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章 意气丹青

作者: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翌日傍晚,秦记酒楼门前早早挂起了两盏崭新的红灯笼,映照着秦记酒楼的招牌。秦思齐换上了那件靛蓝生员襕衫,头戴方巾。


    他与同样穿着体面新衣的秦茂才并肩站在酒楼门口,脸上带着温和笑意迎接。


    随着暮色渐深,一辆辆马车或步行而来的身影陆续抵达。赵明远第一个到,一袭云锦长袍,金冠束发,坐着赵家豪华的马车,一下车就引来众人瞩目。


    接着是其他十一位受邀同窗,有中榜者意气风发,也有落榜者强打精神,但收到秦思齐亲自送帖邀请,都感念其情谊,纷纷前来。礼物则让秦明文一一登记,放好!


    一一拱手见礼。


    同窗跟商量好一样,每人都说着:“思齐,今日定要一醉方休!”


    秦思齐含笑回礼道:“快请进!咱们等会就喝个痛快。”


    ‘折桂轩’宽敞明亮,布置得清雅别致。一张大桌,上面已摆好了精致的凉碟和时令鲜果。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墙角还摆放着几盆开得正盛的菊花,暗香浮动。


    十三位少年书生济济一堂,谈笑风生。寒窗苦读的艰辛,院试放榜的悲喜,同窗情谊的醇厚,都在觥筹交错间流淌。


    秦茂才亲自指挥上菜,菜品果然精致:清蒸武昌鱼鲜嫩无比,蟹粉狮子头肥而不腻,时令山珍脆嫩爽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引得众人赞不绝口。温和醇厚的米酒倒入青瓷杯中,酒香四溢。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秦思齐举杯起身,朗声道:“诸位同窗,今日欢聚,庆贺我等寒窗得报,亦慰勉一时失意者。学海无涯,此番只是起步。思齐在此,有一不情之请。”


    他看向秦茂才,后者含笑点头。“我族叔这秦记酒楼,虽非雕梁画栋,却也干净雅致,菜品也算用心。日后诸位同窗家中若有喜事,譬如秀才宴、婚宴、寿宴,若不嫌弃,可否优先考虑来此操办?一来方便同窗相聚。”二来,他笑了笑,带着几分促狭,“茂才叔说了,凡我同窗好友前来,一律九折优惠!”


    “好!这个主意好!”赵明远第一个大声应和:“思齐兄说得对!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后我家摆宴,就认准秦记了!我爹那儿,我去说!”他拍着胸脯保证。


    其他中了秀才的同窗也纷纷响应:“秦兄所言甚是!酒楼菜好,自当捧场!就这么定了!”


    秦茂才站在一旁,听着这些未来很可能成为官场新秀的年轻秀才们的承诺,眼眶竟有些发热。


    他经营酒楼半生,深知人脉的重要。秦思齐此举,不仅是为酒楼拉生意,更是为他、为秦家在武昌府编织一张未来可期的关系网!


    他激动地搓着手,连声道:“多谢诸位公子抬爱!多谢思齐!感激不尽!”他转身对伙计吩咐:“快!把我前几日让人赶制的‘贵人折惠卡’拿来!”


    很快,伙计捧来一叠精致的木制卡片,上面印着‘秦记酒楼’的字样和简单的祥云纹,还有手写的编号。秦茂才亲自将卡片一一发到十二位同窗手中:“诸位公子,此卡为凭,凡持卡来小店,一应酒席,皆享九折!茶水点心,终身免费!小店的一点心意,万望笑纳!”


    众人纷纷道谢,气氛更加融洽。赵明远看着手中的卡片,眼珠一转,忽然站起来,大声笑道:“诸位!今日如此高兴,岂能无画?


    思齐的丹青妙笔,当年可是为我们画过‘同窗共读’的画!如今我等同窗齐聚,更添新晋秀才数人,何不请思齐兄再展身手,为我们画一幅‘同窗雅集图’?将今日之景,今日之情,尽收画中!日后各奔前程,见此画如见故人,岂不美哉?”


    “好主意!”


    “明远说得对!”


    “思齐,快动笔吧!”


    众人闻言,纷纷起哄,拍手叫好,连落榜的几位同窗也被这气氛感染,暂时忘却了失意。


    秦思齐被众人簇拥着,看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期待的脸庞,无奈地笑了。同窗情谊,意气相投,此情此景,确实值得留念。


    “好!”秦思齐也不再推辞,爽快应下,“只是笔墨简陋,恐难尽意。”


    “茂才叔!”赵明远立刻喊道,“拿你们店里最大的宣纸!最好的笔墨来!”


    秦茂才早已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有有有!这就去拿!”


    他亲自跑到账房,取来了珍藏的一刀四尺整张的上好宣纸,又让伙计搬来一张宽大的条案,摆上墨、湖笔,还有一方端砚。


    条案摆在雅间中央,巨大的宣纸铺开,如同等待书写的广阔天地。众人安静下来,围在四周,屏息凝神。秦思齐立于案前,挽起袖子,深吸一口气。


    他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赵明远的飞扬跳脱,陆明会的敦厚内敛,还有那些或得意、或沉稳、或带着一丝落寞却依旧真诚的同窗……他们的音容笑貌,同窗共读的点点滴滴,如同画卷般在他脑海中展开。


    他提笔蘸墨,饱含浓情。笔锋落下,不再拘泥于写实,而是以写意传神为主。他先勾勒出雅间的大致轮廓,窗棂修竹,作为背景。然后,笔走龙蛇,或轻或重,或疾或徐。


    赵明远被他画得最为传神,眉飞色舞,仿佛正举杯邀饮,那股子世家子弟的洒脱与豪气跃然纸上;陆明会则被画成侧身倾听状,读书人特有的矜持和一丝学官的威严;其他同窗或坐或立,或谈笑风生,或执杯沉思,各具情态,虽寥寥数笔,却神韵宛然。


    秦思齐画得极为投入,画到动情处,想起李文焕、林静之远在他方,笔尖微顿,在画面一角,以淡墨虚笔勾勒出两个凭窗远眺的侧影,虽面目不清,却寄托着无尽的思念与“他日再聚”的期盼。


    画成搁笔,满堂喝彩!画卷之上,少年意气,同窗情深,尽在其中。虽非工笔重彩,却自有一股蓬勃的生气和真挚的情感流淌。等众人观赏完后,秦茂才准备找临摹画师临摹后,给每位秦思齐的同窗一一送去。(术业有专攻,不要太累着自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