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抗生素脑病
李青荷推门的手顿时僵在半空,指尖微微发颤。
方晓那句"我站你这边的"像一滴热水落在她耳廓上,烫得她整只耳朵都红了起来。
她甚至能感觉到血液在耳尖突突跳动的声音。
"谁、谁要你站队了..."她声音越来越小,尾音几乎消失在唇边。
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白服袖口,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方晓站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目光落在她通红的耳尖上。阳光从走廊的窗户斜射进来,将她耳廓照得近乎透明,连细小的绒毛都清晰可见。他忽然有种想用指尖碰一碰的冲动。
"李医生,"他故意压低声音,看着那小巧的耳垂因为他的吐息而轻轻颤动,"你耳朵怎么红了。"
"过敏!"李青荷猛地打断他,一把推开会议室的门,"我对...对消毒水过敏!"
示教室里的争论声戛然而止,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看向门口。
李青荷僵在原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个借口简直蠢透了。
方晓适时地从她身后走出,彬彬有礼地向众人点头致意。
在擦肩而过的瞬间,他状似无意地轻声道:"原来如此...那我下次换种沐浴露。"
李青荷差点没钻进地缝里。
她低着头快步走到中医科座位,米白色连衣裙在转身时划过一道轻盈的弧线。
方晓在她身旁落座,目光不经意扫过她微微蹙起的眉心——那蹙起的弧度像极了针灸铜人像上的某个穴位连线,让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患者简直太过分了!"神经外科刘主任拍案而起,白大褂袖口沾着的碘伏痕迹随着他的动作晃动,"术后第三天就敢拉着护士长的手要微信,这根本就是对医护人员的不尊重!"
"不是病?"方晓突然低声自言自语,手指已经翻开病历本快速浏览医嘱。
纸页翻动的沙沙声中,他注意到李青荷悄悄往他这边偏了偏头,发丝间若隐若现的珍珠耳钉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方晓的指尖轻轻点在医嘱单的时间记录上,李青荷不自觉地凑近了些。她身上淡淡的柑橘香气混着一丝消毒水味道,萦绕在两人之间狭小的空间里。
"看这里,"方晓压低声音,手指沿着输液记录缓缓移动。
"头孢哌酮3.0g,250ml生理盐水,30分钟内滴完。"他的小指不经意擦过纸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标准应该是至少60分钟以上。"
李青荷的睫毛轻轻颤动,在病历本上投下细小的阴影:"所以是...滴速太快?太快的话,应该是急性左心衰吧。"
"抗生素血药浓度骤升。"方晓突然转头,发现两人的距离近得能看清她瞳孔里的细碎光点,"可以突破血脑屏障。"
会议室的白炽灯在李青荷眼中映出小小的光斑,她微微张着嘴,露出一点洁白的齿尖:"抗生素脑病...我在教科书上见过,但临床上一次都没见过。"
方晓的轻笑像羽毛般轻轻擦过耳膜,温热的呼吸若有似无地拂动李青荷额前的碎发。
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却闻到对方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混着一丝清冽的、好闻的味道。
"没想到真的会遇到吧。"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尾音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温柔的调侃。
说话时,方晓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密的阴影。
李青荷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的病历本,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
她感觉自己的耳尖又开始发烫,视线无处安放,最终落在方晓白大褂的纽扣上。
"我..."她刚想开口,却发现方晓不知何时又靠近了些。
他的白大褂袖口擦过她的手背,布料带着阳光晒过的温暖触感。
李青荷能清晰地看到他修长的手指搭在病历本上,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指尖因为长期练习手术而有一层薄薄的茧。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们之间投下斑驳的光影,方晓忽然伸手,指尖在她额前悬停了一秒,最终只是轻轻拨开一缕垂落的发丝。
这个动作让他的腕表露了出来,表盘反射的光正好映在李青荷的眼睛里,让她不由自主地眨了眨眼。
"你睫毛在发光。"方晓突然说,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他的目光专注地落在她的睫毛上,看着那上面跳动的细碎光点。
李青荷感觉心跳快得不像话,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白大褂的衣角。
会议室里的讨论声仿佛突然远去了,只剩下两人之间这个小小的、安静的空间。
李青荷发现方晓的眼瞳在阳光下呈现出清透的琥珀色,里面清晰地映着自己的倒影。
"我该..."她刚想说话,方晓却突然退开,若无其事地整了整衣领。
那个瞬间的亲密感像泡泡一样消散,只留下若有似无的好闻的味道还萦绕在鼻尖。
"病例讨论要开始了。"方晓指了指已经站到投影前的主任,嘴角挂着那抹熟悉的、玩味的笑。
但在转身的瞬间,李青荷分明看到他耳尖也泛起了一丝可疑的红晕。
他不动声色地将病历本往她那边推了推,手指点在神经系统查体记录上,"你看这个扑翼样震颤的描述。"
李青荷突然伸手按住那页病历,指尖正好覆在方晓的食指上。
两人同时一怔,她却没立即缩回手:"所以那些异常行为..."
"不是骚扰,是药物毒性反应。"方晓的声音不自觉地柔了下来。
普外科刘主任听到方晓的话后,恶狠狠的看过来,会议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刘主任拍案而起,茶杯里的水剧烈晃动,在他白大褂上溅开一片深色水渍。
他额角的青筋暴起,手指直指方晓:"你一个中医医生,竟敢质疑我用药?"
声音震得投影幕布微微颤动。
所有人的目光如聚光灯般射来。
李青荷感觉自己的后背瞬间绷紧,手中的钢笔不自觉地抵住了记录本,在纸上洇开一小片墨迹。
她余光瞥见方晓的侧脸——他下颌线绷紧了一瞬,又很快恢复平静。
"这位主任,"方晓的声音出乎意料地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中医也可以讨论用药的。"
他缓缓站起身,白大褂下摆扫过李青荷的指尖,"但今天讨论的不是中西医,而是患者的安危。"
说着,方晓走向投影仪,步履沉稳。
李青荷注意到他后颈的发梢还带着微微的湿气,在白炽灯下泛着细碎的光。
"这是去年《柳叶刀》发表的病例。"方晓调出一篇文献,手指在触控板上轻点放大关键段落,"头孢哌酮导致的精神症状,血药浓度超过100mg/L时发生率高达17%。"
刘主任的脸色由红转青。方晓却突然转向李青荷:"李医生,能否解释下"药毒攻心"的中医机理?"
李青荷猝不及防被点名,手指一颤,原子笔滚落在地。
她弯腰去捡时,发梢扫过方晓垂落的手背。起身时,她发现方晓已经蹲下身,将那支原子笔递到她面前。
"药毒入血,上扰神明。"她接过钢笔,声音渐渐坚定,"就像《伤寒论》中记载的"误下谵语"。"
方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转身面对众人:"所以西医的抗生素脑病,中医称为药毒攻心。"
刘主任的气势明显弱了下来:"那...那现在..."
"立即停用头孢哌酮。"李青荷突然站起来,声音清亮,"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我和方医生去看看情况,试试看能不能用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