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作者:风时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天后,省委组织部召开部务会,专题研究临州市领导班子调整事宜。


    作为考察组负责人,郑仪列席会议并作了详细汇报。


    王振国全程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在郑仪提到李远的“治理型发展”理念时,微微点了点头。


    会议最后决定:同意临州市委的建议,提名李远同志为临州市常务副市长人选,按程序报省委常委会审批。


    会议结束后,王振国叫住了郑仪:


    “小郑,留一下。”


    等其他人都离开会议室,王振国才开口:


    “你对李远的评价很积极啊。”


    郑仪谨慎回应:


    “主要是这位同志确实优秀。”


    “嗯。”


    王振国手指轻敲桌面。


    “你觉得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务实。”


    郑仪不假思索。


    “既能贯彻上级意图,又能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


    “难得你这么看好一个干部。”


    王振国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不过眼光不错,老书记当年就很欣赏李远这股钻研劲。”


    郑仪心领神会,王振国这是在肯定自己的考察结论。


    “对了。”


    王振国突然话锋一转。


    “干部一处的工作还适应吗?”


    “正在努力学习。”


    郑仪谦虚道。


    “不用太谦虚。”


    王振国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


    “老李跟我提过,你上手很快。”


    郑仪心头一跳,李长庚向王振国推荐自己,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谢谢领导关心。”


    “好好干。”


    王振国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慢慢来。”


    当天下班后,郑仪接到了李远的电话。


    “郑处长,听说部里已经通过了?”


    李远的声音听起来既兴奋又克制。


    “是的。”


    郑仪语气平静。


    “按程序走,应该很快会公示。”


    “多亏了郑处长的公正评价。”


    “我只是实事求是。”


    郑仪笑笑。


    “接下来就看李市长的实际行动了。”


    “一定不负组织重托。”


    李远的声音郑重起来。


    “对了,改天您有空,我想请您吃个便饭,好好请教一下。”


    郑仪略作思考:


    “等公示期过了再说吧。”


    “好的,我明白了。”


    此次交谈适可而止,郑仪挂断了电话。


    他知道,这通电话不仅是李远的致谢,更是一次政治表态——李远记住了是谁在关键时刻帮了他一把。


    而这一层关系,将随着两人的仕途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便是政治场中的微妙关联,不动声色,却影响深远。


    当晚,郑仪收到了来自李远的一封电子邮件,没有多余的话,只有一份题为《临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构想》的附件。


    郑仪翻开这份长达三十页的文件,细细阅读。


    文件中,李远不仅详细阐述了临州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更在最后一部分专门提到了与省委组织部的对接工作,如何优化干部考核机制,如何将治理效能与干部选拔挂钩,如何建设一支“治理型”的干部队伍。


    这一部分的内容,显然是为郑仪所在的干部一处“量身定制”的。


    李远很清楚,郑仪看重什么,组织部看重什么。


    他不仅在表达谢意,更是在展示一种“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郑仪轻轻合上文件,微微一笑。


    李远的政治智慧,确实非同一般。


    一个月后,李远的常务副市长任命正式通过。


    临州市政府会议室,李远的常务副市长任命宣布会正在进行。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林向东宣读完任命文件后,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李远起身致谢时,目光扫过会场,在角落里发现了安静旁听的郑仪——这位年轻的副处长刻意选择了最不起眼的位置,却让李远心头一热。


    他知道,这看似平常的一次露面,实则是郑仪在传递某种不言而喻的支持信号。


    会议结束后,李远快步走向准备离开的郑仪:


    “郑处长,没想到您亲自来了。”


    郑仪微微一笑:


    “林部长带队,我们干部一处自然要有人跟着。”


    他顿了顿,声音放低:


    “再说,总要来看看自己的‘政绩''怎么样。”


    李远会意,不禁笑出声来。


    两人默契地并肩走出会议室,沿着走廊缓步前行。


    “郑处长,说实话,这次能顺利接班,多亏了您那份考察报告。”


    李远语气真诚。


    郑仪摆摆手:


    “我只是如实汇报。真正起作用的,是您那份《治理型发展》的材料。”


    “那不过是些粗浅的想法。”


    “粗浅?”


    郑仪挑眉:


    “李市长,您那份材料里关于干部考核与治理效能挂钩的部分,连王部长都称赞有见地。”


    李远心头一震,王振国部长竟然关注到了?


    “所以.....”


    郑仪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好好干,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说完,他在走廊拐角处停下脚步:


    “就送到这儿吧,李市长刚上任,事多,我就不多打扰了。”


    李远会意,主动伸手相握:


    “改天再向郑处长请教。”


    郑仪点点头,转身离去。


    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李远站在原地沉思良久。


    郑仪刚才的话里,似乎藏着更深的含义——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听起来不只是在说常务副市长这个位置。


    难道……


    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在李远脑海。


    他迅速收起思绪,整了整西装,重新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现在,他需要先把这个常务副市长当好,才有资格考虑更远的事。


    秋风渐起的一天,组织部的银杏已经开始泛黄。


    郑仪刚开完一周例会,就被王振国部长叫到了办公室。


    推门进去,只见王振国正站在窗边,手里捏着一片飘落的银杏叶,神情难得的惬意。


    “王部长。”


    郑仪轻声唤道。


    王振国转身,难得露出笑容:


    “小郑来了,坐。”


    他走到办公桌前,放下手中的银杏叶:


    “怎么样,来干部一处这几个月,还适应吧?”


    “挺好的,已经熟悉了主要业务。”


    郑仪谨慎回答,不确定王部长为何突然找他闲聊。


    王振国点点头,慢悠悠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


    “今天找你来,是有个私人话题要聊。”


    郑仪看到纸袋上的”个人事项登记表”几个字,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