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72章 贾芸今非昔比

作者:东辰缘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荣国府,


    辉宏的府邸正门,此刻,原本赖管家坐的位子,现在被后院采买的钱管事坐着,还是一个椅子,一张桌子,不过那张桌子上,除了放着一个记录的账本,外加笔墨之外,还多加了一碟瓜子,几个茶碗。


    钱华坐在椅子上,靠着墙壁,大腿翘着二腿,懒散的点上几个瓜子入口,别提多悠闲了,身边,还有从后院带来的一个小厮,不时地提着茶壶,给碗里添上一些茶水,


    “钱管事,钱管事,怎么今个是您来此坐着,奴才听说,赖管家挨了侯爷的打,现在都起不了床,真的假的。”


    眼里有着好奇,毕竟今个,府里上下,如今都传遍了,说是赖管家受了惩罚,在屋里养伤呢,


    钱华表情微微一笑,右手捏着瓜子,轻轻送入嘴中,看着府门前来往的人群,别提其他的,倒是那种高坐的感觉,让人产生飘飘欲仙之感。


    “你啊,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在大门口,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你心里没数吗,无非是赖管家身体不适,我来替换几日,赖管家也是为了宝二爷才挨得鞭子,这个苦,你想有还没有呢。”


    钱华虽然心中受用,可是面子上,不能落下口实,身边的小厮连连点头,他可是随着钱管事身边做事的,赖管家那边,怎么也管不到他的头上,如今要不是赖家那一位还活着,府上的管家,怕是早就换了。


    “是,是,钱管事教训的是,是奴才这张嘴不好,该打。”


    边说话,边抱着茶壶,另一只手,更是轻轻一侧扇着自己脸面,讨上一个卖好的机会,钱华一见,更是满脸笑容,还是这小子机灵,余光看向四处站立的小厮,见其眼里也多了一丝敬畏在里面,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你这小子机灵劲,以后采买的事,你也可以上手了。”


    学着戏班里的样子,也来上一嗓子,就在此时,外面盯梢的,已经骑着马回来,到了府门前,直接翻身下马,把缰绳一扔,急匆匆奔着府上而去,这一走,马也有些受惊,四蹄并未停下,直接一个甩身,冲到了台阶上,把钱管事面前的桌子,前蹄一伸,一脚踢翻在地,


    瓜子茶水,洒落一地,钱华也因为受到惊吓,一个没坐稳,滑落在地,弄得狼狈不堪,


    “你是哪个院子的,一点规矩都不懂,钱管事,钱管事,您没事吧。”


    身边的小厮,赶紧上前搀扶,再回头寻人的时候,人早就跑没了身影。


    “快,收拾一下。”


    :“是,钱管事。”


    周围伺候的小厮,赶紧上前,收拾桌子的收拾桌子,牵马的牵马,乱糟糟一片。


    就在府门前忙碌的时候,盯梢的小厮,一路小跑,就去了梨园那边,哪知道二奶奶并未在屋里,寻人打听,说是奶奶那边,在前院做饭的地方巡视,赶紧又出了院子,追了过去。


    前院工地上,依旧繁忙一片,请来的伙计,如今大多数人,都围在木料那边,敲敲打打,不少人,还去了后边那几个小院,正在搭建围墙,热火朝天的样子,一刻也不停歇。


    看样子,后面的几间房子,反而是轮廓已经完工了,这速度可不慢。


    王熙凤来到此处,眼里早就把干活的地方仔细看了一遍,不一会,左侧的屋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耳边传来话音;


    “二奶奶,前院那边买的木料,已经送来大半,城外庄子里剩下的不少石料,也都堆积府上,剩下的,早在城外,就被别人拉走了,收尾的事,也做得差不多了。”


    宋大匠靠近之后,行了礼数,就在前院搭建的棚子里坐下,把今次用的木料和石料的账本,递给二奶奶查验,进府干活,用多少买多少,都是他们这些手艺人的规矩,主殿用料最多,如今屋子雕刻用的,已经够数,而城外那些,牵扯国公府上,这些他可不敢过问。


    王熙凤闻言,眼神一亮,这两府凑得银子,大头就在这个石料和木料上面,虽说去了内务府那边采买,还多给了银子,要是能省下来,谁还去买,何况,买来的这些东西,她转手又卖上一笔,给其他府上修建坞堡之用,这一来二去,反而赚了不少,尤其是城外的庄子,拆了之后,可送了不少人情在里面。


    看着账册上只有入账,而出的账目则是在她手上,回去还是要改一些,


    “辛苦宋师傅了,这些日子,可多亏宋师傅亲自照看,平儿,东西拿上来。”


    “是,奶奶,”


    平儿点下头,从身后丫鬟手中,拿过一个包裹,沉甸甸的放在桌上,宋大匠看的不明所以,包裹里面听声响,显然是银子,有些惶恐的起身,问道;


    “二奶奶,这是何意?”


    王熙凤抿嘴一笑,赶紧招呼宋大匠重新坐下,


    “哎呀,宋师傅,自然是谢意,这么些日子,也多亏你照看,这院子修的,也是稳妥,尤其是用的这些木料和石料,可省了不少银钱,怎么说,国公府府上,按照侯爷话说,也应当表示一下,这些账册,则是留在我这里。”


    最后一句,则是提点,宋大匠立刻反应过来,知道是府上做账用,自己不宜多问,遂点点头,


    “多谢二奶奶赏赐,这些银子,老朽就厚颜收下,这些账册,放在我这里不稳妥,还请二奶奶收好,”


    “平儿,把东西收好,”


    “是,奶奶,”


    王熙凤心情大好,既然账册收了,该怎么写,还不是她说了算,平儿应了声之后,顺手就把桌上两本账册,收入怀中,不曾假手给他人,正在这个时候,从后院来的小厮,急匆匆跑到了近前,气喘吁吁,看着二奶奶坐在棚子里,三步并两步,就冲了过来,


    “奶奶,奶奶,商,商,”


    眼看着就要说出话来,却瞥见棚子里有外人在此,立刻停了声,脸色憋得通红,棚子里的人都是一愣,不知出了什么事,宋大匠极为有眼色,知道来人定有要事汇报,立刻收了银子,起身告退;


    “二奶奶,前院那边还需要盯着,老朽就先过去了,”


    “宋师傅慢走,来人啊,送一下。”


    王熙凤客气一番,让身边伺候的丫鬟送一送,人一走,这才把脸面看向来人,一身灰色布衣,腿上还带着一些黄土,显然是从城外回来,


    “什么事,那么急?”


    “回奶奶话,小的是来管事派去城外码头盯梢的荷叶,今个一早,码头上来了不少商船,其中,就有咱们水桥商会的,贾芸他们已经回来了,而且带的东西也不少,整整四大船的货,”


    小厮伸手擦了擦汗,手上还比划着,这不看不要紧,没想到,芸哥儿竟然有了这些本事,


    王熙凤听到消息,瞬间怔在那,商队竟然回来了,原以为还要再等一个月的,没想到回来那么快,


    虽然心情激动,但面目上却不以为然,


    “回来就回来,何必那么着急呢,平儿,给他一碗水喝,这名字,起的绕口。”


    “是,奶奶。”


    平儿眼神有些古怪,走到桌前,拿过碗,倒了一碗茶水,递了过去,小厮满脸感激,接过茶碗,一饮而尽,算是解了口渴,连忙回道;


    “奶奶,小的去码头时间早,就在码头岸边上待着,商会的船一靠岸,他们就把旗帜给换了,而后就有车队,分批把货物拉回城里,奴才还奇怪呢,若不是看到芸哥儿,还不一定知道这些,


    那个领头的商会长还说,要芸哥儿去商会做商队领队,说是商路走熟悉之后,商会的队伍要多一些。”


    小厮满脸羡慕,虽然他不知晓这个领队能赚多少月例,但是府上原来的商队,徐队长每次出去,可都有不少好处呢,  这摸样,瞧在王熙凤眼中,瞬间想到了许多,看来侯府商会那边,找到了门路,或者说熟门熟路,若是多上几只商队,或者贾芸负责一支,那里面的货物,可不就是自己这边的了,姑母那边,自己再去求一求,何来在府上抠抠索索,费尽心力,谋上这几两碎银子。


    “你倒是会说话,这消息,只说到我这边,在外面我,万不能多嘴,要是商队那边还要人,你就可以过去帮衬着,平儿,赏他五两银子,这大热的天,来回也不容易,”


    “是,奶奶,”


    平儿眼神闪烁,这一趟走下来,奶奶凑齐的三万两银子的货物,也不知回来能卖多少钱,手上也不慢,从荷包里拿出五两银子,递了过去,


    小厮脸色大喜,赶紧伸手接过来,在嘴里咬上一口,见银锭留上牙印,更是喜不自禁,跪在地上叩首,


    “谢奶奶,谢平儿姑娘,小的对奶奶可是忠心耿耿,奶奶有事,只管吩咐,”


    “那好,还真有一事,西廊胡同那边后院,五嫂子那边的情况,你去打听一下,家里还有什么人的,回来说一声。”


    这五嫂子,就是贾芸的母亲,原本还在府上见过几次面,可惜后来不知因为何原因,甚少见过,加上府上的事一忙,也不在意,只有那一次,贾芸登门求做花圃院子的事,这才见上一面,若是贾芸成了领队,身份自然是不一样了,


    王熙凤能想到的,平儿早就听出了弦外之音,看来,奶奶是想把商队那边的事,全部留在手里,可真的那么好留下的吗。


    跪在地上的荷叶,闻听是西廊五嫂子那边的事,有些愕然,随即叩首,


    “奶奶,小的不去打听也知道,西廊胡同那边,小的经常去,芸哥儿母亲并不怎么出门,就算出门办事,也都是芸哥儿出来,家里这些年都是芸哥儿母亲,给府上浆洗衣物,赚一些铜板补贴家用,之前芸哥儿去关外,可是把唯一的宅院给抵押了,”


    一说到此处,荷叶赶紧低下头,也不知这一趟回来,可是赚了还是赔了,想来是赚了一些,


    “你倒是机灵,有这个机灵劲,在前院待着也是浪费,这样吧,以后就在梨园伺候着,商会那边,由你来传话,拿管事月例,记得嘴巴要严实,若是透露风声,那就怨不得奶奶了,”


    “是,是,奴才嘴绝对严实,万不会坏了奶奶的大事,”


    小厮赶紧磕头,总算是熬到头了,


    “行,等芸哥儿回来,你领着他去梨园候着,”


    “是,奶奶。”


    小厮荷叶慌忙起身,片刻不迟疑,一路小跑,去了外院,只留下主仆二人,待在棚子里相顾无言,一边是干的热火朝天的工地,一边是安静的棚子里。


    好一会,王熙凤似乎是想多了一些,古怪的瞧了平儿一眼,问道;


    “怎么,今个你倒是安静下来,说说吧,商会那边人一回来,贾芸他们几个,必定会有人问,这里面的事,如何藏着掖着,”


    尤其是想到那些到来的货船,也不知能值多少银子,若是真向外面传的,保守翻了三倍,那就是九万两银子,去掉侯府和大嫂子的那些银钱,少说也有六万两入帐,可比府上皇庄还赚银子,可一想到大嫂子那边,这哪里还能真的给还回去,


    平儿小心地又给奶奶倒了碗茶水,把手里账册收好,回道;


    “奶奶,既然商会能要芸哥儿,那就能要他们几个,只要嘴严一些,多给银子,这不就不就堵上了,剩下的,无非是一些闲言碎语。”


    “哼,你倒是说的简单,芸哥儿那边,也未婚娶,我看那贾芸长得也是一脸白净,不如把你嫁过去如何,你这身段,和前面那一对,哪个男人瞧得,能忍的了。”


    “奶奶,你,”


    听着奶奶调笑,平儿脸色一红,吓得四下张望,好在无人在此,看着平儿慌乱的样子,忽然觉得无趣;


    “行了,真要你过去,你家二爷还不把我吃了,倒是刚刚所言也不假,好在芸哥那边,也没个安稳,府上这边,对了,林管事的女儿小红,不是说要进府的吗,”


    虽说说笑,可这话,王熙凤还是在心中揣摩一番,若是给芸哥儿拉了婚配,这关系,更是能再进一步,毕竟红楼余掌柜做的,在京城可是出了名的。


    平儿皱了皱眉,林之孝的女儿,倒是有些印象,


    “奶奶,既然提了她,不如让她在梨园伺候一段日子,瞧瞧再说,若是忠心还好,若是心思不纯,也好有个应对,林管家那边,也应该留意。”


    既然是选丫鬟嫁过去,也要一点机灵的,忠心一些,若是愚笨,反而坏了事,


    “对,走,咱们就去林管家那边看看,就把此事定下,再等着贾芸回来,好好说道。”


    想到此,王熙凤哪里坐得住,手一撑着桌子,身前那对鸳鸯,立刻被衣衫勒住痕迹,引人入胜!


    青湖,


    友来酒楼,


    青湖水面吹来的凉风,掠过酒楼窗户,带着一丝凉爽之意。


    二楼之上,晋王已经落座于主位上,楚王和魏王,同时分坐在东首位子,而襄阳侯等人,则是陆续到来,坐在西侧洛云侯身后的位子,寥寥一个时辰,几乎是匆忙之间,


    诸多接到请柬的人,都是面色古怪,心中带着疑虑,从而改了路,到赴宴地方。


    零零散散入了院子,虽然四下无人,只有侍卫车夫在此,但如此幽静的环境,也让众人耳目一新。


    襄阳侯柏广居算是后来者,一入了院子,就瞧见那些熟悉金甲侍卫,另有王府禁军在此,显然,几位王爷应该差不多到了,不敢怠慢,理了理袍服。


    就此去了酒楼内,而随后又来了一辆马车,襄阳侯刚刚迈入酒楼的脚步,顿了一下,回头张望,却见是大公子李潮生堪堪下了马车,


    随即后退一步等待着,只见一身月白色儒服的大公子,满面春风,气度不凡,到了近前,先是拱手行礼,


    “见过襄阳侯,不知侯爷在此是?”


    等的是谁呢,还是替的王爷接待来人,看着大公子的反应,襄阳侯摇摇头,回道;


    “大公子误会,为兄刚刚到此,听见院门前的动静,想看看是谁来的,没曾想是大公子的车驾,这不,就停下来候着大公子,一起上去,”


    见着襄阳侯如此直白解释,李潮生也是恍然大悟,笑了笑,


    “哈哈,柏兄真是妙人,走,一并上去,也不知晋王殿下,和侯爷,急匆匆的换了地方,可见此地酒楼的酒菜诱人啊。”


    遂先迈步踏入其中,只是这一番的笑声,让襄阳侯不禁多看了大公子一眼,这算是埋怨吗,鸿胪寺卿孙伯延可是大公子的人,内里的事,不知又有何见解,


    眼见着人已经走到楼梯口,也不再迟疑,快步跟上,一同上了二楼,


    入了厅堂,绕过屏风,只见内里,已经来了不少人,二人遂一同行了礼数,


    “见过诸位王爷,见过侯爷。”


    此时的张瑾瑜,还坐在那喝茶,闻言后见到是大公子和襄阳侯尽皆来此,眼神里有些古怪,这两位竟然联觉而来,怎么会那么巧,还是故意如此,毕竟放了鸿胪寺的鸽子,不会是大公子那位孙师兄,告了冤屈了吧?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