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章 第 65 章

作者:偃虹船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腊月里听雨阁热闹了许多,一是任守忠给他们新派了宫女彩雀和内侍小乙,二是宫学停课,高姑娘时常拉着赵宗实过来看舆图。王和礼和小乙在暗房里刻画,莹儿、娟儿整理资料,谢娘带着彩雀根据文书材料勾画精细的微型舆图。


    高姑娘拿起一个微型舆图,笑道:“这便是环州吧?”微型舆图通过灯箱投影后会放大数倍,因此微型舆图上的字大多只有十分之一寸大小,并不大容易看清。赵宗实微微挑眉,也拿起一版微缩舆图看:“你怎知道?你不是不喜欢宫学先生要抄的书?”“当然是祖父跟我说过,”高姑娘有些得意,“我只是不喜欢抄书,孔明不也是读书不求甚解吗?”“有这么一句?”赵宗实放下舆图,望向高姑娘,他也翻过三国志,书上当真是这样写的?


    谢娘也愣了片刻,这才想起“好读书,不求甚解”出自《五柳先生》,而孔明和水镜先生的故事大概是民间杜撰,并无史料证明。不过高姑娘也只是**岁的小姑娘,记岔了也正常。谢娘放下笔,免得一笔画错全部重修,随后转身笑问:“看来,高姑娘是想做女诸葛了?”“那当然了!”高姑娘又笑:“你前面拿的是泸州附近的舆图吧?”赵宗实也笑:“你若做女诸葛,我就做刘玄德。”“你又为何做刘玄德?”谢娘笑问,赵宗实神色郑重:“因为刘玄德大仁大勇,娘娘说既有仁心,又有勇气一直坚持仁心的人十分难得,这样的人在高位才能让百姓过的更好些。”


    谢娘起身笑道:“好了,大家歇息一下,等会再做。”她又转身笑问赵宗实和高姑娘:“你们要不要留下来喝点茶,吃点茶点?我们这里人多,不大讲究,怕是小殿下和姑娘不大适应。”赵宗实还在犹豫,高姑娘笑道:“好呀,我也想尝尝这里的茶点。”高姑娘、赵宗实和谢娘坐在桌边,莹儿、娟儿、彩雀坐在小案边上,王和礼和小乙坐在矮凳上,娟儿给众人倒上茶,彩雀拿来糕点给众人分了。高姑娘就着茶点说起祖父在蜀地收复叛兵的事,莹儿则提及文书和县志里的传说……谢娘没有多要,只捧着热茶在饮,透过氤氲的雾气,看着此时此刻,在这小小的听雨阁,众人好像消弭了地位差异,只谈着舆图和天南地北,这样的场景让她眼眶发热,或许这只是一瞬,可是有这样的一刻也很好很好。谢娘心中盘算,算起来周惟恭出京也一个多月,不知他是否顺利?


    对于谢娘当初做的盐池究竟有多大效用,三州知府心中毕竟还有疑虑,只先建长三丈、宽两丈深半丈的小型盐池,打算看看效果再改进,因此自当初政令出了三司,盐池便迅速建好,剩下的就在蜃灰和草木灰的制作。周惟恭年纪虽轻,见得却多,也帮着当地府吏和民工建了小窑,烧制蜃灰。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替母亲给建小窑的父亲送饭,身上的衣服缝着补丁,那孩子跳到周惟恭面前:“周大哥,你真厉害!什么都懂!”周惟恭笑着摸了摸那孩子的头,轻声笑语:“不是我聪明,是我的朋友聪明,她叫曹谢,这盐池就是她想法子做的。”那民工也笑:“那这位曹公子一定能做大官。”“她是个女子,”周惟恭虽笑着,却像是轻叹:“不过,只要定了决心,什么样的出生都能做出一番功业。”那民工又埋下头干活,似有些遗憾:“我们和贵人不一样,没那样的天分……”


    过了这两天,小窑烧出一炉蜃灰,投入盐池,随后转入精盐池结晶,就可以验证盐池效用了。周惟恭又在海边站了许久,这才准备回去,却见张茂则在边上等他。张茂则笑着,却一把抓住周惟恭的衣领,手上的力几乎叫他喘不过气:“张先生,这是做什么?”“那你在做什么?”张茂则眼里没有半点笑意,反而像尖刀一样剃开他的骨肉,让周惟恭的心思无处可躲。


    “你不想害死她,就不要做多余的事!”张茂则将周惟恭掀翻在地,眼眸如深海一般黑到深不可测。周惟恭调整着呼吸,提高些声音:“可这不公平,她做了那么多,却连名字都不能留下!”张茂则似是恨铁不成钢一般给了周惟恭一掌,压低声音:“活着才能谈公平!”说罢,张茂则驰马而去,缰绳深深勒入掌心。当初看到潮汐鉴青砖上留下的名字时,他就知道此事足够要命,这两年的事情还不够教训吗?


    周惟恭瘫坐在地上流泪,海浪声同平日一样空阔,千年不变的拍打着海岸,冲刷去海滩上多余的痕迹……而他怀里的小手炉似还在发烫,可终究会冷下去。他还记得,当初谢娘告诉他,人与人没什么分别,在她眼里他与王孙公子没有分别……周惟恭又想起,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流言,他被罚去永兴军服役一年……或许,在他们这样的人身上,就没有什么公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