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章 第 64 章

作者:偃虹船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姑娘怎么不多歇几日?怎的又忙碌起来?”莹儿拿着手炉进了听雨阁,本只想看看,却见谢娘已经在调试新的灯箱了。谢娘用铁丝捁住琉璃盏,点上灯油,将摹好的舆图挂在琉璃盏下面,调试着大小。谢娘只顾着手头上的事,也未看莹儿,只叹一声:“我没心情歇着,你们再歇两日也行,但二十四号之前必须到位。”莹儿也不问了,站在那里,看着还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


    从曹府回宫那天,谢娘带了一封曹琮的家信给曹后,信封上有半个血指印,想必前线并不乐观。曹琮信里提及暗哨探查元昊部有异动,怕这个冬天会有一场大仗。谢娘想起张丽华惦念干儿的模样,想到那卖兔皮的小姑娘,想到曹夫人送丈夫出征……想起这些她就没办法坐着安心休养,好像什么都不做只在那闲着就是一种罪恶。


    那两日谢娘和娟儿、莹儿还在准备着制作舆图的东西,却听外面一阵吹奏声。莹儿出去看看,却是翔鸾阁的人,队伍里似乎也有福宁殿的内侍,那内侍给了莹儿一把银钱,笑道:“安寿公主满月,官家吩咐,人人有赏!”娟儿轻轻拉了下谢娘衣服:“姑娘不去领赏?”谢娘只在那用黑布蒙灯箱,冷声道:“不去,你想去就去吧。”看外面这阵仗,单后宫就要洒下数百两文银,都够那个卖兔皮的小姑娘买数十年的口粮。谢娘知道不该这么想,这些钱是从今上私库出,可她就是心里有那么些不舒服,怎么都忽略不掉。


    前朝也同样有恩赏,银钱送到馆阁时,韩琦和富弼赶紧按住欧阳修,免得他在内侍前又不留情面。欧阳修冷哼一声:“官家还真是有钱,既这么慷慨,怎么不接济接济两川因山火流离失所的饥民?”富弼笑叹一声:“好了,永叔,官家此行只是有些逾制而已。”“今日是逾制,明日呢?”欧阳修又冷言几句,将银钱丢到一边,抱来一大堆文书,预备着书写关于五代的许多文章。


    今上今日亦陪了张娘子许久,安寿公主还是爱哭。陈掌院一边说着,一边生了许多冷汗,今上望向他时目光锐利,似乎早已看穿陈掌院未尽之言。张娘子身体似还未恢复,面色苍白,眼睛却哭得红肿:“瑶瑶一直哭,一直哭,我也不知道她哪里不好!”今上又笑着安抚张娘子:“你莫担心,翔鸾阁日夜有太医守着,会看护瑶瑶。朕也叫人赐银祈福……”张娘子又生了几分火气:“都是这帮庸医,好好给瑶瑶看,怎么可能看不好?”今上似有些不悦,陈掌院吓得赶紧行一大礼,跪着不敢起身。今上轻轻抚着张娘子的肩背,柔声哄着,“能进医官翰林院的太医,都是层层选拔上来的人才,不可胡说。”“那为什么瑶瑶就是不好?宫里其他孩子都能看得好!”张娘子哭着推开今上,声音急切许多。今上哄道:“瑶瑶只是先天不足,长大些就好……”他一边说着,一边打手势让陈掌院准备安神的药物。张娘子服了安神的汤药,这才眉头舒展些,慢慢入眠。今上看她已经睡稳,这才离开翔鸾阁。


    当今上路过坤宁殿时,才发现坤宁殿灯还亮着。曹后坐在偏殿里,手上翻着《贾谊屈生传》,看今上进来,曹后轻轻行了一礼,唇边仍是那般笑意:“官家,宗实已经睡下了。”“两个孩子的功课有你看着,倒不用朕费心。”今上神色淡然,倒让曹后猜不透他为何夤夜而来。今上也说不清楚他为何而来,大概,当真是有一个月未曾来过这里了。


    “最近事多,陪朕走走。”今上浮着很浅淡的笑意,曹后便也叫人拿上防风灯,挽着今上手臂,和今上一起散步。当夜没有月光,可残雪映着星光和灯光,也并非十分的暗。听雨阁有一点灯光,比其他宫室暗了许多,似还有说话时。走近些便能听到是谢娘、王和礼的声音。


    “姑娘你就不能歇歇?”


    “有人来了就能歇,当时让你跟官家要人,要了这么久也没有,那就只能我们多做些!”


    “这些天又是安寿公主的事,又是两川饥民的事,河北东路又有旱情,我哪有机会跟官家说!”


    “你别拿着灯乱晃!”


    今上进去时,谢娘拿着刻刀对照投影在泥板上雕刻,王和礼拿着一盏灯,手里拿着舆图校对。之前他说要在集英殿后面的空地做舆图,馆阁中自然没有那么大那么精细的地图,谢娘他们只能拿着全域的舆图和各州县舆图汇总摹画,进度比之前西境那幅舆图慢的多。


    今上又打量了一番谢娘、王和礼,两人眼睛红红的,眼底一片疲态。“你们这样缺人?”今上轻声笑问,又轻轻抚过谢娘雕刻的舆图,舆图上还有不小心被刻刀伤到后滴上的血迹。王和礼讪笑道:“官家,周惟恭走后,我们一共四个人,夜里做工方便些,可这样每日就得两天值上一夜……”今上又笑着望向曹后,似是嗔怪:“他们既然有许多为难,你也不曾帮帮?”曹后垂眸行了一礼:“臣妾本想他们做的事与前朝相关,又十分敏感,臣妾私自调人,怕是不妥,然而此事终究是臣妾之过,考虑不够周全。”今上未再多问,只道:“明日朕让任守忠从库房里多拿些厚实布料遮光,也不必这样夜里做工,调人的事,也叫任守忠去。”王和礼、谢娘行过礼,送走今上曹后,又开始雕刻舆图。


    今上又同曹后走了一段,看着天上点点星光,他忽然开口:“过两日朕会从私库里出三十万钱接济两川饥民。”曹后握住他的手,目光里流露出一丝倾慕,就如同少年时见他在大相国寺题字那样。曹后笑道:“这是好事,这些百姓得了接济,能够回乡耕种,也算有所依从。”今上也被曹后的目光看得心中微颤,她果然是最好的皇后,心里装着天下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