两个书童,一个伺候起居吃食的老婆子。出门在外,不能叫人看轻了咱白湖村。”


    下首坐着几位族老,微微点头,动作迟缓却一致。


    秦茂山继续说着:“钱嘛,族里出。每个跟去的书童,一年六两银钱,老婆子也照这个例。这是后头茶山出息了,祖宗保佑,才有这份余力。眼下老茶树那片,赵家商号给的年采买价,是五十六两白银,这笔开销,就从这里头支应。”


    堂下侍立的秦大安,听得心头一抽。五十六两!这是白湖村最大的一笔进项了,是全村人眼巴巴看着的钱。如今,儿子思齐的面子,就要花去其中近半——两个书童加一个婆子,一年便是十八两雪花银!


    七叔公回应着:“祖宗规矩,体面要紧。思齐是文曲星下凡,咱白湖村的脸面,都系在他一身。这钱,该花。” 另外几位族老也低声附和:“该花,该花。”


    秦茂山点了点头,似乎这简短的附和便是定论:“那就这么定下了。明日在晒谷场,召集全族,把这章程和免税田的事儿,一并昭告。”


    他的目光终于落在一直垂手肃立的秦大安身上,那眼神带着一种不容推卸的重量,“大安,书童两个,你家得出一个。思文、思武两个后生,都勤快伶俐,你自家斟酌。另一个,族里适龄的男丁,抽签定夺,最是公平。”


    “抽…抽签?”秦大安大脑瞬间懵圈。他脑子里嗡嗡作响,思文?思武?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把刀子,最终要由他这个当爹的亲手切下去?他已经看见两个儿子眼巴巴望着自已的模样,那眼神,无论落在谁身上,都像烙铁烫在心上。


    秦茂山不容置疑地一挥手:“嗯,就这么办。人选定了,明早一并公布。你且回去,跟家里商议商议。”


    夜幕低垂,将白湖村拥入怀中。秦大安推开自家那扇院门时,脚步沉重。小小的院落里,他心头那块巨石,难受到了极致。


    他深吸了一口气。走到屋内。


    思武眼尖,丢下柴禾跳了起来,脸上是满是笑容:“爹回来了!思齐堂弟的秀才宴,真威武,吃的真好,比过年都好上几倍,您吃那肥肉了吗?一口下去都是油,我手快,愣是抢了两大块吃。”


    秦大安应了一声,便避开儿子清澈的目光,转向妻子王氏,低声一字一句艰难地说出祠堂里的决议:“族里定了。思齐中了秀才,配两个书童,一个婆子…钱,族里出。”


    王氏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了然,随即又被忧虑覆盖:“是好事,可这人选?”


    秦大安“族里...族里定了,咱家可以,出一个。”


    李氏的声音陡然拔高道:“这是好事情啊!那户吏是好事,就应该有一个思文,思武!这书童更好,能跟着去府城,还是跟着思齐旁边,稳定跟着有前途...?”


    说着说着,想起来只有一个名额。吼叫起来:“就一个名额,秦大安你咋想的,咱们有两个儿子...你要选谁,我去跟思齐说,你是他大伯,那家有咱家帮的多...”说着,就要往外走...


    秦大安拦着妻子,说道:“站住,你找思齐干啥,那孩子心思重,我现在都看不懂他,他是我侄儿,有好事情,能不想到我。那吏看着光鲜...”


    语气慢慢变不硬气道:“书童更好,能跟着思齐,接触大人物,这是更好的事情。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看着哭泣的王氏,看向两个儿子。


    堂屋里死一般寂静。油灯灯芯噼啪爆出一个小小的灯花。


    思文沉静,心思细,手也巧;思武跳脱,像年轻时的自已,一身的力气,脾气也冲。手心手背,割哪一块都是撕心裂肺的血肉。


    秦大安艰难地开口:“族老们定的规矩,另一个书童,全族适龄的抽签。咱家这个……也得定下来。”


    他顿了顿,避开了妻子和儿子们的目光,视线落在墙角积满灰尘的小陶罐上道:“手心手背都是肉,爹…爹也难。”


    他转过身,几乎是踉跄着走到墙角,一把抓陶罐,他低吼着,仿佛在说服自已:“天意吧……天意定!”


    手从灶膛里扒拉出一点冷透的草木灰,胡乱地在陶罐里抹了抹,寻了两片小纸条,背过身去,手指哆嗦着,在其中一片的背面,写上了去字。将两张纸片丢进罐口。


    秦大安把陶罐重重地放破旧方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抽吧。”


    思文和思武都僵在原地,两张年轻的脸在明灭的光影里失去了血色,那小小的陶罐,此刻成了决定他们命运的物品。


    思武的声音带着哭腔,求助似的望向思文,身体却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哥……”


    思文紧抿着嘴唇,脸色苍白如纸,他看着父亲那张疲惫和陌生的脸,又看看弟弟眼中闪烁的惊惶,深深吸了一口气,向前一步,探入了罐口。


    手指在陶罐内摸索。他捏住了一片纸张,抽了出来。借着油灯的光,打开纸片--去。


    秦大安的目光死死盯住那纸片,看清了上面的字,他紧抿的嘴唇似乎放松了一瞬,但那放松之下,是更深沉的痛苦,目光随即沉重地转向了小儿子。


    秦大安的声音带着安抚:“思武!”


    思武浑身一颤,像被鞭子抽了一下。他看着哥哥手中那张去的纸片。他猛地闭上眼睛,仿佛这样就能逃避眼前的一切。


    秦思武大声喊着:“啊——!”


    “为什么?!爹!为什么不是我?凭什么不是我!”思武的声音撕裂了屋内的死寂,带着浓重的哭腔和不解的愤怒。他猛地一挥手,将桌上的陶罐狠狠扫落在地!


    “哐当——哗啦!读书,哥哥读了!我没有!干农活,我都有去。你为什么,不能公平一点,我也想去府城。”


    陶罐碎裂的巨响如同惊雷,在小小的堂屋里炸开。黑色的碎片和里面残留的灰烬四散飞溅。


    思武看也没看地上的狼藉,更没看僵立如木偶的哥哥和掩面哭泣的母亲,他像一头受伤的小兽,带着满腔无处发泄的悲愤,猛地撞开虚掩的房门,一头扎进了夜色里。少年绝望的奔跑声,那脚步声踉跄、急促,重重地踏在冰冷的泥地上...


    秦大安僵立着那里,缓了缓也跑进了夜色里...


    第二天清晨,白湖村的祠堂前人头攒动。秦茂山站在高处,清了清嗓子,洪亮的声音压过了底下嗡嗡的议论:“都静一静!今日召集大家,是两件关乎族运的大事!”


    当秦茂山紧接着宣布将配备两名书童、一名婆子,每年花费十八两白银由族中茶山的钱支付时,祠堂前的气氛明显一滞。几个精壮汉子互相交换着眼色,眉头紧锁,低声嘀咕着“十八两啊”、“够多少口嚼谷”……


    秦茂山提高了声调,目光扫过人群道:“书童人选嘛,书童两个。一个,由思齐本家,大安兄弟家出。另一个,全族适龄男丁抽签定夺,以示公允!昨夜,在祖宗牌位前,神明见证,已抽定——秦丰田!”


    人群嗡地一声炸开了锅。被点到名字的秦丰田,一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庄稼汉子,正蹲在人群边缘,闻言猛地抬起头,黝黑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旁边站着他婆娘,一个瘦小的妇人,脸色瞬间涨红,身体晃了晃,不敢相信,这好事落到了自已家。


    “肃静!”秦茂山威严地喝了一声,压下骚动,“还有一事!思齐秀才,名下五十亩免税田的恩典!” 此言一出,有安静了起来,无数双眼睛紧紧盯住了秦茂山。免税田!这是实打实的好处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