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旱灾

作者:水镜无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一日,陈星河一行刚来到街口,恭宏带着卫队走近打招呼:“几位贵人感觉如何?”


    “有点无趣。”东方明说道。维护治安是很枯燥的任务,新鲜劲褪去,少年心性,难免生出烦闷。


    恭宏笑道:“京都非寻常之地。若是出现乱子,陛下怪罪,我们可吃不消。所以自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松懈。近日听闻,隔壁三河郡突发旱情,河水断流,山火频发,粮食无收,官府束手无策。贵人神通了得,何不前去,降雨消灾,救一方黎民。”


    东方明问道:“朝廷没有派人赈灾吗?”


    “有啊。但收效甚微,无济于事。只能靠从其他地方运水,勉强维持生计。”


    “这……”东方明看向陈星河,见他点点头,答应下来,“好,我们去看看。”辞别了恭宏,叫李三租辆大型马车,一行人往北门而去。


    “头儿,这下安心了吧。”身旁的螭吻营士兵说道。


    这几位小祖宗,打不得骂不得。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头上,让自己一帮兄弟很不痛快。恭宏长舒口气:“可算走了。兄弟们,加把劲。若出现什么闪失,照顾点你们的皮。”


    “晚上找个地儿,我做东,好好喝上几杯。”恭宏被弟兄们簇拥着进了梧桐下街。大家有说有笑,皆是高呼:“恭头儿威武。”


    三河郡。一眼望去,地势平坦,几乎看不到特别高大险峻的峰岭。像一块巨大的烙饼,被三条大江由西向东切割分为三块,因此得名。大江携带上游泥沙,堆积出肥沃的土壤,极适合种植庄稼,因而三河郡被称为中州第一粮仓。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向来风调雨顺。郡侯曹霖,无甚大功也没出过什么差错,在位七十六载兢兢业业,何曾经历过这等灾害。此时他正顶着炎炎烈日,站在临时搭建的天台之上,俯瞰田野。但见赤地千里,草木干枯焦黄。大地裂开深不见底的口子,如同皮肤皴裂的干渴老人祈求上苍降下甘霖。乌鸦秃鹫藏在山洞深处躲避酷热,连死亡的野兽尸体都不啄食。


    身旁陪同的是钦天监派来的官员,他抬头瞅了眼太阳,顿觉心火中烧,畏惧地低下头劝导道:“郡侯,回府吧,这雨恐怕是下不来的。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在下修为浅薄,哪怕与诸位同僚联手起阵,将别处的云拉过来,半路上也散了。”曹霖哪里不知,但身为一郡之守,当担负职责,考察灾情,哪有退避的道理。


    天台之下有官差喊道:“大人,有天阙宫高士到访,说是专为旱灾而来。”曹霖闻言大喜,急忙领着众人下了天台。


    回转府衙,刚进门,看见堂上站着的几个朝气蓬勃的少年郎,曹霖没有因为年龄小觑,走上前道:“诸位就是天阙宫来的英才?”


    既然使用的是天阙宫的身份,东方明自然首先站出来自报家门,接着介绍陈星河他们。郡侯和东方明坐在首位,其他人按序入座。


    东方明道:“来的路上我们看见沿途运水的车辆拉成长线,入了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储水的铁皮罐子。曹大人,郡内竟如此缺水吗?”


    曹霖命人摆上茶水,开始诉说起因经过。


    每到入夏,整个大郡都会进入雨季。从四月开始,非但雨水没见着一滴,气温较往常还高上一些。据地方官员递交的公文,某些区域出现河水枯竭现象。三河郡水泽富饶,曹霖任职期间水涝洪灾不少,为治水花费了极大心思。像今年,各级官府早早组织差役百姓,挖河渠疏水道,开闸放水修缮水库,为的就是减少洪涝灾害。何曾料到,河道会干涸。他翻阅地方志,发现最近的一次断流都要追溯到数百年前,原因是地震改变河流走势。曹霖下意识感觉有异,当即命水文司前往调查。带回来的结果是,不仅是公文中呈报的河流,溯源到三条大江,水位都下降许多。


    曹霖上书朝廷,皇帝命三条大江途径的郡府对此进行排查,用时一月,皆称正常。但就是这短短三十来天,三河郡已然换了模样,天堂沦为地狱。不管流入郡域的水势多么汹涌澎湃,一个落差之后,和小溪流就没啥区别。朝廷派来钦天监雨部官员,筑起高台,临天汇集水汽,尚能降雨。可随着灾情加重,空气中水汽越发少了,雨尚未沾地就已蒸发。再后来,甚至无法聚汽成云。大家出谋献策,定下将其他郡的雨云拉来救灾的策略。可千层楼高的乌云,刚到三河郡瞬间消散。多次无果,和四方郡邻协商后,几番调度,用拖车运水。


    “多亏各方大开方便之门,齐心协力运输水源,才解我郡燃眉之急。”


    “若诸位果真有手段,还望仗义援手,救我一郡百姓。”说完,曹霖起身行了个大礼。


    东方明急忙搀住,看了眼陈星河道:“如此大的灾情,十分蹊跷。可我宫中没有收到任何消息,驻守此郡的天阙宫门人何在?”


    陈星河试着联系三河楼楼主,没有应答。


    曹霖看着结果:“果然无人回应,我也曾遣人前去,发现整座楼都空着,连个看门的都没有。”


    “难道说,是化龙潭出了问题?”陈星河思索道。三河楼座落于三河郡边界深山,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监视化龙潭秘境。


    曹霖道:“君华公子说的在理,我们也有此怀疑。但进出秘境的令法只有三河楼知晓,我们实在找不到门路。”


    情况了解的差不多,兜兜转转竟归拢到天阙宫身上。东方明显得有些急躁:“既然症结可能在此,为何朝廷没有通报?”往小的说是天阙宫失职,往大的说,这事关一个大郡数千万人的生计,干系责任重大。若被有心人利用,极易发生暴乱。但一路走来,发现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劲往一处使,积极应对灾情。可见曹霖能力还是有的,治理有方。


    天阙宫也必将被千夫所指。第二上人造成惨剧,当时天阙宫同样遭受波及。市井、朝中,质疑声接连不断,折子堆满了朝廷库房。若非后世天主功绩卓著,取信于民。今日的天阙宫还不知是何光景,极可能和东皇阁的待遇相差无几。


    陈星河朝东方明扔了个静心咒,稳其心神。东方明直接问道:“现在走?”


    陈星河对曹霖道:“郡侯安抚好百姓,储水要足,我们定会给贵郡一个交代。”说完辞别郡侯,领着众人出了府衙,直奔秘境。他胸中同样有着怒气,他知道现在的皇帝不待见天阙宫,但涉及百姓安危,开不得政治玩笑。


    “诸位,待灾情解除,万望再回此处,曹霖代乡亲聊表敬意。”曹霖深深鞠了一躬。


    见已看不到陈星河,曹霖道:“取笔墨来。”很快,家仆端着文房四宝过来,他在空白公文上写道:兹三河郡下各僚属,今有天阙宫高士前来治灾,诸位当做好准备。若雨量充沛,注意疏通水路。干旱已久,土块板结,谨防山体滑坡。若雨量不足,召集百姓储备用水,等待钦天监施法降雨。


    下属踌躇片刻道:“大人,是否早了些,就凭几个毛头小子?”


    曹霖那紧锁月余的眉头悄然舒展开来,哈哈大笑,显得信心十足:“若是天阙宫尚不能解决,天下还有何人能治这灾情?你在我身边多年,应当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切莫以年纪论英雄。还记得多年前登门的那个游方学子吗?仅凭秀口一张,问得在座文人雅客无言以对。”曹霖为官多年,眼力毒辣。虽然明面上是以东方明为主,但他看得出那个叫陈君华的才是真的主心骨。能让天阙宫副宫主的儿子为首是瞻,其背景定不能小觑,说不定……据报,新的天阙宫宫主已经诞生……


    另一边,东方明问道:“最后郡守为何对我们那么客气?”


    陈星河答道:“应该是对我的身份有了推测。”


    “怎见得?”


    陈星河环顾几人:“副宫主独子,侯爷至宝,尚书千金,最后去留却要征得我一个既无功名也没威望之人的意见。能让你们跟随,天下有几人能够做到。”


    东方明道:“我看过他的资料,不是政绩平平吗?”


    陈星河给了个白眼:“只是无功无错,不突出,又并非傻子。”


    “这个老狐狸。我们还回来吗?”


    “不了。”


    蛇生双足化而为蛟,蛟生双角蜕变成龙。龙并非生灵,乃高阶蛟摒弃生灵习性,合道诞生的神话产物,能稳固一地水脉。蛟因为自身天赋,能够划出一片洞天,用作栖息。洞天与正常空间相隔,时常有人落入其中。天阙宫时任天主和蛟签订契约,在大乾一些地方划出区域供蛟生存,这些区域统称为化龙潭。


    “呼,前方就是了。”无边的热浪扑面而来,扭曲视线,东方明吐出一口浊气,竟觉得颇为凉爽。


    天气十分炎热,马匹走不了几里就会缺水。几人商定白天赶路,夜晚从马商处购马骑行。幸亏有了灵气,培育的马儿更通人性。定下位置,自然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去。趁着这个功夫,在马背上休息。日夜兼程,花费不少时日终于到达。


    赵予嫣突然亮出一杆赤红长枪,遥指不远处的沟壑,喝道:“何人在此,出来。”


    作为蛟的地盘,大乾严令禁止普通人靠近。蛟并非易与的种族,它们由蛇修炼演变而来,嗜血的本性仍在。最弱的蛟类都相当于人族八境高手,落入洞天的人尸骨无存。因此,躲在沟壑中的那人,要么是高阶修士要么定有所图,总之绝非常人。


    “天干地燥,小姑娘莫动怒。”那人很快跳出来,嬉笑道。他双手摊开表示自己没有攻击性:“我只是受人所托,前来调查干旱是否与此有关?”


    “谁派你来的?”


    “不可说。”


    陈星河不待他继续多言,镇岳脱手而出。那人身影忽然闪烁几下,躲过攻击,接着往后爆退,扯开距离,惊魂未定:“你……!”


    “真要为了灾情,现在不是在各处衙门和同僚商量对策,就是在运水途中。也绝不可能仅靠你一人,到偏僻险地调查。”陈星河神情一凝,缓缓道,“我和九重天打交道的次数不少,逍遥步,我认得。先生,你露馅了。”


    见伪装被识破,那人脸色大变,不再停留。纵起步法,急速向大山逃离,没留下只言片语。陈星河瞅准时机,挥袖甩出一道赤色毫芒,直接命中那人,那人却无半点反应。接着对东方明道:“追杀令成功潜伏神魂,叫人盯着,没我命令,不要动他。”东方明应下。


    楚云裳眨眨眼,不置信道:“这就跑了?”


    东方明笑道:“云裳,这可是镇岳剑,我天阙宫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执此剑者唯天主也。不跑,等着被砍脑袋呀?”


    陈星河没有追赶的打算,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他祭出天门印,随后收回,耐心等待。


    不消片刻,上方空间荡起水波般的涟漪,远超环境的恐怖炽热自裂缝中逸散。一只蛟首探出,爪中扣着的碧玉微微闪烁,它声音低沉充满疑惑:“天主?”


    东方明靠近陈星河,附耳说道:“咋感觉有点憨?”


    “住嘴。”陈星河不理他,上前一步表明身份,说明来意。


    那蛟大喜:“快请。”随后吐出几口唾沫,在空中形成阶梯。


    东方明忍着不适,吐槽道:“你这天赋,别具特色。”


    那蛟果真心思单纯,以为东方明在夸他的本事,傲然道:“仅说这凝虚化实,全族中能够超过我黎寰的不过两个。”想起自己的杰出事迹,赶忙补充道:“附近大山可莫要乱跑,之前和发小比试,留下了许多暗隙,来不及修补。稍不留神掉进去我可不负责啊。”


    进入秘境,更了不得。高温,干旱,沙石飞舞,本该郁郁葱葱的洞天福地变成了沙漠,没有一点绿色。几人将一沓寒冰符捏在手里,扔出一张,几个呼吸间符箓就失去了作用。


    黎寰道出缘由:“黎鹂即将化龙,她想留下子嗣,孕十五载,产一女。那天带着孩子外出游玩,不料遭蒙面人袭击。她产后虚弱实力下跌,受伤逃了回来,可惜孩子没保住,被蒙面人夺走。自此,黎鹂失了神智。加之花息将近,中元日影响,执念成为心魔。对了,三河楼的人也在这里。我们组成大阵,一直在平复她的情绪。”


    继续往里走,众人隐隐听见黎鹂的哀嚎:“孩子……”


    陈星河问道:“可向朝廷求助?”


    “没有。一是要维系阵法,二来我们尚且不知蒙面人的身份,若是……”黎寰没有说全,大家也都知道他的顾虑。


    当生灵达到九境,成就无漏无缺之体,可以说修炼到了尽头。后有一任天主,观水之变化,从中悟道:水结成冰,水沸为气。既然那些灵气充沛的福地能诞生灵液、灵石,何不效仿自然,通过某种方式将丹田气海内的灵力压缩为液体和固体,修为定可再进一步。可惜当时人、妖两族争夺激烈,不待他验证,殒命沙场。后人根据他遗留的书稿,试图将灵力液化。但丹田能够容纳的灵力是有限的,装满了就无法再吸纳。若强为之,稍有不慎,丹田直接损毁,身死道消。有人另辟蹊径,借天地大势,将全身灵力压缩成一滴灵液。不仅战力大增,而且竟可像妖族施展天赋一样,将自身与天地相合,发挥更强的攻击,被称之为神通。人族开始扭转劣势,最终逼退妖族,稳定疆域。


    新的力量让人族和妖族疯狂,没有生灵考虑是否存在弊端。《道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灵效仿自然之道,道也在影响生灵。一头蛟急于求成,为更快结晶,于暴风雨中主动开放神魂接纳天地。在蜕变为龙的那一刻,它所有的属于生灵的情感消失了。它的血脉姻亲,它的朋友,它的眷属无法再靠近它。它无悲无喜,仿佛傀儡一样不知劳累,只维护那一地的水脉。人族和妖族见状,冷静下来,开始分析原因。提出合道说,大意是当生灵借用天地之力,会在不经意间被大道同化。若彻底被同化,将超脱成神话,不在生灵范畴。


    即将化神的生灵,因其已然和大道相通,体内自有道韵。故有人推测若趁机击杀,食肉饮血可延长寿命。不过,无法证实。因为打得过的不会妄下杀孽,打不过的只能成为化神生灵的腹中食,转而打起祂子嗣的主意。陈星河听师父提起过,皇帝不满凡人寿命,有意图长生。但或许是天子剑限制,吃下的天才地宝皆无法发挥作用,为此皇帝还做出许多荒唐事。仅凭一纸传言,暗中培育高手,数次猎杀高阶妖兽,捕其幼崽。后事情败露,高阶妖王陈兵关外,陈广傅这才知晓,进宫力荐,表示若皇帝再不罢休,天阙宫定不再维护皇室。皇帝下旨,处死所有知情者,赔付大量宝物以及未来五十年两成灵石分配额度,才使妖族熄了怒火。现在有即将成神的妖兽诞下血脉,被皇帝得知,是否邪念再起,还真不好说。


    再转过一个拗口,黎寰道:“我们不能再靠近了。”


    只见前方,一头蛟龙通体翠绿,宛若玉成,腹下四足。刚长出不久的龙角小巧玲珑,反射着琉璃光彩。庞大的身躯被大阵锁在虚空,周身缠绕着氤氲水汽,但清凉中又充斥火意。数十人占据各处节点,另有八头蛟盘成符文,成为链接节点的灵力传输线。其中一头蛟问道:“黎寰,哪位是天主?”


    黎寰将陈星河引荐,而后飞入阵中。大阵补全,威势骤然倍增。


    陈星河口中有声,大清心咒落下,黎鹂停止躁动,安静下来。


    “咦?天主的大清心咒竟有如此神效?”黎寰诧异道。作为静心镇神的第一法咒,他们不可能不用,只是没有效果罢了。


    “我和她同质。”陈星河解释道。不管大家理不理解,祭出天门印,列出所需药物。天主印玺闪过一道金光,他收起天门印,紧接着说道:“此物能突破秘境与外界取得联系,我已和副宫主交代,很快会将炼制的丹药送来。一次心咒效果持续一个时辰,我会按时施放。大家切勿懈怠,维系好阵法。”


    “谨遵天主令。”


    转眼几天过去。天门印自行从储物镯中飞出,这表明有人在联络天主。陈星河说道:“来了。黎寰,打开秘境。”黎寰应声脱阵,很快将一只飞鸽接进来。


    飞鸽瞅准目标,落在陈星河肩上,叫道:“药。”


    陈星河取下挂在飞鸽脖子上的药瓶,揉揉它的脑袋:“辛苦了。”拿出一颗灵果,飞鸽衔着,落到一边的沙地。


    打开瓶盖,丹香清幽,大家紧绷的神经为之一振。陈星河控制着丹药,将其落入黎鹂嘴中。药效发挥,很快黎鹂眼中再现清明,见此,大家解除大阵,落在地上。秘境中的温度开始降低。


    黎鹂飞下,化为妇人落在陈星河面前行了大礼。祂声音空灵清冷,如雪山之莲,高不可攀:“多谢天主。”


    陈星河看着眼前的存在。明明近在眼前,却仿佛不在此方世界,额上双角更彰显神性,问道:“龙君无恙便好。离彻底合道还差多少?”


    “九成九,仅一步之遥。”黎鹂斟酌片刻,声音中带起一丝波动:“三河郡之灾因我而起,我有意即刻合道,消除灾情。但,我的女儿……”她的眼中闪着泪光。


    “放心。”简单两字,却让人安心。


    黎鹂不再多说,冲出秘境。九霄之上,紫色云团疯狂攒聚,很快成为纯粹的紫黑色雷浆。这并非天劫,只是道韵的体现,威能巨大,非九境三重强者不可抗衡。但对于正在化神的生灵,雷霆能将肉身锤锻为神躯。双角射出七彩祥光将祂包裹,冲入雷池。肉身逐渐虚幻,只消片刻化作碧青巨龙。一声长啸,漫天的乌云笼罩三河郡,稀稀疏疏下起小雨来。回收望了眼,随后消失在天边。


    陈星河看向黎鹂去向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黎寰道:“三河郡管辖的小城。她的父亲黎泰曾经守护那里,后来发成地震,河流改道,黎泰回归天地。黎鹂将重新守护新形成的水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