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国事、家事、天下事!

作者:山花泡枸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州和无锡之间有个浒墅钞关。


    设在运河口岸,南来北往必要缴税。


    贾琮有秀才功名!


    那些守关的人放他过去了。


    既然沈郜都赶人了,不走也不行。


    在路上又是连月时间,不趁早回去。


    明年乡试可就赶不上了。


    船舟第一站北行折西,在金陵码头泊岸。


    金陵有闻名遐迩的“十六楼”。


    就是十六个豪华大酒楼!


    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


    石城门外的叫做石城楼、讴歌楼,张灯结彩。


    美人伴酒,生脍珍馐,官员富商。


    贾琮进了讴歌楼,点了三份香茶。


    铁牛、曹达华站着吃。


    香茶不是汤。


    但的确是茶和各种香料配合而成,要嚼着吃。


    嗯.....相当于现代的口香糖。


    国家驿站十里设铺,几十里再设驿。


    豫亲王爷的书信他收到两份了。


    才坐下不久。


    刘副总兵哈哈大笑地踱上楼来。


    伙计们窃喜地迎进。


    刘廷一手搂个姑娘,愣神找了半天。


    才寻到贾琮的身影,声若蚊蝇道。


    “贾小相公,咱们又见面了。


    王爷到金陵不久,托我过来。


    叫小相公时文为重,就不便相见了。”


    贾琮装作感激涕零的样子:“晓得、晓得。


    叫刘副总兵亲自过来,可不是折煞我了。”


    刘廷对他这副谦良、恭维的话很是受用。


    哈哈一笑地摆手,嘴上连说着无碍。


    二人简单聊完、点头。


    两人再度分开,各吃各的!


    贾琮吃完下了讴歌楼,石城门外便有一个小厮看准了他。


    “可是琮三爷?小的是石头城看守奴才。


    琏二爷回来时打过招呼,说过三位相貌。


    金彩大爷吩咐小的托琮三爷运点东西回去。”


    “知道了,你叫人搬上船去。”


    贾琮不怎么在意这小插曲。


    金彩是鸳鸯的父亲,在金陵看房。


    老两口都快死了,他又乘舟北上。


    盛泽田庄加上扬州书店、京城书店的钱。


    他随时也有几千两的身价了,地主生活真是美好啊!


    不过这一切都是凌云壮志的基础。


    一个成年人心理,三年不尝荤腥也是够压抑的了。


    本以为此番能在邢蚰烟身上有所突破。


    谁曾想......事情的发展似乎有点偏离轨道了!


    晴雯今年十七岁了吧?


    嗯,秦可卿似乎也......


    唉~漂泊已久,是该回去了。


    元妃省亲之后,按原来的进境。


    贾府基本无事,要在下一年的二月二十二。


    贾宝玉与众姐妹才搬入大观园。


    大观园就此关起来闲着。


    贵族官僚阶级的挥霍无度、奢侈糜烂,那是本性。


    ........


    夏日炎炎,葡萄绿叶、芭蕉叶冉冉。


    曹达华、铁牛搬行李进了房间。


    各色土特产挨家挨户送了一遍。


    就连赵姨娘、周姨娘的都不缺。


    贾琮东厢房洗澡出来,晴雯、林红玉、秋桐送完回来。


    便一起联袂至庑下门口台阶,叽叽喳喳地叙话。


    晴雯扳手指数落:“贵妃娘娘省亲,这可是几十年难遇到的事儿。


    指不定是百年不遇,偏生你要南下。


    滞留未归,赶不上这盛事,该!该!”


    愈发出落地少女,娇俏地打趣着,眉眼弯弯。


    贾琮看看晴雯,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


    胸脯鼓得愈茁壮了,身量苗条,肤白貌美。


    一对儿不勾自媚地狐狸眼,好似蕴含着两汪春水,直搅人心神颤动。


    “这丫头当真是长开了啊!”


    贾琮移开目光,稍稍稳定了下心神,暗想道。


    她说的也是!元春此后就不能回家了。


    但是“皇恩浩荡”。


    容许女眷在每月定期之日进宫照看。


    林红玉眨了眨眼,插过话道:“贵妃娘娘赏赐了老太太金、玉如意各一柄。


    沉香拐拄一根,迦南念珠一串。


    富贵长春宫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


    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余银锞十锭。


    大太太、二太太减了如意、拐、珠四样。


    两位老爷御制新书、宝墨、金银爵各两份。


    三位姑娘、宝姑娘、林姑娘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金银锞两对。


    宝二爷的一样,兰哥儿的是金银项圈。


    琮三爷和环三爷的同,表礼一份,金锞一双.......”


    晴雯惊愕的看了林红玉一眼:“她记得这般清楚!不愧是嘴快的。”


    秋桐白眼一翻,撇撇嘴不说话。


    “好。”


    主仆几人闲聊一会,等林红玉、秋桐走了。


    贾琮一把揽过晴雯苗条腰肢,双手抱了个满怀。


    低头在少女颈袖间深吸了一口芳香。


    “几月不见,你有没有想爷?”


    “才没有......”


    晴雯象征性的扭了扭身子,便不再动弹,任由男儿轻薄。


    她的头埋在胸脯前,只觉得俏脸一道道滚烫。


    心嘭嘭地乱跳。


    要换作以往,她才不让这人如此亲昵地触碰呢。


    何况还是大白天.......


    古代十四岁就算是大姑娘,都可以嫁人了。


    贾琮满了十三岁,放到现代也是初中二年级。


    早都会谈恋爱了!


    更何况古代普遍早婚、早熟。


    贾琮闻着她发髻的皂角味,头稍稍仰回来。


    忽然夺住晴雯小樱唇,趁其不备将大舌伸了进去。


    浓浓的一股雏子幽香,清、嫩、滑。


    贾琮连连攻占,来势汹汹。


    晴雯大脑一片空白,小丁香下意识地在缩、逃避。


    也不知道闭上眼睛,水杏眼瞪得大大的。


    浅尝即止地索取了一番。


    贾琮有些好笑道:“你能把眼闭上吗?”


    “你.......我......天呐!”


    见眼前人不觉羞耻的模样,晴雯哪里还能耐得住。


    掩口惊呼,忽地转过身,一甩帘子。


    小脸通红地跑进了里间。


    “不就亲个嘴嘛!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的?”


    贾琮不以为意得撇嘴,也跟着进了里间。


    抬眼就见。


    晴雯正坐在床沿抹泪哭泣,宛如一个受气的小媳妇。


    贾琮微微一笑,上前挨着坐下,顺势搂住她软糯香肩。


    她还不乐意地扭了扭。


    贾琮眉毛一挑,稍稍加大力气,强势的态度令少女安分了下来。


    晴雯娥眉倒蹙,娇哼道:“没名没分,就这样,我会被人笑话死的!”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贾琮嘴角微扬又从后面搂住她:“待明年中了举人,我就和大老爷、大太太说。


    举人可不比秀才,天下几十万的秀才。


    举人却是难挑!


    官府衙门还要给举人出钱立牌坊。


    有资格参加大选做官,那个时候。


    量他们也不会阻挠我的一个小小要求,是不是?


    就不知你有没有这个意,我这回南下。


    可是遇到了几个好姑娘......”


    晴雯心里高兴,却嘴硬道:“谁呀?”


    “扬州瘦马你知道吗?打小培养出来的。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那叫一个勾人。


    就不像你一块暴碳似得,就像是一块干柴一点火。


    就烧得那个旺!


    还有一个大太太娘家的表姐,可是典型的苏州丽人.......”


    贾琮故意挑衅地调笑道,暗暗观察这妮子的脸色。


    果然!不等他把话说完。


    晴雯眸光盈盈,泪光楚楚,转身直视他道。


    “我在你心坎儿上就那般不好么!


    我不过就说句气话,你就拿别人来气我。


    你还去喝花酒?


    你们公子爷们,果然是一个脾性的.......”


    这般说着,心里忽地一抹委屈涌上来。


    就着眼泪止不住地掉!


    贾琮也知道不能再故意气她,免得这妮子又胡思乱想。


    再度将她抱了个满怀,拍拍她肩膀轻声安慰。


    又一连说了些江南的所见所闻。


    林如海丧事怎么办、特产怎么好吃、坐船什么滋味。


    苏州是怎么过节的,又买了首饰、胭脂给她做礼物。


    贾琮满嘴跑火车,见晴雯逗笑了,他方才暗松口气儿。


    晴雯眸光熠熠的看着他,心道:“你看清了我的心思。


    你的心思我看不清吗,傻人.......”


    ~~~~~


    “孩儿给老爷、太太请安。”


    贾琮在东路正堂屈膝下跪,暗暗咬牙:“就算给死人下跪吧!不冤.......”


    贾赦兴致缺缺,鼻孔“嗯”的一声。


    瞥见小儿子增高了不少,也清瘦了不少。


    那种风尘仆仆尚未洗尽!


    封建家长“抱孙不抱子”的虚伪、剥夺人权的作风也不体现出来了。


    他体型与邢夫人一样虚胖,倒是绝配。


    多年以来,纵欲过度!


    因此近来时常内闱不振、半途而废,颇不尽意。


    是以。


    人也就懒了,没多大兴致。


    其实在贾府家中,日日请安没必要。


    贾母等人都不让儿孙天天过来。


    贾宝玉娇生惯养、林黛玉体弱,来不来更是随心。


    只是面见长辈必须请安,微言大义。


    见微知著是也。


    贾琮看一眼便明白贾赦病在哪里。


    脚步虚浮、喘气急促、容易心烦。


    这是肾虚的表现啊!


    可惜这时代没有他好我也好的肾宝片!


    不过增强房中的药物倒是不少!


    贾琮眼睛一转,暗暗动了心思。


    身强体健还属邢夫人,大嘴一张,就是一副居家妇人聒噪的口气。


    “你也十一岁了,也不小了!


    下苏州一回,身量也高了。


    邢家那边如何啊?”


    “舅舅、舅妈、邢姐姐都安好。


    家中还有地!


    儿子孝敬了一些江南的土特产。


    老爷太太受用么?”


    贾琮半真半假的说着,绝口不提自己的田庄。


    邢夫人咂嘴道:“那腌制品还好,就是江南的橘子。


    没冰窖藏着就烂了,味道也浑。


    嗯...你下去安心备考吧。”


    听见娘家不哭穷,邢夫人算是松了一口气。


    要是向她哭穷、要她接济。


    别提多别扭难受的!


    可不愿意分一个铜板给他们!


    不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我不靠你们,你们也别指望我!


    贾琮跟贾迎春出来,姐弟俩聊了些话。


    迎春说的都是家事,贾环怎么不听话,学业不长进。


    王夫人对宝玉严厉了些。


    碍于贾母宠溺又不敢过多责备宝玉。


    所以宝玉还是没考中秀才,之类的家长里短.......


    贾迎春要去王熙凤院子坐坐。


    贾琮摇头不去,同居一府。


    嫂子和小叔子却是陌路人。


    贾迎春温和道:“兄嫂见面,又不会吃了你!


    过去的,都过去了,嫂子怀了个人。


    将来是你侄女、侄儿,真不见?”


    王熙凤怀孕了?


    这个消息倒是让贾琮怔了下,皱眉思索。


    貌似是......今年七月初七生!


    明年女儿出天花,按惯例习俗。


    两口子搬家,贾琏又能偷多姑娘了。


    看来贾琏还是给力的嘛。


    .......


    .......


    王熙凤身穿了一条很宽松的撒花裙,因此那大肚子看不出来。


    不过走动间还是很迟滞的,应该怀了八九月的样子。


    她不是不能生,劳心劳力,争闲气。


    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出身、三媒六聘的正宫奶奶。


    那身子又不像民妇的康健,饮食虽然奢侈精致。


    但又不会讲究养生!


    后来再怀一胎是个男孩,可惜流产了。


    “姐弟俩一同来看我?


    坐,呵呵......”


    王熙凤皮笑肉不笑,吩咐道:“丰儿,怎么还不上茶来。


    这小蹄子,当真愈发惫懒了......”


    数月不见,贾琮好奇地瞧了瞧这个便宜嫂子的媚容。


    依旧妖艳,粉光艳质,宛若神妃仙子。


    只是那苗条的身量、风骚的体格看不见了。


    女人怀孕就会臃肿起来!


    而王熙凤看他的眼光,倒是有些不自然。


    他们坐了一会儿出去。


    王熙凤还连说现在不干净,不能久待。


    日子就此平静了几天,回家数日后。


    贾琮才决定去拜访秦老师。


    出门时想想,又先去了东城朝阳门外的天齐庙。


    ——————


    天齐庙的王道士认识贾宝玉。


    曹雪芹的原著就在贾宝玉与王道士胡侃这里戛然而止。


    后面的乃是高鹗原著。


    正所谓;“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贾宝玉常过来这里。


    贾琮上次过来,还是和秦可卿一起的。


    天齐庙,三进净室。


    王道士头戴帽,身穿袍,胡子一尺长。


    头发花白,笑眯眯道。


    “哎哟,我这回认识哥儿是谁了。


    兰陵书店出的书籍,老道看过哥儿的影像。


    原来是老国公爷的孙子!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公爷有哥儿此孙。


    可喜可贺呐!”


    “行了,别跟我打花胡哨。”


    贾琮不客气地坐下,一揪王道士尺长胡子。


    王道士“哎哎哟哟”地前倾过来。


    贾琮问他:“往前住在贵庙的泰西传道士呢?


    怎滴不曾见过了?”


    “都走了,或许去了沿海的濠镜。


    老道也不清楚个中缘由。


    小哥儿是来求功名的?


    还是来......”


    王道士看见贾琮不好意思的样子松开了手。


    王道士重新端坐回去,恍然大悟,抹抹胡子道。


    “是闺中药物吗?


    老道诨号王一贴。


    小相公要来一贴吗?”


    见这老道儿直言不讳的、挤眉弄眼的模样。


    倒令贾琮脸色有些挂不住,强行解释道。


    “不是我要,是家父妻妾成群。


    百善孝为先,做儿子的!


    哪有不为父亲物色的?”


    “噢......老道懂了。”


    王道士笑眯眯地朝他眨了眨眼,一副我都懂的样子。


    贾琮一脸黑线,也懒得再解释什么,一本正经道。


    “三元丹有么?”


    “有有有,等我拿来。”


    这王道士身在庙门,却很猥琐。


    寺庙、道观都是由有司管辖的。


    僧录司、道录司,发给度牒、掌印才是合法营生。


    佛门、道门的书上都是正经话。


    然而偷情、乱来也是常常发生在这种被压抑的地方。


    道家是提倡男女那事儿的!


    固本培元,采阴补阳,说得玄乎。


    “三元丹,又称红丸、金丹。


    乃是老道参透玄机,炼气筑基。


    花费毕生精力,呕心沥血,披肝沥胆。


    宵衣旰食,遍访名山大川、宇内海外。


    求得红铅、秋石、人乳、辰砂炮制而成。


    炼费药鼎、地火无数.......


    丹丹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呐!”


    王道士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一面打开尘土飞扬的宝盒。


    只见有十几颗三元丹,色泽红润。


    皆是拇指大小,一颗吃下去。


    恐怕真能达到结丹期了......


    “哥儿求我,那是求对人了呀!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货真价实。


    童叟无欺,夜御百女,金枪不倒呀!”


    王道士说得那叫一个得意洋洋。


    铁牛、曹达华一个看天,一个看地。


    贾琮的脸耐不住滚烫:“咳咳.......那个红铅是什么东西?


    这一盒能价值几何?”


    “十两银子,不高!


    只是这红铅嘛......


    便是女人的经水喽!”


    贾琮皱眉:“那种东西能入药?”


    “哎......公子有所不知哪!”


    王道士笑脸相迎:“肝属木,脾属土,这肾虚嘛!”


    说完,他朝贾琮抛个眼神,手掌比向他腰子的部位。


    “肾便是属水,以女人之水,补肾之水。


    焉能不重振雄风、卷土重来?


    再次逐鹿中原、一往无前、直捣黄龙呢?


    金生水,水生木,肾是人的根本所在。


    肾润了,水生木,肝就润了,肝润了!


    木克土,胃也润了,不是吗?


    别说十两银子,就这一千两。


    都买不来呀......哈哈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