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新营生法子,三姐戏贾琮

作者:山花泡枸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琮眼角抽搐了下,这老道士还真是为老不尊。


    之所以要三元丹。


    贾琮之前便了解过,它含有红铅,也就是女人经水。


    红铅性热!


    这副丹药,确确实实在房中对男人有所帮助。


    但是。


    炼丹的道士不明白化学反应。


    火药也被他们不明不白地发明了。


    贾琮这么做。


    的确不是好心好意帮助贾赦什么的。


    他才没那个时间和闲心。


    红铅性热,大黄性寒。


    两者相加!


    身体弱的,必死无疑。


    这是贾琮对付贾赦的一个杀招。


    人性。


    不是不能改变,但是很难。


    贾赦为贾府的灭亡挖了不少坟。


    贾琮不能百分百肯定在功名利禄。


    借权朝廷与礼法孝道、父父子子的搏斗之中。


    绝对会成功。


    哪怕有把握,他也要这么干。


    贾赦是会听劝告的人吗?


    强娶鸳鸯、平安州不知名事件、讹诈石呆子.......


    那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贾珍。


    贾琮都不愿意陪葬。


    如果贾赦继续胡作非为,不听劝告的话。


    那么,不如就让他早点去死吧!


    这就叫不择手段。


    政治是一门惩罚的科学,权力的路上。


    都有见不得光的东西。


    .......


    “柱儿哥啊,现下当值换班了?”


    铁牛踩在一间下房的门槛上,怀揣宝盒。


    “是啊,今儿兴儿、昭儿他们当差。


    你怎么有空跑我这边?”


    王柱儿觉得怪异。


    铁牛把宝盒放在桌案打开,羡慕地、悄悄地道:“知道这玩意是啥嘛?


    三元丹!于房中最有助益!


    尤其大老爷年事已高,又妻妾成群。


    近来面色多有不快,柱儿哥。


    是好兄弟我才帮你,你献给琏二爷。


    请琏二爷献给大老爷,大老爷一高兴。


    嘉奖琏二爷,琏二爷一高兴。


    就会嘉奖你,还怕没好处吗?”


    王柱儿闻言一喜,但随后又摇头道:“万一有毒呢?”


    “你什么意思?!我铁牛是那种人吗?”


    铁牛跳脚道:“不信拿个猫儿狗儿试试?


    大老爷自己不会去试吗?


    这个你何需操心?”


    “唔,原来如此.......”


    举棋不定的王柱儿放下心来,客气道。


    “多谢了,自打我老子娘被撵出去。


    我在府里都没啥脸面了。”


    “嗨,客气个什么。”


    铁牛笑着出来,暗自琢磨。


    他也猜不透琮三爷为何要交给王柱儿?


    为何自己不揽功劳,博取大老爷欢心呢?


    看来......琮三爷真是兄弟和睦,善良好心啊!


    五月茄子,六月莲蓬、冬瓜。


    七月菱,八月藕!


    这是英莲、香菱、秋菱从生到死的过程也是时令之变化。


    鲜藕配一碗白米饭成粥,比大鱼大肉都强。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与儿女熟商量。


    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


    擦嘴漱口。


    贾琮提脚走:“学生不留宿了,明年就秋闱。


    夺得鹿鸣宴一席,才有脸见老师。


    贵府要配个大厨吗?”


    “嗯,不用,部院不见升象,就不必浪费了。


    你二叔虽不是科甲出身,也是通八股的也问问他。”


    秦业长叹:“钟儿还不进学,还得考。


    有状元徒弟,无状元师父。


    我这官途后身,没准还要落在你身上......”


    “那感情好,学生却之不恭。”


    贾琮一笑出门,秦钟扮了个鬼脸。


    秦可卿螓首微垂,细嚼慢咽地不吱声。


    “八月十五,下元拜月不明。


    天不作美,他们不带伞吗?”


    秦业瞧着堂外的天阴沉沉的,低叹道。


    秦可卿放下碗筷:“我去送吧。”


    话音一落,她便提斗笠出了堂。


    秦海在院场收拾祭台、瓜果祭品。


    “管家辛苦了。”


    “小姐要送贾小相公?


    他们骑马,这天怕要下雨喽。”


    秦海笑着应答,她走廊庑。


    贾琮听到了,驻足转身道。


    “没事,多大的路程,常来常往的。”


    “得病了怎么办,我身子就不好。


    淋不得雨,来,我给你系。”


    秦可卿不由分说地拿斗笠罩在贾琮头上。


    两根丝绳在下巴与脖颈之间打结,看着男儿愈发俊郎的脸,眉眼一弯笑道。


    “长高了不少啊,当时见你,还是个孩子。”


    贾琮轻嗅着女人身上传来的幽香:“是啊,都不知不觉。”


    “考了秀才要定亲,年轻俊秀。


    怕有不少人踏破门槛求亲。


    西府大房的门槛烂了吗?”


    秦可卿语气里泛着几分不自觉地酸味。


    贾琮听进耳朵里,心情大好,眨眼道:“还很新,嫡庶有别。”


    秦可卿抿了抿唇,不再说话。


    默默地和他并排走,院里轻风送来桂花的香味。


    上元夜的圆月淹没在乌云背后,偶尔露脸。


    像是奔跑着的,仿佛带了把伞。


    那伞是滚滚的乌云,纸糊灯笼在门下摇摆。


    “这一路辛苦吗?”


    “怎么能说苦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条路是我选的,我不能怨谁。


    男子汉大丈夫,更不能说苦。”


    秦可卿闻言唇角一扬:“师弟,莲好吃还是藕好吃?”


    贾琮想也没想,笑道:“六月莲,八月藕,六月是夏花之灿烂。


    八月是硕果之丰收,前者酷热。


    后者凋零,各有风情......”


    “若是让你必选一样呢?”


    秦可卿眸光闪烁,睁睁看向男儿棱角分明的则脸,询问道。


    可惜....半晌听不见答声。


    “往事已矣,是不必再提了。”


    秦可卿摇了摇头,这时已经到门了。


    大门的衔兽双环与石狮子都冷冰冰的。


    目送他们走了,提明瓦灯的手木木的。


    秦海提醒关门。


    她婀娜多姿的身影才消失在门缝之中。


    ~~~~~


    喧嚣的西小市,山海书店内一进大堂。


    有三三两两的人看书品棋观画论诗。


    贾琮在二进院子等。


    曹达华提来几罐猪油、卤水。


    铁牛按吩咐买来了小苏打、石灰、胭脂。


    金喜财、黄俊郎两边各围起来。


    尤氏也被贾琮叫出来观看。


    所有人都不明不白地看着贾琮先把石灰、小苏打放入坛子。


    里面发生反应!


    下面管子流出了另一种液体。


    贾琮解释道:“流出来的东西会伤人。


    不能用手碰!


    把这东西放进猪油之中,可以得到肥皂......”


    制备出来氢氧化钠。


    再放进另一个坛子里面,和猪油反应。


    众人皆是不信。


    尤氏帕子掩口:“太脏了,我受不了。”


    贾琮制备完肥皂,丢给她一块。


    “你拿去洗洗试试,肥皂这种东西。


    比起皂角还好用.......”


    尤氏半信半疑地去天井旁边的水桶洗了。


    洗完。


    双手果然是舒适干净,但却有一股油腻味。


    她嗔了男儿一眼:“你是不是专门糊弄我的?”


    贾琮讪讪干笑:“忘了、忘了加胭脂。


    加上一层胭脂去掉腻味就好了。”


    黄俊郎拿起一块肥皂,在手里掂量掂量。


    扳手指算算成本,与金喜财对视一眼。


    “有利可图,有利可图啊!”


    铁牛也掩鼻:“琮三爷,这些是不是该搬掉了?


    一院子的怪味。”


    “别,看,卤水加热了......把流出


    来的东西再放进猪油里面.......”


    曹达华依言做了,贾琮再叫铁牛拿筷子做模子。


    把剩下的反应生成物包裹起来,插入一颗灯芯。


    不多时,点燃,这蜡烛亮堂堂的,而且无烟。


    这点化学知识,只需要高中水平。


    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石灰氢氧化钙制备。


    得到氢氧化钠!


    用卤水氯化镁加热,得到盐酸。


    氢氧化钠加入猪油,得到肥皂。


    盐酸加入猪油,得到蜡烛,剩下的甘油。


    虽然可以祛除果酒中的涩味。


    但是大明、大楚的果酒已经非常多了。


    有枸杞酒、葡萄酒、梨酒、莲花白等等。


    倒是没必要再去争取。


    仅仅是肥皂、蜡烛的利润,都已经很可观了。


    “原来皂角、蜡烛还能这么制。


    成本可谓十分低廉,真正的物美价廉......”


    金喜财激动得眼红:“公子,我刚才没看清,要不再来一遍?”


    “不用,我会细细写下来,分开成几份。


    敝帚自珍就敝帚自珍吧,关系到大家的饭碗。


    方子万不能传出去......”


    贾琮琢磨道:“你们一人保管一份,监督书店的工匠另做。


    投入多大的成本,你们自己定。


    工匠有行规,雇佣我们家,不得再受雇别家。


    如此双层制约,可保无虞了......”


    金喜财、黄俊郎连连点头称是。


    为了自个儿的利益,怎么能透露出去?


    别看贾琮几个时辰完事!


    个中细节,一遍是记不住的。


    贾琮继续吩咐道:“到南城开的分店,就给尤家三姐妹代理。


    她们也可以雇人经营,自己管账。


    也算保个衣食无忧吧。”


    一连安排下去,贾琮正准备要走。


    尤氏咬唇想了想,招呼道:“我那两个妹子过来了。


    该感激你这份大恩大德,我们请客。”


    忙活半天,正好肚子饥饿,贾琮也没多想。


    便留下来,进屋吃饭。


    席间。


    尤三姐斟酒,语气正经道:“这回不调笑你了,我们明儿就回家。


    自己营生,也省得生出风言风语。”


    尤氏、尤二姐倒还庄重。


    尤三姐却无拘无束,酒酣耳热。


    贾琮目视着一屋子三朵姐妹花,脑子里不禁冒出一个曹某人的念头。


    “汝妻儿,吾养之?”


    这三朵鲜花都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当然。


    没有一个是完璧之身的,不过耐不住动作规范呐......


    尤氏有贵妇风情,尤二姐温柔似水,尤三姐火热妖艳.......


    草,我在瞎想什么?


    最近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就勾勒出一些老师的画面。


    贾琮知道自己真是进入青春期了!


    明显能感觉到对于自身的把控和抵抗力。


    越来越弱.......


    他赶忙拂去龌龊想法,目不斜视。


    却发现脚被人踢了一下,抬眼望去。


    就见对面的尤三姐笑靥如花.......


    一脸的风骚,满眼的挑衅。


    贾琮没好气地瞪了眼,尤三姐并不惧,也似笑非笑的瞪着他。


    这小妖精!!!


    ........


    ........


    乾德九年丙子。


    凤藻宫贾元春令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传信。


    二月二十二,宝玉与众姐妹搬入大观园。


    贾宝玉住怡红院,林黛玉住潇湘馆。


    薛宝钗住蘅芜苑,贾迎春住缀锦楼。


    贾探春住秋爽斋,贾惜春住蓼风轩。


    李纨住稻香村,妙玉住栊翠庵。


    妙玉则是王夫人下帖子请来的。


    ——————


    荣国府西路,贾政外书房,梦坡斋。


    贾政居家穿便服,手抄邸报道。


    “丙子年直隶省秋闱乡试。


    主考官是户部侍郎、内阁次辅汪应沅。”


    贾琮下首坐着,暗暗诧异,以阁臣做乡试主考官。


    显然乾德对上次乡试误批有所警惕。


    排除阁臣身份。


    户部侍郎做乡试主考官,一点也不小题大做。


    其他省份都是派给小官熬资历、攒资格。


    唯独直隶省是例外的,天子脚下,自然不同。


    他上次那事件,即便不误批。


    乡试文章,取不取在两可之间。


    火候不到,但那个西城御史钱西洪误批了。


    要分开来谈,钱西洪学识不够,要受处罚。


    乾德也不想为他一个人重考。


    终究是那帮大臣爱拿这个引子点火。


    引起更大的派系纠纷,岂不是烦不胜烦。


    想到此。


    贾琮稍微开怀:“汪阁老还评点过侄儿的《兰陵志异》。


    料来希望也有一分。”


    “那些杂书不过是旁枝末节,无关主干。


    不入流的,四书五经才是正经。”


    贾政稍显不屑道:“八股通了,才是清流。


    那时要作诗、作词、戏曲。


    才无伤大雅,你下去好好准备。”


    贾琮暗暗腹诽这个道学家的不开窍。


    圣贤书读多了,人也容易虚伪和伪善哪。


    他走出西路跨院的垂花门,正逢贾琏过来。


    贾琮小声地问,亲切道:“二哥,父亲近来气色好了些。


    是你进献了什么药?”


    贾琏微微得意,又拿出兄长的气势。


    “这事你别多问了,你还小。


    不过是那些小厮收罗来的药物......


    日后你会知道的!”


    “嗯。”


    贾琮乖巧地错开,西路跨院是贾政外书房所在。


    往北就是贾母居处荣庆堂。


    穿着青缎掐牙背心的鸳鸯迎面笑着过来。


    “琮三爷,老太太在园子里开了宴席。


    琮三爷今年又要赶考,二姑娘提议。


    顺便给咱们的秀才相公饯行。


    老太太便准了,快跟我来吧。”


    贾宝玉和众女能入住大观园,是元妃下令的。


    贵妃娘娘的旨意。


    人家可没说让贾琮、贾环之类的庶子进去住。


    本来。


    大观园的建造挪用了多处建筑格局。


    包括宁国府会芳园、东大院、梨香院、贾赦的部分花园。


    全部拆开来,重新合并,再围起来。


    薛家居住的梨香院,目今成了十二官练习戏曲的场所。


    贾赦也想让贾琮搬进去住。


    毕竟大观园环境清幽、雅致、壮观。


    再好不过的读书条件了。


    奈何家中辈分再高,也大不过君臣。


    王夫人是能每月定期进宫见元妃的。


    大房更别想出头了。


    大观园虽然建成一年。


    贾琮却是第一次看到,从荣国府北部的南北宽夹道进园子垂花门。


    便是一条石子小道,正门五间!


    上面桶瓦泥鳅脊,门槛窗子,一色水磨,白玉石阶。


    雕刻西番花草,这一处风景直接挡住了视线。


    让人不能见到里面如何。


    恰如四合院进门的照壁,匾额题“翠嶂”两个字。


    大观园建筑的名字。


    大部分是贾宝玉题的,究其原因。


    是贾元春与贾宝玉姐弟情深,贾政当初来这么一出。


    是为了迎合那个当贵妃的女儿。


    元妃省亲之后,部分名字有所改动。


    大观园东北部的凹晶溪馆、凸碧山庄、西部的稻香村。


    则是出自林黛玉手笔。


    沿石子路过了翠嶂,便是沁芳亭。


    桥上有亭,谓之亭桥。


    单是桥,大观园就没有重合的。


    蘅芜苑的朱栏折带板桥、缀锦楼至秋爽斋的蜂腰桥。


    凹晶溪馆至栊翠庵的闸桥,等等不一。


    各有特色,匠心独具,宛如天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