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73章 大公子的妙计

作者:东辰缘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微风徐徐,  青湖的风,吹过酒楼后面的竹林,竹柏摇曳,发出“哗哗”声响。  二楼大厅之中,  众人相互行礼,全了礼数,襄阳侯和大公子,竟然挨着坐在一起,就靠着洛云侯下首的位子,对面,则是魏王,楚王,北静王和东平王四人,品茶听曲,心有所想,似乎不为外物所动,  楼梯西侧,则是设了一个高台,从桃园戏班之中,请来的人,正在唱着峦山音的昆曲,抑扬顿挫,别有意境,如今此曲,已经在京城还有周围地界铺开了,对比江南水磨腔,呈现对峙局面。  这一点,也是张瑾瑜没有想到的,  “大公子,来尝尝此处的云雾茶,这些,可是从殿下府上特意带来的,都说江南镜湖的云雾茶难以喝到,如今本侯借花献佛,请诸位来尝一尝。”  张瑾瑜指了指桌上的一壶茶水,对着大公子李潮生开了口,这刚一入座,就有王府带来的丫鬟,给奉了茶水和糕点,送的也不多,一壶茶,一碟瓜子,一碟姚记商号的糕点,  大公子刚刚落座,闻听侯爷话语,也是微微一笑,点点头道;  “好,既然是侯爷相邀请,为兄可是要好好品尝一番,”  话毕,自己伸手拿起桌上的茶壶,就给自己倒了一碗茶水,只是,茶碗中的茶水,色泽金黄飘香,虽然也是少有珍品,可一眼所见,绝不是云雾茶,李潮生微微有些愕然,云雾茶虽然稀少,可对李家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就算是金陵镜湖的云雾茶,父亲那里少许也有不少,冲出的茶水,也算是透明见底,何来金色一说,再看周围几人,除了洛云侯,并无人注意此地,  难道是另有乾坤,想起今日宴席更改的地点,  默默伸出手,端着茶碗,细细品了一口,醇香浓郁,显然不是出自关内的茶,要是猜测不错的话,这茶,明显来自西域那边的,这是何意,  就在大公子品茶的时候,张瑾瑜也是端起茶碗,又喝上一口,这些什么茶水的,其实喝到嘴里都是一个味道,无非是香味不同,若是遇到一个快要渴死的人,喝茶不如喝水,放下茶碗,余光看向晋王殿下,  眼神时不时瞄向这边,还是不放心啊。  突然,  南边的高台上,唱戏的女子,唱到结尾,来了一个高亢的啰音,余音环绕,不绝于耳,就算是听得老戏骨北静王水溶,都不免鼓掌叫好;  “好,果真是桃园戏班子,这最后一句牡丹泪,真的是唱到心底里了,”  “是啊,之前一直听的是江南昆曲,唱的软糯圆润,如今咱们京城的女子唱起来,别有一番英气在里面,小王倒是最喜欢听这些的,不知大公子可曾喜欢?”  东平王穆莳,此刻已经回转身子,端坐在位子上,正好面对的是大公子的桌子,这一声问询,显得有些突兀。  “自然是喜欢,都说戏单子里,最好听的就是昆曲,昆曲里面,唱得好的,唯有江南戏腔,戏腔当中,也只有水磨腔可谓一绝,可中原地界,都是豪放慷慨之声,若不是侯爷弄出一个峦山音,说不得,这中原北地,尽被江南软语占领了,”  说者有心没心不知晓,但听者有意,从开始喝茶,到此听曲子之后,无不是试探言语,看今日这个宴席,不一定是给几位藩王准备的,大公子李潮生又喝了一口茶水,赞道;  “好茶,真是好茶,此茶水色泽金黄温润,加之还有浓郁茶香,侯爷,这碗茶不就是西域那边的金茶吗,怎会是江南云雾茶,  至于这唱戏的曲子,谁好谁不好,还不是因人而定,有的人喜欢听南边的,有的人喜欢听北边的,穆王爷,下官反而不喜欢听戏曲,不管是南北,入下官耳中,都是一个样。”  不急不躁,或者说答非所问,这推堂的好手,或许也是承袭于李首辅大人,众人随之身子一顿,但顷刻间,即恢复如初,  张瑾瑜觉得无趣,如此浅显的试探,不过是落了下乘,李大公子是何人,当朝首辅的精心教导的,这些东西于他来说不过是小儿科。  “大公子倒是好说道,说是不喜,但府上可不缺这些,本侯也不稍绕弯子,就问大公子,为何鸿胪寺的筵席,孙大人竟然会提前开宴,要知道此事已经由皇上,交于晋王殿下筹备,王府那边早已经下了时辰,俗话说,此事已经下了军令,岂能朝令夕改,是也不是。”  话说的如此直白,也让几位王爷频频侧目,尤其是魏王和楚王殿下,他们二人好歹也是陪坐,这一声不响的,就把时间给改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几位王爷说话不算事呢,魏王也随之附和道;  “是啊,大公子也算是和孙大人师承一脉,这老话说得好,事出有因,总不能孙大人怕是自己饿的快,想要提前开宴吧。”  说到此,更是呵呵一笑,楚王倒是没有多言,但那一双丹凤眼,异常凌厉,今日鸿胪寺这般举动,可是打了他们几个人的脸面了,  却不知大公子面带微笑,虽然心下有些慌乱,可是气度未变,放下手中的茶碗,回道;  “还是魏王殿下明察秋毫,臣那位师兄,从小就喜欢贪口腹之欲,如今在鸿胪寺为官,每每也是用完膳才下来值守,想来这一次,为了帮衬王爷举办宴席,也不例外!  这人啊,饿了以后,难免会情不自禁,所以才把开宴的时间提前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鸿胪寺几位王爷撺掇,顺势就答应了。”  不急不缓,就这么睁着眼说瞎话,别说几位殿下,就连同张瑾瑜和襄阳侯二人,也都听得目瞪口呆,若说脸皮厚,人人都想到洛云侯,但今日一见,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魏王哆嗦一下嘴唇,好多话,都咽了下去,人到了如此境地,那就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了,  张瑾瑜斜眼撇了众人一眼,人家一句话,就把众人给镇住了,这也太好对付了吧,却不知魏王不出声,楚王反而呵呵一笑,  “还是大公子心思细腻,这种话也说得出口,堂堂鸿胪寺卿,还缺他一口吃的,既如此,那就咱们好好等着,毕竟发的请柬,有他一份,也不知能不能请动,孙大人的大驾。”  这番话,算是把孙伯延架在火上烤了,能让楚王用一个请字,可以说此番的目的,就已经了然,  “殿下的话严重了,如今诸位王爷入京,万事从起居伺候,都是孙大人安排的,加之前面时候,几位世子遭到刺杀,受到惊吓,  都在西山下鸿胪寺院中静养,这些都需要人安排,孙大人恪尽职守,也不应该遭殿下埋怨,或许几位王爷,本就不想来呢,”  三番两次,李大公子也有些恼怒,就算孙师兄办了蠢事,可几位藩王明显是有意为之,奈何不了他们,何必追着伺候人不放,  此话一出,  花厅里的气氛,就变得极为尴尬,尤其是晋王殿下,犹自感到意外,这还真的是极有可能,那几位王叔,何等傲气,如何会来此处简陋之地,  再则,邀请的其他几位侯爷,还有伯爷,到现在也未来,不知是何情况。  “侯爷,大公子所言不无道理,孤觉得,孙大人有可能是情非得已,但宴席时间是几位王叔定下的,如今这个时辰了,不知道几位王爷,还能按时候来吗,”  望着外面的天色,已经临近辰时末,顺着窗户,看院中情形,一目了然,  西侧位子上的张瑾瑜,也有些拿捏不定,瞧着对面两位郡王的眼神,都有些闪烁思考之意,看来这几位王爷,怕是还真的不一定要来了,  若是不来,这还开什么招待宴席,张瑾瑜还真的没想到这些,一时间也没想到好法子。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楼下来了侍卫亲兵,大声汇报,  “报,殿下,城西的几位伯爷,城北的几位侯爷,还有城东几位大人,全都遣人来报,说是府上出了一些事,身不由己,不能来此赴宴,还请诸位殿下恕罪。”  此刻,  就算再不明确的,也都知道,今个宴席还真的开不成了,这些人不来,几位王爷也不来,好好地一出戏,没了主角和观众,戏再好也不成啊。  屋里,  别说三位殿下脸色不好,就连其余人也都有些不自然,面上不稍说,略有阴沉,大公子也察觉此事不能善了,心中还在想着办法。  可惜,木已成舟,再想去请人,那些勋贵们,也不是傻子,嗅出味道来之后,岂敢再来这个泥坑里呢。  “不来就不来,既然下了请柬,待客之道,主人家可没有错,客人既然不想来,另起炉灶,那也算是吃了,剩下的,殿下,咱们开宴就是,总不能饿着肚子吧。”  张瑾瑜把嘴里的糕点咽下去,既然这个局没有开场就结束了,何必再执着,不如就此机会吃完饭回去,好好歇一歇,昨日用力过猛,耗费精力颇大,还需要睡个回笼觉,补一补。  眼见着洛云侯说的轻松,北静王水溶也是展颜一笑,道;  “还是侯爷过得潇洒,宴席说散就散,那过了今日,京城还不知怎么传呢,侯爷是不是需要考虑一下,”  毕竟魏王和楚王他们,都是宴请的副使,要是百姓传言,还不知是不是几位殿下,故意戏弄几位王爷呢,  闻听此言的魏王,楚王,果然脸色难看,偷鸡不成蚀把米,就连眼前的糕点,都觉得没味道了,  “王爷的话也不错,是这个理,但那几位,可不是好相于的主,既然他们先出手,几位殿下要是无动于衷,那时候,传言或许更不堪,百姓里面,还说郎有情妾有意,这硬是要拉郎配,岂不是大煞风景,大公子,你来说说,此事如何解决,”  既然这些事,有一部分是因为大公子的人引起的,可不能隔岸观火,是也不是,  几位殿下,沉思片刻,都觉得侯爷所言不虚,若是他们几人真的默不作声,或许皇上也会震怒,得不偿失,  众人又把目光落在大李大公子身上,都说文官心思狡诈,也不知他有何应对之策,李潮生面色犹豫,今日来此,怕是自己失了算计,但既然已经牵扯其中,有些事,躲不掉啊,  既如此,目光看向主位上的晋王,如今局势有些隐晦明朗了,  “侯爷莫不要拿话激我,孙师兄做的事鲁莽,但未必不是给几位殿下机会,朝会上,皇上要三位殿下宴请几位王爷,这也算宗室的礼数,可中间出现了变故,也不为过,但几位王爷心中不服气,急切间做的事,可就出现了疏漏,这一点,是所有人没发现的。”  眼里透过一丝精光,或许,今日所做之事,定会传于陛下耳中,那自己入阁的事,能否提前,就看这一次的了,  张瑾瑜面色狐疑,三言两语就想到办法,这可不是胸有成竹,而应该是早有谋划,再打眼看向襄阳侯,也是一脸疑问,这二人联觉而来,是否早有预谋,  “那大公子的意思是?”  “哈哈,侯爷不必着急,既然下了请柬,时间也是几位王爷定下的,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人不到,请柬到就行了,”  或者可以说,人不到礼到,只是百姓之间的口口相传,不免有些小气之举,所以,换个说法。  不管几位王爷怎么想,张瑾瑜瞪大眼睛,心中暗道,简直是人才啊,宴请几位王爷,也不一定分要说人要到,若是广而告之,说几位王爷来了,谁知道真假,这还真是心思灵巧,文官的嘴,杀人不见血,不是空穴来风。  晋王,魏王,楚王三人,也都是沉默不语,若不是李大公子解惑,令今日难题迎刃解决,还真不知如何收场,可见,首辅大人的教导,乃是用了心的,但如何迎接请柬入内呢,  “大公子果真是才思敏捷,孤极为惊讶,但不知这个迎接请柬一说,如何解决?”  “殿下勿要着急,既然是迎接请柬,自然是要殿下再写几份,而后,让亲兵分别准备几辆马车,竖立旗帜,在外面绕上一圈,而后,我等自然要下去亲自行了礼数,做样子要做足的,”  李潮生面带微笑,娓娓道来,这样,引起京城百姓围观,知道的人多了,哪里还有真假一说。  “好,好,此计策甚好,两位侯爷,车驾该如何安排?”  问的就是洛云侯,和襄阳侯二人,这里面的门道,几位王爷可不好参与,  柏广居一时间有些为难,他可没那么大的胆子,但如今晋王发了话,贼船已上,如何不去办,  “侯爷,您说呢?”  语气有些尴尬,只能转头看向洛云侯,难免有些恳求之意,倒是张瑾瑜不急不慌,回道;  “此事也不难,无非是绕城一圈,给百姓瞧见,但百姓又怎知王爷旗帜是何摸样的,郑王他们,总共是五位,那就借用几位王爷车架五辆,另有王旗竖起来,把其他装饰卸下,再有领路的侍卫大声叫喊,这不就成了,至于人在不在里面,谁又知道。”  当然,借的这些马车,正好是三位殿下,和两位王爷的,刚刚够数,其余人等,也无办法,只得点头。  北静王水溶叹口气,能把他们这些人逼到这个份上,也是头一回,看来,这几位藩王是铁了心,要落宫里面子了,也不知那一日,太上皇来朝会上,所为何事,  “好,既然侯爷开口,小王定然助其一臂之力,来人,准备车架,”  有一就有二,其余几位王爷,也都点了头,看到所有人尽皆同意,张瑾瑜也不含糊,起身对着几人拱了拱手,  “时间紧迫,就请柏兄和大公子一起去楼下,不对,去院外等候,”  回头看向宁边一眼,吩咐道;  “立刻准备侍卫车架,让禁军的人,把旗帜立的高一些,从西往南,绕上一圈,再从东边回来,速度不要慢,态度,嚣张一些,速去。”  :“是,侯爷。”  宁边抱拳领命而去,随即,院中就响起了一阵嘈杂之声,全是整军的号令,不一会,前后禁军集结,然后顺着青湖南岸的道路,开始向西而行,五辆马车,围绕着大批侍卫和禁军,尤其是最前头,宁边亲自带着一百金甲亲兵在前头开路,  后面跟着的马车,还有三位殿下府上的内侍太监,也随坐在马车前端,一看就是贵人出行,  前后五辆马车拉开距离,浩浩荡荡往西而去,到了西边街口,队伍速度放慢,宁边打了手势,整个队伍分散开来,朝着南桥市坊染,准备绕行一圈,  随即,从马车上下来几位公公,带着一群小黄门,还有王府侍卫,来到车队最前面,手里还拿着马鞭,就这样四下驱赶百姓,嘴里公鸭嗓子,也骂骂咧咧的,  “都闪开,鸿胪寺王爷去赴宴,耽搁了时间,你们这些贱民,吃不了兜着走。”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